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老了,和孩子一起生活、單獨住和進養老院三者,你會選擇哪一個?

漠陽孤煙


我想每個人老了以後最大的願望就是每天跟自己的兒孫生活在一起,一大家子人其樂融融的,盡享天倫之樂!即使到了即將行將就木的那一天也不會留下什麼遺憾!

然而畢竟一家老小四代同堂的生活在一起那指示一種理想的狀態,特別是現在這種快節奏的生活,對老人們來說那就是一種奢望,現在一年到頭也就是三十晚上那天是一家人最開心的一天!現在的生活已經不允許了!

如果是我我會選擇進養老院,一是給兒女減輕生活負擔,每天忙碌的生活下來本身就已經精疲力竭了,還得為家中的老人操心;二是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摩擦,讓大家都過得舒暢點,隨著時代的不同年輕一代的思想觀念跟老一輩的肯定有差別的,有差別就會產生矛盾。三可以給大家一個自由的空間,我想過了三四十年後年輕人追求的自由的精神會更強烈。

有句話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是我們不願跟子女生活在一起,實在是生活所迫,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更加崇尚自由平等,誰知道世事會變化成怎麼樣!





天理天氣


對於老年人來說,只要能動得,居家養老也好,住養老院也好,都不是大問題,一樣過得舒服。關健問題是失能,例如患上了老年痴呆,中風癱瘓,成天吃喝拉撒全在床上,這時真叫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這是每個老年人最憂慮的問題。往往聽到某位同事頭天還在打牌,第二天就人走了,都羨慕得不得了,誇他有福氣。可誰又料得到自己有沒有這一天呢。老年人活到八九十歲,並不怕死,而是怕病拖,自己受罪不說,還連累子女。面臨這樣的問題,老年人不得不做準備,象本人就做好這樣的規劃,每年存個幾萬元錢,兩老互相照料著健康地活著,萬一誰先走了,也好有一筆錢在動不得的時候請保姆。兒女有孝心照顧一下更好,萬一不行,也能自力更生解燃眉之需。最好是國家面對中國的老齡化,進行立法,對那些因病痛折磨而又願意辭世的老年人准予安樂死,以維護老年人最後的尊顏。




淡定老者83944345


我現在才五十一歲,前年兒媳婦生孫子單位請了一個月的假,伺候了一個月,還給她一萬塊錢,後來快到 一個月的那幾天就跟我大鬧一場,兒子中間很為難,現在自己生活,還能工作,還有個老媽,就想好了,現在一定要健康快樂生活,多感受生活的美好,現在每天四點半起和老伴早跑步海邊鍛鍊鍛鍊,迎接出升的太陽,晚飯後漫步沙灘觀夕陽沉海。想好以後一定不要和他們在一起過了,自己本來就有個性,孩子有自己的生活習慣,茅盾肯定有,兒子在中間做辣,給她們添麻煩。一旦感覺不好自我了斷算了,也不枉此生。想開了,就是完成了自己的義務把孩子撫養大了,繼續自己的責任把老人照顧好,在把自己的活好,快樂生活每一天,人生無非如此,想開了無憾。











十月清風64727609


做為一個已經八十多的暮年老人。今天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呢!我的經歷可能是你們的後程!老伴活著時我退休了。在身邊的孩子都是在我家吃飯孩子我照顧,後來我心梗撿回命,老伴糖尿病綜合症,我們請了24小時住家保姆!孩子們也各自回自己家!大批企業下崗,辭了保姆女兒一家住到我家,老伴去世後就隨小閨女生活連幫助照顧孩子從五歲到今年上了大學!現在面臨著也是選擇了!很難,很難!孩子們各家都有自己的工作,她們也都不小了!我獨居都不放心,我在誰家都是累贅原因自己越來越老了!乘著還利索我決定去養老院度過最後幾年!我把自己房子出租了,目前還沒有告訴孩子們我的決定。明年我回去選擇一個滿意的養老院就去了!最佳選擇就是這裡!吃,住,醫又有玩伴何樂而不為呢!


老太愛時尚


我已經老了,我選擇一個人住。我住在市區中最繁華的地段,三十五平米的住房面積對我來說不大不小,樓層是三樓我認為不高也不矮。我的門上貼著各種各樣的小廣告,修家電的,掏下水的,鐘點工做家務,送外賣的,現在又學會在五八同城找做家政的。12349是我們市為老年服務的電話。有求必應。若干個三甲醫院緊緊的把我居住地緊緊的包圍其中。城市公園離我很近,圖書館和書店也就幾分鐘可以走到。老年大學步行十分鐘坐車一站地。休閒廣場各路汽車站點非常近。我真正的享受著城市生活。我不去打擾晚輩,我只想一個人生活。我並不感到孤獨,我喜歡閱讀,在閱讀中我感覺我在同不同時代,不同階層的人進行交談。讓我受益非淺。我覺得這種孤獨是一種清高是一種享受。我知道現在老年人用的輪椅越來越先進了,幾乎都是可以自已操作的,服務性的機器人也在積極好研發之中,不久也會走進老年家庭。國家和社會也越來越關注老年人健康和生活,我們自己也要自律,我每天堅持寫一千字,走六千步,體重保持在一百二十斤左右。每年體檢一次,學會一些醫學常識,家裡備用一點老年人常用藥,有血壓計,血糖儀,體溫計。就是血壓不高,沒有糖尿病也要會使用。老年人獨居要樂觀,其實真的不孤獨


GG麗傑


當我老了,我會選擇單獨住。就像現在我的老爹,85歲了,一個人獨居有11年了,11年前我老媽去世後,他沒有到我們兄弟4個任何一家住,也不要求任何一個兒子陪他住。他有退休工資,他有醫保,他會自己做飯和洗衣,天天在街上溜達,很樂觀,身體很好,他說要活100歲以上。

我的二姑也就是我老爹的二姐,在江蘇無錫一家國企退休後,一直在鄉下居住,我姑父是個廚師,我二姑一輩子都是吃來張口的。後來我姑父突然去世了,二姑接受不了這個現實,整個人都變得蒼老而且鬱鬱寡歡,我的姑表哥都是事業有成,我的公務員,有的商人,都在無錫市區居住,要接姑姑過去住,她不願意,說孫輩太吵受不了。後來姑表哥商量把我姑姑送到了無錫市區的養老院。

2014年10月也就是國慶節期間,我回故鄉到養老院看姑姑,被嚇了一大跳,這個養老院規模相當大,綠植很好,各項設施都很不錯。我去的那天正好幫姑姑從單人房間,換到雙人房間,姑姑說一個住太寂寞了,根本不是心疼一個月費用3000元多,她找到了一個聊的好的老姐妹,於是換到雙人間了。

姑姑的子女們包括孫輩們,把養老院當成媽媽的家,經常去看我姑姑,換房間後,我們一大群人簇擁著姑姑,去酒店包了一個大包間,一家人吃飯聊天很快樂。

我想自己退休後,也有退休工資,也有醫保,我會學習老爹一個人住,逍遙自在,省的老人和子女長時間住一起,因為思想觀念、消費觀念、衛生習慣等等而彆扭,我們時常回去看老爹,他很開心。他身體不舒服,一個電話打給任何一個兒子,我們就跑回去幫助他了。

我是一個思想觀念前衛的人,49歲了在頭條玩的風生水起,我小學剛畢業的女兒都不太理解我,說我不正常找工作幹。哈哈,等我老了,不知道她會怎麼數落我呢?

當我有病的時候,我會自己上醫院看病的。如果住醫院,女兒肯定是會來照顧我的。我對她唯一的要求,就是在我故後處理好百年之事,別的不用她管。

當我老了,一個人住,逍遙自在,是一種老來的精彩和幸福!


老胡寫實


說個我父母。我自己三十多歲,爸媽都已退休。我是獨生女,房子距單位步行10分鐘,是父母陪嫁的。爸媽的新房距離我住的地方步行10分鐘。有了孩子後,他們一直和我們一起吃飯,平時照顧孩子,晚上回自己家睡。很多人都問我媽,幫我看孩子麻煩不麻煩,我媽說覺得很開心,沒覺得煩。這是因為我一開始就把心態放的很正,孩子是自己的責任,父母幫你是人情,不想幫是本分。所以,照顧孩子的事我都主動去做,不能什麼都推給父母。而且父母也要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朋友圈,從不干涉,經量少影響他們的生活。日常生活多主動花錢,時不時買點東西孝敬他們。雖說以後繼承遺產都是我的,但這和孝敬他們並不衝突。把心態擺正確,多想想自己的責任,少點索取,就能相處的很好。我覺得這樣養老對他們來說挺好的。希望天下父母和子女都能和睦相處,都能享受天倫之樂。


Amber1st


說說我家的情況吧。我前些年在我家附近給父母買了套房。我的考慮是,父母年歲越來越大,就算父母都很健康,未來需要照顧的地方也會越來越多,離得近有什麼事也能及時過去看看,況且孝順這事其實更多時候往往在於陪伴。古語有云,父母在,不遠行。所以,離得近,不必把時間花費在路途上,反而一家人有更多時間共享天倫之樂。


至於要不要和父母同住這件事,我是尊重父母的意見的。我父母是願意自己住,一是考慮自己身體健康不需要人專門照顧,二是覺得和孩子在生活習慣等方面存在差異,不想互相打擾,反而令生活品質下降。所以,我也沒有強迫父母非要和我們一起住。


至於以後,父母年齡越來越大,一些突發狀況需要及時響應來降低風險的問題,我也有考慮過。現在科技進步,很多設備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退一萬步講,有朝一日父母需要有人全天照顧,我也會從如何對父母健康最有益的角度出發去堅決問題,總之不會拘泥於形勢。重要的是給父母最好的照顧和自主的空間。

父母雖然老了,甚至病了,但一樣需要獨立的空間、自由的意志和有尊嚴的老去,子女能做的就是呵護父母的這份需要。所以,我老了,我也會這樣去權衡。


音樂大獅


像我們的祖輩,像我們的父輩,我們終將迎來自己晚年。

當你老了,和孩子一起生活、單獨住還是進養老院三者,你會選擇哪一個?

我覺得不同年齡段,不同的生活環境,會有不一樣的想法。

自己身體健康,孩子們有需要就跟孩子們一起生活。

等孫子(孫女)們都大了,儘量不跟兒女們一起,享受各自獨處的自由。

當腿腳不靈便了,最好選擇一家條件好而且離子女近的養老院。

如果哪一天臥床不起,養老院不收了,那可能會選擇安樂死,或聽天由命了。

但鄰居田阿姨有了另外一種選擇。來聽聽她的故事。

田阿姨五十二歲那年老伴因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失去了生命。她有兩個兒子,都已結婚生子,她每天接了孫子管孫女,忙得腳不沾地,既使這樣兩個兒媳還都覺得田阿姨一碗水端不平,對她有意見。

田阿姨很苦惱,本來丈夫去世,她就覺得天塌下來一樣沒有了依靠,想跟兩個兒子度過餘生,可又感覺不出家庭的溫暖。三年後,在一次和大兒媳的激烈爭吵過後,田阿姨決定再婚。

田阿姨的這一決定,兩個兒媳高興了,終於可以沒有人對她們指手畫腳了。但卻惹惱了兩個兒子,都覺得田阿姨自私,不給兒子面子,讓他們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來,被別人指脊樑骨說兒子不孝順。兩個兒子輪番上陣,跟田阿姨做工作:“媽,你這樣做對得起我爸嗎?"“你都這個歲數了的人了,改嫁不怕人笑話呀!""你再婚後,侍候一個老頭子跟當保姆差不多,哪有在家裡帶孩子舒心?"“你到了那家後,他的子女對你不好怎麼辦?”……田阿姨對兒子說:兒呀!現在說這些有點晚了,如果你們當初對我稍微好點,我也不會有這樣的想法。

實際上田阿姨也猶豫,別人給她介紹了許多人,她很慎重。但還是在她五十五歲退休後,把自己嫁了。

男方比田阿姨大十二歲,退休幹部,田阿姨覺得終於找到了久違了甜蜜,有第二春的感覺,不僅沒有把她當成保姆,還把她當寶一樣寵愛,家裡的大小事她說了算,男方的子女也對她很尊敬。

在田阿姨結婚前男方子女把父親的財產進行了公證,兩家人坐在一起講明瞭,兩位老人現在是搭夥過日子,不存在財產糾分。如果中間出現生病或百年情況,須各回各家,各找各自的子女照顧。

現在,田阿姨已經幸福的生活了十幾年了,老爺子身體仍健康。田阿姨的孫子孫女也都相繼考上了大學,兒子兒媳也成熟了許多,經常來看望她。但田阿姨覺得靠誰也不如靠自己。


情感故事1234


當我老了要怎麼生活?計劃趕不上變化。可能要到老了才能知道。

四年前,我老公還在的時候,我有想過老了的生活。記得有個親戚住院,我跟老公去醫院看他。他旁邊床位上就躺著一位60多歲的病人。他半邊癱瘓,在醫院住了個多月,他兒子因為工作忙,現在是一個星期難得來一次了,在醫院伺候他吃喝拉撒的就是他瘦小老邁的妻子。

看到她妻子給他翻身,扶他坐起都會滿頭大汗竭盡全力的樣子。我突然意思到,老公的健康比我重要。

老公相對於我來說,太胖了,如果他以後有個什麼三病兩痛的,不能拖累女兒,只有我伺候了。

我覺得,人不怕老,只怕生病。健康的老去,不管是跟孩子,單身還是進養老院,對本人,家人都有益無害。

想不到的是老公剛過50歲就意外去世了。

我現在跟女兒在一起,我想給她帶大孩子後還是回家鄉去。七八十歲還能生活自理就不麻煩女兒。一個人生活直到感覺大限將至就通知女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