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褥期疾病婦女的護理措施

產褥期是產婦身體與心理恢復的關鍵時期。一些潛在的病變可在產褥期激發,引起感染和抑鬱症。為了避免異常產褥的發生並及時得到控制,保證產褥期康復,護理人員應掌握並提供相應的護理。為此中公安徽衛生人才網就簡單介紹一下有關產褥期疾病婦女的健康指導,以便學習者在臨床實踐中更好地為產褥期疾病婦女提供護理措施。

產褥感染是指產褥期內生殖道受病原體侵襲而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變化。產褥感染是常見的產褥期併發症,至今仍是產婦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

正常女性生殖道對細菌的侵入有一定的防禦功能。正常妊娠和分娩通常不會給產婦增加感染機會,只有在機體免疫力、細菌毒力和細菌數量三者之間的平衡失調時,則會增加感染機會。任何削弱產婦防禦能力的因素均可成為產褥感染的誘因,如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產程延長、產前產後出血、產科手術操作或慢性疾病、孕期貧血、營養不良、體質虛弱以及妊娠晚期性生活等。

產褥感染的三大主要症狀為發熱、疼痛、異常惡露。

產褥期疾病婦女的護理措施:

1.一般護理

保持病室的安靜、清潔、空氣新鮮,並注意保暖。保持床單及衣物、用物清潔。保證產婦獲得充足休息,加強營養,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以增強抵抗力。鼓勵產婦多飲水,保證足夠的液體攝入。對病人出現高熱、疼痛、嘔吐時按症狀進行護理,解除或減輕病人的不適,取半臥位,以利惡露引流。

2.心理護理

3.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產後生命體徵的變化,尤其體溫,每4小時測1次。觀察是否有噁心、嘔吐、全身乏力、腹脹、腹痛等症狀。同時觀察記錄惡露的顏色、性狀與氣味,子宮復舊情況及會陰傷口情況。

5.做好健康教育與出院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