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低價酒是食用酒精勾兌的,難道食用酒精跟純糧釀造的酒精在人體內的作用不一樣嗎?

還是左輪

幾乎看完了這個問題下的所有回答,真是感到深深地擔憂,為了商業,偽科學已經可以這麼強勢了嗎?

回答題目中的問題並不難,食用酒精和純糧釀造的酒精,在成分上都是乙醇,在人體內所發生的轉化過程也是一樣的,這個沒什麼不好理解的,也沒有必要顧左右而言其他,所有在這個問題下轉移話題繞圈子的答案,都可以忽略。

其次,先不說勾兌酒與純糧酒有什麼區別吧,單說這個酒精,對我們人體而言,都是有危害的,危害大小,只和攝入量有關,和來源並沒有什麼關係。我曾回答過不少有關酒精危害的話題,有一個結論可以再分享一下——

這兩篇文獻說了些什麼呢?

簡單來說,就是針對巴馬地區長壽老人的調查來看,喝酒的人群不如不喝酒的人更容易長壽,而喝酒的確有“軟化血管”的作用,降低了某些病症發病率,但也是呈V字形分佈,也就是說,在適量飲酒的前提下才可以,但與此同時,喝酒也會增加一些病症發病率。所以,兩下綜合對比,喝酒對於健康來說,真沒有多少正面的作用,因此,所有在這個回答下不給出足夠證據,卻斷言喝酒有利於健康的,也都可以質疑一下本意了。

最後,我們說說純糧酒究竟好在哪兒。實際上,正如有的回答所指出的,是不是純糧酒,其實跟價格沒有直接關係,低價酒未必不是純糧酒,而高價酒卻也可能是勾兌酒,除非是資深品酒師,一般人並沒有什麼好辦法去區分。兩者的區別,就是其中的香味成分有區別。純糧酒的口味很難做到批次間穩定性足夠高,就像我們自釀米酒一樣,即使是同樣的條件同樣的酒麴,每次做出來也未必一個味道。所以,商業化銷售的酒,大多采用較純的酒精(95%的乙醇)與剛釀出來的低度酒進行勾兌。有一個數據我們可以大概判斷一下,我是研究燃料乙醇的,因為業務關係,獲悉我國現在酒精市場大概300-400萬噸(95%),我國白酒市場大概是600萬噸65%的酒,是不是感覺這個數吻合得令人吃驚?


分子美食家

這個問題看似有理,實則無理。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何謂低價,十元以下謂之低價乎?百元以下謂之低價乎?還是千元以下都是低價?

另外,我們必須要搞清的是,使用糧食釀造的酒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純糧酒?使用糧食釀造白酒的成本會導致高價嗎?

眾所周知,糧食價格低迷已經持續幾十年了,高粱、玉米、稻穀平均價格不過一元左右,糧食釀造白酒出酒率在百分之三十左右,也就是說,三斤糧食可以出一斤白酒,那麼三斤糧食才多少錢?三四元錢而已,這樣低的成本還有必要去造假嗎?我們鎮的小酒廠全部用糧食釀造白酒,每瓶也不過十來塊錢,但我敢保證那都是純糧酒。

一些大酒廠拼命做廣告,如當初的秦池古酒,花了上億做廣告,最後沒有酒產品,只好用酒精勾兌,這就是酒精酒,也就是所謂的液體發酵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其實,你們如果到了產酒區看看就知道,真正的好酒並不一定是多高的價格,一些老酒廠工人搞得小酒廠,出來的酒遠遠比所謂大品牌好的多得多。

我說這些話,肯定會遭到一些大酒廠營銷人員的反撲,他們會千方百計找理由說純糧酒就應該高價,我告訴大家,當年洋河大麴五元錢一瓶的時候,糧食價格和現在並不是相差甚遠,幾十年來,糧價基本沒變,但酒的價格已經上漲了一百倍。你們就知道這個問題有多麼可笑了。


莊園主31

這張圖是食用酒精的理化成分表。

這麼跟你解釋吧。

白酒的主要成分,水和酒精佔98%,剩下不到2%成分為香味成分,這些香味是由超過幾百種的芳香物質組成的。要細化並解構這些芳香物質的組成成分,是這樣的。香味成分分為:

1.色譜骨架成分(甲醇、乙酯乙酸);

2.色譜線條成分(酸等);

3.色譜複雜成分(高級脂肪酸)。

而糧食酒喝酒精酒,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這2%的成分裡了。為什麼說酒精酒喝了會上頭,就是因為裡面的酸酯成分比例不協調導致的。

第二個最大的區別,就是有毒物質,醛類物質,比如甲醛。酒精酒裡的甲醛含量非常高,而糧食酒的醛類物質低很多,再存放多年後,幾乎是揮發完的。

醛類物質超標,就增加肝臟負擔,久而久之,肝臟會病變。

所以我們看待酒,並非酒精都是有害的。

謝謝。


蒸臺坤沙

恰恰相反?食用酒精勾兌的一般都是高價名牌酒。純糧食釀造的酒一般都是低價小品牌或者散酒。這兩種酒在體內分解過程差距微乎其微,對人都有百害外加10益。



原因嗎。很簡單。因為使用食用酒精勾兌白酒是國外高科技。咱們國家在幾十年前只會製造粗裂的,一鼓酒糟味道的(你也可以叫做酒香),並且每一批次味道截然不同的糧食酒。全國所有白酒都是純糧釀造,根本沒有酒精勾兌。



但是當時一些大咖出國喝了洋酒才知道。人家那是酒香四溢,口味純正,沒有酒糟味道。每批次還都有品質保證。中國酒商那是望穿秋水。派考察團去國外學習。可惜。保密。不告訴你。沒辦法。採用高價合作,國家機器施壓,等等不可告人手段。獲得了國外洋酒用酒精勾兌的配方。從此國產白酒擺脫了貧窮落後的純糧白酒的帽子。走上了食用酒精高大上的康莊大道。



一時間,純糧酒幾乎成了最低檔次散白酒的代名詞。



誰知道。。。山水輪流轉。最近幾年開始搞啥健康飲食。啥粗糧,窩窩頭,農家樂,都成了高大上的代名詞。相對的純糧酒也高大上起來。。。。。哈哈。好諷刺呀。。。


築夢文化

一樣,也不一樣。

無論是食用酒精勾兌的白酒,還是純糧釀造的白酒。其主要成分都是酒精,即乙醇,化學方程式:CHCHOH(複製來的,因為實在打不出來),進入體內經腸胃吸收後,一部分隨著尿液排出體外,一部分通過肝臟分解成了水和二氧化碳。無論那種酒,結果都是一樣的。

但區別還是有的,

食用酒精區別於工業酒精,工業酒精是化工原料合成的一種酒精,其中還有大量的甲醇等有毒有害的物質,而食用酒精也是發酵蒸餾而來,只是原材料更加廣泛。製造程序和釀酒的程序類似,不同的是食用酒精是酒精含量很高,達到和超過90%。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區分工業酒精和食用酒精?這個就需要相關的檢測技術了,儘管很多產品上已經標明瞭原材料,但難保有以次充好的情況發生,特別是小作坊和小酒廠。

而純糧釀造的酒,因為發酵時的外界條件和工藝上不一而同,因此,口感上的差別還是很大的。同時,因為是純糧釀造,發酵的時候,糧食裡的其他物質也會一起被蒸餾出來。這些物質就是酒越放越香的源頭,也是各種酒在口感上有區別的一個原因。也是純糧酒與勾兌酒的一個區別。

低價酒跟是純糧酒還是勾兌酒關係不大,只能說低價酒裡勾兌酒的比例可能偏大,但高端酒裡同樣有勾兌酒。雖說用食用酒精勾兌的白酒對人的身體沒有危害,但由於是規模化生產,質量上也難保一致,還是少飲為妙。

最後,喝白酒到底是喝冷酒還是喝熱酒,這是個問題。部分白酒熱了以後難以下嚥,而部分白酒則越熱越香。個人感覺,熱酒比較安全。因為如果酒裡面含有甲醇的話,熱一熱會讓甲醇迅速揮發掉。而且熱酒下肚不容易上頭,後勁也小的多。不過某些酒是不能熱的,如竹葉青。


遊子天涯君莫問

白酒的成份主要是水和酒精,佔了整個酒體98%的份量,剩下的2%是香味成份。香味成份是由幾百種以上芳香型物質組成的,如果將它細化的話,香味成份可以分為:1,色譜骨架成份(主要是甲醇,乙脂乙酸); 2,色譜線條成份(酸類);3,色譜複雜成份(高級脂肪酸)。



糧食酒與酒精酒的不同之一就在這2%的香味成份裡面,專家研究發現,酒精酒之所以喝了會上頭,原因之一是其中的酸脂比例不協調導致的。


第二個區別就是酒精酒裡甲酫含量非常高,而糧食酒中酫類物質含量要低得多,比如說茅臺酒,從原料進廠到酒水出廠需要最少5年時間,在這個時段裡大多數酫類物質在酒窖裡都已揮發掉了,加之工藝又很講究,所以喝了不會上頭。而酒精酒則是 "乙醇+人工合成香精+食品添加劑+催化劑 "直接生產而成,根本無所謂諸如發窖之類的工藝和酒的生成周期了,所以其甲酫含量肯定會遠高於純糧酒的,加之又添加了好些化學成分物質,這對人體的危害就更大了。很多人把酒精酒稱為"化學酒"的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喝酫類物質超標的酒會加重肝臟負擔,長此以往,會引起肝臟病變。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酒精固然對身體有害,但酒精酒中對身體有危害的不只是酒精,還有一些添加進去的化學成分物質。



有人說食用酒精也是糧食釀造的,所以酒精酒也是糧食酒,這實際上是詭辯。酒精酒和糧食酒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國家相關部門為此制定了不同的執行標準。有科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給小白鼠喂同樣量同樣濃度的食用酒精和糧食酒,結果發現純糧酒的"醉酒度"只有食用酒精的50%,也就是說同一只老鼠喝一斤純糧酒的醉酒程度等於它喝半斤同樣濃度食用酒精的醉酒程度。實際上純糧酒在酒體還有一些微量元素成份,它決定了酒的品質和價格,這些成份究竟是什麼,目前一些理化分析技術還沒法完全分析出來。

總之,酒精酒和糧食酒因為酒體中所含成份"不盡相同",所以對人體的作用也不一樣,給人的感覺是:看起失之毫釐,但實際上差之千里,許多常人難以看見的細微之處的不同,造成了酒水質量上根本性的差別。

綜上所述,喝酒應儘量喝純糧酒,但即使是純糧酒也要適量為宜,否則必定危害身體健康!
備註: (上圖片來自網絡)


如雲水般流淌

這個可以回答一下,雖然主體成分都是酒精和水,佔到98%以上,酒精勾兌的比例就更高了。其實剩下的不到2%要說真對人體有多少益處或者害處還真不一定,即便最好的醬香酒也不能說有多少營養。那這些酒到底有什麼區別?其實還在分子結構不同,酒精分子,水分子和其它的2%形成了複雜穩定的締合狀態,而酒精勾兌酒的酒精則更多以遊離態的小分子存在,更容易進入細胞和透過腦血屏障,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醬香酒好也就好在因為工藝和時間的作用,除了本身這2%中成分更復雜,有害物質更少以外,主要是酒精分子的締合狀態最穩定。

最後還得說,人體其實是非常複雜精密的儀器,同樣攝入等量的蛋白脂肪,你吃不同的菜給身體的刺激是完全不同的,而身體對應分泌的物質也不同,產生的感觀也不同,最後可能導致結果完全不同。這也是雖然都是糧食酒,有人喜歡醬香,有人喜歡濃香等等,需要因人而異!


杯酒論乾坤

首先世面上的白酒都是勾兌的!

白酒發酵蒸餾的原酒(原漿)大概65度以上,儲存1-20年後與當天的酒尾勾兌成53度左右的商品酒。因為溫度、時間、糧食、工藝、甚至發酵池的微生物都嚴重影響口感,調酒師將65度原漿勾兌調教成自有品牌風格的成品酒,比如兩瓶茅臺,不是一個發酵池出來的,口感不一樣,你是不是要懷疑這酒是假的?所以調酒師就要調教了!

1.純糧固態釀造的白酒醇類、酸類、脂類、酯類、脂肪酸是自然發酵而來,經長時間儲存有害物質降到最低,尤其是蒸餾時“掐頭去尾”,,掐頭後的白酒甲醛減少到最低。

2.十幾元至幾十元一斤的勾兌白酒使用甲醛嚴重超標的“酒頭”+酒味較淡的酒尾,再添加化工合成的酸類、脂類、酯類、增稠劑、芳香劑改善口感。有害物質特別多,但口感還行。

3.幾塊錢一斤的低檔勾兌白酒直接用酒精勾兌常見酒味風格元素:乙酸乙酯、己酸乙酯、增稠劑、風味香精(比如茅臺的醬香型香精、五糧液風格的濃香型香精),除了酒精就是化學元素,口感不好,還傷身,糊弄人民。

4.低度酒口感較淡,為了增加口感肯定添加化工合成增味劑。

好酒不上頭,爛酒喝死人!低度無好酒。為了身體健康儘量少飲酒,不喝低度酒。儘量喝51度以上白酒。酒精度低於50度不適合長期儲存。


阿燈拉神丁

現在一談到酒精酒,人們就會聯想到假酒、劣質酒,只有純糧酒才是糧食酒。其實食用酒精也可以說是糧食釀造的,但它們的差距卻如此之大,下面為大家多方面分析一下兩者間的區別。

食用酒精 又稱發酵性蒸餾酒,主要是利用薯類、穀物類、糖類作為原料。經過蒸煮、糖化、發酵等處理而得的供食品工業使用含水酒精。風味特色分為色、香、味、體四個部分,其中糧食酒精最優,其次是薯類酒精,最差的是糖類酒精。食用酒精的度數是不確定的,通常食用酒精的純度為95%。

純糧酒又可分兩類,廣義純糧酒:用高梁、玉米、大豆等原料配伍用小曲經過固態發酵,稱過固態純糧酒,此酒需要加香精香料勾兌,才能直接飲用。通常被稱為純糧酒,事實並不是真正的純糧酒,以濃香型為代表。

真正意義純糧酒:是用小麥、小麥大麴,在大缸中液體發酵,用回沙技術,蒸餾的酒,被稱為真正的純糧酒。此酒未加任何香精、香料和食品添加劑蒸餾出來即可飲用,以醬香型為代表。

都是要經過糧食釀造出來的,為什麼酒精酒會這麼差。因為大多數酒精酒都是由食用酒精+香精+水勾兌出來的,它的釀造時間短、成本低導致很多不良商人就利用這個商機大肆造假。同時也導致廣大群眾對勾兌有了過於偏面的看法,而純糧酒則是利用原酒勾原酒釀造工藝。

其實勾兌是釀酒裡很重要的一道工藝工序,指將各種不同類型、不同酒度、不同優缺點的酒兌製成統一出廠風格特點和質量指標一致的工藝技術方法。

我相信在如今假酒橫行的白酒市場中,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如何喝到純糧酒,這比一切起鑑別酒的方法都要靠譜。隨風接觸酒業以來,知道茅臺鎮還是有很多好酒的,某些年份老酒的口感已經比較接近飛天了,它們有著與茅臺酒同宗同源的傳統生產工藝。茅臺酒廠發展至今,出來的老師傅、員工肯定也不少了,當然也會把工藝帶出來。所以說只要你有可靠的渠道,想喝到好酒還是不難的


文東醬香

酒精在人體內的作用其實是一樣的。純糧釀造的酒之所以感覺與食用酒精勾兌的酒不一樣,是因為糧食在發酵時,產生的不只是酒精,還含有各種香味成分,所以喝的時候會感覺有香氣,比較順口。而人工勾兌的酒,是靠添加香精來增加香味,所以口感就會差一些。

另外,純糧釀造的酒,其香味成分時間越長,香味會越醇厚,因此可以長時間儲存。而人工添加的香精則不然,它們會隨時間的變遷而改變。所以,人工勾兌的酒,不宜存放時間過長,否則可能會發苦。

給大家一個簡單的鑑別方法:打開一瓶酒,用筷子蘸一下,然後滴到手心裡,兩手合起來,用力搓,然後將手迅速湊到鼻子上,用力吸氣,如果感到比較柔和,大多數情況下就意味著此酒為糧食釀造,如果感到刺鼻,一般就是酒精勾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