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強盜劫財,縣令說:你等著我給你找銀子,結果強盜卻被全軍覆沒

張佳胤是明代的名臣和文學家。生於一五二六年,卒於一五八八年,張佳胤自幼聰慧機敏,七歲即可日誦書千餘言,並且,他於嘉靖二十二年參加院試中秀才,且名列榜首,深得時任重慶太守的劉繪的器重。之後,於公元一五五零年(嘉靖二十九年)考中進士,當上了滑縣縣令(就是如今的河南滑縣)。

此時,他年方二十五歲。

一強盜劫財,縣令說:你等著我給你找銀子,結果強盜卻被全軍覆沒

有一次,張佳胤在衙門裡批閱文件,這時,有兩個人大搖大擺的走了進來。原來,是兩個身著官服的錦衣衛,錦衣衛衝著張佳胤大聲呵斥:“你這小縣令,速速前來迎接我們。”

張佳胤雖心中疑惑,但是,還是趕忙前去迎接。二人自稱是奉旨在身的欽差。張佳胤一邊叫人擺香設案,恭請聖旨,一邊問道:“這道聖旨是要我來接的麼?”

二人之一說道:“這是要抄耿隋朝的家,不是給你的聖旨。”當時滑縣有個叫耿隋朝的主事,犯了點錯被入了獄。張佳胤心中疑惑,這主事就是個芝麻小官,怎會驚動了皇上?便請這二人到後堂,想要問問清楚。

一強盜劫財,縣令說:你等著我給你找銀子,結果強盜卻被全軍覆沒

誰知,剛到了後面,其中一人便鎖住了張佳胤的左手,把他按在牆上。另一人笑道:“張縣令,其實我們不是什麼欽差,我們只是被通緝的大盜。我叫任敬,我的這個兄弟叫高章。我們聽聞縣衙富得流油,想借庫房的銀子用用。”

一邊說著,倆人拔出了刀架在張佳胤的脖子上。

張佳胤臨危不亂,張口道:“二位好漢,既然你們不是來尋仇的,那麼,我也沒有必要為了官府的銀錢送了性命。而且,我只是個文弱書生,就算你們不拿武器,我也沒法拿你們怎麼樣。”

一強盜劫財,縣令說:你等著我給你找銀子,結果強盜卻被全軍覆沒

張佳胤又說道:“但是,你們假扮朝廷欽差,現在又露了行蹤,出門叫人看到,這是不是很危險呢?”二人一聽,深覺有理,於是,就收起了匕首。

張佳胤說:“其實我們這是個窮地方,府衙裡並沒有很多銀子”

誰知,那任敬早已有準備,掏出了一個本子,上面詳細記錄著各個州縣的資金狀況。張佳胤無法,只得央求他們少拿一些,別影響了自己今後的升遷。

一強盜劫財,縣令說:你等著我給你找銀子,結果強盜卻被全軍覆沒

二人簡單的商議了一下,說:“這樣,你就拿五千兩來吧,正好我們五個兄弟。”張佳胤說:“這沒有問題,但是,你們的背囊中並不能裝下這麼多銀子,而且,你們這樣也出不去城啊。”

二人說:“你說的有道理。這樣吧,你準備一輛放好銀子的車給我們。再對下屬說有一樁案子牽連到你,要把你押回京城,不得有人跟隨。待到我們出城和兄弟們碰面之後,再把你放回來。”

張佳胤點點頭,說:“這個主意確實可以。但是,你們若在光天化日之下押著我走,必定有人在沿途阻攔詢問,難免有所暴露。到時候就算殺掉我,恐怕你們也無法脫身,不如我們晚上啟程如何?”

二人聽罷,連誇此計甚妙。

一強盜劫財,縣令說:你等著我給你找銀子,結果強盜卻被全軍覆沒

張佳胤又道:“這每錠官銀上都有特殊的印記,用起來多有不便。這縣裡有些個富商,不如讓我借來他們的銀子給你們,如此一來,你們使用起來更加方便,而我也不用擔心影響仕途。”

二人聽罷,直誇讚張佳胤心思縝密。

於是,張佳胤把手下劉相叫來,劉相是個很機靈的人,張佳胤與劉相說:“我時運不濟,有一樁案子牽連到我,如若被押往京城,必然是死路一條。如今二位大人願意助我脫罪,我心中甚是感激,想要送五千兩銀子略表感謝。”

聽罷,劉相吐了吐舌頭說:“這麼短時間哪裡能籌到五千兩銀子?”

一強盜劫財,縣令說:你等著我給你找銀子,結果強盜卻被全軍覆沒

張佳胤與劉相使了個眼色,說道:“我縣有許多樂於助人的富商,你去跑一趟,就說我要借些錢應急。”說罷寫了字條一張,上書九個人名和每人出的銀兩數,共五千兩。其實,這九個人並不是什麼富商,而是衙門中最精幹的捕快。

二人仔細看了看字條,沒有發現什麼問題,就給了劉相。這劉相看了字條,馬上會意離去。

張佳胤叫人送來美酒佳餚,自己先吃以表酒菜無毒,讓二人安心。還勸二人別貪杯,免得酒後誤了事,此二人對張佳胤更加信任。

片刻之後,九個人到了,人人穿著光鮮,一看就像富人。都用手捧著銀子說:“依照大人的指示,已備好銀子。”張佳胤說:“等我應了急,一定會把銀子還給你們。不過要先去稱一下,看看是不是足金足兩。”

一強盜劫財,縣令說:你等著我給你找銀子,結果強盜卻被全軍覆沒

這兩個強盜眼見白花花的銀子,兩眼放光,逐漸放鬆了警惕。

張佳胤找人拿來了秤,開始秤銀子。高章緊貼張佳胤,另一賊在桌子對面看著銀子。張佳胤手拿砝碼,對身邊的高章說:“你代替我去秤一下吧。”高章拿過了秤,幾個人捧銀上前的過程中,張佳胤藉機溜到一邊,大喊捉賊。

此時,任敬想撲向張佳胤已經來不及,見大勢已去,只好自殺。眾人將高章捉住拷問,供出了其他三名同黨 ,立即下令逮捕,全部繩之以法。

一強盜劫財,縣令說:你等著我給你找銀子,結果強盜卻被全軍覆沒

張佳胤臨危不亂,智擒強盜,由此名聲大振。後來,在兵部任職,官至兵部尚書,他主持軍務多年,善於使用謀略,曾坐鎮北方,威懾外族,又在浙江打敗入侵的倭寇。

可以說,張佳胤一生宦海沉浮,奔走於塞北滇南之間,足跡幾遍天下,大江南北之勝蹟屢屢散人其詩境,造語新奇,風格豪壯。自夔門東出巴蜀,乃得一覽三峽之峻美:“十二高峰生眼前,晴光次第開蒼煙。危石曲藏古老洞 ,斷巖倒掛飛來泉。”

『《明史·卷二百二十二·列傳第一百十》、《定變錄》、馮夢龍《智囊補 ·捷智 ·張佳胤》記張佳胤智擒巨盜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