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清華”講壇啟動 清華大學打造新人文格局

“人文清華”講壇啟動 清華大學打造新人文格局

校長邱勇開壇,作家格非首講

“人文清華”講壇於2016年1月10日19:00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開啟,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親自開壇,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著名作家格非開講第一期——“重返時間的河流”。

“人文清華”講壇啟動 清華大學打造新人文格局

“人文清華”講壇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開啟。

“人文清華”講壇啟動 清華大學打造新人文格局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致辭。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開壇致辭中說,2016年清華大學將迎來105歲生日,在2011年清華大學舉行百週年慶典時,所有清華人回望過去一百年,曾經發出這樣的感嘆:百年清華,百年輝煌。今天,清華大學進入第二個百年,站在這裡展望未來,作為校長我想說:百年清華,人文日新。在時間的長河裡,百年不算長。清華的第一個百年和第二個百年之間,一定會有延續,也一定會有變化。清華的第二個百年需要我們共同去努力,共同去見證。但是今晚我想說,清華的第二個百年,一定會更創新、更國際、更人文。

邱勇指出,清華不缺人文傳統,清華歷史上有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四大國學導師,有聞一多、朱自清等文學大師。實際上,清華大學的“清”、“華”兩字本身都有非常豐富的人文含義。公元720年,唐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張九齡在一首詩裡寫道“清華兩輝映,閒步亦窺臨。”他講的“清華”兩字,“清”是純潔、安詳的意思,“華”是茂盛、希望的意思。公元1906年,王國維先生在《人月圓•梅》中寫到“一聲鶴唳,殷勤喚起,大地清華”。清華人一直希望有一個“清華兩輝映”的校園氣氛和文化,同時所有清華人胸中都懷有一種“大地清華”的理想。今天我們正式啟動“人文清華”講壇,期盼通過這個講壇能夠呈現過去20年、30年清華大學在人文學科方面取得的人文成就和思想成就,希望清華的學者在這個講壇上講人文的故事、人文的思想,並讓這種思想穿透校園、影響社會。

邱勇表示,今天“人文清華”講壇正式啟動,作為校長還有一個心願,希望這個講壇的開啟標誌著清華人文學科新格局的形成。同時,對格非教授和他未來的創作也充滿期待。

“人文清華”講壇啟動 清華大學打造新人文格局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著名作家格非演講。

格非受邀作為第一期的主講人,選擇了“重返時間的河流”這一主題,探討“文學時空觀的演變及其意義”。格非憑藉系列作品《江南三部曲》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擅長對文學、社會、歷史等問題做深入探究,是一位學者型作家。此前他還憑藉中篇小說《隱身衣》先後獲得老舍文學獎和魯迅文學獎,將國內最重要的三大文學獎全部收入囊中。他的創作和文學觀,大多基於對現代人生活狀態的觀察與思考,認為“總體性的文學乃是對社會生活的反映和模仿”。

格非此次在“人文清華”演講的內容,來自他對時空關係失衡的痛切感受。他發現在現實生活中,當代人的時間被空間切割成碎片,生活陷入被動,生活的意義消解殆盡;在文學敘事中,時空觀同樣發生了畸變,導致永恆消失、目的與意義匱乏。

格非在演講中說到,敘事文學中有兩個最基本的構成要件:一是時間,二是空間。時間是指人物必須經歷時間變化,任何故事都必然包含著一個時間上的長度量——起始、發生、發展、高潮和結尾。作者通過對人物經歷和命運的描述,呈現故事的目的和意義,並提供相應的道德教諭。而空間則是指時間變化中的一系列畫面、場面、場景、肖像、裝束、環境、器物等事物。如果我們把時間比喻成一條河流的話,那麼空間指的就是河流上的漂浮物和兩岸的風景。

格非指出,在傳統文學中,空間是時間的附庸,空間依附於時間,空間的意義依附於時間的意義。但是,自18世紀以來,文學時空觀發生了鉅變:首先是空間性場景和畫面的獨立,接下來,對空間的熱衷和迷戀壓倒了對於時間和意義的關注與沉思。最後,時間乾脆被取消了。20世紀現代主義小說倡導用空間來取代時間,這樣一種敘事也被稱之為“空間性敘事”。時間這條長河中堆滿了空間性事物,河流淤塞,面臨乾涸。

在格非看來,造成時空觀鉅變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社會本身的變化。因為文學總體上說,是對社會現實的反映和模仿。他總結到,如果從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列夫•托爾斯泰的立場出發,社會層面的現代性變革,也可以簡單的被描述為:上帝讓位給了自然科學。他強調,科學可以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便捷,可以飛速地拓展我們生存和認知的空間,但它並不能獨立賦予我們的生活以全部的意義。

在演講的最後,格非表示,今天越來越多的讀者乾脆放棄了對意義的尋找,沉湎於令人愉悅的空間性的事物中;越來越多的作家乾脆放棄了文學最古老的職責,為消費時代提供廉價讀物。但無論如何,空間性事物雖然可以令我們著迷,但本身並不產生意義,意義只能由時間性維度來提供。沒有對於時間意義的沉思,空間性的事物充其量也不過是一堆絢麗的荒蕪。他呼籲人們重返時間的河流,重建時空的平衡。

“人文清華”講壇啟動 清華大學打造新人文格局現場聽眾提問。

格非的演講內容充分體現了“人文清華”的定位,主講人既是一位學者,分享其學術研究的成果;又是一位思想者,以自己的思考和情懷來啟發公眾、影響社會。演講結束後,格非還與現場聽眾進行了互動交流,聽眾們圍繞演講的主題提出了各種問題,格非一一做了精彩的回答。

“人文清華”講壇將在傳承歷史文脈的基礎上,著重呈現清華的新人文成果,遍邀當代人文大家,在標誌性建築新清華學堂定期開講,構建一個人文思想持續發聲的公共空間。講壇內容將通過公共演講、電視、紙媒、網站、社交媒體等多種途徑進行立體傳播,讓清華的新人文之光穿透校園、影響社會。

“人文清華”講壇啟動 清華大學打造新人文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