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述評|出爾反爾,美國將日益孤立

獨家述評|出爾反爾,美國將日益孤立

孫紹波/畫

吳健/文

正如美國政界考究的用詞,他們定義“對方”的用語有“Enemy”(敵人)和“Adversary”(對手)兩個,冷戰中蘇聯對美國來說是“Enemy”,但今天的中國不是,至多是“Adversary”。“對手”和“夥伴”關係是能隨時替換的,它們本質上不是敵對、對立關係。

由此看來,美國在貿易上出爾反爾,目的仍是希望逼中國做原則性讓步。可“人間正道是滄桑”,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戈夫指出,美國不是在尼克松總統1972年訪華前的時代,中國的光明未來及在世界中的中心角色已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中。如果特朗普認為他能回到過去並對中國隨意“開火”,這可能會加快而非減慢中國發展步伐。

更微妙的是,特朗普當前的貿易重拳主要打在鄰國墨西哥身上,和中國在某種程度上只是“前哨戰”。特朗普羞辱墨西哥人,堅持要他們為自己想修的邊界牆掏錢,就好像墨西哥是美國殖民地。如果特朗普對中國來這一套,那麼中國的反應肯定會讓他大吃一驚,任何表面上的勝利都是代價慘重的“皮洛士勝利”。在貿易衝突中,必須考慮到相互性,具體來說,就是中國對美國行為的回應。事實上,這正是中方對美方屢屢自食其言作正式回應的要旨所在。中國商務部稱,中方將“採取一切適當措施堅決維護本國合法權益”。

沃泰姆坦言,美國不要跟中國玩“薛定諤的貓”遊戲,“可預期,可信賴”的關係是無比寶貴的財富。中國作為製造中心崛起很難被美國阻止,因為中國憑著“親誠惠容”的負責任大國精神,與別國建立了牢固的關係。而美國如果失信,對中國進行貿易侵犯,只會讓自己陷入經濟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