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戰前夕中日兩國統治者都很忙,只不過忙的事情不一樣!

甲午海戰前夕中日兩國統治者都很忙,只不過忙的事情不一樣!

頤和園原為清漪園的一部分,咸豐十年(1860年)與圓明園為英法聯軍焚燬。隨著光緒帝年長親政,慈禧太后不得不在頤和園“頤養天年”。為迎合慈禧太后的窮暫極欲,主管海軍衙門的醇親王奕環借等辦海軍之名,挪用海軍經費為慈禧太后修葺清漪園,並取“頤養沖和”之意,將清漪園改名為“頤和園”。圖為在重修頤和園時將原立於昆明湖畔的乾隆二十年修建的“石舫”重新改修成一-座長36米洋式艙樓。船體用大塊青石雕砌而成,艙樓部分是木結構,式樣仿照- -艘法國遊艇。在當時世界列強全力發展海軍,謀求海洋霸權的時候,沉重的石舫載不動中國海軍的近代化的航程。

甲午海戰前夕中日兩國統治者都很忙,只不過忙的事情不一樣!

30歲的慈禧太后風華正茂,因其子同治帝載淳尚在年幼,垂簾聽政,涉足朝政。她任用漢人賢才,扶持洋務運動。慈禧太后40歲時正值中國西北邊疆面臨著嚴重的危機,她支持左宗棠進軍新疆,平定阿古柏勢力,規復了中國西北的大好河山,為新疆建省奠定了基業。慈禧太后50歲時正值中法戰事方酣之際,她採納朝臣建議,起用老將馮子材,贏得了戰爭轉機,並諭令在臺灣設省,以期鞏固中國東南海防力量。然而,19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光緒帝長大成人,慈禧太后不得不宣佈“撒簾歸政”,隱居顧和園內,此時的慈禧太后已經年屆六旬,處理朝綱政事全然沒有了年輕時的勃勃銳氣,思想愈加守舊,置國家利益與民族利益於不顧,一一味地追求個人的安逸享受。

甲午海戰前夕中日兩國統治者都很忙,只不過忙的事情不一樣!

早在1867年,明治天皇睦仁就已極具侵略意識,公開鼓吹要“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並親自制定了以侵略朝鮮、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1874年,明治天皇派兵人侵中國臺灣,試探中國的反應。1894年7月7日,明治天皇召開御前會議,決定發動對華戰爭,8月1日,正式下詔對中國宣戰,悍然挑起了甲午中日戰爭。明治天皇在位期間,日本由一個落後的封建國家一躍成 為強悍的資本主義國家,因而被軍國主義勢力尊為“曠代聖主”。

甲午海戰前夕中日兩國統治者都很忙,只不過忙的事情不一樣!

把持朝中大權的慈禧太后在頤和園駐蹕期間,不時泛舟湖上,採蓮賞月,裝扮觀音,自命“老佛爺”,對於外面世界的巨大變化視若無睹,把所有心思都集中在貪圖享樂上。

甲午海戰前夕中日兩國統治者都很忙,只不過忙的事情不一樣!

東鄰日本瘋狂擴軍備戰。1874年,明治天皇親自到東京日比谷操練場觀摩近衛軍訓練情況並親授軍旗,暴露了日本整軍經武,瘋狂擴軍備戰,意欲圖霸東亞的野心。到1890年,日本陸軍建成七個師團,有現役軍人3000多人,海軍已擁有軍艦25艘。日本官兵經過了“武士道”規範的訓練後,被灌輸以“效忠天皇”、“武勇忠烈”和“征戰光榮”等思想演變成為戰爭狂人。

甲午海戰前夕中日兩國統治者都很忙,只不過忙的事情不一樣!甲午海戰前夕中日兩國統治者都很忙,只不過忙的事情不一樣!

慈禧太后喜好看戲,在看戲時,動輒便拿出上千兩賞銀、恩渥優伶,而用於保衛國家的重要屏障“北洋海軍”卻再未增添- -艘戰船, 正可謂“珠玉買歌笑,糟棟養賢才”。

當慈禧太后把大量的金錢用於貪圖享樂時,日本資本主義卻飛速發展,明治天皇採取“速節冗費,多建鐵路,趕添海軍”的政策,大力發展日本的鐵路建設和軍事交通工業建設。

甲午海戰前夕中日兩國統治者都很忙,只不過忙的事情不一樣!

這是慈禧太后駐蹕頤和園期間,親繪的指畫花鳥畫,圖上題詩:“瑤林瓊葉滿虛空,耳際如聞艫舶風;直上扶搖九萬里,嘉祥飛到紫微宮”。在列強環伺、邊疆告警的嚴峻形勢下,慈禧太后在頤和園裡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然而,最終回報她的不是什麼“嘉祥飛到紫微官”的喜報,而是清軍節節敗退、損兵失地的惡訊。

甲午海戰前夕中日兩國統治者都很忙,只不過忙的事情不一樣!

琉球是一一個位於中日之間的小島國,周圍不及百里,且分為36島,分佈在東海以東的洋麵之中。但由於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引起了日本帝國主義的垂涎。同治十年(1872年)日本政府強迫琉球王室宣稱自己是日本的琉球藩王。光緒五年(1879年)閏三月,日本出兵強佔了琉球,改為沖繩縣,從此,琉球歸人了日本版圖。中國東南沿海的邊疆危機加深了。

甲午海戰前夕中日兩國統治者都很忙,只不過忙的事情不一樣!

光緒二十年(1894年),朝鮮爆發了“東學黨”農民起義。“東學黨”原是朝鮮民間秘密結社,是帶有宗教色彩的朝鮮農民秘密反抗組織。由於朝鮮廣大農民不能忍受封建勢力和外國侵略者的殘酷壓迫,便於1894年一月十日,在全琫準的領導下發動武裝起義。朝鮮政府見無法平息東學黨起義,被迫向清政府求援,幫助鎮壓起義軍。

甲午海戰前夕中日兩國統治者都很忙,只不過忙的事情不一樣!

1894年6月,日軍藉口朝鮮發生內亂,在朝鮮仁川登陸,其後又陸續增派大兵前來,與到達朝鮮的清軍形成對峙之勢。

甲午戰爭爆發前夕,正值慈禧太后60歲聖壽節。當日本帝國主義即將戰火點燃的時候,北京城裡卻是一派歌舞昇平的景象:大興土木,修建頤和園,在紫禁城到頤和園的路上,遍設綵棚、彩亭和戲臺。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下,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因循玩誤,極力主張對日妥協,幻想著國際社會調停製止中日衝突。

甲午海戰前夕中日兩國統治者都很忙,只不過忙的事情不一樣!

中國舉國上下正忙於慈禧太后六旬聖壽節,此時的日本發動對華戰爭的時機臻於成熟。日本明治天皇特地召開御前會議,討論對華作戰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