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工资物价房价比较,当个工人原来能过上这种生活

最近这几年房价的不断攀升已经成了全中国大部分人的一个烦心事,这也让不少朋友常常问我,中国房价和物价自古以来都是这样贵吗?当然不是了,不提多远,一百年前的民国时代,我们国家的房价就一点都不高。

提到民国时期的中国社会,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生活中是我们的第一印象,可是实际情况并非这个样子的。当时城市里的工人,政府职员的工资基本上都不会太低,而与之相对比的是,当时的物价又是非常的低以及稳定的。

据有关资料显示,当时武汉的纺织女工一个月是可以赚到30元的。一个月赚30元在民国又是个什么概念呢?1927 年的上海,二号梗米1石14元,面粉1包3.30元,切面1斤0.07元,猪肉1斤0.28元,棉花1斤0.48元,煤炭1担0.14元,煤油1斤 0.06元,肥皂1块0.05元,香烟1盒0.036元,茶叶1斤0.23元,活鸡1斤0.37元,鲜蛋1个0.027元,豆油1斤0.19元,食盐1斤 0.043元,白糖1斤0.096元,细布1尺0.107元,而至于平常清客吃个茶吃个饭,也不过就十个铜板左右。而在当时的北平,1银元可买6斤好猪肉,40个猪肉饺子、两碗小米粥、外加一盘白糖,两毛二分钱。在重庆,1936年,大米1斤2分5,100斤两块五角钱。

民国时期工资物价房价比较,当个工人原来能过上这种生活

所以通过这些数据来看,当时月收入如果能够达到30元,是完全足够一家三口人生活的很好了。而通过一些资料的整合显示,当时城市里的员工工资大部分都是在10元到30元不等。

而说到房价,只要当时不在租界里买房子,其他的地方都不算多贵。1928年,上海近郊的高行、陈行、江湾和杨行的每亩地售价分别为150-100、100-60、1000-70、100-300元。1933年,汉口第六区的最低地价为84元1亩,第七区的最低地价为90元1亩。

民国时期工资物价房价比较,当个工人原来能过上这种生活

而如果选择租房子,每个月的费用则是更低。在上海的石库门租一层楼,有电灯、自来水,月租10块钱。而一些工厂的职工宿舍虽然是要收费的,但是月租2到5元不等,提供自来水,有的还供电,即使带着家眷者,也可以两家分租一层,费用不过1元多;而砖瓦结构,铺地板的宿舍,有厨房、路灯和下水道,月租6至9元。工人可以选择租地结庐而住,半亩地年租金200元,21户人家分摊,平均下来每户每月8毛钱。1919年,也就是五四运动那年,同时也是鲁迅在北京西城买下第一所四合院的那一年,郁达夫的哥哥郁曼陀在阜成门内巡捕厅胡同买下一所四合院,花了大洋2200元。如果按照一个月收入是30元来算,一个人不吃不喝六七年也就可以买的下来,放在如今,绝大部分的上班族谁敢说自己不吃不喝靠十年的工资在北京市区能买的下一套房子?

民国时期工资物价房价比较,当个工人原来能过上这种生活

而民国时期物价如此便宜,也主要是得益于当时国内政治经济环境较好,粮食等农作物又是连续大丰收,在工业品方面,由于欧、美、日展开商品竞争,棉布和石油等洋货常常降价促销,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城市的消费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