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電話VS聊微信,你選?

打電話VS聊微信,你選?

有時就連軟件叫個車,我也很不願意接司機師傅打過來的電話,只有旁邊有人,我就一定立刻會將電話遞給Ta:“拜託你幫我告訴司機我們在哪個位置好不好”。

來自美國的一個研究小組的數據表明,在2011年,人均每天平均會接到12個或以上的電話;而在15年,另一個針對消費者行為研究的小組數據指出,這個數字已經下降到了低於6個。更何況現在的2018年。

很多人慢慢的去改變,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電話恐懼症。

打電話VS聊微信,你選?

1

電話恐懼症真的存在嗎?

回答一下這些問題後,就可以得知,你是否患有電話恐懼症。

對於打電話這件事,你有以下這些體驗嗎?

·手機幾乎永遠處於靜音狀態

·在有其他方式的情況下絕不選擇電話,即使它可能更高效

·在有來電時第一反應是緊張,拒絕和逃避

·聽到鈴聲響起會莫名焦慮

·經常在猶豫中錯過電話,卻又沒有勇氣撥回去,然後在對方再次撥來時感到加倍緊張

·在電話通話時很容易感到尷尬無措,時刻想要結束通話

·在不得不主動給他人打電話時,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心理建設

英國心理學家早年的一項研究結果指出,年輕人中有大概10-15%的人有電話恐懼的現象,即對於打電話會感到焦慮和恐懼。

社交恐懼大多數存在於人際交往以及關係中,往往和人相處比較困難。但不喜歡打電話的人卻不一定是社交焦慮者。

打電話VS聊微信,你選?

2

為什麼我們害怕打電話了?

1. 電話溝通加重了人們的失控感

與文字、語音信息等溝通方式相比,電話溝通包含強制性即時性的特點。

電話的強制性在於,如果是重要或必要的來電,我們是不得不接的;即使“逃”過了第一次,之後也依然要面對。且在通話過程中,幾乎是默認一定要對對方的話作出回應的。

當一個人覺得環境與自身都在掌控之中時,Ta便會感覺到未來對自己而言是可以預知的,從而獲得一種安全感。

2. 相較從前,人們的表達變得更加戲劇了

相比較之前,我們更多的會從qq,人人網中去寫更多的心情和動態。那時,很多人還有自己的網友或筆友,每天用大段大段的文字交換心事。

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表情包、網絡用語誕生。更喜歡通過這些好玩的東西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這種變化,使得疏於正經表達的我們,在打電話要求相對完整的表達的場景中,變得無話可說且無所適從。

3.電話溝通是一種技巧

打電話溝通的過程經常會需要思考對方話的意思,而且說話的節奏、停頓都會與打字有差異。

什麼樣的停頓和沉默在電話中是正常的,怎樣自然地過度到下一個話題,哪些信號表明可以結束通話了……

這些電話對話中的“潛規則”,都是熟能生巧的,而不是自然而然就會知曉的。

打電話VS聊微信,你選?

3

選擇你喜歡的人際關係交往?

不喜歡打電話可能確實不是小眾的體驗,排斥打電話的背後也有各種各樣的原因,總之,不愛打電話不是一個一定要解決的“問題”,你也不需要強迫自己成為一個“電話達人”,尤其是當你在其他形式的溝通中都沒有大礙的情況下。

打電話重點並不是一定要享受打電話、多打電話,而是知道身邊的有哪些是你依然可以不用顧慮冷場,不用害怕尷尬,只要聽到彼此的聲音就已經感到安全的人。

找到自己最舒服的交流方式,才是人際交往最關鍵的問題。

“我想你了,想聽聽你的聲音。”

你願意把這句話發給那個曾經和你煲電話粥的人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