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法」徐建說:“電商專供”也要規範

【看法】“電商專供”也要規範

徐建說

這幾年,電商有多火,網購有多熱,相信所有“剁手黨”都有深切體會。特別是那些在電商擠壓下生意慘淡,甚至難以為繼的線下店面,對此更是有“多麼痛的領悟”。而電商網購之所以受到熱捧,除了它可以實現“足不出戶,送貨上門”等諸多便利外,最主要的還是很多時候它較之於線下渠道的價格優勢。因為網店不同於實體店,通常會省下可觀的租賃、人工、水電等成本開支。

當然,這種差價優勢應當是建立在同種商品服務、同等質量性能前提之上的,絕不是說價格相對低了,質量、性能和工藝水準等也隨之下降。那樣的話,相信大部分消費者是不會買賬的,同時也沒有哪個商家敢站出來理直氣壯地說,“我的價格低,所以品質也差”。

可是,這個困擾很多人的“電商專供”又是怎麼回事?單從字面上理解,自然是“專供電商渠道”之意。但如果是同一款商品,為什麼要分線上、線下兩個供貨渠道?難道是“看似相同實不同”,裡面藏著什麼貓膩和玄機?除此之外,人們還發現很多“電商專供”商品,在商場裡找不到同款“兄弟”,難道是廠商專門為線上客戶特別設計生產的“福利產品”?對於這些疑問,普通消費者是很難弄清楚的。因為除了商品包裝上“電商專供”這4個字,其他沒有任何說明和解釋,詢問商家也難有準確的答案。

不過,從媒體的一系列實測和曝光來看,部分“電商專供”“網絡特賣”確實與線下商品在選材、做工、耐用性甚至售後服務上有明顯差距。這些商品雖然不是假貨,但產品質量與線下同款存有差異,卻是不爭的事實。而線上線下進行“差別定製”,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節約成本、降低售價。如此,既避開了不同銷售渠道間的利潤互搏,又滿足了互聯網消費人群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算得上一舉多得。

但是,從媒體披露的情況看,有的商家賣的“電商專供”商品與實體店同款商品在編碼、外形上僅有細微不同,消費者不仔細研究,根本分辨不出來;還有的商家將“電商專供”款混在普通商品中一起銷售,不少消費者因為不注意,常常“被套路”。這些現象,無疑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涉嫌欺詐營銷。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認為,商家如果賣的是“電商專供”商品,首先必須要保證質量合格,並符合產品的品牌定位,其次應該向消費者進行明示,並告知消費者商品之間的差異,讓消費者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進行選擇。同時,相關部門也要加強管理,通過規範“電商專供”商品的標識與銷售,有效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