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就這樣失去了“琉球”這個“藩屬”國?

中國就這樣失去了“琉球”這個“藩屬”國?

  • 琉球是一個小島國,地處中日兩國之間,公元1372年,即明洪武五年,與中國正式建立藩屬關係,上表稱臣,按時朝貢,並派遣留學生來華就學。此後500餘年間,琉球始終承認是明清兩朝的藩屬,並和中國保持著友好關係。直到1866年(同治五年),琉球國王尚泰的封典仍由清政府完成。日本在1591年侵略朝鮮時,曾強迫琉球為其軍隊輸送兵食,遭到琉球國王的拒絕。1609年,日本再遣人督責琉球朝貢,琉球不從。於是派兵侵入琉球國都,將國王及王子大臣數十人擄至日本,迫其納貢。即使如此,琉球仍向清朝納貢,以求保護。日本明治親政後,居然不顧清朝政策的強烈反對,冊封琉球國王為“藩王”,幽禁於東京,同時玩弄外交伎倆,詭稱琉球已歸屬日本。

  • 1871年12月,有兩艘琉球漁船在海上遇到颶風,漂流到臺灣東岸,其中一艘遇救,被安全送到臺灣府,另一艘在臺南琅嶠北瑤灣觫礁而沉,船員上岸後,與當地牡丹社居民發生衝突,結果54名琉球漁民被誤殺。史稱"牡丹社事件。"

  • 此事發生後,日本為侵佔臺灣,就借事生風,歪曲歷史,把琉球漁民稱作日本屬民,向清廷抗議,並揚言出兵討伐臺灣。

中國就這樣失去了“琉球”這個“藩屬”國?

  • 臺灣因系中國東南門戶,海防要地,所以近代以來常遭到外國的覬覦和入侵。自1858年,由於中國與英法簽訂了《天津條約》,在臺灣開放安平和淡水兩口岸,1863年又開放打狗(今高雄)和雞籠(今基隆)兩口岸,美英法獨吞臺灣的野心方逐漸冷淡下來。及至日本借"牡丹社事件"兩次出兵入侵臺灣,列強們猛然懍覺:若不留神,在臺利益可能向左拐。由於擔心清廷藉此次日本侵臺事件重新關閉臺灣口岸,以後各列強不能共享臺灣,美、英、法三國駐華公使密謀以後,借出面調停之機,向中國施加壓力,尤其是英大使威妥瑪極力壓迫清政府妥協。 是時,阿古柏入侵新疆,沙俄乘機出兵強佔伊犁,中國西北邊疆危機四伏,塞防、海防一時東西難顧。在這種背景下,軟弱的清政府為"息事寧人",避免衝突擴大,在列強的壓力下,最後終於同意作出讓步。

  • 10月31日,由恭新王奕忻代表政府,大久保通代表日本政府,在北京簽訂了《北京專條》(亦稱中日《北京專約》或《臺灣事件專約》),另附《會議憑單》一件。主要內容:清政府承認日本此次侵臺為“保民義舉”; 日本退兵,清方賠償日本“撫卹”費和在臺灣的修建費銀五十萬兩。《北京專條》事實上承認了琉球是日本的屬國。

中國就這樣失去了“琉球”這個“藩屬”國?

琉球國秘密特使向德宏,及《泣懇興師徵日復君復國》陳情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