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狗狗都死了,爸妈会死吗?”你敢和孩子谈生死吗

明日清明,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这一天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孩子们可能会朦胧感触到一件事,那就是死亡。

看到「死亡」二字,很多家长可能觉得对这么小的孩子来说,这个词实在是太沉重了。于是不少人会说“Ta去了远方”,以此避免让孩子心灵受伤。

Monica老师曾看到过一个故事:

妈妈生病死了,爸爸告诉女儿,当你所有的功课都考100分的时候,妈妈就会回来看你。孩子一天天长大,终于有一天她所有的功课都考了100分,她找到妈妈生前使用的手机号码,这个号码已经被另外一个女士使用,她打电话过去说:妈妈,我所有的功课都考了一百分,你什么时候回来看我啊?……

这时候,将事实真相告诉孩子,是不是觉得很残酷?如果不告诉孩子,让孩子自己抱着无尽的期望又慢慢失望,对孩子的心灵也是一种创伤。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般到5岁左右,大部分孩子会自然而然地思考关于灵魂与生命的主题。很多孩子都会问到“人为什么要死亡?”“人死了之后会怎么样?”

1、爸爸妈妈,你们也会死吗

儿子听完“小美人鱼”的故事后,问我:“妈妈,美人鱼变成泡泡是不是就死了?”我回答:“是。”他追问道:“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死呢?”在听到我的回答又为“是。”时,他大哭起来:“不行,不要你们死。”

2、孩子害怕死亡半夜大哭

阿梅的女儿五岁多,孩子在三岁多时就会问妈妈死是什么,阿梅直接告诉她,人死了就是看不见了。“那妈妈老了也会死吗?”“也会。”一天晚上,女儿半夜睡醒大哭,说害怕死去。

3、妈妈,我真想死....

我那宝贝儿子某天因不认真识字,她气得揪了一下他的耳朵,小家伙居然说出语出惊人的话:“我真想死,省得你天天打我!”

从以上孩子的表现中,可以看出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是必须的,否则,孩子可能会因为恐惧死亡而变得胆小,或者因为不懂得死亡的意义而伤害自己。

  • 变得胆小、恐惧死亡

影视作品中,与死亡对应的场景一般是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或者是漆黑的长夜。

这种气氛,已经让人很恐惧,很无助了,有些家长还会给孩子讲恐怖故事,使孩子将死亡与魔鬼联系在一起。

  • 变得漠视生命,伤害自己,虐待小生命

不懂得死亡的意义,孩子就不会尊重生命,更不会珍惜生命。有数据表明,在中国每年约有 10 万青少年自杀身亡,每分钟就有 2 个人死于自杀,还有 8 个自杀未遂。

陕西5岁小女孩和10岁的姐姐在院子里玩耍,不知怎么的,姐姐就翻出了一把电锯,“学着光头强在妹妹脸上锯了过去。”或者类似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玩“烤羊” 两男童全身被烧伤……

还有前几天我们关注的“我想看她会不会流产”熊孩子猛推孕妇,归根到底因为父母没有做对这件事中,孩子对于生命的漠视。

萨瓦特尔说:“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死亡教育,其实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更是爱的教育。

当孩子能够了解死亡的时候,孩子就会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更加懂得珍视他人的生命。

谈论逝去的亲人,有的家长通常会这样说:

  • 「他只是睡着了。」

    这会让孩子不仅对死亡疑惑,而且对睡觉疑惑。为什么睡着了总不醒来?情形严重时,他的牵挂和疑惑有可能让他开始对睡觉产生恐惧或者抗拒。

  • 「爷爷去了很远的地方,去和奶奶见面了。」

如此说,让孩子可以接受,而且那种亲人之间爱的连接可以传达。但一定时间之后,孩子也会有疑问,为什么我不能去见奶奶,爷爷为什么还不回来,他们为什么不来跟我们一起?家长要解释的东西也会不少。

  • 「不要说这种话(关于死亡的),小孩子懂什么。」

这将孩子的疑惑挡在心里,让他觉得死亡是一个让人不耻或不敢提起的事,应该是很可怕的,会带来不幸。如果孩子已经在害怕死亡这件事,家长这样应对,孩子会感觉更无助。

1948 年,心理学家 M. Nagy 观察研究了 378 名 3~10 岁的孩子,结果发现,儿童对死亡的认知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儿童对死亡认知的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认为死亡

    只是暂时的离去,并非生命的终结,死去的东西还会回来。

  • 第二阶段:认为有些人,比如,英雄、幸运的人,是不会死的。只有那些被「死亡」抓走的人才会死掉

  • 第三阶段: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生命的一个必然的过程。

后续的学者对这一研究进行了细化,整体上来看,学前阶段的孩子,关于死亡认知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发展,逐步客观、成熟的。而且,随着研究的推移,儿童对死亡的认知水平也越来越低龄化。

不「糊弄」孩子,用具象解释回应孩子的疑惑

家长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具象地给孩子解释生命现象,坦诚回答孩子对死亡的疑惑。

比如孩子样的小宠物死掉了,可以跟孩子挑选一个地方,用工具将它埋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告诉孩子:虽然小宠物死掉了,但是我们把它埋在了这里,你想它的时候可以来看看它。

通过这种仪式性的举动让孩子明白死亡的意义,虽然孩子心里会难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悲伤的情绪会得到疏导,不再惧怕死亡。

如果你不愿意用生活中的例子,也可以借助电影和儿童绘本。

比如《寻梦环游记》中关于死亡的经典台词:

The real death is that no one in the world remembers you .终极死亡就是再也没有一个人记得你了。

还有给人视觉震撼的“亡灵城”,小孩对死亡是懵懂的,但他第一感觉就是这里不可怕,倒是充满欢乐

「清明节」“狗狗都死了,爸妈会死吗?”你敢和孩子谈生死吗

柳田邦男说:“在谈到生命、灵魂、生、死等重大问题时,我看到绘本的无比力量,它不仅仅只是表面的语言传递,而是以撼动灵魂的方式和人沟通,我个人以为,再也没有比这更叫人赞叹的沟通手段。”

经典绘本《汤姆的外公去世了》《活了 100 万次的猫》《一片叶子落下来》《爷爷没有穿西装》《当鸭子遇见死神》等等。

「清明节」“狗狗都死了,爸妈会死吗?”你敢和孩子谈生死吗

它们会用饱满的想象力和温暖的笔触,帮你去诠释关于生病和死亡的故事。

结合死亡事件,给孩子以正向的引导

大卫·伊格曼(美国贝勒医学院神经医学博士后,曾在牛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畅销书作家。)在《生命的清单》一书中,提出了「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的说法。

第一次,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在追悼会上,人们宣布你的个体生命逝去了,人际网络消失了;

第三次死亡,被活着的所有人遗忘了,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

「清明节」“狗狗都死了,爸妈会死吗?”你敢和孩子谈生死吗

有的孩子会过分思念逝去的亲人,家长不妨结合这一说法,让孩子知道「真正的死亡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再记得你」。

也可以让孩子一起接受或表达对逝者的哀悼或追思,使他感受生的温暖和勇气。

比如,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参加完烈士陵园的祭扫仪式之后,这样跟孩子说:「人生就像一条路,我们边走边看风景,但所有的路都有尽头,这是一个有趣的过程,不用害怕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路走完,所以要珍爱生命,争取在有限的道路里看到无限的风景……」

不管孩子听不听得懂,但至少,他会觉得生命是一个自然的、积极的过程!

所以,有亲人离世,家长最好能坦诚地表达悲伤,避免美化死亡。同时,我们也应允许孩子自然地表达其情绪与想法。

如果说性教育的意义是自我保护和自我价值,那么死亡教育就是自我觉察和自我重塑。

性教育是阶段性的,死亡教育是终身的。因为生死本身,就最值得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