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再度收紧,北京限价房化身共有产权房?

不久前,我们在《“摇号”买房成调控手段,楼市会冷却下来么?》一文中曾经提到过,随着楼市调控的升级,

新房限价导致了杭州一些地方新房价格与二手房价格倒挂,新房与周边房价出现了很大的套利空间,尽管出台了摇号政策,但是并未阻挡住房地产的火热,“买到即赚到”深入人心。

楼市再度收紧,北京限价房化身共有产权房?

作为新一线城市的杭州如此,更何况北京呢?于是上周一,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加强限房价项目销售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规定限房价项目的销售限价与周边市场价格评估价比值不高于85%的,由北京市保障房中心收购转化为共有产权住房。这一规定可谓是给限价调控打上了一个补丁。

限价房这是概念其实早在2008年就已经有了,当时目的更多的是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但是由于套利空间的存在,许多“关系户”经常钻空子,只是由于当时限价房数量有限,影响并不太大。然而,随着去年楼市调控周期开始,限价地供应量大增,套利的影响便愈发显著,限价房便越来越多地“走向歧途”

那么,为了让限价房回归本心,北京的共有产权房转化与杭州的摇号有何不同呢?这就要从利益驱动说起了。

楼市再度收紧,北京限价房化身共有产权房?

杭州摇号,虽说是降低了套利概率,但是并未改变套利空间,大家纷纷去摇号,抱有的是“一旦摇到就能发财”的想法。而北京市的限价房,从套利空间上就缩减了炒房者的预期,限价房最多不会低于周边房价的85%,再加上买卖的各种税费,套利空间基本消失。而低于周边85%的限价房转为共有产权房后,也就意味着产权由你和政府共同所有,想用房获利,政府不会允许,而且收益也不全归自己,就算想转让,也只能转给符合共有产权申请标准的家庭,“接盘者”有限,这样的房子没有任何投资价值。

那么,问题来了,诸多的限价房被划归共有产权房之后,商品房市场供应减少不是会进一步炒高楼市价格么?然后有更多的限价房转为共有产权,如此循环……

理论上是这样,但是要知道共有产权房是以居住属性存在的,刚需家庭(只是为了居住)有了更多的机会买共有产权房入住,商品房再少也不怕,因为里面的玩家多是以炒房为目的的,房子套在他们手中又有何惧呢?

调控手段不断创新,未来是否真能逐步实现“房住不炒”呢?我们不妨继续静观其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