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郎窯紅雙鹿耳尊

朗窯紅為我國名貴的傳統紅釉之一,因其於十八世紀始產於清朝督陶宮郎廷極所督燒的郎窯,故稱“郎窯紅”

乾隆時期郎紅中的薄釉器,色如牛血,稱為“牛血紅”;釉層較厚,色彩深豔,猶如初凝的牛血,稱為“牛血紅”。郎紅釉是以銅為著色劑,用1300℃高溫燒成。由於對燒成的氣氛、溫度要求很嚴,燒製一件成功的產品非常困難。因此當時有民諺說:“若要窮,燒郎紅。”所以郎紅器在當時就很昂貴。郎窯紅是銅紅釉中較鮮豔的一種,其釉面光潔透亮,有玻璃質感,開紋片並有牛毛紋,釉色深淺不一。色深者紅豔,有""明如鏡、潤如玉、赤如血""的特徵,其釉色瑩澈濃豔,彷彿初凝的牛血一般猩紅,光彩奪目。色濃者泛黑,色淺者粉紅,色淡者暗褐。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藏品名稱:郎窯紅雙鹿耳尊

類別:瓷器

重量:2.615kg 口徑:12.5cm 高:26.5cm

數量:一件

此件精品寬口鼓腹、雙鹿頭耳,器形端莊秀美。通體施窯變釉,釉色濃豔,流淌自然,如瀑布飛流直下,極富動感,保存完好、品相優美。

This boutique has wide mouthed belly, double deer head, and elegant shape. The whole body is glazed and glazed, and the glaze is bright and colorful. It flows naturally, such as the waterfall flows straight down, is very dynamic, well preserved, and Aiyu Mi.

黎元洪像開國紀念幣

黎元洪免冠版鑄於1916年12月20日黎元洪免冠版鑄於1916年12月20日,鑄於湖北武昌造幣廠。當時的背景是1916年6月6日,袁世凱病死,次日,黎元洪按規定正式受任中華民國大總統,12月9日,漢口銀根再次吃緊,湖北商務總會呈請湖北督軍王佔元設法救濟,12月20日,武昌造幣廠援引1912年南京財政部總廠開鑄第一期大總統孫中山像開國紀念幣的先例,奉命鑄造新任大總統黎元洪像"新"銀幣,黎元洪正式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後,同年 12 月 20 日,湖北(武昌)造幣廠奉命鑄造黎元洪肖像"新"銀幣開工。顯然"新銀幣"就是指免冠版,但眾多資料都記載免冠版鑄於1912年,一個合理的解釋就是在1912年確實鑄造過黎像銀幣,這就可以推論是黎像"舊"銀幣就是我們目前看見的戴帽版。,鑄於湖北武昌造幣廠。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藏品名稱:黎元洪像開國紀念幣

年代:民國

類別:雜項

規格:重:27g直徑:39.5mm

此枚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採用機制衝壓的造幣工藝製造,正面中央的是黎元洪頭像像,外圍上下分鐫“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左右分別列花飾。背面中央鑄壹圓幣值與嘉禾圖案,外圍上下為英文“中華民國”、“壹圓”,左右分列花星,機制衝壓範線明顯,傳世包漿自然。

此枚錢幣外觀精美,保存較好,十分難得,收藏價值極佳。較為罕見;具有一定的市場收藏價值。

美國勞倫斯展出精品月球定向隕石《詳情分析》

隕石(meteorite)是地球以外未燃盡的宇宙流星脫離原有運行軌道或塵碎塊飛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石質的、鐵質的或是石鐵混合物質,也稱“隕星”。大多數隕石來自於火星和木星間的小行星帶,極少部分來自月球和火星。

科學家們說,我們地球每天都要接受5萬噸這樣的"禮物"。它們大多數在距地面10到40裡的高空就已燃盡,即便落在地上也難找到。它們在宇宙中運行,由於沒有其它的保護,所以直接受到各種宇宙線的輻射和災變,而其本身的放射性加熱不能使它有較大的變化。所以它本身的記錄是可靠的。對於它的研究範圍有著相當廣闊的領域,比如高能物理,天體演變,地球化學,生命的起源。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局部龜裂紋及銜接部分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燃燒痕跡明顯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氣印與熔殼異常明顯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此處可直接看見內部空腔和一毫米左右結晶體顆粒

月球隕石從無氧的月球經過地球大氣層的激烈燃燒,來到了富氧的地球會發生很多化學反應,一般情況下這些物質的密度是不一樣的,當這顆隕石向地球高速墜落時,就產生了離心運動,不論隕石是定向墜落還是旋轉墜落,內部密度大的物質就要流向外部,大家請注意看表面分佈的一些元素的瞬間熔點, 熔點不等於熔融。瞬間熔點的特徵只有少量耐高溫的隕石在墜落大氣層時才有!

此隕石外部有幾處通明處可直接看見內部空腔和一毫米左右結晶體顆粒,結晶顆粒明顯有衝擊形成的破裂紋路,且看起來像女性的嘴唇像在隔空對“我”親吻,尤其性感動人,也頗似元寶形狀,融殼上有水泡和拉長型水泡分佈,並呈現出衝擊形成的放射狀流紋線,外部龜裂紋的紋路尤其明顯,且分佈區域較大,隕石表面可觀察到細小類似金屬反光,定向墜落的船底形形狀和圓頭向下程度度逐步縮小的特徵相當明顯,硬度,密度高且重,質地細膩,兩塊天體由高空燃燒衝擊在自己軌道運行,並不斷地發生著碰撞,在進入大氣層時,與之摩擦發出光熱便是流星。流星進入大氣層時,產生的高溫,高壓與內部不平衡,便發生爆炸,兩天體之間相互撞擊常常會改變其內部的構造和結構,同一顆隕石有兩種熔殼,一種是在太空中小行星之間相互撞擊產生的熔殼,另一種是進入地球大氣層與空氣摩擦產生的熔殼。而此隕石的結構是由兩塊隕石形成,隕石在高空飛行時,表面溫度達到幾千度。在這樣的高溫下,隕石表面融化成了液體,兩者之間能結合在一起的可能性非常小。基本90%以上的隕石外表的熔殼為黑色厚度約為一毫米,但此隕石熔殼明顯能夠肉眼察覺為褐色漸變黃色,實屬罕見,月球隕石的透明狀熔殼特徵,一目瞭然,這也正是月球定向隕石的最標誌的特徵,塊狀的聚片雙晶集合體斜長巖及微班熔融角礫岩,熔殼,熔流紋,熔流線,槽溝,熔蝕坑,和定向墜落形成的稜角都十分明顯。

重量3950克在月球隕石中已經屬於大形體,國際上較貴的隕石是月球和火星的隕石,約6000美元,即30000元人民幣每克,此月球定向隕石外觀美感極其稀少珍貴是眾多隕石藏家難以想象的天外來客,未來升值空間極大!

苗繡嵌冰種翡翠帶扣

苗繡是指苗族民間傳承的刺繡技藝,,是苗族歷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現形式之一,是苗族婦女勤勞智慧的結晶。主要流傳在貴州省黔東南地區苗族聚集區。雷山臺江等地的苗族服飾至今仍保留著原汁原味的傳統風格,精美絕倫的刺繡技藝和璀璨奪目的銀飾讓人讚歎不已。苗族服飾的刺繡工藝有其獨特性,如雙針鎖繡、縐繡、辮繡、破紗繡、絲絮貼繡、錫繡等。刺繡的圖案在形制和造型方面,大量運用各種變形和誇張手法,表現苗族創世神話和傳說,從而形成苗繡獨有的藝術風格和刺繡特色。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藏品名稱:苗繡嵌冰種翡翠帶扣

規格:重:1kg 長:92cm

類別:雜項

數量:一件

冰種翡翠質地與老坑種有相似之處,無色或少色,冰種的特徵是外層表面上光澤很好,半透明至透明,清亮似冰,給人以冰清玉瑩的感覺 。若冰種翡翠中有絮花狀或斷斷續續的脈帶狀的藍顏色,則稱這樣的翡翠為“藍花冰”,是冰種翡翠中的一個常見的品種 。冰種玉料常用來製作手鐲或掛件 。

冰種的特徵是外層表面上光澤很好,半透明至透明,清亮似水給人以冰清玉瑩的感覺,敲擊玉體音呈金屬脆聲,玉體形貌觀感似冰晶。無色或少色,粒度均勻一致,晶粒肉眼能辯,硬玉質純無雜質,質地細潤,無裂綹棉紋或稀少。有的將冰種細分為冰種、準冰種。冰種水頭足(1.5分水分),很透明,質地極佳。準冰種水頭好(1分水分),半透明,質地很佳。若冰種翡翠中有絮花狀或斷斷續續的脈帶狀的藍顏色,則稱這樣的翡翠為“藍花冰”,是冰種翡翠中的一個常見的品種。

冰種是中上檔或中檔的翡翠。其玉料常來製作手鐲、掛件和素形(橢圓蛋面形、梨形、方形、心形、馬眼形、馬鞍形、懷古形)、佩(多展示面)、墜、鐲、圓珠。

一般常常把翡翠的透明度稱之為“水頭”。水頭長,水頭足就是透明程度好。反之,水頭差,水頭短就是透明度不好的意思。翡翠透明度如何,珠寶界稱作“幾分水”。一分水指3mm厚的翡翠是半透明的,“二分水”指6mm厚的翡翠是半透明的。有二分水的翡翠就是很好和玻璃地了。要特別注意的是觀察透明度時,光的強弱和翡翠厚度變化對其影響較大。

這件苗繡嵌冰種翡翠帶扣,扣體均略呈橢圓形,鉤體前端雕一回顧龍頭為鉤,鉤體上透雕一口銜芝草盤曲夔龍。扣體前端鑿一圓孔為扣,扣體上亦透雕一銜芝夔龍。鉤體與扣體背面均有圓形紐。工藝甚佳。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青花法器千手觀音

千手觀音又稱千手千眼觀世音、千眼千臂觀世音等,是我國民間信仰的四大菩薩之一。千手觀音是是阿彌陀佛的左脅侍,與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的右脅侍)合稱為“西方三聖”。

元青花的胎由於採用了“瓷石+高嶺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燒成溫度提高,焙燒過程中的變形率減少。多數器物的胎體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實飽滿。胎色略帶灰、黃,胎質疏鬆。底釉分青白和卵白兩種,乳濁感強。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國產料和進口料兩種:國產料為高錳低鐵型青料,呈色青藍偏灰黑;進口料為低錳高鐵型青料,呈色青翠濃豔,有鐵鏽斑痕。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國產料和進口料並用的情況。除玉壺春底足蕩釉外,其它器物底多砂底無釉,見火石紅。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藏品名稱:青花法器千手觀音

類別:瓷器

總重:2.615kg 口徑:12.5cm 高:26.5cm

數量:一件

此件精品景德鎮窯口,運用瓷石一高嶺土二元系統配方,紅胎底厚重,加上捏塑千手觀音工藝,古料髮飾逼真,面相好,釉面潤澤,造型別致,不可多得的精中之品。

1912年4月袁世凱出任大總統。北洋政府鑑於當時鑄幣、紙幣十分複雜,流通的中外貨幣在百種以上,規格不一,流通混亂,折算繁瑣,民眾積怨,同時也想借助貨幣改制以解決軍費問題,便決定鑄發國幣。袁世凱為了提高自己的統治地位,趁機把他的頭像鑄於幣面,“袁大頭”由此而來. “袁大頭”首次的鑄造時間是民國三年,而且該幣被定為中華民國國幣,因此,它在我國的錢幣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藏品名稱:民國三年袁世凱像試鑄幣

數量 :兩枚

規格 :總重 36.6g

類別 :雜項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此件藏品為中華民國三年嘉禾壹圓銅幣,此枚錢幣均為實物拍攝為民國時期中央造幣廠嘉禾圖樣品幣一枚,中華民國所鑄袁世凱像背嘉禾壹圓銀幣,俗稱“袁大頭”,在正式開鑄銀幣前,同樣有用銅衝壓試機這一過程,其試機結果稱為試機樣幣。“初始試鑄幣”—是指任何一款機制幣,一切鑄幣工作已臻妥善,奉批開始鑄幣“後”所產出。“初始試鑄幣”產出後,經過檢視,發現缺點,微調、改正、修圖,再重新鑄造,達可呈上御覽核批的階段,該批幣就稱為“試鑄樣幣”。之後,還有報審“呈報樣幣”階段,就是逐一向上報審批通過,之後批量生產流通的銀幣。而銅試機樣幣,非正鑄品,多在衝壓出來後銷燬之,但是小有一些遺存下來,然其卻是收藏的珍貴品種。中華民國三年(1914年)試鑄過袁世凱全側像銅樣幣,為非常珍貴的試鑄品。有簽字版與沒簽字版兩種。我家此枚中華民國三年嘉禾壹圓銅板樣品,直徑3.7cm,重19.53g,因稍有吸磁,我推測銅質含小許鎳,該幣面清秀硬朗,包漿流光如油滲,銘文字體雕刻清晰,正面圖案是袁世凱的側面像,在頭像的上方是紀年“中華民國三年”,背面的圖案是中間漢字“壹元”周圍環嘉禾紋飾,粗大齒與無小內齒等三年的特徵均符合。此枚銅質樣幣有明顯的帶痣特徵,也可能是世上僅存的一枚如此漂亮的銅質試鑄樣板幣!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袁大頭”代表了中國近代的貨幣文化內涵,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更有保值的功能。雖然“袁大頭”在目前收藏市場上比較常見,價格也不算太高,但是由於其停止流通的時間比較久,加上解放初期時的大量兌換,造成存世量並不多,而在收藏流通中損失的也比較多,從而決定了它上升空間的龐大。另外,受價值規律的影響,這些錢幣價值直線上升,並隨時間推移,增值潛力越來越大。

設色工筆觀音圖(佛光普照)

黃均(1914-2011年),號懋忱,祖籍臺灣淡水,福州候官縣臺江聖王廟金墩街人,1914年7月6日生於北京。著名工筆人物畫家、美術教育家。黃均自幼酷愛繪畫。新中國成立後,黃均先後擔任中央美術學院講師、副教授、教授。

1987年2月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他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古都書畫研究院院長、北京工筆重彩畫會副會長、中山書畫社顧問、東方書畫社顧問及中國口岸協會書畫研究會顧問。1985年加入北京市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為盟員。2011年10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幾十年來,黃均創作了大量年畫及單幅畫,其代表作中:古典題材的有《文姬辨琴圖》、《史湘雲醉眠芍藥圃》、《琵琶行》、《木蘭理妝》、《白居易》、《民族英雄鄭成功》等;現代題材的有《英娘試舞》、《心花怒放》、《蝴蝶泉邊》、《草原輕騎》等。

他的仕女人物畫構思巧妙,筆法工整,描繪細膩傳神,色調明麗典雅,顯示了畫家的高度藝術修養。1987年,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行了劉凌滄、任率英、黃均工筆古代人物聯合畫展,贏得了觀眾的讚歎。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藏品名稱:設色工筆觀音圖(佛光普照)

年代:仁者壽 黃均/近代

類別:字畫

規格:長:146cm寬:74cm

黃均老師的作品以工筆重彩著稱,他的作品工筆細膩,內容豐富具有感染力。這幅《設色工筆觀音圖—佛光普照》是一幅絹本的原裝老裱,顏料選用藏族地區的純天然礦物質手磨顏料,觀音的衣帶隨風而動,硃砂紅的色彩對人眼球引人入勝。這種天然的顏料研磨細膩,顏色豔麗可保持三百年不褪色。

內容上觀音的神韻恰到好處,形態立體,面部表情祥和慈善。開眼之筆簡直就是點睛之作。觀音俯視著下方,關注著眾生的苦樂又包容著眾生萬象的善惡。天王守護觀音佛光在祥雲之處由淺到深,層次分明;善財童子表情生活活潑可愛,善財童女手勢豐富,生動形象,龍王的腰帶用了顆粒砂金的顏料,金光閃耀內容豐富。此作品線條細膩流暢,內容豐富生動,人物形象活潑,躍然紙上,非百日之功不可成也。

工筆重彩傳統技法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秦漢時期,至唐宋已達到了鼎盛。可元代,由於文人畫的興起,工筆重彩畫逐漸衰落,但不管是在歷史上還是今天這一優秀的傳統畫種都有其不朽之作熠熠發光。工筆重彩畫的衰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老畫家多半視力衰退,青年畫家又嫌費時費力,耐不住寂寞,但物極必反,今天我又欣喜的看到從事工筆重彩的畫家逐漸增多,這一畫種必將復興。

深圳雍乾盛世展覽展出“珍寶”

藏品簡介:

錯版錢幣即為在我國古代製造錢幣的模具上出現了錯誤,導致製成的錢幣也出現了錯誤。由於錢幣的製造經過重重工序,錯版錢幣還是比較稀少的。近年來,隨著集幣熱的不斷興起,錯版錢幣的收藏一度成為藏家們爭相追捧的尤物,其價格亦是水漲船高。

此軍政府造四川銅幣,大小規範,銅質細膩,成色均勻。該幣正面中央珠圈內而上而下而右而左鐫刻著“四川銅幣”四字,字體清秀端正,其中心紋有芙蓉花紋,小巧玲瓏,十分漂亮。珠圈上緣紋有“軍政府造”四字,下緣為“當制錢五十文”字樣,左右飾以花星紋飾。銅幣背面上環雕刻“中華民國元年”字樣,中央大圓圈內為一篆書“漢”字,因而錢幣收藏者也稱之為“漢”字銅元。層次分明,雕刻工藝高超。圈外環繞有十八個小圓圈,代表當時的十八個省份,十八個圓圈圍繞“漢”,寓意十八省人民團結起來共同戰鬥,“驅逐韃 虜,恢復中華”。此幣設計別具一格,製作精美,獨特的寓意更是賦予了錢幣不一樣的歷史紀念意義,頗具欣賞和收藏價值。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名稱:軍政府造四川銅幣五十文(錯版幣)

年代:民國

規格:總重17.2g 直徑36.7mm

此枚軍政府造四川銅幣,錢幣的正面四川銅幣,“銅”字的金字旁沒有一點,而正常的軍政府造四川銅幣則是不存在這種情況。加上此幣與正常的軍政府造四川銅幣色澤更加光澤,富含一定比例的貴金屬,因而此幣屬於錯版真幣,但其製作,工藝鐫刻,外觀造型設計均與正版錢幣無異,錯版真幣的珍稀罕見更是為此幣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極其珍貴。

軍政府造四川銅幣是辛亥革命時期的產物。1911年12月發生“成都叛亂”,以尹昌衡、羅綸為正副都督的四川軍政府取代了建設僅12天的大漢四川軍政府。新的四川軍政府建設之初即面臨著需用日繁、度支日絀的財政困窘時勢。軍政府迅速接管了四川成都造幣廠,決議鑄造“四川銅幣”以應急。民國元年(1912年)4月,四川成都造幣廠奉四川軍政府之命,開模鑄造“軍政府造四川銅幣”,軍政府造四川銅幣應運而生。

如今,古錢幣收藏已進入一個新高度,一些具有獨特歷史意義,製作精美的古錢幣更是出現一幣難求的局面。此枚錯版軍政府造四川銅幣帶有辛亥革命時期鮮明的時代印記,見證了那一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真幣錯版的珍稀價值更是如虎添翼,極具收藏價值.

十字繡琴棋書畫圖

琴棋書畫,本指琴瑟、圍棋、書法、繪畫色彩四種古代藝術性文物或技藝,又稱雅人四好。琴棋書畫均起源於文獻所稱的“三皇五帝”時期(2607 BC-2110 BC),見本百科詞條“三皇五帝年表”。以下所注帝王在位年代均引自該表),或田野考古學所稱的“中原龍山文化時代”(2600 BC-2100 BC)。

在古代,彈琴(多指彈奏古琴)、弈棋(大多指中國象棋和圍棋)、書法、繪畫是文人騷客(包括一些名門閨秀)修身所必須掌握的技能,故合稱琴棋書畫,即“文人四友”。今常表示個人的文化素養。

十字繡是一種擁有源遠歷史的手工技藝.公元14世紀十字繡從中國經由土耳 其傳到意大利,繼而在歐洲傳播開來,最初在宮廷中風行,後來傳入民間.由於它易學易懂,很快就廣泛起來,並受到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們的喜愛。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藏品名稱:十字繡琴棋書畫圖

數量 :一副

規格 :長:297.5CM寬:114.7CM

類別 :雜項

此副十字繡琴棋書畫圖為當代手工精細,保存完好。十字繡是一種古老的民族刺繡,具有悠久的歷史。在中國許多民族的日常生活中,一直以來就普遍存在著自制的十字繡的工藝品。由於各國文化的不盡相同,隨著時間的推移,十字繡在各國的發展也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風格,無論是繡線、面料的顏色還是材質、圖案,都別具匠心。

雙旗幣十文開國紀念幣

開國紀念幣的幣面主圖均為左十八星右五色旗*雙旗圖案(這是民國初期或曰前期銅元多用的圖案)。但就一眼就可辨明的大的特徵來看,開國紀念幣的面可分為有珠圈和無珠圈兩大類,其中有珠圈的,又可從文字書法上一眼可辨,那就是一律為楷書。我們暫且把有珠圈楷書字體的這種面稱做A類面(注:開國紀念幣中極為珍罕的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面值的均為此面類) 無庸置疑,這種銅元的幣名很明確,就是“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根據錢幣收藏界的一般共識,對一種錢幣,應該把可以明確幣名或顯示錢幣主要特徵的一面稱為“面”,而把其相對的另一面稱為“背”,據此我們應該把此幣能區別於前朝銅元,並具有鮮明的劃時代革命和進步意義的有“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以下簡稱開國紀念幣)字樣的一面稱為面,而把其對應記值的另一面稱為背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藏品名稱:雙旗幣十文開國紀念幣

風 格: 民國

類 別: 雜項

規 格: 重:7.2g 直徑:1.3mm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是銅元收藏研究中數量很大,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品類,甚至可以說是民國銅元的主體品種。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後,清帝退位,中華民國成立,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是由民國政府發行的一款紀念銅錢,正面“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字樣,十文,背面交叉龍旗。銅幣當時面值以當十、當二十為主,當五十面值的相當少見,非常珍貴。

天統元寶

天統元寶,中國古代錢幣之一。為寶泉大珍之一,名列中國古泉五十珍。與“天統通寶”傳世各一品。分別為楷書和篆書錢,銅色熟舊,傳為元末四川明玉珍大夏政權所鑄造。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藏品名稱:天統元寶

類別:雜項

重量:33.9g 直徑:4.5cm厚度:0.3cm

數量:一枚

美國勞倫斯春拍有幸徵集到一枚篆書“天統元寶”。此方孔圓錢採用銅鋅所鑄,運用翻砂例模的工藝手法特製,窄邊大寫篆書直讀“天統元寶”;地廓之中的結晶綠繡渾厚自然,由銅質骨內生長至外,字口深俊,穿口規整,光背,堪稱稀世珍品,此錢幣重達33.9g,直徑4.5cm,厚度0.3cm,銅色熟舊。

古錢幣市場已經紅火了十幾年,未來總的趨勢是不會發生變化的,特別是在互聯網商務發展之後,對古錢幣收藏交易都有很大的推動作用。物以稀為貴,存世數量少的錢幣更具有收藏價值。這些稀缺的錢幣記載了我國一段的歷史,更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和收藏價值。

美國勞倫斯展出精品新疆省造光緒銀元背面錯版

-----錢幣精中之品

在光緒年間1875年-1908年,兩廣總督張之洞率領眾人建造造幣廠,目的是引進西方鑄造銀元的先進技術,建造屬於自己的銀元。當時廣東省鑄造的銀元重量充足而且工藝水平高,每一枚銀元上面都帶有中國傳統色彩的圖案,得到了普及與大範圍使用。於是各個省市紛紛效仿,成為當時一種潮流。當時新疆省造光緒銀元因色佳工藝精湛從喀什地區逐漸流傳開來。

據記載新疆省造光緒銀元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庫平重七錢二分,第二種是庫平重一兩,第三種是庫平重二錢。尤其在當時機制幣的工藝下出現錯版情況更是少之甚少,其中前者的現存量特別稀少,可謂收藏價值斐然,上個世紀末就拍出了天價。經過多年的發展這枚錢幣更是價值連城,只不過不知道哪些土豪藏家有機會得到該枚珍品。

對於銀元的收藏來說,藏家們首先要了解相關的品鑑知識,掌握真偽,知其價值,方可收藏到珍貴的寶貝,也只有那些存世稀少,入世珍貴的錢幣才能體現收藏者慧眼識珠的賢達不凡。對來錯版的錢幣來說,在當時尤為嚴格的機制條件下出現的幾率本身就比較小,物以稀為貴,而經過這麼多年的保存流傳還依然完好無缺的錯版錢幣更為稀少珍貴,想必各位藏家朋友們都看好了該藏品的價值,準備收於囊中了。如果藏家們真的特別喜歡這款銀元,一定要學習相關的鑑別知識,看看能不能分辨真假。對於任何藏家來說,銀元是真還是假與價值有直接關係。如果是假幣,即使做工十分精湛也沒有任何收藏意義。

走過多年,令新疆省造光緒銀元的歷史意義更加重大。從這枚銀元上面可以分析出當時的歷史背景,也見證了新中國成立前夕的歷史。再加上這些銀元引進先進的製作工藝,大大提升欣賞價值。可以說,它們是收藏中的稀世之珍,就不知哪位藏家有幸得此佳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藏品名稱:新疆省造光緒銀元背面錯版

年代:清代

類別:雜項

規格:重:26.2g 直徑:38.9mm

此銀為流通於清朝晚期光緒年間的貨幣;屬機制銀幣系列;正背字口紋飾深俊有韻味;成色能達到足銀89%左右;內齒邊精細規整;外齒邊為機制卷邊橄欖齒;整週規整劃一;雙邊邊緣無磨損跡象;為全品直邊品相;特別之處在於正面為新疆省造光緒銀元中滿文庫平重七錢二分;背面為湖南省七錢二分龍紋;屬錯版配省局銀幣;十分罕見,目前市場稀缺,具有一定的市場收藏價值。

宣統三年大清銀幣

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七月,清政府擬訂了《整頓圜法章程》十條,其中提出銀幣專由造幣總廠製造,保留南洋(江南)、北洋、廣東、湖北四局為分廠。在製造銀元的同時,許多人提出了製造金幣的主張,進入20世紀,興起了關於建立本位制度的討論,有人主張中國實行金本位制,在黃金儲備不足的情況下,可以先實行金匯兌本位制(亦稱“虛金本位制”)。

宣統三年大清銀幣,是清末幣制改革的產物,版別多式,設計新穎,製作精良,歷為錢幣愛好者的珍藏品。宣統三年大清銀幣有不同版式,其中長鬚龍、短鬚龍、大尾龍比較稀少。現隨文介紹於後,以供同好鑑賞。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藏品名稱:宣統三年大清銀幣

年代:清代

類別:雜項

規格:重:26.6g直徑:39.1mm

數量:1枚

大清銀幣短鬚龍,直徑39.1毫米,厚2.1毫米,重26.6克。該幣正面珠圈內為“大清銀幣”四字,珠圈外緣上下分別為滿、漢文“宣統三年”字樣,兩邊分列長枝菊花紋飾。背面中心為“壹圓”計值,外圍蟠龍環繞,龍頭居上,高鼻突眼,兩根短鬚自然下垂,龍尾在右,下方為英文“壹圓”,直齒邊。

說了很多“曲須龍”,也就是最終選用的“國幣”——大清宣三,喬治親自設計並雕刻。目前“曲須龍”除了普通、有點、簽字外,並無在字體、圖案上的變化,因此可以認為,“曲須龍”的字面和龍面,均為喬治親自設計及敲定,他的簽名也在簽字版上兩面都出現過。

和其他四款樣幣相比,“曲須龍”可能少了一些誇張和革新,多了一些協調和傳統,相信這是中西方雕刻師爭執與妥協的結果,也是最終能通過“比稿”原因之一。事實上,“曲須龍”並不缺乏威嚴霸氣,更是在細節上表現得更加細膩和精美,成為“國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大清銀幣體制完備,製作精美,實屬中國貨幣史上之空前。由於辛亥革命爆發,大清銀幣短時間便隨同其制定者被推翻而告廢止流通,也正是因為其流通的時間短,導致其存世量少,曲須龍幣更是罕見。從而使得在今天“物以稀為貴”的錢幣收藏市場上,宣統三年版曲須龍大清銀幣收藏價值逐年提升,成為錢幣市場重要的銀幣之一。

中華民國十年·三年袁大頭

清朝滅亡之後,1912年4月袁世凱出任大總統。北洋政府鑑於當時鑄幣、紙幣十分複雜,流通的中外貨幣在百種以上,規格不一,流通混亂,折算繁瑣,民眾積怨,同時也想借助貨幣改制以解決軍費問題,便決定鑄發國幣。袁世凱為了提高自己的統治地位,把他的頭像鑄於幣面,“袁大頭”由此而來。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十四件“珍寶”

藏品名稱:中華民國十年·三年袁大頭

規格:重:53.3g直徑:mm

1914年2月7日,袁世凱以大總統令形式公佈了《國幣條例》及《國幣條例施行細則》,其主要內容是規定錢幣的鑄造發行權歸民國政府所有,原先的各個官局所鑄造發行的1元銀元,由民國政府兌換並改鑄,在一點的時期內,承認它們的價值等同於國幣1元的價值。國幣中的主幣是1元銀元,其重量是庫平純銀六錢四分八釐,材質是銀佔89%,銅佔10%,錫佔1%,一枚成品銀元的重量是7錢2分。規定國幣種類有銀幣4種(壹圓、中圓、貳角、壹角)、鎳幣一種(五分)、銅幣五種(二分、一分、五釐、二釐、一釐)。正面鐫袁世凱側面頭像及發行年號,背面鑄嘉禾紋飾與幣值。《國幣條例》公佈同年先在天津造幣廠鑄造“袁大頭”壹圓銀幣,後在南京、廣東、武昌等造幣廠陸續鑄造。

“袁大頭”被稱為銀元之寶,它是中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也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光緒年間,由於各省鑄造銀元,卻和在貨幣收藏界當初鑄造紋銀一樣,不僅重量和成色不能統一,數量上也難以控制。辛亥革命爆發,各省因急於用款,不僅加工趕鑄銀元,還濫鑄銅圓,濫發鈔票和軍用票,幣制更加混亂。

民國建立後,中央財政幾乎有出無入,財政危機十分嚴重。從短期來說,發行紙幣亦不失為斂財妙法,只是紙幣是銀元的代表者,是兌換券,若沒有銀元的充分準備和廣泛流通,紙幣信用亦難確立。此時此刻,幣制改革已是刻不容緩———“袁大頭”銀元正是基於此而誕生的,也是銀元發展的必然結果。經過多年鑄造,加上其信譽很高,“袁大頭”數量增多,流通漸廣,雖僻處邊陬,也有其蹤跡。“袁大頭”銀元的通行促進了銀元的統一,也為“廢兩改元”準備了條件。

下面(背面)為嘉禾之圖案, 古稱生長奇異的禾,古人以之為吉祥的徵兆。亦泛指生長茁壯的禾稻。典出《書·微子之命》:“ 唐叔 得禾,異畝同穎,獻諸天子。鑄在錢幣之上寓意國家重視農桑、以民生為本;其另一思想取其家和之諧音,寓意”家和萬事興“之意;

鑄幣之上當政者有國泰民安、吉祥如意之願景,民間收藏,寓意"家和萬事興"之吉祥之寶,故有很高的收藏研究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