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三國演義》中關羽的形象——剛愎自用的關二爺(下)

(書接上文!)

關羽自高自大,在劉蜀集團內部也是難以容忍其他人與他並肩,虛榮固執。

《馬超大戰葭萌關 劉備自領益州牧》一回中寫劉備和諸葛亮得知關羽想入川來與馬超一試高下。

諸葛亮回信一封曰“亮聞將軍欲與孟起分別高下。以亮度之孟起雖雄烈過人,亦乃黔布、彭越之徒耳;當與翼德並驅爭先,猶未及美髯公之絕倫超群也。今公受任守荊州,不為不重;倘一入川,若荊州有失,罪莫大焉。惟冀明照。”

當關羽看完信之後是“遍示賓客”,從關羽的態度和表現可以看出其虛榮心極強,驕傲到狂妄的地步。

淺談《三國演義》中關羽的形象——剛愎自用的關二爺(下)

在對待劉備封贈的官爵問題上刻意凸現了關羽的虛榮心。

《玄德進位漢中王 雲長攻撥襄陽郡》一回中羅貫中把關羽的虛榮性表現地淋漓盡致。當知道自己被封為五虎上將之首時,對老將軍黃忠與自己同列是大為惱火“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

儘管後來經過費詩的勸說,明白事情的輕重才接受了封號。但關羽從一開始所表現的自大自滿,其實關羽自己的心裡也清楚,關羽曾經被袁術兄弟恥笑為“馬弓手”、自己曾經義釋黃忠,現在為什麼就不可以與黃忠為伍還有在對待東吳陸遜的書信時那種虛榮心也是一覽無遺,綜合起來可以得出的是關羽自己的虛榮心在作怪,才會導致他後來的失敗。

淺談《三國演義》中關羽的形象——剛愎自用的關二爺(下)

關羽的固執主要體現在聽不進王甫、趙累和關平等人的意見。

《玄德進位漢中王 雲長攻撥襄陽郡》講關羽攻佔襄陽之後在人事安排上,王甫勸告關羽不能用潘浚此人總督荊州,關羽說道“吾素知潘浚為人。今既差定,不必更改。”

其實後來潘浚確實變節,耽誤了守衛荊州的大事,可見關羽的固執非同一般,這是其一。

淺談《三國演義》中關羽的形象——剛愎自用的關二爺(下)

其二,在《玉泉山關公顯聖 洛陽城曹操感神》最後寫關羽在窮途末路時,王甫勸說關羽走大路,不要走小路,關羽說“雖有埋伏,吾何懼哉”果然不幸被王甫言中,關羽走小路遭伏被擒。

這種固執的後果是自己生命的代價和劉蜀事業的覆亡以及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包括後來劉備和張飛的死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關羽的死亡而引起的連鎖反應,雖然劉備和張飛是為關羽復仇,精神可嘉,但這是一種深沉的悲劇。

淺談《三國演義》中關羽的形象——剛愎自用的關二爺(下)

糜芳和糜竺兄弟倆都是自陶謙死後棗一直追隨劉備,第二十八回《斬蔡陽兄弟釋疑 會古城主臣聚義》中劉備兄弟能夠聚會其中糜芳兄弟的功勞就不小。

當關羽被封為五虎上將之後,“飲酒至二更,忽報城外寨中火起。”關羽打聽原來是傅士仁和糜芳飲酒,帳後遺火,把軍器糧草全部燒燬。關羽說道“吾令汝二人為先鋒,不曾出師,先將許多軍器糧草燒燬,火炮打死本部軍人,如此誤事,要你二人何用”叱令斬之。後經費詩求情,免了二人死罪。

事情處理到這裡表明了關羽治軍嚴格,管理有方。可是關羽在後來留下的話就為自己和失去荊州埋下了禍根,“吾不看費司馬之面,必斬汝二人之首”、“若吾得勝回來之日,稍有差池,二罪俱罰”。

這除了對下屬嚴明之外,讓傅士仁和糜芳也感到關羽語氣中帶有要挾恐嚇的意味,猜想關羽得勝回來之後,他們就沒有好日子過了。

淺談《三國演義》中關羽的形象——剛愎自用的關二爺(下)

當呂蒙帶領東吳軍隊攻打公安時候,虞翻不費吹灰之力就讓傅士仁把城池拱手相讓,“士仁拆書視之,乃招降之意。覽畢,想起關公去日恨我之意,不如早降”。

傅士仁的投降於是引起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接下來傅士仁來勸降糜芳時也是對關羽臨走時的話耿耿於懷,“關公去日,痛恨吾二人倘一日得勝而回,必無輕恕。公細察之。”

本來糜芳沒有投降之心,被傅士仁這樣一遊說也獻出城池。這樣的局面是關羽沒有預料到,因為糜竺糜芳是劉備集團中的重要臣子,並且糜竺還在西川擔任要職,但是關羽的恐嚇過度而招來了身死城破的結局。

淺談《三國演義》中關羽的形象——剛愎自用的關二爺(下)

因此,小說對關羽形象的塑造達到了一種完善的境界。《三國演義》從關羽生前的故事展開,逐步寫出關羽的各種忠義和神勇的事情直至死後,關羽仍然通過顯靈來幫助後人,這樣就完成了關羽從生前到死後都體現的那種忠義和勇武,至善至美。

總之,“關羽的藝術形象既以其歷史原型為基礎,而又大大超越了其歷史原型,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在藝術文獻中,歷代的創作者和民間藝人從小說、詩歌、戲曲和說唱文學等文本不斷加工創造了關羽的藝術形象,使得關羽形象具有了豐富的、多面的和矛盾的特徵綜合在其中。

(感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