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鄉一線紀實:“挖蒜工”的一天

圖文: 劉新鈴

由於天氣倒春寒或其他原因,今年大蒜出現早死現象,鮮蒜價格是近十年來的最低點,每斤的收購價僅有5毛錢,把蒜農的心涼到了冰點。對蒜農們來說,今年種蒜是白搭工夫又賠錢。由於大蒜收穫一直沒有較好的機械,有些蒜農們感覺賠錢不值得僱人挖蒜,只有自己提前開挖,對在外打工不能及時回家的蒜農只能僱人挖。對挖蒜工來說,挖蒜每年會有一份不菲的收入。大蒜價格賤,但挖蒜工的勞動力不賤,市場上每年的挖蒜勞動力大軍還是有增無減。

蒜鄉一線紀實:“挖蒜工”的一天

在李閣勞動力市場,每天天不亮就堆滿了來自王魯、清河、張黃等附近稻區鄉鎮的挖蒜工等待僱主來領人,和僱主談好價格就可以跟著僱主幹活走了。

蒜鄉一線紀實:“挖蒜工”的一天

筆者早晨四點就來到了勞動力市場僱人,“我們都是一個村裡一起來的,一天一個人能挖半畝,能掙400-500塊錢左右。”來自稻區清河鎮韓廟村的挖蒜工韓大哥告訴筆者,他們每年都來這裡幫忙挖蒜,每天凌晨5點開始幹活,除去中午簡單吃飯的時間,一直要幹到下午6點左右。

蒜鄉一線紀實:“挖蒜工”的一天

筆者跟著清河鎮韓廟村的韓大哥和張黃鎮後杜村的挖蒜工一起來到王廟鎮仇莊村,來近距離體驗挖蒜工的辛苦。剛一到地頭,挖蒜工們就急忙向地裡趕去,為的是能多幹點活。

蒜鄉一線紀實:“挖蒜工”的一天

後杜村的一行16人,一下就按照1100元的價格包下了後魏堂村劉曉東的5畝大蒜。

蒜鄉一線紀實:“挖蒜工”的一天

韓廟村的挖蒜工也不示弱,不到一上午,2畝地已經完工。滿腿的泥土告訴我們他們一上午沒有停一下。

蒜鄉一線紀實:“挖蒜工”的一天

今天陰天,不是那麼曬,挖蒜工們心裡舒服了許多。

蒜鄉一線紀實:“挖蒜工”的一天

這位大姐累了,兩腿跪在地裡,慢慢向前挪動。

蒜鄉一線紀實:“挖蒜工”的一天

蒜秸的灰塵散發出的氣味,刺激的人鼻子發癢,還是顧不上抬頭,這位大哥領趟子走在前面是隊伍的先鋒。

蒜鄉一線紀實:“挖蒜工”的一天

大蒜收穫季節有許多天正值夏季30多度的高溫,他們蹲著、跪著、爬著挖蒜,時間長了就會腿腳發麻,站起來都很困難,蹲著受不了,就只能坐著或者跪著挖蒜,辛苦狀況可想而知!加上爛蒜髮出的讓人屏息的味道和蒜秸的髒氣,一般人都受不了。

蒜鄉一線紀實:“挖蒜工”的一天

挖蒜工分工協作,把蒜挖下來、剪掉蒜秸稈、蒜鬍子、整理好裝入編織袋,全部工序幹完當地叫“三清”,目前三清的每畝辛苦費1100元左右,由於土質不同,硬土地最貴的時候達到1500元。

蒜鄉一線紀實:“挖蒜工”的一天

挖蒜工簡單的早起禦寒衣服和水杯,簡單而粗糙。

蒜鄉一線紀實:“挖蒜工”的一天

挖完的蒜削掉蒜稈、蒜胡就可以裝袋子,腰不能直一下,還要耷拉著頭裝,有時頭直髮暈。

蒜鄉一線紀實:“挖蒜工”的一天

用三輪車拉到竹箔上晾曬。

蒜鄉一線紀實:“挖蒜工”的一天

裝車、卸貨、搬運一般是男勞力的活兒,挖蒜的女人也一樣幹。

蒜鄉一線紀實:“挖蒜工”的一天

大蒜倒在架子上,挖蒜工才能喘口氣。

蒜鄉一線紀實:“挖蒜工”的一天

早飯和中午飯為了趕時間只能在地頭急促地吃完,顧不得歇息又繼續挖。

蒜鄉一線紀實:“挖蒜工”的一天

後杜村的老大姐已經60多歲,已經和本村的挖蒜工一起挖了十多天了,瞞著兒孫出來,只想掙點錢讓家裡的經濟更寬鬆些。

蒜鄉一線紀實:“挖蒜工”的一天

早飯東家做了鹹湯、鹹菜和饅頭,簡單而快捷,午飯是黃豆芽炒肉,挖蒜工們稱讚女東家做飯味道很不錯。

蒜鄉一線紀實:“挖蒜工”的一天

又完成了一塊地,沒有做歇息,接著又裝袋子。

蒜鄉一線紀實:“挖蒜工”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