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乾隆通寶寶泉雕母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名稱:乾隆通寶寶泉雕母

年代:清代

規格:重4.6g 直徑10.7mm

介紹:此帀為傳世之品,黃亮,小方孔,未開金口,楷書,字跡清晣,無粘連,包漿自然,錢文端莊秀麗,字口深峻,穿口光潔,刀痕化盡,也找不到仼何澆鑄痕跡,其字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錢背文字沿雍正滿文錢式穿孔左邊有"寶"字,穿孔右邊鑄有各局名。雕母錢文精美,字口深峻,每個字的筆畫都非常清晰,絕無粘連模糊,而且筆畫比同版本的流通錢要細瘦,從細部看還保有手工鏤刻的痕跡。整體上完美絕倫,放在乾隆錢中,真如鶴立雞群,精美致極。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該錢書法鑄工都比雍正時更為精美。絕大部分為小平錢,新疆紅錢有部分當十錢,寶泉、寶鞏發現有大錢,但應為開爐或後鑄花錢,非行用品。乾隆通寶只少數錢背文看見星號或漢字。乾隆通寶還有合面錢、吉語錢以及私鑄劣質錢、鵝眼錢等,存於世上的有雕母數種,至為珍貴。雕母錢是不參與流通的,存世量很少因此很具有收藏價值。

天禧通寶光背樣幣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名稱:天禧通寶光背樣幣

年代:北宋

規格:重4.3g 直徑8.9mm

介紹:此天禧通寶光背樣幣,察其鏽漿,可見其薄鏽濃漿,出於罐裝窖藏。地章鏽垢覆蓋,踏實不虛。類黑漆古包漿,凝重自然,附著緊實純真。察其材質,乃青銅質地,銅色更是熟老。整體感觀而言,其鏽漿分佈自然,深淺相間,面背不同,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鏽相真實而無異無邪。

觀其鑄體,鑄相精整,鑄體相對略薄,折二形制無疑。鑄相顯示其方正圓矩,坦平地章,字廓深竣有度,錢文清晰,穿輪乾淨。其中,穿口僅餘少量流銅未曾清理徹底,然亦顯自然。以此鑄相看,若非真宗官爐嫡出,難得此鑄相矣。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察其錢文書意,乃楷書書體,書意端莊自然,毫無做作之態,佈局亦顯協調,筆劃頗見力道。其中,“通”字具有獨特特徵,即其走之最後一捺,尾部收窄且順筆走勢而上翹。乃為天禧之典型書意無疑。

八帝錢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藏品名稱:八帝錢

規格:32.4g

規  格:直徑:2.5cm 重:約4.3g直徑:2.5cm 重:約4.4g直徑:2.7cm 重:約4.4g 直徑:2.5cm 重:約3g直徑:2.5cm 重:約4.7g 直徑:2.7cm 重:約5.5g直徑:2.3cm 重:約3.5g直徑:2.8cm 重:約5.4g

此組銅幣為清代八帝錢,內含清朝八個時期流通幣,分別為順治通寶、康熙通寶、雍正通寶、乾隆通寶、嘉慶通寶、光緒通寶、道光通寶、同治通寶。這八枚錢幣經過幾百年的輾轉流傳,匯聚了華夏大地和中華民族之靈氣,具有極強的招財、護身的作用,且銅幣鏽色均勻,品相完整,既珍貴又難得.

1:順治通寶:順治,入關之初,世界不決,統治者願望能夠將順民意,達到大治,含有明顯的撫慰的意思在裡面。

2:雍正通寶:由於其規範、精整,個別局鑄的雍正通寶一般直徑竟在28毫米左右,開創了小平錢幣的先河,文字也空前的工整和統一

3:乾隆通寶:乾隆,乾即天,意為“天道昌隆”。

4:嘉慶通寶:嘉慶,嘉親王即位,國泰民安,普天同慶。

5:道光通寶:大道光輝

6:咸豐通寶:咸豐,普天之下,豐衣足食。

7:同治通寶:不僅包括兩宮同治,還含有君臣、滿漢同治的意思。

8:光緒通寶:至於光緒,光是光大,而“緒”字則含有兩義,一為統緒,二為次緒。所以用這個字,既表示德宗為外藩迎立,又表示兄終弟及的先後次序,於德宗的身份,十分合營。

保存精美.包漿純厚.比較罕見.收藏升值空間非常大。

大觀通寶(雙面)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款識:北宋

規格: 重:21.3g 直徑:29mm

此枚大觀通寶,為方孔圓錢,大小合適,尺寸頗佳,佈局合理,很是大方。錢幣正面書有直讀“大觀通寶”四字,有簡有繁,書寫流暢;背面素面無紋。文字瘦直挺立,橫畫收筆帶點,堅畫收筆帶鉤,撇如匕首,按如切刀,勁健有力,灑脫自若,有著瀟灑雋美的視覺感,風味別緻,充分展現出“瘦金體”,大小合適,尺寸頗佳,佈局合理,很是大方。錢幣正面書有直讀“大觀通寶”四字,有簡有繁,書寫流暢;背面素面無紋。文字瘦直挺立,橫畫收筆帶點,堅畫收筆帶鉤,撇如匕首,按如切刀,勁健有力,灑脫自若,有著瀟灑雋美的視覺感,風味別緻,充分展現出“瘦金體”的魅力,堪稱一絕。此外,再加上廓深肉細的精湛作工,更顯得豪縱俊逸,氣度不凡,不失為一枚錢幣收藏精品。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宋徽宗不僅在鑄錢上表現突出,他書寫的錢文更是異乎尋常,有著自己獨有的特色,這充沛顯示出徽宗的書法藝術特性和美感。在中國曆代鑄幣錢文,趙佶的“瘦金書”給人印象最深,讓人過目難忘,故而有“風流天子出崇觀,鐵劃銀勾字字端”之譽。徽宗書法超妙絕倫,瘦勁淡雅中透著無比富貴之氣,古往今來,這種字體少有人能將其氣韻臨摹出來,獨一無二的特性更顯其價值。可謂"宋錢之王"。四個瘦金體錢文,鐵畫銀鉤,光輝閃爍,格外表現出瘦金書之美。

縱觀整幣,品相完好無缺,製作精緻美觀,地章平整,面文和緣深峻,線條配合的十分妥當、調和;在圓錢上鑄字本就不易處理妥當,操作困難,但這枚錢幣卻能佈置、規劃得恰到好處,觀賞性很強,甚是難得,令人大為讚歎!再者,“大觀通寶”有著古代三大美泉之一的稱譽,現今, 品相一流,實屬難得之珍品,其存世量鳳毛麟角,保存完整的更是稀罕,極具收藏價值。

大清銅幣當制錢二十文

大清銅幣,學名清代機制銅圓,錢面中央有“大清銅幣”四個漢字,上端是滿文“大清銅幣”字樣,兩側為年份。下端為“當制錢二十文”。錢背中央為蟠龍,上端是“光緒(或宣統)年造”,下端英文“Tai-Ching Ti-Kuo Copper Coin”字樣(大清帝國銅幣)。

大清銅幣各地鑄造比較統一。鑄造始於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止於1911年(宣統三年),流通時間較短。因其版面設計優雅,雕刻精良,且存世量極為稀少,大清銅幣當制錢二十文被譽為中國近代制幣中的十大名譽品之一。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名稱:大清銅幣當制錢二十文

款識:清代

規格:重11.0g 直徑33.5mm

大清銅幣當制錢二十文,錢幣正面中央為“大清銅幣”字樣,外環珠圈,上緣滿文“大清銅幣”和干支紀年乙酉,下緣紀值“當制錢二十文”,背面中央為大清龍圖,外環珠圈,上緣“宣統年造”,下緣英文為“大清帝國銅幣”。錢幣鑄工精良,品相完好,包漿醇厚,是大清銅幣精品,收藏價值高!

大清銅幣版式繁多,多位清帝在位時發行過銅幣來作為流通貨幣,銅幣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使交易逐漸便利起來。而如今,這種特別的“大清銅幣”具有極高收藏價值,許多收藏家對它愛不釋手,爭相起價。

“大清銅幣當制錢二十文”是中國近代機制幣中的十大名譽品之一,本次新加坡春拍深圳雍乾盛世精品推薦大清銅幣版面設計優雅,雕刻精良,而且存世量極為稀少,是錢幣收藏世界,知名度極大的一種,被譽為錢幣精品,具有無法估量的學術與歷史價值。 近年來“大清銅幣當制二十文”在各國拍賣會拍出天價的新聞可謂是屢見不鮮,價格一路上飈,就因為如此,收藏到一枚“大清銅幣二十文”已經成為錢幣愛好者一個念念不忘的夢想。

大中通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名稱:大中通寶

年代:元代

規格:直徑24.3mm 23.3mm 總重8.3g

介紹: 上圖中“大中通寶”幣身略薄。幣有穿部,內外部均勻,正面書有“大中通寶”四字,佈局疏朗,“通”字為單通。幣背上穿鑄有一“十”字。大中錢分五種,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和折十,且除寶源、寶泉兩局外,朱元璋還陸續發行帶有地名的貨幣,如鄂、京、浙、廣等簡稱,鑄於銅幣背面,因之形成了多種等級的大中銅幣系列。 “大中通寶”背十錢價格很平,而部分紀地錢為了昭示朱元璋的豐功偉績,只象徵性發行,傳世極少,物稀則貴。

厚薄適中,折三形制實在。其鑄相顯示,方圓廓正,平整地章,穿輪乾淨,間有些許微小鑄凸顆粒,彰顯自然鑄相。其字廓察之,深竣挺拔,線廓清晰,鼓凸自然有度而無做作之態。無需細表,鑄相顯示,其乃桂局官爐出品無疑。

展目本品,可見面文“大中通寶”四字,背“桂三”二字,楷書書體,直讀。其字佈局協調,筆劃橫直豎立,筆力遒勁,字形端莊,書意古樸,展現了大中錢書意之典型特徵,亦是此式譜載書相,其門可開,無可置疑之處。

第五套人民幣壹百圓水印錯版一組(兩枚)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人民幣印錯是常有的事,但一般不會流出廠一步。因為一張錢幣出廠必須經過7道關卡嚴格檢驗,檢驗出的錯幣全部封存。由安全部,公安部,國家銀行造幣廠有關人員到場,取出錯幣,清點號碼,統一銷燬。整個過程全部錄製,錄象密封存檔。所以錯版幣是非常難得的,可以說是千萬裡挑一。

我國的人民幣由多家印鈔公司印製,而且印刷過程較為繁複,其水印、安全線是有標準固定位置的,所以如果這個位置發生印刷錯誤,也就出現了目前的水印錯版等。

錯幣又叫殘次幣,是指在印鈔造幣環節出現錯誤,紙幣一般會有福耳、多邊、折白、漏印、水印或圖案嚴重偏移、套色移位、加長幣、印刷時被其他紙張覆蓋等等,值得注意的是,錯幣並不是假幣,錯幣也可以在市場流通使用。但人們也可以到銀行換回無印刷錯誤的人民幣。

錯幣產生的原因

由於現代工業機械化,因此在人民幣的印刷過程難免產生印刷錯誤。雖經人工或機器的第二次檢查排除,但是在成千萬上億的紙幣或者紙幣中發現那麼幾張的錯幣實屬難之又難,從而這些有印刷小錯誤的人民幣就隨著大軍一起流入市場。

如果是真幣真錯的話,品相就是錢幣的生命,要保護好品相,如果品相差了,價格也上不去。目前第一套人民幣、第二套人民幣(不過除了無號紙分幣外其他未見過)、第三套人民幣、第四套人民幣、第五套人民幣、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週年紀念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庫券、外國紙鈔均發現有錯幣(殘次幣)存在。

法屬支那貿易銀幣一組(兩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規格:

總重:43.2g 直徑:① 39mm ② 38.9mm

法屬印度支那位於東南亞印度支那半島東部,包括法屬東京、安南、交趾支那、老撾和柬埔寨等地(相當於現今的越南、老撾和柬埔寨)。總面積741,242平方公里。

印度支那居民的祖先,是公元二世紀由中國黃河流域南遷者,1858年,法蘭西第二帝國入侵安南(今越南),1884年,強迫安南簽訂第二次《順化條約》,安南淪為法國殖民地。

法屬安南貿易銀元,始鑄於1880年。1885—1895年鑄造的重量為27.215克;1896—1928年的鑄造重量為27克。法屬安南貿易銀元的正面,是自由神像,所以我國俗稱“坐洋”或“坐人”。像下為鑄造年份邊緣書法文“法蘭西共和國”。背面,兩支桂枝紮結成環,環內分行書寫“貿易的皮阿斯特(幣名)”。邊緣書“法蘭西的印度支那”、“成色90%”。

法屬安南貿易銀元及其同時代發行的銀、銅、鎳制輔幣,曾流通於我國早期銀錢業及商號,為保信譽和假幣退換的服務承諾,經常可以在銀元上看到加蓋中文或英文字母。“坐洋”除雲南、廣西較多流通外,還可見廣東、福建等地也使用。它在早期的我國對東南亞貿易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外國列強對中國貿易侵害的一個佐證。

1885年至1895年之間所鑄的法屬安南貿易銀元重量均為27.215克,河內鑄造,廠銘為“A”此幣稱之為“加重幣”,鑄數也比較少,特別是1890年的拍賣價高達10,000元人民幣,其餘幾個年份的市場價一般都在150元至500元之間。1896年以後所鑄的法屬安南貿易銀元均為27克,其中河內廠A版銀圓在1896至1910年鑄造數量比較多,市場價格一般在100元左右。1913年以後,因為一戰的影響,造幣廠難以採購到足夠的白銀,故曾有數年未再鑄造。1921、1922兩年法國分別在巴黎和美國舊金山兩造幣廠鑄造無廠銘和H廠銘的大銀圓,供殖民地使用,這就是俗稱的無字版和H版坐洋。因為身份特殊,價格都比一般的A版坐洋要高些,其中1922巴黎廠無字版坐洋鑄造僅110餘萬枚,身價應該在市面喜歡炒作的1910年A版之上。

1924年開始,河內廠繼續恢復鑄造大銀圓,但鑄數較少,市場價格很高。

瓷胎畫琺琅是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最具特色,釉上彩瓷中最為精美的彩瓷器。從康熙的色濃莊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時的精密繁複的雍榮華貴,使琺琅,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集中西風韻於一身,畫盡了皇家身份的高貴與榮華。乾隆琺琅彩瓷是清代康,雍,乾三代琺琅彩瓷中最為精美的巔峰之作。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藏品名稱:琺琅彩纏枝花卉紋撇口碗

類別:瓷器

尺寸:重量:0.45kg、口徑:15cm、底徑:6.5cm

碗撇口,弧腹,腹部略下垂,圈足。碗裡光素無紋飾。外壁黃地開光琺琅彩裝飾。黃釉地上有4個花瓣形開光,開光內以松石綠釉為地,彩繪牡丹與菊花。開光外繪折枝蓮花紋。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紅料彩楷書"康熙御製"雙行四字款,外圍紅料彩雙方欄。琺琅彩纏枝花卉紋撇口碗展品為清乾隆文物。重量450克、口徑15釐米、底徑6.5釐米。撇口,弧腹,圈足,碗底面中心有青花雙線方框內楷書"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款。內壁施白釉,釉面細潤,碗心繪鐵紅五蝠紋。外壁黃地上繪琺琅彩花卉紋,四朵大花周圍布有各色小花朵,空地用洋葉相連,枝繁葉茂,錯落有致,婀娜多姿,充滿生機。此碗造型規整,胎體厚薄適中;釉面勻淨潤澤,釉彩玻璃質感強,如膠似漆,黃底色鮮明濃豔;畫面繪工精細,繁密而有條不紊,色階繁多而柔和,層次清晰,立體感強。

骨針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款識:舊石器時代

規格: 長:32.6mm 寬:5.4mm 重:0.5g

此件藏品開形如針狀,針身保存完好,舌時磨得很光滑,尾端有一圓形針眼,通體乳白色,製作精美,器物表而略有制痕,土白自然明,可判定為石器時代的縫紉編制小工具,此件藏品的出現,說明製造鑽孔工具的技已速到相相當的技術水平,對石器時代文明研究具有極高的償和意上所述,此件藏品為舊時期時期骨計,具有極高的收藏慣值和研究價值.

舊石器時代(Paleolithic;距今約300萬年~距今約1萬年),以使用打製石器(見石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地質時代屬於上新世晚期更新世[1],從距今約300萬年前開始,延續到距今1萬年左右止。

原始社會時期人類的生產活動,受到自然條件的極大限制,製造石器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從附近的河灘上或者從熟悉的岩石區揀拾石塊,打製成合適的工具,舊石器時代中期以前往往是這種情況。

到了晚期,隨著生活環境的變遷和生產經驗的積累,這種揀拾的方法有時不能滿足生產和生活上的要求,在有條件時,便從適宜製造石器的原生岩層開採石料,製造石器。因此,一些能夠提供豐富原料的山地就會有人從周圍地區不斷來到這裡,從岩層開採石料,乃至就地製造石器,因而出現了一些石器製造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郊大窯村和前乃莫板村的兩處石器製造場,就是當時人類製造和採集原料的重要場所。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大窯村地處大青山前的丘陵地帶,在村南的四道溝,有一處舊石器時代早期製造石器的地點,相鄰的二道溝,則是舊石器時代晚期的製造場。在這個地點,廣泛地分佈著晚更新世的粉砂質黃土,它的上面是一層黑壚土。這兩層土的底部都發現有很厚的石片、石器、石渣層,其中典型的石片和石核數量很多,石器較少,製作石器所遺留的半成品和廢品則佔絕大多數,反映了石器製造場的遺物特點。

在這個地點出土的石器中,以龜背形刮削器較為特殊,系用石塊做成,劈裂面平坦,背面隆起如龜背,遍佈加工痕跡,形式和製法都比較固定,可用於剝獸皮、刮獸肉和加工皮革等。前乃莫板村的腦包樑上發現的石器製造場,同大窯村二道溝的性質一樣,也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石器原料開採和比較固定的石器製造場的出現,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標誌。

通過全國各地的考古發現,人們對舊石器時代的認識有了一定的依據。不光如此,對於我們的先人是如何打製石器的,科學研究價值非常高。

光定元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名稱:光定元寶

年代:西夏

規格:直徑24.2mm 24.4mm 23.6mm 總重12.3g

介紹:這枚錢幣為寬緣大樣,但書法特徵與楷書小平錢一致。可見本品小平形制,然大於流用錢小平尺寸;錢體厚實,明顯厚於小平行用錢。上述體型,顯示其具鮮明母性。再看其字口,可見錢文及其緣邊廓線皆深竣挺拔,如峰屹立。其中,筆劃如刀斬更是鮮明呈現,可參見後面圖上標註的的諸般特徵,此不贅述。其地章平整,穿口乾淨而規整,顯示其精修之範。觀其輪邊,可見留下的手工痕跡,在輪廓部分地方殘留。該錢字郭深峻、鑄制精好,無疑為母錢樣錢,但同版銅錢亦未見。這枚錢幣書法風格也與篆書小平錢毫無二致。由於系生坑錢幣,表層有少量脫落,鏽蝕外返,更增加了其滄桑感。

有鏽而不重,然包漿較為深厚。察之,可見包漿濃郁,深淺厚薄不一,分佈呈現出一種自然天成之相,此相非人為可致。其中,包漿之上,尚有部分蠟質存在,此清楚地表明瞭當初其被刻意保護而於錢體上塗蠟之為。

廣東省造雙龍壽字銀幣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名稱:廣東省造雙龍壽字銀幣

年代:清代

規格:重:26.6g 直徑:39.2mm

介紹:此枚廣東省造雙龍壽字幣乃罕見的庫平七錢二版式,正面:珠圈內鑄有滿、漢文“光緒元寶”四字,珠圈外上端鐫 “廣東省造”四字,下端鐫刻楷書“庫平七錢二”五字,左右兩側各鐫有一蝙蝠圖案,背面:珠圈內鑄一圓形“壽”字,珠圈外鑄雙龍戲珠圖案,幣面兩側各有一蝙蝠圖案,寓有吉祥的含義,因為,蝙蝠的“蝠”字與幸福的“福”字讀音相同,而把蝙蝠圖案鑄在幣面上,系取“蝠”、“福”兩字諧音,將它與背面的“壽”字相對應取意,便構成“福壽雙全”之意。

廣東省造壽字銀幣,鋼模數套,分七錢二分和一兩共兩種”之言,故認為還有一版七錢二分,可並未流通,或是試鑄幣、錯版幣,系第一批送京的樣幣,為慈禧60大壽所鑄,因有個分字不吉利去掉分字改鑄為七錢二,或慈禧70大壽祝壽去掉分字改鑄為七錢二,庫平七錢二的版式,由於廣東省當時鑄造此幣的目的是奉獻清廷以祝慈禧太后萬壽,所以鑄額不大,大多奉獻給清廷或贈於當時的達官顯貴,民間流通的很少,真品鳳毛麟角,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收藏投資熱的不斷升溫,“廣東省造壽字銀幣”日漸走俏,價格一路上揚,因此絕大多數業內人士認為“廣東省造壽字銀幣”是銀元收藏中的一匹“黑馬”,具有較高的升值潛力。

黃銅質浮雕龍紋鏡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總重:201g 直徑:115.5mm

銅鏡是一種古老的由黃銅所制的使用器物,也是精美的工藝品。目前發現最早的銅鏡,是距今4000年左右齊家文化墓葬中出土,直徑115.5釐米,重201克,鏡面有光澤,鏡背中央有一個橋形鈕,未施紋飾。

據史料記載,自商周時代起,古人就用銅磨光做鏡子,光亮可照人,背面雕有精美紋飾。到戰國時已很流行,漢、唐時更加精美。

一般銅鏡在鑄造時,多采用"開放式"和"合鑄式"兩種方法。"開放式"就是隻有一塊鏡範,無注口和注溝,鑄造時鏡範平放,由上傾入溶液。在考古發掘中經常見到的是"合鑄式",即每鏡有兩塊陶範,鏡背範上雕刻花紋,中央刻有鑄鏡鈕的凹部,並用與範同質的粘土作一短細的棒形的"沙芯",橫嵌在鏡範的中部。鏡面範刻成凹形平面,然後將兩範合而為一。鑄鏡時將注口向上直立,慢慢注入銅溶液,待溶液冷卻後,取出鑄造好了的鏡子,經過研磨就可以鑑容了。

在春秋戰國時期,還出現過細膩精美的樓空花紋銅鏡。這種銅鏡是採用分鑄的方法,把鏡面和鏡背紋飾分別鑄造,再夾合在一起。這種複合銅鏡,戰國以後就基本絕跡了。清乾隆年間,宮廷造辦處對宮內收藏的古鏡正面多進行了處理,以達到重新鑑容的效果。其中一部分古鏡面就採用了複合的方法,重新鑄一鏡面,研磨好後,再粘附在古鏡正面。當然這種複合鏡與春秋戰國時期的複合鏡還是有著很大區別的。

我國古代工匠在生產實踐中,對冶煉和鑄造銅鏡的技藝不斷地進行總結。早在《周禮·考工記》中就記載了製作銅鏡的合金比例:"金錫半謂之鑑隧之齊。"即銅50%,錫50%,是鑄鏡的合劑。這篇寶貴的文獻,多數學者認為是戰國時期的著作,但應該說也包含了商周以來青銅器鑄造經驗的總結。

戰國以後,工匠們更是不斷探索、實驗。根據近代學者們化學分析,各種銅鏡的合金成分,因其出產地域和時代的不同,銅和錫的比例有很大的差異。從戰國開始,銅鏡合金中普遍含有鉛。鉛加入合金後,使銅鏡鑄造的質量得到了提高:鉛使得合金溶液在鑄範中環流得特別良好;鉛可使鑄出品的表面異常勻整;可以利用鉛在凝冷時不會收縮的特性,使鑄造出來的鏡背花紋特別整齊清晰;鉛可以減少銅、錫合金溶解時極易發生的氣泡,避免砂眼等毛病的產生。

造型多樣,使用巧妙,銅鏡多為圓形,方形次之。唐宋時期,隨著鑄造技術的發展,銅鏡打破了過去傳統的圓形和方形的制式,根據使用、裝飾等的要求,鑄造出了帶手柄鏡以及八菱形、菱花形、八弧形、四方委角形、圓角方形、亞字形、雲板形、雞心形等銅鏡。至於宋代受祟古風尚的影響,鑄出的仿古鼎形、仿古鐘形銅鏡,更具時代風格。

貨布褲幣(青銅)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名稱:貨布褲幣(青銅)

年代:王莽時期天鳳元年

規格:重:14.3g 長:57.7mm

介紹:遠觀此錢,依稀可見其黑底之上綠鏽如雲朵飄於其上,冉冉入眼,老相悠然。及至近眼前,赫然間,其鏽色呈現,黑色鏽皮層層疊嶂,覆蓋其身。以刃刺之,如甲冑披掛,可敵其刃,難以洞穿,足見其鏽之堅硬,乃為典型之硬鏽是也。整個鑄體,斑駁之間,鏽色鏽層分佈自然,不見一絲毫做作之態。鏡察,重重硬鏽,緊貼其身,層次豐富,已然深入其骨。更為甚者,鑄體鏽皮之上,欣見幾多“透錫”之“水銀沁”散佈其上,猶如夜空之星,銀光閃露。鑄體之上剩少量泥土,嵌入鏽間,緊實無虛,較難清理乾淨,此既顯示其出土之物,又可見其真實之軀。一言以蔽之,此鏽不虛不偽,正是很多千年遺存青銅鑄品之共同而典型的表現。

即辨識其形態。從整體形態而言,其正是標準貨布之放大形制,無論頭柄還是幣身,乃至分襠,皆屬黃金比例,同時厚薄適中,基本上是按照行用幣規格放大比例的結果。其面“貨布”二字,懸針篆體,正如南朝宋王惜音的《文字志》說:“懸針,小篆體也,字必垂畫細末,細末纖直如懸針。”而此幣之書意,更彰顯規範,在如此之大型上,其筆劃懸針,纖細筆直,如峽瀑下洩,乾淨利落,清爽無滯。故,錢文正點給力,無絲毫瑕疵可說三道四。此其一;其二,其背中心豎線,與上圓孔和襠口筆直相連,面背形制,正是“貨布”行用錢之標準制式,與後鑄之厭勝錢絕無相提並論之處。一言以蔽之,這一標準形制,表明此錢是按照正用錢之規格放大樣後鑄成,其當為標準的鎮庫大錢是也。

王莽天鳳元年(公元14年)第四次貨幣改制時鑄,與貨泉並行,一布當貨泉二十五,亦當暫行留用的大泉五十錢二十五枚。貨布製作較"十布"厚實工整,面背及穿孔有廓,中豎線止於穿下,"貨布"二字作垂針篆列於兩側,書體瀟灑俊逸。通長5.6釐米左右,平均重約16.5克。貨布自天風元年至新莽滅亡(公元23年)鑄行十年之久,與"大泉五十"、 "貨泉"合為王莽三大."長命錢",故傳世較豐。

許多家銀行、金融機構都用"貨布"的圖案作為行業的標記,在我國人民幣水印底紋中也能看到此種幣的造型。因此,人們都將"貨布"稱為中國錢幣的形象大使。追溯貨布的歷史,貨布的造型與古代最普通的生產工具鋤、鏟相似,在古幣中有尖足布、平足布、空首布、橋足布等等。到了明代,在"博古圖"中將貨布這枚錢,列為象徵財運的吉祥錢。

貨布的造型古樸,書法獨特。被稱為懸針體的篆書"貨布"二字充滿幣面,在長達30毫米的筆劃中,筆線僅寬0.36毫米。可以說,幣面上的"貨布"二字,準確地把漢代時的物質生產與商品交換,高度地概括了。在漢代王莽時期,其統治時間雖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但統治者卻進行了四次大的幣制改革,把當時的造幣工藝推向了一個登峰造極的地步。從銅的冶煉到制模,都有不少的發明創造,也使今天王莽錢的收藏價值不斷上漲。像金錯刀、契刀、壯布、幼布、空首布、第布等,存世量極其稀少難以求得的。

靖康通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名稱:靖康通寶

年代:宋代

規格:直徑30.3mm 重11g

介紹:不難看出,本品“靖康通寶”四字,書意端莊,筆劃橫直豎立,凸顯率真古樸之意。其字書寫規矩端正,雖有鏽蝕然可見筆劃清晰,文字佈局協調,筆劃橫直豎立。其鑄制可謂規整,厚薄適中,小平形制確定。鑄相顯示,方正圓矩,平整地章,字廓清晰,深竣有度,錢文佈局協調,穿輪乾乾淨淨。其直徑為30.3毫米,重約11克,鑄體較為厚實,標準小平形制偏小。其鑄相顯示,方圓廓正,平整地章,輪邊乾淨,穿口半淨,此乃錢幣較常見之現象,無需存疑。進而可見,其背穿廓較粗寬,此式在靖康錢中亦是存在。無需多言,本品鑄相具備官爐鐵錢之貌,亦可開其門。

綜上所述,本品靖康通寶,三相一材,開門見山,毋容置疑矣。正如前述,靖康錢幣譜錄很少,現實中遺存亦是很少見。

靖康錢因鑄於北宋末年這個戰亂政局嚴重不穩的特殊時期,故其鑄幣較之前朝似乎少了許多,加之金兵掠寶,二帝被虜,故靖康錢所載歷史沉重,總體遺存不豐,過去長期較為罕見,泉界一直視其北宋珍泉。其中靖康通寶更被授予曾經的中國古泉五十名珍之爵。因此,靖康錢幣相對而言,亦是頗具收藏價值的。

慶元通寶一枚

慶元通寶是南宋年建造折二、腎下五,正面慶元通寶四個字,錢幣繡色自然,水坑鏽色來看青銅材質屬於宋代精品。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名稱:慶元通寶

款式:宋

規格:重:8.3g 直徑:29.7mm

簡介:南宋寧宗皇帝慶元元年(公元1195年)鑄造。錢幣中間一個方子孔,四面寫著慶元通寶,錢幣的背面有一個永字。版式通常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等銅鐵錢。背紀年有“元”、“一”、“二”、“三”、“四”紀有“光”、“同”、“春”、“漢”、“永”另有折五型背“永”大錢,瘦金體書,存世極其罕見。

許多年過去了,儘管我們現在處於現代的世界裡,但是宋時期流傳下來的硬幣確更加值錢了。喜歡錢幣收藏的藏友都十分喜歡宋代錢幣,收藏風險低而且升值潛力大。

糧票一組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名稱:糧票一組(49張)

年代:民國

規格:陝西通用糧票11張

全國通用糧票15張

陝西省布票23張

介紹:此組糧票不僅圖案、花紋線條精細,而且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穎、明快,圖案美觀大方,同時還是選用了具有耐磨、耐潮、光滑的鈔票紙印製的。無論是外觀還是都內在都是古樸凝重。幾十載的歲月更替,改變的是時代,不變的是她的容顏以及她在老百姓心目中的良好口碑。

陝西糧票特別是早期票證存世多寡,是個比較複雜的問題,也不可能說得得一清二楚。但是,從發行時間、銷燬次數、糧市流通以及收藏者已收集到的藏品實物等方面分析,大體情況是可以推測出來的。

全國通用糧票可以說,現今,以收藏的眼光來審視她,驀然發現,從發行至退出流通領域,她的身世竟然迷霧重重,頗具傳奇色彩。可謂是家戶喻曉,婦孺皆知,在人們的心目中她完全可以稱得上是糧票的代名詞。從發行使用到退出歷史舞臺,與億萬萬人民朝夕相伴近幾十載,她的光輝形象早已深深銘記在幾代人的腦海裡。曾幾何時,她是那麼的高貴,普通老百姓家裡都把她視如珍寶,不是特殊情況,根本捨不得使用她。

近期糧食票券流出,且種類較少,數量不多。看來,這方面的挖掘潛力是很在的。隨著糧票收藏市場上整體票源的枯竭以及長期以來各種收藏禮品冊子對六五年國票的大量消耗,該票終於引起了一些頗有遠見的藏友們關注,她的命運也在最近這一兩年發生了顛覆性的大轉變,身價扶搖直上。

陝西省布票收集難度比糧票等其它票證要大得多,尤其是成套布票,不是聯張的較難配齊,如今已身價不凡。早期布票尋覓極難,漸成珍品。布票堪稱現代文物。作為獨特的布票文化現象,它是新中國一段歷史的記憶和見證。目前,我國許多收藏愛好者紛紛投入到布票收藏行列中來,標誌著我國票證收藏活動進入一個嶄新階段。布票與其他物品一樣,存在差異,有早中期與後期、套票與散票、語錄票與普通票之別,有存世多少、品相好壞、市價貴賤之分。

中華民國八十一年拾元硬幣

中華民國八十一年拾元硬幣是臺灣1992年(民國八十一年)發行的10元紀念幣。硬幣正面是梅花和拾元面額,背面的頭像是蔣介石虜裝照。硬幣材質是銅鎳合金。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名稱:中華民國八十一年拾元

款式:民國

規格:重:7.6g 直徑:25mm

銀元最早出現在中國世界是在15世紀初,它的發源地是在歐洲。銀元還有其他的稱呼,有人會把它叫大洋。中華民國硬幣代表了中國近代的一種貨幣文化,它反映了我國那段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趨勢和走向。中華民國初期的貨幣機制並不完整,回來孫中山為了徹底擺脫清朝的影響,便試製屬於自己的貨幣。許多年過去了,儘管我們現在處於現代的世界裡,但是民國時期流傳下來的硬幣確更加值錢了。喜歡錢幣收藏的藏友都十分喜歡中華民國的硬幣,收藏風險低而且升值潛力大。

此枚中華民國八十一年十元硬幣正面是蔣介石虜裝照,上面位置寫著中華民國八十一年。背面是梅花圖案和十元面額。整體設計美觀簡約。齒邊齒距規整劃一,包漿溫潤自然。保存完好無暇,是不可多得的民國硬幣精品。具有極大的市場價值和收藏價值。

玻璃隕石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名稱:玻璃隕石

規格:重932.4g

介紹:此枚玻璃隕石重932.4克,形狀不規則,整體呈半透明狀,菱形狀,石面流燒痕跡清晰可見,斷面可見銀白色顆粒,通體呈綠色半透明狀,油亮且有光澤,內部高純度無雜質。表面上留有流星下落穿過大氣層時,因受摩擦時所產生高溫燃燒後的痕跡與微小的氣孔,以及流紋和流線,紋理優美,顯得神秘而深邃。表層具拉長狀氣泡及大小不等的圓形氣泡,十分罕見,該玻璃隕石表面分佈的許多形狀各異的溝槽,叫做熔溝,並存在十分醒目的熔流線,這些都是由於它在隕落過程中與大氣劇烈摩擦燃燒而形成的,據美國外星物體記載,玻璃隕石全球不超過4萬玫,而且珍品玻璃隕石更是極度稀少,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隕石,被稱為"天外來石",稀有珍貴,之所以珍貴在於它們取之不易,來自遙遠太空的星球碎片,經過漫長旅途墜落地球表面時,極易石沉大海,難查蹤跡。

玻璃隕石是一種天然玻璃物質,是某種石隕石降落過程中融化的液質冷卻後的產物,在高空、高溫、高壓和高速下形成的,所以它有明顯的形成特證:內部高純度無雜質,通體佈滿緻密的小氣泡,外部有融殼,融殼上有流紋,外部和融殼下有時會產生大的氣印,玻璃隕石為半透明的玻璃質體,有微弱的磁性,內部高純度無雜質常含有氣泡空腔,大小由幾微米至幾毫米,流線十分清晰。

該隕石真實性確鑿無疑,非常新鮮,未受地球物質汙染,有很高的科研價值。無論是隕石收藏家還是科研機構,這樣的隕石是求之不得的!隕石的神秘性和豐富的價值令隕石引人關注,這將註定收藏該隕石具有無限的升值潛力。

光緒元寶是清朝光緒年間流通的貨幣之一。由湖北兩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引進英國鑄幣機器鑄造銀元和銅元,之後各省紛紛仿效。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地方省所鑄銅元,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

光緒元寶是大清光緒年流通大面值貨幣之首,是我國首批引進海外技術的印發流通貨幣,對於現今也蘊藏了一定歷史意義。光緒元寶中,價值最高的就是廣東省造的雙龍壽字幣:庫平重一兩。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名稱:廣東省光緒元寶庫平重壹兩雙龍壽字幣

年代:清代

尺寸: 重:37.4g 直徑:45.1mm

介紹:此枚廣東省造雙龍壽字幣庫平重壹兩,正面:珠圈內鑄有滿、漢文“光緒元寶”四字,珠圈外上端鐫 “廣東省造”四字,下端鐫刻楷書“庫平重壹兩”五字,左右兩側各鐫有一蝙蝠圖案,背面:珠圈內鑄一圓形“壽”字,珠圈外鑄雙龍戲珠圖案,幣面兩側各有一蝙蝠圖案,寓有吉祥的含義,因為,蝙蝠的“蝠”字與幸福的“福”字讀音相同,而把蝙蝠圖案鑄在幣面上,系取“蝠”、“福”兩字諧音,將它與背面的“壽”字相對應取意,便構成“福壽雙全”之意。庫平一兩為中國最大的機制龍銀。

此枚錢幣是為了慶祝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所製作的紀念幣,由於廣東省當時鑄造此幣的目的是奉獻清廷以祝慈禧太后萬壽,所以鑄額不大,大多奉獻給清廷或贈於當時的達官顯貴,民間流通的很少,真品鳳毛麟角,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收藏投資熱的不斷升溫,“廣東省造壽字銀幣”日漸走俏,價格一路上揚,因此絕大多數業內人士認為“廣東省造壽字銀幣”是銀元收藏中的一匹“黑馬”,具有較高的升值潛力。

乾隆金寶

乾隆在位期間,一直施行其“文治武功”的治國策略,並取得了盛世景象,創造了中國封建社會里的最後一個輝煌盛世,乾隆期間的錢幣更受人們關注。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名稱:乾隆金寶

規格:重60.8g 長39.6mm 寬17.8mm 厚11.5mm

款識:清代

乾隆金寶正面刻有“乾隆金寶”四個字,上面雕刻有花紋,像菩薩的樣子。背面是一條騰龍,龍頭上的鬃毛向後飄,龍鬚的彎曲程度不一,龍鱗精美,以及龍的整體風格:精,細,繁。磚形制規整,色澤純正,它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是皇宮專用,不做市場流通。清代遺留下來的此類金磚存世量有限,收藏價值極高。乾隆金寶經過長期的流傳、把玩,表面上會生成一種堅硬的黑褐色或古銅色包漿,業內稱為“傳世古”。真的“傳世古”堅牢,包漿難以刮除,金磚流傳愈久,色澤愈深,質地越是堅牢,用水煮刀刮都很難去掉。金磚上的古銅色的包漿顯而易見,有著鮮明的歷史特性。

青花鯉魚圖撇口碗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二十二件“珍寶”

名稱:青花鯉魚圖撇口碗

年代:清代

規格:重0.275kg 高5.5cm 口徑16.2cm 底徑7.5cm

介紹:青花鯉魚圖撇口盤,胎體厚重,撇口淺足,足跟內斂,足底沒有乳突,釉層瑩潤,釉色白中閃青,口沿有兩條穿線,其餘全。正統青花瓷多為民用瓷器。以國產青料為主,偶見摻用蘇麻離青。青花髮色藍中泛灰、深沉幽暗,色料厚處少見黑色斑點,呈黑褐色,撫摸有凹凸不平感,色料淡薄 處呈青灰色,個別處泛藍色,少有暈散現象,流釉處呈藍黑色。

青花髮色舒雅,畫工細膩,瓷質白細,釉面潤澤,造型規整,骨質堅硬,修胎粗率,釉面潔淨滋潤,青花濃豔深重,其胎、釉精細,青花鮮豔,造型古樸多樣,紋飾優美,青花釉色淡雅,構圖豐富、造型優美,寓意深刻,並且有很強的實用性。魚紋較多出現於陶瓷器上,並被賦予吉祥的意義。魚的形象充分寫實,形態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