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想象力的變革——懂你的建築

在中國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大趨勢下,數字化重新定義了各行各業的業務流程,作為傳統行業的重中之重——建築行業,當然也不例外。智能建築早已成為行業共識,並且最近幾年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計算機信息技術以及現代機械控制技術的持續發展,為現代智能建築開發及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隨著物聯網技術及應用的發展,信息化、通信、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的融合應用對建築智能化行業的影響越來越大、越來越深入。

根據Navigant Research的最新報告,全球智能建築解決方案收益預計從2018年的約151億美元增長到2027年的675億美元,期間年複合增長率為18.1%。

中國國家標準《智能建築設計標準》對智能建築定義為"以建築物為平臺,兼備信息設施系統、信息化應用系統、建築設備管理系統、公共安全系統等,集結構、系統、服務、管理及其優化組合為一體,向人們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節能、環保、健康的建築環境"。從定義也不難看出,建築物只是載體,而貫穿於建築的"信息設施系統、信息化應用系統、建築設備管理系統、公共安全系統"等技術才是實現建築智能化的關鍵。

智能建築,離不開哪些關鍵技術?

物聯網

物聯網顧名思義,可以讓物與物、物與人之間都能"互聯",具有全面感知、可靠傳遞以及智能處理三個特點。

數據是建築智能化的基礎,實際上,無論人們生活的形態發生怎樣的改變,建築都是實現對於實物"裝、運、卸、存"的基礎平臺,而實物產生的大量數據也都會發生在建築物當中。所以,獲取實物數據應該是智能建築的必備功能,而物聯網技術可以將這一功能發揮到極致。

物聯網的理念充分體現在智能建築的技術發展當中,智能建築的理念與技術可以提供物聯網的數據交換標準以及中間件架構,而智能建築的發展又因物聯網的技術與理念得到了提升,兩者之間相互影響、推動以及發展。

雲服務

雲服務為採用物聯網技術帶來的海量數據的計算與存儲問題奠定了基礎,成為推動智能建築應用更加智能化的核心動力,主要包括雲計算和雲存儲等形式。未來的智能建築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大數據雲計算的應用中心,將來完全可以實現小到一個燈泡,大到整樓的安全、質量、環境,甚至到人的行為都可以通過樓宇的大數據系統來預測。

原本智能建築只是監測、控制、報警,而無法預測分析現狀和預測事故的發生,而當實現建築的大數據分析時,則可實現預測、預警、規劃和引導,使建築設備安全使用,人的環境舒適度得到調整,人員的生活、工作都能得到方便智能的應用,並且還將這些大數據信息同時與個人的手機智能端相連,實現所有智能分析有用信息同步享有,即刻作用。

移動互聯

移動互聯技術的應用,最重要的是解決了建築內系統與人員之間互聯互通的問題,真正把人員以及其工作融入到了自動化系統當中,實現了人機協同。

智能分析

智能分析技術依託物聯網可實現智能化感知、識別、定位、跟蹤和監管,並藉助雲計算及智能分析技術可實現海量信息的處理和決策支持……使得智能建築在數字化基礎上進一步實現智能化成為現實。

當然,智能建築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真正實現建築智能化,除了上面談到的四個關鍵技術,還需要很多細枝末節的技術配合。但是,毫無疑問,物聯網技術實現智能建築的基礎。

IBM早在2008年就提出"智慧地球"的理念,希望通過"感知"、"互聯"以及"智能",去創造更加數字化、智能化的世界。又在2015年年初決定建立Watson物聯網事業部時,將物聯網新階段的定位確立為"認知互聯網"。目前IBM已經具備成熟的業務流程,有能力將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以及物聯網實現無縫粘合。

實現建築更加智能化的管理和運營,使其為人們提供更為個性化,精準化的服務,無疑已是未來對建築的要求。未來已來,如何利用科技逆襲傳統,引領未來?

2018年5月25日14:00——15:30,IBM與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OFweek共同主辦的"懂你的建築-對話建築互聯"在線研討會,將共同探討在數字化時代的今天,如何利用物聯網與人工智能技術,為建築賦予更加創新及智慧的功能,為使用者帶來更加高效便捷的體驗,為管理者帶來業務的創新與效益的提升。敬請關注!

戳這裡,報名參會 http://form.ofweek.com/ofweeksys/view.php?id=547&tgfrom=15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