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開國後盡殺功臣,為何沒有殺掉張良以絕後患?

我家的那個玲

因為張良跑得早。大漢初立,張良就功成身退了。

有些道理,大家都明白。比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但是,辛辛苦苦跟著主公打下江山,很少有人會捨得丟掉功名利祿,全身而退。於是,最終落得個家破人亡。

但是,張良說舍就舍。張良之所以這麼決絕,與他的出身有關,也與他跟隨劉邦的初衷有關。

很多人跟著劉邦打江山,是為了功成名就,封侯拜相,實現人生價值。但張良不是,他只有一個目的——復仇。大仇得報,他自然就可以飄然隱去。

什麼大仇呢?與秦朝的大仇。

張良本是戰國七雄之一的韓國的貴族,他的爺爺、父親,都在韓國擔任過宰相。在韓國,張家是名門望族。

但是,秦始皇為了統一天下,滅了韓國。張良從此成了亡國之貴族。

韓國滅亡後,張良就開始謀劃復仇之事。一開始,他想到的是刺殺秦始皇。他散盡家財,終於找到了一個大力士,在博浪沙那個地方刺殺秦始皇。結果事敗,張良僥倖逃脫。

不久後,秦始皇死了。緊接著,秦朝天下大亂。張良覺得復仇的機會來了。雖然沒能殺死秦始皇,如果能夠滅了秦朝,那也算是大仇得報。

於是,張良跟隨了劉邦,開始反秦。

把劉邦扶上帝位後,張良的目的達到了,任務完成了。為了防止變故,就隱退了。

為此,張良編造出一個故事:他和自己的師父黃石公早有約定,天下安定後,便去尋找師父。

劉邦當然沒有理由拒絕,只好任他去了。

其實,張良隱居了起來。從此不過問世事,只是蓋了一個小小的書院,教周圍山民的小孩子們讀書寫字,也算是怡然自得,安享晚年了。


趣談秘史

劉邦開國後殺進功臣?這是提問者哪隻眼睛看到的? 有一種人,叫做為黑而黑,專門靠抹黑偉大人物尋找存在感。只要稍微讀一點史書,就會發現漢高祖劉邦殺的其實不是功臣而是爭霸天下的對手,而且這些傢伙後來都是造反而被劉邦在戰場上幹掉的,那個韓王信(不是淮陰侯韓信)還逃入匈奴,與匈奴聯軍攻漢,這樣的“功臣”或者叫“諸侯王”,不殺就沒天理了。

其實劉邦真心想殺的一個功臣就是雍齒,最後也沒下手,還不得不封雍齒為食邑兩千五百戶的什邡侯,這個雍齒比劉邦還長命,一直活到漢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最後還得了個追認的諡號叫肅侯。劉邦還想殺而沒殺成的功臣就是樊噲,那是板上釘釘的呂后一黨,就是因為樊噲手握重兵威懾劉姓諸侯,才有了諸呂之亂。要是劉邦殺了樊噲,呂后就作不起妖,樊噲不死,周勃和陳平也沒那麼容易拿下呂祿呂產。

劉邦建立大漢王朝,第一批先是封了十八個人侯爵,與後來的光武帝劉秀不同,劉邦這十八個開國侯爵,不但有封地食邑,還做著朝廷大官,不是入執樞機,就是派到同姓諸侯王那裡當國相(實際上的一把手)。

我們來看一看排名也分先後的十八個開國侯:分別是酇侯蕭何、平陽侯曹參、宣平侯張敖、 絳侯周勃、舞陽侯樊噲、曲周侯酈商、魯侯奚涓、汝陰侯夏侯嬰、潁陰侯灌嬰、陽陵侯傅寬、信武侯靳歙、安國侯王陵、棘浦侯柴武、清河侯王吸、廣平侯薛歐、汾陰侯周昌、陽都侯丁復、曲成侯蟲達(蠱逢)。

如果把這十八個諸侯年表都列出來,大家看著也煩,但是有一點請注意,他們之中沒有一個人被劉邦殺害或者免職,別人不說,眾所周知的蕭何曹參周勃樊噲張敖灌嬰,就是到了劉邦的兒子甚至孫子那裡,也還當官享福呢。

十八個開國功臣,一一列舉出來太麻煩,反正就是一個結論:那些功臣,漢高祖劉邦一個都沒殺。至於張良陳平等人,大家都知道他們過得有多滋潤甚至多腐敗(陳平能一次送給陸賈一百名奴婢,五十輛馬車,五百萬錢),咱們就不多說了。

人們說漢高祖濫殺功臣,總是拿韓信來說事兒,但是卻不知道這裡面有三個大問題:第一,韓信是劉邦殺的嗎?第二,韓信該不該殺?第三,韓信是劉邦的臣子嗎?

第一點很好解釋,韓信之死,是蕭何張良陳平合謀,呂后動的手,而劉邦當時正領兵在前線打造反的陳豨呢,回來後聽說老婆把韓信幹掉了,還感到很韓信很可憐呢。

第二點韓信該不該殺?結論是該殺,因為陳豨造反就是韓信指使的,並且準備趁劉邦出征京城空虛而搞個後院起火,估計是準備連老朋友蕭何也一起幹掉的,所以蕭何才能狠下心來先把他做掉了。

第三點就是韓信到底算不算劉邦的臣子,這個問題解釋起來就有些麻煩了,以為韓信雖然曾經被劉邦拜為大將,但是也曾趁火打劫逼著劉邦承認他“齊王”的既成事實,而那時候劉邦是“漢王”,兩人的地位實際是一般高的,甚至和劉邦與西楚霸王項羽之間的地位也不一樣,畢竟那時候項羽還是“盟主”,還算劉邦名義上的領導。

後來劉邦搞掉了韓信的齊王,只讓他做個淮陰侯,還放在身邊做個顧問,沒事喝喝酒聊聊天開開玩笑,可是沒想過韓信要造反,更沒想過要殺他。

其實總歸算起來,加上齊王韓信,被劉邦幹掉的也就是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前燕王臧荼、後燕王盧綰、長沙王吳芮、韓王信。

除了張耳死後讓兒子張敖接了班,然後劉邦把張敖降成了侯爵(部下想謀殺劉邦),其餘的人數不多,咱們可以一一來盤點一下。

那個梁王彭越,原本是劉邦的盟友(不是屬下),大漢一統天下,成了梁王,但是這個梁王很不聽招呼,劉邦打陳豨,讓他帶兵支援,他就假裝有病而坐山觀虎鬥,後來乾脆想造反,被劉邦抓起來扔給了司法部門,司法部門一審訊,還真有這事兒,就按法律把他殺了。

至於淮南王英布,他原本就是項羽部將,也從沒把劉邦放在眼裡,後來真的造反了,兩軍對陣的時候,還明確告訴劉邦:“我就是想當皇帝!”

前燕王臧荼,那也是真的起兵造反了,沒打過劉邦而被殺。後燕王本來是劉邦發小兒,但是陳豨造反的時候,他不幫著劉邦幫陳豨,這樣的人自然任何一個皇帝都饒不了他。而且這個盧綰後來居然跑到匈奴去了,是自己病死的,跟劉邦沒啥關係。

韓王信不是齊王韓信,他是個漢奸,他的封國都城被匈奴包圍後,就跟匈奴勾搭上了,後來乾脆起兵造反(估計是仗著有匈奴撐腰),兵敗後直接逃到匈奴,還多次率軍攻打漢朝,代相陳豨造反就是他攛掇的,他是在領著匈奴兵攻打漢朝的時候,被將軍柴武給砍了。

長沙王吳芮老老實實地當他的長沙王,劉邦跟本就沒動他,他的王國傳承了四代,直到他的玄孫吳差(吳著)沒有後代,長沙王才變成了漢景帝的兒子劉發。

終於把異姓王說了個遍,從上面的文字我們可以看出來,只要不造反,異性諸侯王也能安然無恙,而那些起兵造反的,實際上是有資格並有行動來跟劉邦爭奪天下的,劉邦剿滅他們,實際是統一戰爭的延續。在他們眼裡,自己並不是劉邦的臣子而是敵人和對手,當然劉邦也可以這麼認為。

那麼我們就可以回到問題的核心了:你說劉邦濫殺功臣,那麼他殺了哪個功臣?即使有功於大漢,都起兵造反了,還不趕緊剿滅殺掉,那不成要把大漢江山拱手相讓? 就是讓,也不能讓給做了漢奸和匈奴帶路黨的盧綰和韓王信呀。


半壺老酒半支菸

在劉邦眾多的開國功臣中,韓信善戰,蕭何善籌(籌措軍需),張良善謀。韓信南征北戰,給劉邦打下了大片國土;蕭何在後方積極籌措,給前線源源不斷接濟軍需;張良則運籌帷幄之中,讓劉邦能最終決勝千里之外。那麼,劉邦在先後殺掉韓信、彭越、英布之後,為什麼沒有殺掉張良以絕後患呢?其原因:一是張良善忍;二是張良對劉邦忠心;三是張良懂得功成身退。

張良不但善謀,而且善忍。老子說過:“富貴而驕,自遺其咎。”一個人如果功高自傲,往往會帶來厄運,一個人特別能忍,往往一世平安。張良有多麼能忍呢?說個他年輕時的故事。張良當年在下邳(今江蘇睢寧)的時候,一次在一座橋上看風景,一位白髮老頭,慢悠悠地上得橋來,在張良身邊,恰巧掉了一隻鞋,老頭讓張良幫他把鞋子撿來。

張良非常不情願,但他忍了,撿起鞋遞給老頭。誰知,張良幫老頭撿了鞋後,老頭又得寸進尺,要張良幫他穿上,張良本來很氣憤,但他又忍了,單膝跪地,幫老翁把鞋子穿上。後來,老頭給他拂曉時見面,張良如約而至,老頭卻次次說他晚了,讓他下次再去,如此者三,張良都忍了。因為他的忍,張良最後得到了《太公兵書》。正因為有了這個物質,而且還從中受益,所以後來張良凡事謹慎謙讓,從不與人爭鬥,忍成了他最突出的性格。

劉邦身邊最忠心的人,一者蕭何,二者樊噲,三者張良。此三者,無論情況有多複雜,無論情勢有多危險,無論劉邦淪落到何種悲慘境地,他們都始終如一,緊緊相隨,對劉邦從無二心。鴻門宴之前,劉邦與項羽為關中王而暗暗較勁,劉邦駐軍灞上,項羽駐軍鴻門,項羽因劉邦拒他於關外而暴跳如雷,第二天就要發兵攻打劉邦。

當時劉邦兵力不到十萬,項羽所率諸侯軍近四十萬,項羽只要長戟一舉,劉邦即刻就會死翹翹。這時卻橫裡殺出個項伯,張良對項伯有救命之恩,為了報恩,項伯連夜給張良送信,讓他趕快逃跑,以免連累被殺。而張良絲毫也沒有考慮自己的安危,而是拉著項伯為劉邦出主意、想辦法,最後使劉邦轉危為安,平安度過難關。可見張良對劉邦的忠心。

第三個方面,就是張良有謙讓之風,懂進退之理。劉邦奪取天下,當上皇帝后,為了分封功臣,大家爭執吵鬧了許久,只有張良與世無爭。對於張良,劉邦視為左右手,曾說:“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然厚愛三分。劉邦曾單獨召見了張良,要封他個萬戶侯,讓他自己選擇齊地三萬戶。

然而,張良不但不爭,對於這種特殊關愛竟然還推辭不受,說自己功勞不大,封三萬戶不敢當,封個留侯就可以了。可見,張良不貪戀權位,不在乎利祿。正因為他知道“功遂身退的”天道,所以劉邦對他非常放心,最後才得以善終。


帝國的臉譜

當官絕對是一門技術活。縱觀歷史,有人一生為官,未必能當好官;有人一生追財,到頭來變得人財兩空。歷史上從來不缺聰明官,但看客獨獨佩服西漢初年的張良。

有人會問,同為漢初三傑的蕭何、陳平也很厲害,但比起張良還差之一截。也有人會說,歷史上還有房玄齡、張居正、曾國藩等人也很聰明,但比之張良還有距離。

張良是輔佐劉邦打天下的謀臣,在劉邦關鍵時候出謀決策,應該說沒有張良就沒有大漢王朝。鴻門宴時,張良臨危不懼,才救了劉邦一命,否則劉邦早就成了項羽的刀下鬼了,歷史將被改寫。

閒話少說,直入正題。關於張良的能耐網上搜索很多。今天看客就談他們聰明之處,進一步剖析他的為官之道,張良之所以沒被劉邦所殺,主要有四個原因:

1.退而避之

劉邦就是一個鄉間二流子起來的皇帝,就連司馬遷在《史記》中也不迴避劉邦的身份,說他不事農事,是一個不喜歡幹農活,天天想取巧的人物。但事實證明,劉邦在這條路上得益於天時地利人和的環境條件,還真就走通了。

劉邦是什麼樣的人,以張良的聰明勁,他能看不出來?所以張良最初輔佐劉邦一段時間後,又堅定離開劉邦,去輔佐韓王。歷史記載張良當時並不是劉邦的人,只是當時迫不得已才跟了劉邦一段時間,後來又去輔佐韓王成。一個是張良會做人,好女不嫁二夫,好漢不做二臣。但更為重要的,張良已經洞悉了劉邦的為人,以劉邦的身份,即使當了皇帝也好不了哪去。但後來韓王成被項羽殺掉後,張良為了生計無奈又去投靠劉邦,而後幫助劉邦滅了項羽,報了家仇國仇打下天下。

劉邦登基做了皇帝后,張良就開始抱病不出來了,當時張良還沒有辭官。史料記載張良時常有病,身體很弱就在家養病。說實在話,以那時的醫療條件,時常有病早死了,這其實是張良的計謀。當時劉邦得天下後,就開始誅殺那些開國功臣,張良早就算出來了。所以張良選擇退而不辭的策略,最符合當時環境。以當時張良的官職,只是一個留侯,是一個虛職,沒有多大權力,對劉邦構不成威脅。而這個很虛的官職,早在劉邦剛當皇帝時,張良就選了。如此看來張良是有“後眼”的人。他深知“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這句話是張良搭擋韓信被劉邦殺之前的一句話。

2.不要官職

跟隨劉邦打天下的那幫人,不是凡人。比如蕭何、陳平、韓信等人,都是些很厲害人物。但劉邦坐皇帝后,要除掉那些對自己威脅的人,靠的也是這些官員。當時大興告密之風,不是韓信被告謀反,就是告劉邦親家樊噲謀反,那些分封的異姓王,以及從項羽那投降過來的人更遭殃了,大都被告謀反罪誅殺。

張良是什麼人,那是能掐會算的人。他對劉邦手下的文臣武將很瞭解,於是分封官職的時候,張良堅決不要,只要個江蘇沛縣的留侯,這只是個虛擬官職,本人還在劉邦手下當謀臣。要擱現在人會說,這張良太傻了,人家都拱著當大官,他卻不要權力。其實這就是張良聰明之處。什麼是官場?那是踏著別人鮮血的一條路,即使那些踩在別人肩膀上當上官的人能善終,死後也不會有好的結局。

比如陳平就是一個善於出陰謀詭計的人,從劉邦打天下到劉邦坐天下,陳平也沒少給劉邦出計謀。雖說陳平本人沒出什麼事,也善終了,但陳平的曾孫卻被殺,繼承下來的侯位也被收回。這也驗證了富不過三代的諺語。

再接著說張良,他不要權力,不要實職,實際上就是脫離內部鬥爭的核心,沒人會將他當成對手,這就是張良的大聰明。

中國曆來就有當官光宗耀祖之說,有的人為了當大官,拱破頭往裡鑽,總算當了大官了,到頭來卻一場空。

3.不戀錢財

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人無外財不富”,官與財總有割捨不斷的關係。但有的財本身你壓不住,就會命喪財下。從古至今有多少人見到錢財以後,眼睛就泛綠光,因財而喪命,但這也難怪,沒有錢怎麼享受生活呢。而反觀張良這個人,居然視錢財如糞土,什麼錢都不要,後來隻身跑到山裡修道去了,張良才叫享受生活。

話說當時滅了秦朝,天下初定,項羽自封為西楚王,開始分封天下各路諸侯,把劉邦分在比較偏僻的四川為漢王。張良就打算回去繼續輔佐韓王成。臨走時,劉邦為了感謝張良輔佐期間的貢獻,就給了張良很金銀財寶,這些錢財足以使張良三輩子花了。但張良收下後,就拿著這些錢財去賄賂項伯,讓他再給項羽說說,把劉邦封地再擴大些。後來這些錢財還真起了作用,劉邦又加封漢中王。這要擱愛財人手裡,早把錢收為己有了。

再說劉邦平定天下後,也按照功勞進行分封,讓張良選擇齊國三萬戶作為自己封地,張良當即拒絕,他只選擇了與劉邦相遇之地沛縣當個留侯。要知道侯爵大小可與富貴大小相連的。有人會說張良是個傻子,給的富貴都不要。其實張良並不傻,他深知劉邦,深知朝中大臣,那就是“吃進去多少,將來要吐出多少”的辯證法。

4.洞察人性

人性之初是善,但人性本身又有惡的一面,這一點張良深刻認識到。仔細琢磨張良這一生很超脫,但其實張良也面對人性的考驗。當時劉邦喜歡戚夫人,還給劉邦生了個孩子劉如意,擱不住戚夫人枕邊風吹著,劉邦就想改立太子。原配夫人呂后知道後,非常害怕,這要是廢了自己兒子孝惠,往後肯定沒好日子過。呂后早就知道張良的厲害,就讓張良給出個主意。

張良一時犯愁了,他本來抱病在家不參與朝廷事了,更何況劉邦家事呢。而且張良始終堅持“疏不間親”原則,那就是外人不要參與別人的家事。但作為皇帝老婆親自找他來出主意,這也是“聖旨”,張良又不能推辭。張良深知呂后不是一個善茬,如果拒絕了,自己命就不保了。無奈之下,張良就給呂后出了個主意,讓他把“商山四皓”請出來輔佐太子,這四皓是誰,都是天下有名望的八十歲老人了。後來,呂后就按照張良計謀去辦。劉邦一看太子居然能把四皓請出來,再改立太子,那就違背天下人意見了。

其實細細想來,張良雖出了主意,但張良並沒有直接去勸劉邦,可見張良對劉邦和呂后瞭解到何等程度。

後來張良居然連僅有小康生活都不要了,跑到山裡修行自找苦吃了。其實現在想來,張良才叫享受生活。

如果張良再抱病在家,有時出現,有時迴避,勢必引起朝中大臣的猜疑。那些大臣心是黑的,看你不順眼參上一本就夠人喝上兩壺的,有時甚至把小命都搭上。所以,只有遠離是非了,才會清靜於心,安然放下,自得其樂。錢財並不能增壽,修身養性才會頤養天年。

當官這門技術活多學學張良,既保全自己,也保全家人。財富也不是大風颳來的,只羨慕別人財富,看不到別人付出,那就是要命財了。


泥腿看客

所謂劉邦開國後盡殺功臣,本來就是個訛傳。

漢初開國三大功臣,一般就是指韓信、張良和蕭何,只有韓信被殺了。除了韓信之外,被殺的還有彭越、英布。不過,英布是在項羽時期就已經分封的諸侯,只是在楚漢之爭中選擇了劉邦陣營,參與了對項羽的戰爭。彭越則是劉邦自己封建的梁王,也在楚漢之爭中立下了重要功勞。

秦國統一隻維持了14年,就在陳勝吳廣起義的打擊下崩潰了。陳勝吳廣起義之後,秦國崩潰,當時社會上的共識還是秦消滅六國,統一變為郡縣是不對的,各國貴族也都還在。所以,在秦朝崩潰之際,六國貴族紛紛重新建立各自的國家。有些是原來的貴族自己立國,有些是陳勝吳廣派兵消滅當地的秦軍,找到原來的貴族,重新立為諸侯。

從本質上說,項羽和劉邦滅秦,就是已經復國的各國諸侯在楚懷王的統一領導之下消滅秦國,重新回到秦滅六國之前的諸侯國狀態。在劉邦和項羽各自率兵出發時,楚懷王說,先入關者為王,意思就是誰先入關消滅秦國,誰就可以被封為秦王。所以劉邦在入關滅秦之後,封鎖函谷關,意圖就是要按照事先的約定,在關中當秦王。

鉅鹿之戰後,項羽在派人勸降章邯的時候,給章邯的許諾也是入關滅秦之後,立章邯為秦王。不過,項羽得到劉邦已經佔領關中的消息後,在函谷關遇到劉邦軍隊的抵抗,就毀關而入,進入關中,大肆劫掠,然後退出關中,封建諸侯,自己建都彭城,自立為西楚霸王,也就是諸侯盟主的意思。

項羽自己違約在先,違背了楚懷王的約定,沒有封劉邦為秦王,而是封他為漢中王,又害怕秦國再次強大起來,於是把秦國故地一分為三,分別立章邯、司馬欣和董翳為王。這樣,實際上就是把六國統一之前的秦國故地分為四個實力都比較弱小的國家。在關東地區,也同樣對諸侯封地進行了調整,縮小各國封地,以防止他們強大起來,威脅到項羽的地位。

劉邦到漢中封地之後稍事整頓休息,就出兵關中,司馬欣和董翳先後投降,只有章邯進行了激烈抵抗,最後困守孤城,堅持了一年多,但於事無補,劉邦迅速就基本上全部佔領了原來的秦國故地,拉開了和項羽長達四年的戰爭。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原來就跟隨劉邦起兵的一大幫功臣之外,新加入了張良和韓信等人。

漢軍出關東之後,原來項羽分封的諸侯,紛紛倒戈投降了劉邦。韓信則率軍先進入今天的山西境內,再到河北,再從河北南下山東和河南,沿路的諸侯有的投降,有的被消滅,投降了的諸侯繼續在原來的封地為王,比如韓王信,就是投降了的諸侯,被消滅了的諸侯則由劉邦重新分封自己的功臣為王,比如盧綰就被劉邦封為燕王。而在這個過程中,韓信也請求封他為假齊王,劉邦本來不同意,在張良的暗示下,才表示同意。

彭越在秦末起義的時候就自己起兵了,後來率軍加入了劉邦陣營,先被劉邦封侯,劉邦佔領魏國故地之後,任命彭越為魏相,實際上就是代替劉邦監國魏國,原來的魏王只是個傀儡擺設。後來,劉邦又對諸侯封地進行了調整,原來的魏國被分拆,彭越被封為梁王。在對項羽的戰爭中,彭越和韓信一樣,立下了汗馬功勞。

英布則是被項羽封為九江王的,在原來的楚國故地境內,實際上是在項羽的統治中心彭城的南邊。在韓信和劉邦圍攻項羽的關鍵關頭,劉邦派人遊說英布,讓他加入了漢軍陣營,參與了對項羽的圍攻,條件當然是在消滅項羽之後,給他擴大封地。

到消滅項羽,劉邦登基為帝的時候,基本上就是這個情況,關東各地諸侯林立,劉邦封建的自己的子孫和原來的諸侯、功臣封國犬牙交錯,大體上是一個相互牽制的均衡局面。而其中相對來說,實力比較強大的主要就是韓信、彭越和英布。所以,劉邦認為他們會威脅到漢朝的安全,就先後誅殺了他們。

在誅殺韓信、英布和彭越之後,劉邦也先後廢黜了原來留下的異姓王諸侯,並且確立了非劉氏不得王的分封原則,只有皇室宗親才能獲封為王,外姓即使有再大的功勞,也只能封侯,而不能封王。

所以,我們傳統上說的所謂劉邦誅殺功臣,其實客觀上就是劉邦消滅異姓諸侯王,加強中央集權的過程,也就是那些不僅有封地,而且有軍隊,有實力的功臣諸侯。至於像蕭何、張良這樣並不掌握軍隊,也威脅不到漢朝的中央集權的功臣,就沒有被誅殺。

實際上,這個消滅異姓諸侯王的過程持續的時間相當長,在韓信、彭越和英布被誅殺前後,燕王盧綰和韓王信都感受到了威脅,從而逃往匈奴,投降了匈奴。劉邦自己分封的宗室諸侯王有封地、有軍隊的情況,則一直持續到了漢景帝時期平定七國之亂,才最終解決,從而建立了完全的中央集權帝國。


蕭武

首先必須強調一點,劉邦並沒有殺盡功臣。漢高祖殺了哪些功臣呢?主要是臧荼、張敖、韓王信、彭越、韓信、英布等幾個,像蕭何、陳平、周勃、曹參等等,劉邦是一概沒殺。韓信等人有什麼特點?最顯著的:有地盤、有軍隊,久經沙場,他們對劉家江山形成了實質性的威脅。因此,劉邦必須利用各種手段將他們翦除。如果劉邦哪天死了,劉盈接班,柔弱的、年輕的新君能夠鎮住這群驕兵悍將嗎?明顯是不能的,若是韓信等人起兵造反,漢家天下危矣!劉邦的想法是,趁自己健在,把他們除掉,將異姓諸侯王換成同姓諸侯王,這樣就安全了。

為什麼不殺張良,張良不是足智多謀嗎?第一個原因:張良知進退,劉邦稱帝后,張良多抱病不出,很少活躍在政壇上,有點明哲保身的意思。劉邦知道他的想法,自然沒有殺心,對皇權沒有威脅呀。第二個原因:張良不是諸侯王,手上沒有兵權,沒有地盤。一個無兵無地的人怎麼造反?他就算想幹,又有誰跟著呢?與其無緣無故殺害功臣,還不如讓張良善終,省的後世還要批評他不近人情。另一位功臣蕭何,長期擔任一國擔任丞相,他就被皇帝懷疑過,甚至打入了牢房。可是最後,劉邦並沒有痛下殺手,最多隻是停留在懷疑階段。因為他清楚,蕭何也沒有造反的條件,警告警告,就足夠了。


時拾史事

偏激的說辭,主觀的臆斷

首先劉邦開國後殺盡功臣這個說法是片面和不客觀的,劉邦是殺了一些人,但是基本上都是造反的異姓王或心存叛逆之心的人。功臣如蕭何、張良、樊噲、夏侯嬰、曹參、陳平、王陵、周勃等人都沒有被殺,不知道這個殺盡功臣的說法是從何而來的。


誇大其詞是一般人的做法,客觀判斷才是智者的思維,分析事情的前因後果才是理性的判斷。這個殺盡功臣的說法有很大的誤導嫌疑,在我看來就是對劉邦心存偏見,不客觀公正的一種說法罷了。

謀國之臣,立業之功

再說為什麼不殺張良的問題,殺人是需要理由的,作為帝王的劉邦只殺可殺之人。在我看來劉邦沒有任何理由殺張良,因為張良對於劉邦有百利而無一害,劉邦除非自己暈了頭,否則是不會殺張良的。


張良是劉邦的智囊,劉邦平定天下的很多關鍵謀略皆出自張良。張良瞭解劉邦,更瞭解自己,知道自己畢生的追求是什麼。

不爭不戀,無慾無爭

張良的最大心願就是消滅暴秦,作為韓國四代重臣之後,張良不過是個復仇者。暴秦已滅心願已了,張良功成身退,不居功不貪利,遠離權力遠離是非,這樣的人劉邦有什麼理由去殺呢?

眾人眼中的功名利祿,在張良眼中不過是將軍冢。張良知道遠離是非的根本方法,就是不觸是非。捨得常人眼中的利益,才能求得常人看不見的安全,這就是謀聖之謀。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草根出身的劉邦創業艱辛,若不是有張良的謀劃,恐怕難以成事。劉邦自己也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劉邦還多次在危急時刻拯救劉邦性命,如鴻門宴上,正是張良預知危險提前疏通了項羽身邊的人,千鈞一髮之際勸住了項羽,才讓劉邦逃過一劫。

但歷史上”狡兔死、走狗烹“的事例太多。每位開國功臣都有重大功勞在身,皇帝一旦站穩腳跟,就會考慮功高震主是否會威脅皇權的問題,這就需要功臣們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

張良與韓信、蕭何同為劉邦登上皇位的三大功臣,卻是唯一得以善終的人,關鍵在於他深諳帝王心理,刻意選擇與權力保持距離。皇帝對這樣的人放心,自然也就不會苦苦相逼了。

張良一直在劉邦面前塑造自己不貪戀權力的形象。與一眾想要建功立業、列土封疆的古代功臣們不同,張良不顯擺自己的功勞,反而感恩遇上劉邦後,自己才實現了推翻秦國暴政為韓國報仇的心願。在劉邦要論功行賞時,張良拒絕了高官要職,堅持要在與劉邦最初相遇的沛縣當個萬戶侯,再次向劉邦表明自己的忠誠與安分。

張良最聰明的是,他很清楚身在權力中心就絕沒有獨善其身的可能。譬如說官拜宰相的蕭何,為了穩固地位,就必須構建一個以自己為中心的政治堡壘。成為了一個利益共同體,即使哪天你想明白了要後退,別人也會合力去推著你走,每一步都是萬丈深淵。所以張良一開始就自請告退,表示自己只想靜靜地修道成仙。

事實上,劉邦坐穩天下後,張良基本上都是託病不出的,很少參與漢室的權力鬥爭。直到劉邦有意改易太子,呂后親自找到張良幫忙解除危機。漢高後二年,張良病逝,諡號文成侯。


生猛歷史

結論:劉邦殺諸侯王等於是把上市公司私有化,而朱元璋殺功臣等於董事長開除公司業務能力強的員工。


劉邦什麼時候殺盡功臣了?功臣列表裡140多個功臣呢,有幾個死的?


而劉邦起家的老班底,也就是俗稱的“豐沛元從”更沒有人被殺啊。


劉邦殺的並不是功臣,而是以前的合作伙伴。


別忘記項羽分封諸王的時候,除了義帝,其他諸侯王理論上都是平級的,項羽只是諸王的“班長”而已。


所以,漢初封王的異姓王和後來朝代的王不一樣,如韓信、張耳、彭越、英布這些諸侯王更多是劉邦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劉邦的下屬。


事實上大家完全可以把劉邦殺諸侯王的舉動看作是劉邦進行統一天下過程中的一部分,也是最後一部分。真正標誌著劉邦統一天下的其實不是他做皇帝,而是白馬之盟。


白馬之盟確立的“非劉不王,非功不侯”原則才真正標誌著天下的統一,之後有資格做皇帝藩國的只有劉氏皇族,而其他外姓人只能做劉家的“臣子”。這個認識並不是只有劉邦一個人有,當時諸侯王們其實也很清楚認識到這一點。


劉邦遊雲夢,把楚王韓信軟禁帶到了長安,並且貶爵為淮陰侯,這事實上是把韓信從同事變成臣子,所以韓信對這種地位落差是非常受不了的,所以《史記》記載韓信的牢騷“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與絳、灌等列”。


有一次他去樊噲家吃飯,樊噲對韓信依然很尊敬,還稱呼他為王,迎接時還主動說“大王乃肯臨臣”(注意,樊噲認為自己在韓信面前也是臣),而韓信回答的更有內涵“

生乃與噲等為伍!”


這並不是韓信看不起樊噲,而是感慨自己地位如今已經和樊噲一樣了,其實這種感慨在今天職場上也經常出現,比如某公司上下級在另一家公司竟然成了平級的同事時,曾經的上級往往都會發出類似韓信的感嘆。


由此就可以知道劉邦殺諸侯王實際並不是誅殺功臣,而是真正的誅殺同僚/異己,張良是明確的劉邦的部下,劉邦又怎麼可能殺他呢?


劉邦殺諸侯王和朱元璋殺功臣是有本質區別的,絕對不是一回事。劉邦殺諸侯王類似今天把上市公司私有化,朱元璋殺功臣是類似董事長開除業務能力強的員工,兩回事。


蘭臺

張良能活命,贏在情商,而不是智商



並非武將

和韓信不一樣,張良並非武將,他只是一個出謀劃策的文臣,所以劉邦完全沒有必要除去張良。畢竟,從出謀劃策到攻城略地還有一定的距離,其中間隔著人事組織、具體定位、確實方案到最後的血肉拼搏,可惜張良並不具備這些條件。當年張良刺殺秦始皇,正因為他沒有號召力組織起義,所以才僱傭了一個殺手,組成了一個“二人團”,一個單薄的組織。可見,張良對劉邦並沒有實際威脅,自然也沒有殺身之禍。



自律自覺

張良,沒有殺身之禍,也因為他是個有內涵的人,講文明、懂禮貌。韓信雖然也很聰明,但卻十分自大,總是到處得罪人,有時甚至是領導。有一次,樊噲、周勃(侯爵)拜見韓信,此時韓信剛剛被劉邦降爵,由王爵降到侯爵。二人很客氣,仍然稱呼韓信“大將軍”(居於眾將之上),但韓信很不客氣地發了句牢騷:“我現在竟然和殺豬的殺狗的屠夫(樊噲、周勃)一同進出了。”



樊噲、周勃都是耿直的武將,也清楚韓信確實才能過人,自然沒有在意,可怕的是在劉邦面前,韓信也肆無忌憚。大將軍韓信有一次打了勝仗,很高興,漢王劉邦於是向他請教一些軍事問題,說:“大將軍,你真厲害,你覺得別的將領如何,譬如樊噲”。韓信說,“匹夫之勇,最多能帶領一萬”。劉邦接著問,“曹參如何呢”,韓信不假思索地說,“初出茅廬,最多三萬人”。劉邦很好奇,於是想看看自己的能力如何,可是韓信笑著說,“大王事必躬親,最多可帶領十萬人”。劉邦聽了很不得勁,繼續問韓信,“大將軍,你能帶多少呢?”韓信笑著說,“多多益善”。劉邦聽了很不高興,反嗆韓信道:“既然你那麼厲害,為什麼我是漢王,你是大將軍呢”。韓信這才知道收斂,知道得罪了劉邦,於是解釋道:“大王是帶領將領的,我韓信只是帶兵的,大王自然居於卑職之上”。



所以說韓信的死,不全是因為劉邦心胸狹窄,而是他沒有心計,也不懂禮數,暴露了自己的實力,讓劉邦感到了一些威脅。相反,張良本身就是一個貴族,而且出謀劃策也總是該說的說,不該說的沒有半句廢話。因為他知道,第一,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第二,伴君如伴虎。



自知之明

很多人,沒有自知之明,尤其在面對利益的時候,正如耗子給貓當三陪——掙錢不要命了,但張良不是。他實際上是漢朝的重要功臣,甚至比一些赤膊上陣的武將更關鍵。比如鴻門宴,正是張良的挽救,才使劉邦虎口脫險,有了後來戰勝項羽的機會。可是,封官時,與許多爭搶爵位的武將不同,張良的爵位卻是排在後面的,他甚至還請求減少自己的封邑。這是因為他明白“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不管你曾經功績如何,現在自己確實不能發揮作用了,不給領導增添煩惱就是最正確的選擇。劉邦雖然最後削減了他的封邑,可是也成了保全自己重要加的分項,要知道,劉邦晚年甚至想拿發小加連襟的樊噲下手,你就能明白張良的自知之明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呢。



所以,張良能活命,是因為定位準確、出擊及時,並不是有什麼張良妙計。情商其實很簡單,想別人所想,及別人所及,你就會有一個滿意的人脈關係,而不用去苦思冥想什麼厚黑學,去研究什麼宮廷鬥爭、職場謀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