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狗狗都死了,爸媽會死嗎?”你敢和孩子談生死嗎

明日清明,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

這一天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在這個節日裡,孩子們可能會朦朧感觸到一件事,那就是死亡。

看到「死亡」二字,很多家長可能覺得對這麼小的孩子來說,這個詞實在是太沉重了。於是不少人會說“Ta去了遠方”,以此避免讓孩子心靈受傷。

Monica老師曾看到過一個故事:

媽媽生病死了,爸爸告訴女兒,當你所有的功課都考100分的時候,媽媽就會回來看你。孩子一天天長大,終於有一天她所有的功課都考了100分,她找到媽媽生前使用的手機號碼,這個號碼已經被另外一個女士使用,她打電話過去說:媽媽,我所有的功課都考了一百分,你什麼時候回來看我啊?……

這時候,將事實真相告訴孩子,是不是覺得很殘酷?如果不告訴孩子,讓孩子自己抱著無盡的期望又慢慢失望,對孩子的心靈也是一種創傷。

白巖松說:“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生,因為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為什麼要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一般到5歲左右,大部分孩子會自然而然地思考關於靈魂與生命的主題。很多孩子都會問到“人為什麼要死亡?”“人死了之後會怎麼樣?”

1、爸爸媽媽,你們也會死嗎

兒子聽完“小美人魚”的故事後,問我:“媽媽,美人魚變成泡泡是不是就死了?”我回答:“是。”他追問道:“是不是每個人都會死呢?”在聽到我的回答又為“是。”時,他大哭起來:“不行,不要你們死。”

2、孩子害怕死亡半夜大哭

阿梅的女兒五歲多,孩子在三歲多時就會問媽媽死是什麼,阿梅直接告訴她,人死了就是看不見了。“那媽媽老了也會死嗎?”“也會。”一天晚上,女兒半夜睡醒大哭,說害怕死去。

3、媽媽,我真想死....

我那寶貝兒子某天因不認真識字,她氣得揪了一下他的耳朵,小傢伙居然說出語出驚人的話:“我真想死,省得你天天打我!”

從以上孩子的表現中,可以看出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是必須的,否則,孩子可能會因為恐懼死亡而變得膽小,或者因為不懂得死亡的意義而傷害自己。

  • 變得膽小、恐懼死亡

影視作品中,與死亡對應的場景一般是電閃雷鳴、狂風暴雨,或者是漆黑的長夜。

這種氣氛,已經讓人很恐懼,很無助了,有些家長還會給孩子講恐怖故事,使孩子將死亡與魔鬼聯繫在一起。

  • 變得漠視生命,傷害自己,虐待小生命

不懂得死亡的意義,孩子就不會尊重生命,更不會珍惜生命。有數據表明,在中國每年約有 10 萬青少年自殺身亡,每分鐘就有 2 個人死於自殺,還有 8 個自殺未遂。

陝西5歲小女孩和10歲的姐姐在院子裡玩耍,不知怎麼的,姐姐就翻出了一把電鋸,“學著光頭強在妹妹臉上鋸了過去。”或者類似模仿《喜羊羊與灰太狼》玩“烤羊” 兩男童全身被燒傷……

還有前幾天我們關注的“我想看她會不會流產”熊孩子猛推孕婦,歸根到底因為父母沒有做對這件事中,孩子對於生命的漠視。

薩瓦特爾說:“認識死亡,才能更好地認識生命。”死亡教育,其實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更是愛的教育。

當孩子能夠了解死亡的時候,孩子就會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更加懂得珍視他人的生命。

談論逝去的親人,有的家長通常會這樣說:

  • 「他只是睡著了。」

    這會讓孩子不僅對死亡疑惑,而且對睡覺疑惑。為什麼睡著了總不醒來?情形嚴重時,他的牽掛和疑惑有可能讓他開始對睡覺產生恐懼或者抗拒。

  • 「爺爺去了很遠的地方,去和奶奶見面了。」

如此說,讓孩子可以接受,而且那種親人之間愛的連接可以傳達。但一定時間之後,孩子也會有疑問,為什麼我不能去見奶奶,爺爺為什麼還不回來,他們為什麼不來跟我們一起?家長要解釋的東西也會不少。

  • 「不要說這種話(關於死亡的),小孩子懂什麼。」

這將孩子的疑惑擋在心裡,讓他覺得死亡是一個讓人不恥或不敢提起的事,應該是很可怕的,會帶來不幸。如果孩子已經在害怕死亡這件事,家長這樣應對,孩子會感覺更無助。

1948 年,心理學家 M. Nagy 觀察研究了 378 名 3~10 歲的孩子,結果發現,兒童對死亡的認知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兒童對死亡認知的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認為死亡

    只是暫時的離去,並非生命的終結,死去的東西還會回來。

  • 第二階段:認為有些人,比如,英雄、幸運的人,是不會死的。只有那些被「死亡」抓走的人才會死掉

  • 第三階段: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生命的一個必然的過程。

後續的學者對這一研究進行了細化,整體上來看,學前階段的孩子,關於死亡認知的發展是隨著年齡的發展,逐步客觀、成熟的。而且,隨著研究的推移,兒童對死亡的認知水平也越來越低齡化。

不「糊弄」孩子,用具象解釋回應孩子的疑惑

家長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例子,具象地給孩子解釋生命現象,坦誠回答孩子對死亡的疑惑。

比如孩子樣的小寵物死掉了,可以跟孩子挑選一個地方,用工具將它埋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告訴孩子:雖然小寵物死掉了,但是我們把它埋在了這裡,你想它的時候可以來看看它。

通過這種儀式性的舉動讓孩子明白死亡的意義,雖然孩子心裡會難過,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悲傷的情緒會得到疏導,不再懼怕死亡。

如果你不願意用生活中的例子,也可以藉助電影和兒童繪本。

比如《尋夢環遊記》中關於死亡的經典臺詞:

The real death is that no one in the world remembers you .終極死亡就是再也沒有一個人記得你了。

還有給人視覺震撼的“亡靈城”,小孩對死亡是懵懂的,但他第一感覺就是這裡不可怕,倒是充滿歡樂

「清明節」“狗狗都死了,爸媽會死嗎?”你敢和孩子談生死嗎

柳田邦男說:“在談到生命、靈魂、生、死等重大問題時,我看到繪本的無比力量,它不僅僅只是表面的語言傳遞,而是以撼動靈魂的方式和人溝通,我個人以為,再也沒有比這更叫人讚歎的溝通手段。”

經典繪本《湯姆的外公去世了》《活了 100 萬次的貓》《一片葉子落下來》《爺爺沒有穿西裝》《當鴨子遇見死神》等等。

「清明節」“狗狗都死了,爸媽會死嗎?”你敢和孩子談生死嗎

它們會用飽滿的想象力和溫暖的筆觸,幫你去詮釋關於生病和死亡的故事。

結合死亡事件,給孩子以正向的引導

大衛·伊格曼(美國貝勒醫學院神經醫學博士後,曾在牛津大學攻讀英美文學,暢銷書作家。)在《生命的清單》一書中,提出了「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的說法。

第一次,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學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在追悼會上,人們宣佈你的個體生命逝去了,人際網絡消失了;

第三次死亡,被活著的所有人遺忘了,於是,你就真正地死去。

「清明節」“狗狗都死了,爸媽會死嗎?”你敢和孩子談生死嗎

有的孩子會過分思念逝去的親人,家長不妨結合這一說法,讓孩子知道「真正的死亡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再記得你」。

也可以讓孩子一起接受或表達對逝者的哀悼或追思,使他感受生的溫暖和勇氣。

比如,一位父親帶著兒子參加完烈士陵園的祭掃儀式之後,這樣跟孩子說:「人生就像一條路,我們邊走邊看風景,但所有的路都有盡頭,這是一個有趣的過程,不用害怕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把路走完,所以要珍愛生命,爭取在有限的道路里看到無限的風景……」

不管孩子聽不聽得懂,但至少,他會覺得生命是一個自然的、積極的過程!

所以,有親人離世,家長最好能坦誠地表達悲傷,避免美化死亡。同時,我們也應允許孩子自然地表達其情緒與想法。

如果說性教育的意義是自我保護和自我價值,那麼死亡教育就是自我覺察和自我重塑。

性教育是階段性的,死亡教育是終身的。因為生死本身,就最值得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