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抗战中,日本人一端起刺刀冲锋另一方也要迎头撞上?

日军步兵手中的三八式步枪,优点是弹道稳,射程远,765米/秒的枪口初速在那个时代也足够强悍,缺点是弹容量只有5发,不过那时栓动式步枪基本都是是这个弹容量,也就算不得缺点,另一个缺点是穿透力太强,近战时容易误伤自己人。

为什么在抗战中,日本人一端起刺刀冲锋另一方也要迎头撞上?

打过栓动式步枪的人都知道,开枪速度能到底能有多快,这还是在靶场上,要是真换了战场环境,能有多快心里也该有点数,这个时候要是敌人端起刺刀冲过来的话,根本来不及装填子弹,也就只能同样端起刺刀迎头撞上去。

为什么在抗战中,日本人一端起刺刀冲锋另一方也要迎头撞上?

《亮剑》里山崎大队面对八路军冲锋时,开始也尽量避免白刃战,而是在战壕里抵抗,但李云龙派张大彪带一营挖了上百米的工事靠近山崎大队战壕的时候,山崎明显就沉不住气了,这时八路军再发起冲锋,日本兵就只能也端起刺刀,与八路军肉搏在一起。

为什么在抗战中,日本人一端起刺刀冲锋另一方也要迎头撞上?

日军把这一手也带到了太平洋,开始美国人哪儿见过这么不要命又不要脸的的军队,当时就吃了大亏,后来美军也学精了,才懒得和日军拼刺刀,直接抬手一枪,多简单,才省得和日军拼刺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