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正走向一个没有工作的未来?马云却称:人工智能并不可怕

随着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变得越来越智能、全能和人形化,而随之而来的机器人让人类失业的恐慌也不绝于耳。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员、世界级人工智能专家维威克·沃德瓦曾断言:“你的工作将在20年内不复存在:到2036年,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将‘淘汰’所有人类工人。”这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将可以胜任人类的任何一项工作,人类正逐渐走向一个没有工作的未来。这听起来很吓人,但事实可能并非完全如此。

人类正走向一个没有工作的未来?马云却称:人工智能并不可怕

科技进步和新风险总是并存,所以人类的担忧也是可以理解。马云曾表示,人类现在其实不需要担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发展和进化。在现代,人工智能的应用正在变得越来越突出并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类害怕被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取代,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人工智能在替岗人类的同时,也不断制造出更多新的岗位。换言之,技术消灭了工作岗位,但没有消灭工作。试问,工业化的发展有让农民都饿死吗?

人类正走向一个没有工作的未来?马云却称:人工智能并不可怕

就业市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机器人的引入让厂家减少了人工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却并非完全变成了“无人工厂”,而真正的来说更是一个人机协作的共存模式。最后机器的占比越来越大,而人类却越来越小,新技术也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汽车淘汰了马匹和马车,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巨大的汽车工业。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银行开始到处安装自动取款机,人们以为银行柜员会失业,但事实并非如此。银行用节省劳力的技术来开设更多的银行,把出纳员的工作变成了更像是客户服务代表的工作,今天银行雇佣的出纳员比1980年的雇佣人数多。

人类正走向一个没有工作的未来?马云却称:人工智能并不可怕

此外,近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一场名为“未来的生产”的分论坛上,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表示,人类应该为人工智能的技术成果感到骄傲,而不是恐惧。其实最大的挑战就是要培养相应的人才,毕竟还是人类控制机器。客观的说,机器人可能会让一部分人暂时失去原有的工作,但同时可能会有新的工作被这部分人重新接手,所谓的“失业”其实是一种“转岗”而已。

虽然AlphaGo机器人打败了世界前10名的围棋大师,证明了人工智能超凡的记忆能力,但并不能因此说明机器就一定会胜过人类。机器再智能,总归是停留在算法和学习的知识爆发层,是不能跟人类来自心灵情感的智慧来相比的。人类的大脑是记忆的是知识,如果你和知识竞争,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就会赢,但是如果你和智慧竞争,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就没有机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