易學到底是不是迷信?人類思維與易學的關係

易學到底是不是迷信人腦思維與易學的關係

易學到底是不是迷信?人類思維與易學的關係​人腦思維方式與易學的產生

現代思維科學把人類大腦的思維方式分為兩類:一類是理性思維,一類是感性思維。有的又進一步分為三類:即一是邏輯思維,反映這種思維方式的代表性成果如數學、物理、化學等;二是形象思維,反映這種思維方式的代表性成果如文學、藝術、音樂、美術等;三是感應思維,又叫靈感思維、直覺思維,醫學上稱為第六感覺,心理學上稱為潛意識,佛家叫做頓悟、反映這種思維方式的代表性成果如易學、佛學、心理學、氣功等。動物一般只有感應思維,或叫直覺思維。人類從動物進化為人類,大腦越來越發達,逐漸具有了三種思維方式。直到今天,每一個人從母親腹內降生,然後學爬、學坐、學走路、學說話、學文化、學知識,一直到成年、工作,成為一個獨立於社會的人,仍然在重複著人類由動物進化為人類的過程,只不過由億萬年縮短為一二年和十幾年而已。天真爛漫的嬰幼兒,主要是感性

思維,隨著年齡增長和文化知識的學習積累,理性思維日漸增長,一直到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正常人的大腦都同時具有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和靈感思維這三種思維能力,只不過由於每個人的先天素質(包括遺傳因素在內)不同和後天的努力不同,有的人邏輯思維能力發達一些,有的人形象思維發達一些,有的人感應思維發達一些。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成為數學家、物理學家,有的人成為文學家、藝術家,有的人成為佛學家、道學家、氣功師的緣故。

但是,這三種思維方式是不可能戴然分開的。人類從事任何活動,都離不開這三種思維方式,人類任何物質或精神方面的成

果,都是這三種思維方式的綜合效應,相互交叉融合發揮作用的結果。

例如,文學家以形象思維為主,但在構思和創作中,也離不開邏輯思維和靈感思維,沒有邏輯思維,作品就不能條理清楚、主題明確;沒有靈感思維,作品就構思不成,現實的人和事,就不能變成活生生的藝術形象。同樣,自然科學家以邏輯思維為主,但許多發明創造首先來自科學幻想,這就是形象思維,而新的發明和創造,又往往以靈感思維為觸發點。佛家、道學家、易測高手多以靈感思維為主,但也離不開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如易測高手往往不用書面起卦,就能在瞬間直接斷出結果,但他依賴的也是比類取象的形象思維和陰陽五行生剋制化的邏輯思維。所以說,人腦在觀察事物、認識事物、判斷事物時,三種思維方式是在綜合發揮作用的。

孔子在(繫辭傳》中有精闢的論述。他說:“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運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種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他又說:“(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逃通天下之放。非天下之至神,其軟能與於此!夫(易),聖人之所以極

深而研幾也。”這就是說,易學的產生,是中華民族的祖先長期觀察自然現象和人類自身現象,綜合運用三種思維方式,特別是感應思維、靈感思維,沉思默想,“寂然不動,感而逐通”,從而悟出自然界和人類自身生存、發展的客觀規律,又通過深入研究,演繹推理、綜合概括而成的。

易學到底是不是迷信?人類思維與易學的關係​易學以陰爻、陽爻兩個最簡單的符號來概括和演繹萬事萬物,這與現代計算機技術以0和1這兩個二進制符號概括和演繹萬事萬物,有異曲同工之妙。陰爻、陽爻這兩個符號及其以這兩個符號組合變化而成的八卦、六十四卦等等易學符號體系,主要

不是邏輯推理、實驗驗證的結果,而是“感而遂通”,以靈感思維為主,結合邏輯思維、形象思維,而逐步完成的。

《周易)一書,是中華民族在易學思維發展中的第一個里程碑。它是周代以前幾千年間,由伏襲畫八卦,歷經(連山易),《歸藏易》,而形成的一套六十四卦符號系統,並且將長期大量佔籤籃實踐中積累的經驗寫成了卦辭、爻辭這些文字系統。

春秋戰國期間,周王朝的一統天下被打破,列國紛爭,天下大亂,易學不再是統治階級上層少數人(太卜、史官等)壟斷的“專利”和“技術”,易學開始流人民間。(周易》一書,遂成為廣大“士”階級即知識分子閱讀研究的對象。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講:“孔子晚而喜(易》而讀(易),書編三絕。”l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基出土了(帛書周易)。其中(要)篇中也講:“夫子老而好易,居則在席、行則在囊。”這些史料和出土文物都證明,處在春秋末期的孔子,不僅整理了《詩》、(書》、《禮)、《樂》、《春秋》等典籍,到晚年,《周易)一書特別喜愛,進行了深人研究,在弟子們的協助下寫出十篇文章,不僅考證、論述了易學的起源,占卜的原理、占卜的具體方法,對六十四卦的卦象、爻象、卦辭、爻辭一一進行

了詮釋解說,而且還從哲學的角度度,政治學、社會學、倫理學的角度闡發了《周易)一書的思想內涵,及其在經邦濟世,治理國家,指導人生等方面的偉大意義和實用價值。孔子在《繫辭傳》中說:“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

孔子在這裡講得很清楚,易學不是一門空洞無物純粹抽象的理論,它是概括天下萬事萬物規律、能夠指導實際行動的經典。

所以聖人賢士用它來統一天下人的思想和意志,用它作指導思想來完成治國平天下的偉大事業,同時還用它判斷、解決天下一切疑難問題。正因為孔子及其弟子這十篇文章,將《周易)一書的哲學價值、政治社會學價值以及預測學、諮詢文化價值闡發得十分精闢,十分透徹,為統治階級和廣大“士”階層所認同,因而隨著歷史的發展,這十篇文章逐步被稱為(易傳》而納入《周易)一書。到漢代,《周易)被官方尊為群經之首,《易經》的內容就毫

無異議地包括了“經”、“傳”兩大部分,從此,被歷代封建統治階級作為欽定的教科書面流傳到今天。由於孔子及其弟子這十篇解說《周易)的文章的哲學價值、政治社會學價值十分突出,以至於到今天,有些所謂以“義理派”自居的專家學者,其研究“周易”,往往出現貶低“經”而抬高(傳)的傾向,說什麼(周易》原本是一部占卜書,只是由於孔子的“易傳”才使它昇華成一部哲學著作。所以他們的研究幾乎都集中在“易傳”部分。說白了,這不是在研究《周易),而是在研究孔子、研究“孔子研究周易的文章”。筆者不敢贊同這種觀點。試想,沒有“經”,哪來的“傳”呢?難道孔子的“傳”已經把“經”的所有內涵和價值都闡發窮盡了嗎?如果是這樣,哪還有幾千年來龐大的易學思想文化體系呢?

1995年12月汕頭大學出版社出版了廣東民間學者黃凡一部研究《周易》的鉅著《周易一一商周之交史事錄》,該書由中國

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李學勤寫序推薦。該書從考據學、史學角度對《周易》本體即“經”的部分進行了全新的發掘和解

說,幾乎全部推翻了孔子在“易傳”中對六十四卦卦名、卦象、交象、卦辭、爻辭的解說,可以說大有“振聾發噴”、“石破天

驚”之勢。可惜,這部書在易學界至今影響甚微,沒有引起專家學者和廣大讀者的注意和重視。

綜合下來我國的易學是先賢古人用自己的智慧,經過不斷的各種思維邏輯方式,經過大量實踐總結下來的一種思維結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