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東莞機器人要取代工人了,鼓掌!

老家一表弟來電說要離開東莞回老家了,問有點什麼生意好做。細問才知道,原來是他們廠上了條機器生

產線,他們沒事做了,只能遣回老家。

這讓我想起很多年前,那一年,我高三畢業,錄取通知書還沒下來,自我感覺也考得不好,就隨學校組織的暑期打工團來到了東莞,體驗了一把流水線的生活。我們去到的一家鞋廠,我至今清晰得記得那天我們下車的場景。正值中午吃飯時間,我們經過食堂門口的時候,一眼望過去,全是穿著清一色工服的打工妹,工服有點寬鬆,我看不出她們的身材。她們或許很久沒在工廠內見過穿其它顏色衣服的人出現,而且一來幾十個,我看到她們停下手中的正在吃的飯,靜靜地看著我們走過,有的站著、有的坐著、有的在交頭私語...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很有趣,與其說體驗了打工有多麼艱辛,不如說體驗了人性有多麼壓抑,工廠是兩班倒,機器日夜不停的,每天上班將近12個小時,上廁所要跟組長說的,如果超過5分鐘,她會跑到男廁所門

口去叫你,當時我覺得挺變態,後來我理解她了,因為你去上廁所,意味的你的工作會堆積在那,而如果時間太長,堆積的工作太多,會導致後面的人都沒事做。比如說我當時的工作就是給鞋面刷一層膠,然後丟給下一個工序,熟手完成這一個動作就需2秒鐘,也就是說如果我上一趟廁所5分鐘,理論上我的桌面可能會堆積150個鞋幫,而前面的人並不會等我,我需要在後面的時間快速處理掉這150個鞋幫,我一天12個小時都在重複這一個動作。我承認,我工作完第一天就快崩潰了,但是我不能當逃兵。

中午休息的時候,會有工友過來找我們這些學生仔聊天,聊天得知她們並不比我們大多少,有的甚至還比我們小。週末開始會有妹子約我們去溜冰,我們發現原來她們並不是那麼機械,生活中還是會有愛玩的一面,身材也並不是像個水桶。

為什麼開篇要我要引用一個我經歷的故事?標題我已經表明了我的觀點,如果機器人真能取代工人,請鼓掌!我期待這一天好久了。

人們為了打工賺點錢,壓抑著自己的人性,機械地重複某一項目工作,一干就是幾年。每次寫信給家裡,還要說我很好,每次回家都得打扮得光鮮亮麗,行李箱拖著給爸媽爺奶帶上的禮物。爸媽逢人便說,這是我女兒給我帶的XX禮物,好看嗎?他們並不會知道,她女兒的工作並不比囚監好多少。

人們為了打工賺點錢,把兒女放在家裡,一年到頭也見不著幾面,過年回家的時候,把小孩叫到跟前說:叫爸爸。小孩叫了一聲爸爸,然後低著頭快速地跑開了。

家裡一年到頭只有老人和小孩,地裡的草已經長了一人高了,村裡看不下去了,外出打工土地閒置的每畝收荒蕪費100元,然而並不能留住年輕的勞動力,守在地裡怎麼刨也刨不出打工的收益。而城裡的人買米

卻高達十幾塊錢一公斤。

還有更多更沉重的現象難以陳述,比如丈夫在外,妻子在家帶小孩,雙方長期分居導致感情破裂;比如機械操作不當,一條手卷進去沒有了反被工廠開除,投訴無門;比如受不了長期壓抑,跟了姐妹去了夜場工作,反而感覺得到了釋放...

不可否認,“東莞製造”製造了許多就業機會;幫助許多人得以跳出大山看到外面的世界;推動了改革開放的進程,打造了一張中國的世界名片。但是如果“製造”能轉為“智造”,必須值得鼓掌,短期內一定會有陣痛,就像我那表弟一樣,失業了,不知道去幹什麼了。但是我相信他很快會找到他自己的路,而且一定不是那種被程序設定好的、被前一道工序推著走的路。

或許以後家裡的老人和小孩沒那麼可憐了;或許以後地裡能長出更多莊嫁了;或許鄉村裡的機械聲和笑聲

會更熱鬧了;或許他們搞出個有機產業園也用上機器人了;或許他們折騰了個農家樂,城裡人都跑到鄉下去消遣了;又或許他們搞起了電商,能自產自銷、自給自足了。至少吧,至少不用幾個人去租一間民房,至少可以看著孩子慢慢長大,至少在稻子收完以後,可以曬著太陽,打打麻將了。

聽說東莞機器人要取代工人了,鼓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