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在“阿拉曼战役”中失去北非,隆美尔也没能挽救败局

德国在“阿拉曼战役”中失去北非,隆美尔也没能挽救败局

德国在“阿拉曼战役”中失去北非,隆美尔也没能挽救败局

欢迎阅读本期《今古纵横》。

大家都知道,“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整个二战进程的转折点,苏联红军遏制了德军的进一步入侵,开始了战略反攻。但是同样在1942年,还有2场战役也是二战中的转折点,那就是太平洋上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和北非战场的“第二次阿拉曼战役”。

以前我们聊过,纳粹德国在搞定西欧以后,一心想向东进攻苏联,根本没有考虑过进入非洲。但是意大利军队在北非折腾坏了之后,德国不得不从希腊抽调本来用于“巴巴罗萨”计划的部分军队赶赴北非支援,并也由此延误了6周才进攻苏联。从希特勒任命只是中将的隆美尔为德军“非洲军团”司令中就可以看出,非洲对于当时的德国来说根本不重要,而且整个“非洲军团”最初只有3个德国师。

德国在“阿拉曼战役”中失去北非,隆美尔也没能挽救败局

阿拉曼战役 英军统帅 蒙哥马利

但是没想到战术指挥高超的隆美尔率领着高素质、作战勇猛的德军在北非一举击败英国远征军,一路高歌奔向埃及和苏伊士运河。这让视苏伊士运河为命根子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坐不住了。因为整个西欧被德国占领之后,苏伊士运河成为了英国重要的物资生命线,如果失去北非和埃及,那地中海也将成为法西斯轴心的内湖,那是同盟国绝对不想看到的。因此丘吉尔不顾国内反对之声,大规模增兵北非,力保埃及和苏伊士运河。

这时候日本的助攻也帮助了同盟国,1941年12月7日(美国时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得美国正式参战,开始全面支持英国抵抗德军,并且开始准备在非洲登陆。丘吉尔信心大增,在优势兵力下决定对德国“非洲军团”致命一击,并由此夺回地中海的制海权和制空权。

德国在“阿拉曼战役”中失去北非,隆美尔也没能挽救败局

阿拉曼战役 德军统帅 隆美尔

阿拉曼位于埃及北部的地中海沿岸,距离埃及首都只有350多公里,英、德双方在此互相屯兵攻防过数次。之前在1942年7月,隆美尔乘着“加查拉战役”胜利逼迫英国第8军团撤到阿拉曼之后,就主动发起过进攻,但由于德军补给问题一直没有完美解决,导致德军想夺取亚历山大港的预定计划没有成功,这就是“第一次阿拉曼战役”。但是这场消耗战也让英军损失惨重,丘吉尔因此也临阵换上了蒙哥马利。

蒙哥马利到任英国第8集团军司令后,英军在美国强有力的物资支援之下,经过周密的准备,蒙哥马利决定于1942年10月下旬发动代号为“捷足”的反攻。蒙哥马利计划英军主力在突破德、意军防御后迅速向西挺进,攻占昔兰尼加和塔尼亚,并配合即将在北非登陆的美军,将德、意军逐出北非。

德国在“阿拉曼战役”中失去北非,隆美尔也没能挽救败局

参加战役的英联邦国家士兵

当时,已经跃升元帅的隆美尔统帅的“非洲军团”由德、意士兵组成,共12个师、10万余人,防守在阿拉曼西南。而蒙哥马利的英国第8集团军此时在北非已有11个师加4个独立旅,总兵力达23万,由英国远征军及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英联邦国家的士兵组成。

10月23日晚上,英军率先向德、意阵地两翼发起进攻;到25日英军在地中海沿岸的阿拉曼北翼突破敌军防线;28日,由于北线吃紧,德军从南线北上增援,随即英军乘机集中兵力于11月2日凌晨在南线发动代号为“增压”的进攻,攻击德军两线结合部。英军依靠兵力优势向西挺进,迫使在德国养病的隆美尔在11月4日不得不下令德军向西全面撤退,而4个师的意大利军队全部投降了英军。

德国在“阿拉曼战役”中失去北非,隆美尔也没能挽救败局

至此,“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以英军的胜利宣告结束。在这场战役中双方损失都很大,英军阵亡将士就有7000多人,而德、意军伤亡和被俘人数将近6万人。这次战役彻底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结束了隆美尔“非洲军团”不败的神话。而英国守住了苏伊士运河,保证了物资运输,也方便了之后盟军能很快重新控制了地中海。而德、意军队也在此役之后在北非节节败退,一年后终于被完全逐出非洲。

阿拉曼作为埃及西北部的一个原本不知名的小镇,由于此战而声名大噪。英、德、意等国均在此设有阵亡将士公墓,而到目前为止,该地区仍旧留有战争痕迹,那就是当时德军撤退时留下的几千颗地理。

德国在“阿拉曼战役”中失去北非,隆美尔也没能挽救败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