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發工資你看得到自己的工資條嗎?你對工資條瞭解多少?

每個月發工資你看得到自己的工資條嗎?你對工資條瞭解多少?

以國有企業合同化員工的工資條為例,工資條上內容為員工編號、員工姓名、崗位工資、保留工資、工齡津貼、加班工資、中夜班津貼、凍結津補貼、住房補貼、獎金、單項獎、午餐費、通訊費、交通費、補發、生活補貼、總額外收入、應發合計、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年金、個人所得稅、實發工資共29項組成。下面我來簡要解釋一下各項內容,有不到之處請提出批評指正。

每個月發工資你看得到自己的工資條嗎?你對工資條瞭解多少?

讓我們先認識一下這個名詞解釋,津貼、補貼:是指補償職工在特殊條件下的勞動消耗及生活費額外支出的工資補充形式。津貼不是強制性都有的,好企業才會有的喲,所以明白了這個在往下看。

員工編號:國企合同化員工都有自己相對應的一個編號,通常由數字組成。

員工姓名:工資條所屬人姓名。

崗位工資:你所在崗位的基本工資。操作崗、技術崗、管理崗標準不同,一般根據從事年限跨檔。

保留工資:通常這裡都是0,一般是指企業轉型期間,現有崗位工資與原有崗位工資的差距予以補齊。比如企業轉型前,崗位工資3000元,轉型期間新崗位工資標準是2000元,那麼保留工資這裡就是1000元。轉型成功後就不知道還發不發了~

工齡津貼:根據工齡長短髮的補貼。20年工齡一年工齡12元,每個月工齡津貼就是240元。

加班工資:這裡的加班是指法定節假日產生的加班工資,平時的加班加點應歸納到反應業績工資的獎金裡。

中夜班津貼:我們這裡中夜班基本是指上半夜和下半夜,也就是12點前後的夜班,夜班費下半夜也是比上半夜的要多些。

上崗津貼:通常是針對艱苦崗位上班天數進行的補貼。

地區補貼:通常是針對跨地區工作崗位進行的補貼。

技術津貼:通常是給技術人員的補貼。

技能津貼:通常是給取得技師及以上技能等級後的補貼。

凍結金補貼:可以理解為延遲發放工資給的補貼。

住房補貼:這個不說了,沒見過。

獎金:一般是績效加上一些個人貢獻獎金,比如加班加點,解決技術難題、通訊報道稿費等等。

單項獎:通常是指個人獲得某個領域突出貢獻的獎金。比如技術比賽獲獎、合理化建議獲獎、技術成果專利獲獎等等。

誤餐費:企業發的因為工作耽誤用餐的補助。

通訊費:直接理解成企業給的電話費補助吧。

交通費:企業給上下班產生的交通費用補助。

補發:追加、補充發放的工資。

生活補貼:少數民族這裡好像每個月有幾塊錢吧,再有就是工傷的這裡可能會有補貼。

總額外收入:未列入工資總額的各種勞動報酬,比如:創造發明獎、合理化建議獎、運動員名次獎、稿費、講課費等等。

應發合計:以上所有收入的總和。

每個月發工資你看得到自己的工資條嗎?你對工資條瞭解多少?

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所謂的“五險一金”是指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單位每個月為我們繳納21%,自己繳納2%;

醫療保險單位每個月為我們繳納9%,自己繳納2%外加10元的大病統籌;

失業保險單位每月為我們繳納2%,自己繳納1%;

工傷保險單位每月為我們繳納0.5%,我們一分錢不用繳;

生育保險單位每個月為我們繳納0.8%,我們一分錢不用花;

住房公積金單位每個月為我們繳納8%,我們自己繳納8%。

年金:指企業及其員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願建立的補充養老的保險制度,旨在為本企業職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補充性養老金制度。

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應發工資-“五險一金”-30%交通補貼-20%通訊補貼-3500元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以上三險兩金-個人所得稅。

話說回來,每個企業的工資條組成部分會有所不同,不過也大同小異。希望大家都能夠了解自己的工資條,這是我們的權益,多明白點沒壞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