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張垣」攻克崇禮縣城戰鬥(三)

「烽火张垣」攻克崇礼县城战斗(三)

烽 火 張 垣

張家口地處太行山、燕山和陰山山脈交匯處,是華北平原與蒙古高原交界之地,是連接蒙古高原地區與中原的唯一要塞,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張家口這座城市重要的經濟、軍事、文化地位。翻開張家口這座城市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戰爭史,一處處聲名遠揚的昔日戰場,一座座閱盡滄桑的要塞故壘,一段段氣若長虹的長城古垣,訴說著從上古民族融合到解放戰爭最後決戰期間50多場著名的戰事,承載著歷代前賢、愛國將領、仁人志士的豐功偉績。不忘記歷史才能開闢未來,張垣方誌按公元紀年梳理了曾在張家口地區發生的重要戰事以及相關內容,以饗讀者。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在張家口這塊兵家必爭之地發生了許多重要戰役和事件。今天張垣方誌向大家推送攻克崇禮縣城戰鬥,歡迎您在文章後與我們互動留言。

「烽火张垣」攻克崇礼县城战斗(三)

攻克崇禮縣城戰鬥

攻城時間到了。劉子明在日本首席指導官酒醉之時,將其手槍偷走,走向炮樓點燃一支香菸,轉圈發出信號。田芳帶人控制的大門立即打開。劉尚斌控制了四個炮樓和電話。李榮貴控制了特務隊。還有一人觀察動靜,以防不測。路生兆將頂門石移開,迅速打開東大門,並用機槍對準宿舍大門,攻城部隊一擁而進。朱玉山帶一個班衝進日本首席指導官渡邊及特務隊宿舍。在敵酒醉未醒時,渡邊已被捆綁,關山、小島、木村企圖抵抗,兩名被擊斃,一名逃跑。

攻城部隊分三路衝入偽縣公署、偽警察大隊營房,偽軍、特務們有的正在睡夢中,慌忙起來驚魂未定即當了俘虜。有的還責怪別人開玩笑,聽到槍聲、喊殺聲才信以為真。

「烽火张垣」攻克崇礼县城战斗(三)

攻克崇禮縣城戰鬥

緊靠縣公署後面的北山制高點,有敵一個大碉堡,內有偽軍50名左右,中隊長於福和指揮,擁有一挺重機槍,兩挺輕機槍和30多支步槍。他們發現山下情況不大對頭,但電話不通,搞不清楚狀況,不敢出來。攻城部隊為爭取時間趁黑夜轉運繳獲物資,防其干擾或情況突變,暫時沒有對它發動攻擊。第二天天亮,開始對其進行包圍,爭取於福和率隊投降。於假意派人打白旗出來談判,要求攻城部隊暫時停火,待他們內部統一認識後於翌晨出降。顯然是妄圖拖延時間,等待援軍。於是,以10團1連為主攻部隊,由團副參謀長周德禮和連長李佔遠率領,於下午3時半發起進攻。戰鬥進行得很激烈,戰士們十分英勇,黃昏時分,北山陣地全部被攻佔。7月1日,奪取崇禮縣城。這次戰鬥,俘虜日偽200多人,繳獲步槍300餘支,輕重機槍各一挺,電臺兩部,卡車1輛,子彈數萬發,偽幣114萬元,以及大量的糧食、棉花和布匹。攻城部隊傷亡20餘人。

「烽火张垣」攻克崇礼县城战斗(三)

攻克崇禮縣城戰鬥

部隊進城後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對城內百姓、工商業者秋毫無犯,崇禮縣是個天主教區,教民甚多,抗日政府認真執行了中國共產黨的宗教政策,並宣傳了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得到了良好的反映。當時留在縣城教堂中的法國主教為感謝八路軍對教堂和所謂聖職人員的保護,還特意宴請了當時八路軍進入城內的有關領導人。此戰是平北軍分區第一次採取軍事行動攻佔的一座縣城。也是八路軍指戰員模範執行黨的城市政策的一次檢驗,從而以實際行動在淪陷區擴大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政治影響。

第二天,根據人民的強烈要求,將偽警察署長劉振東、巡官蘇茂青、警長石旺、季永全、憲兵特務隊長宋子玉等十名罪大惡極的鐵汗漢奸公審後處決。第三天,張家口日偽軍急速派兵趕來增援時,攻城部隊早已撤走。1945年7月,《晉察冀日報》二版頭條,發表了劉道生以“紀念‘七一’長城大捷”為題的文章,報道了八路軍解放崇禮縣城的消息。

(文章摘選自《張家口軍事志》《崇禮縣誌》《張家口地方史》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