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嶺戰役是這樣煉成的 致敬!

1952年10月14日,侵朝美軍總司令範佛里特直接指揮美7師、偽9師等部共6萬餘人,向我堅守之上甘嶺陣地撲來,企圖首先攻佔上甘嶺附近之597.9高地、537.7以北無名高地(簡稱兩個高地),進而奪取我戰役要點五聖山,迫使我志願軍後退。志願軍第3兵團決心集中力量堅守兩個高地,在歷時43天的作戰中,我陸續調動各級預備隊加強兩個高地作戰,戰鬥始終在兩個高地上進行,且規模由戰鬥發展成為戰役,戰況十分緊張激烈。

上甘嶺戰役是這樣煉成的  致敬!

戰役開始,敵依賴航空兵、炮兵火力優勢,反覆突擊我兩個高地,僅戰役開始第一天,即傾瀉了炮彈30多萬發,將我野戰工事全部摧毀,石頭打成粉末,山的標高打掉一米多,而後步兵成連、成營地向我輪番衝擊。我防禦分隊於坑道中躲過敵炮火準備後,佔領有利位置,以集束手榴彈、手雷、爆破筒近戰殲敵,打退敵30多次衝擊,表面陣地多次易手,反覆爭奪,晝失夜復。我殲敵7000多人後,因消耗較大,遂退守坑道作戰。

上甘嶺戰役是這樣煉成的  致敬!

敵佔領表面陣地後,企圖以射擊、爆破、挖頂、堵口、燻燒、斷水等手段,破壞和奪取我坑道,進一步鞏固其已佔領之表面陣地。對此,我退守坑道分隊以開展冷槍、冷炮活動,不斷組織班、組出擊;我縱深部隊以小規模反擊,支援退守坑道分隊戰鬥,開敵4700餘人,守住了坑道、拖住了敵人。

經過充分準備,我於10月30日開始反擊,反擊部隊第一梯隊事先運動至坑道內,以坑道為衝擊出發陣地。反擊時在炮兵掩護下,內外結合,多路、多波次地向敵連續衝擊。恢復597.9陣地後,又轉移兵力恢復了537.7以北無名高地,而後又打退敵近百次衝擊,殲敵8800多人,終於鞏固了陣地。

上甘嶺戰役是這樣煉成的  致敬!

此次戰役共殲敵25900餘人,擊落擊傷敵機300架,擊毀敵坦克14輛、大炮60餘門,徹底粉啐了敵人所謂的“金化攻勢”,範佛里特被撤職,上甘嶺被稱為“傷心嶺”。

依託坑道作戰是上甘嶺戰役一大傑作,它使我軍找到了對付現代化敵人猛烈進攻的戰法。這種戰法便於我軍避敵之長,擊敵之短。敵航空兵、炮兵佔優勢,長於遠戰;士兵怯戰怕死,短於近戰,我軍英勇,長於近戰,無制空權,缺少遠程火炮,又短於遠戰,戰役前兩個高地構築了10米以上坑道48條。這樣,在敵發揮空、炮優勢時,我就進坑道隱蔽起來,任你狂轟濫炸,我能始終保持強大的預備力量;等敵火力轉移、步兵攻到跟前,我才出來發揮我的優勢,同敵打近戰,狠殺猛反,給敵以大量殺傷。這就是說,敵打我時叫他打不著,我打敵時叫他退不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