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酒到底多少度,为何古人动不动喝好几坛都不会醉呢?

蔡龚亮

其实好几坛还并不是古人酒量的上限,且看汉代的一些记载。

《汉书·韩延寿传》记载:

饮酒石余。

《汉书·于定国传》记载:

食酒至数石不乱。

汉代1斤为250克(北京大学藏武库一斤权256.5克,1968年满城汉墓出土三钧权重22.49公斤),1石有120斤,则1石等于30000克,合30公斤。

饮用酒的数量如此之大,固然有夸张的成分,但说明喝的酒乙醇含量显然不高。

在我国古代,按照时间次序,先后出现自然发酵的果酒、人工酿造酒和蒸馏酒。

蒸馏酒出于元代,无论是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许有壬的《至正集》、叶子奇的《草木子》,还是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方以智的《物理小识》,都有相关的记载,是学界一个通行的说法。

而蒸馏酒出于

东汉、唐代、宋代、金代这四种说法,是后来学者对元代说的修正,但基本上已经被相关专家所否定,当然这个否定也不能完全算定论,但如果说元代以前蒸馏酒(烧酒)没有大规模流行,则基本上是无疑的。

因而,在元代之前古人喝的酒应该都以发酵酒为主,不是烈酒,酒精度(乙醇含量)不高,那么具体多高呢?

秦汉时期,一般酒的酒精度才达到3%左右,之后,随着时代的变化、工艺的改进,酒精度有所提升,魏晋南北朝时期好酒可以达到4%到4.5%,隋唐时期中高档酒(黄醅酒、清酒)可以达到6%到10%,而中低档酒(绿酒、浊酒)的酒精度仍然在1%到3%的区间内——酿酒过程中有微生物阑入酒内,又未经过滤去除液体表面的浑浊悬浮物就是绿酒或浊酒(白居易:绿蚁新焙酒;冯延巳:绿酒一杯歌一遍;晏殊:绿酒初尝人易醉;江总:浊酒倾一杯;李群玉:一壶浊酒暄和景;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清酒是将浊酒进行过滤后二次加工成的谷物酒,其酒精度就稍高一点,卖相也更好一些(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元稹:一尊清酒始行杯);如果制酒过程中相对重视保持酒曲和酒液的纯净度,那么酒液则会呈黄色,类似今天的黄酒(白居易:世间好物黄醅酒;李白:玉碗盛来琥珀光)。白居易诗句“烧酒初开琥珀香”中的烧酒,唐李肇 《唐国史补》提到的“剑南之烧春”中的烧春虽然都有烧字,但并不是蒸馏酒。

宋代的酿造酒工艺逐渐定型,酒精度在3%到12%这个幅度之间,根据市场的繁荣程度和消费者的接受程度而再具体进行区分。

但发酵法有一个技术上制约酒精度的瓶颈,在酒精度达到20%以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无法再以特定的代谢方式持续进行合成,所以在蒸馏酒出现之前,发酵酒最高不会超过18度到20度。

谈古论金,掰开揉碎历史的人性和技术流呈现给您


谈古论金

经常在一些武侠剧中,看到许多大侠,江湖人士,到酒店喝酒,动不动就喝上个好几坛,乃至有些失落的人,酒店的酒喝光了,他都还没醉。莫非古时候的酒跟白开水相同?一点都不醉人吗?其实并非如此。

影视作品中的桥段,只是只是场景需求,前史上实在的酒仍是有必定度数的。我国自古以来茶文明和酒文明一向都是我国的两大特色文明。我国前期的酿酒方法,相对如今仍是比较粗糙的。

前期的酒相当于醪糟,醪糟的主要原料是糯米,酿造工艺简略,口味甜美醇美,乙醇含量很少,因而深受人们喜欢。度数只是相对于现在咱们的啤酒,根本在十度以下。前期古人酿酒,都是用五谷或许果子来酿酒的,所以酿出来的酒有点相似咱们现在的葡萄酒。


我国的酿酒文明和前史十分的悠久,考古专家从前出土过距今有5000多年前史的酿酒用具,也就是说黄帝时期,夏禹时期,就存在着酿酒这个行业。

有的前史记载,酿酒的鼻祖是狂药,以为狂药是夏朝人,东汉《说文解字》中解说“酒”字的条目中有:“狂药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样的说法。

秦朝时,酿酒呈现了酒曲,那个时候酿出来的酒,度数比较低,根本都在十度以下。许多人听过武松打虎的故事,武松去景阳冈打虎之前,喝了8碗酒。实际上其时武松喝的酒,它的度数,只是比一般的啤酒度数要高几度罢了,也就十几度左右,相当于鸡尾酒的度数。宋朝时期的酿酒技能,有所提高,能提炼出10到20度左右的酒。

所以其时武松喝的酒相当于喝了六七瓶的啤酒差不多,宋末能够提炼出白酒相同的度数,这还得归功于北方的少数民族,因为北方的天气比较冰冷,所以古代的这些少数民族,往往都是喝酒来御寒,跟华夏的酒不相同,他们喝的都是高浓度的酒,这些游牧民族酿酒的方法,用的是所谓的“蒸馏法”的方法,后来才传到了华夏。


盛行喝白酒,也是在元朝今后的工作,元朝曾经许多人都是海量,元朝今后很少呈现一个人能够喝十大碗的,像唐宋时期,李白有许多诗歌,都是描绘斗酒的场景。


方言讲史

老司观点:

  1. 最搞的就是艺术加工和演绎的;

  2. 古代的酒属于酿造酒,是低度酒;

  3. 多少度,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且计量单位是现代的;

  4. 中国古代酒发展到最后是黄酒,一般在12-15度上或下的样子。

酒的种类

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所有的酒可以分为三类,酿造酒、蒸馏酒和混配酒。

蒸馏酒\\烈酒: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朗姆酒、金酒、龙舌兰酒和白酒

酿造酒/发酵酒:啤酒,葡萄酒,果酒,黄酒(米酒)

混配酒\\配制酒:利口酒,预调酒等

酿造酒,就是利用糖(或淀粉转化来的糖)利用酵母发酵产生的酒,因为酵母在一定浓度的酒精下会抑制其活力甚至死亡,所以酿造最高的酒精度极限也会是在20左右。这还需要很高的技术和对酵母的选取。

所以古代想要得到很高度的酒精的酿造酒是很难的。

蒸馏酒:由于制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浓的乙醇溶液可以将酵母杀死,无法继续发酵,所以经发酵酿造的酒类含乙醇浓度最高只能达10%—15%。但酒精的沸点是78.2,经加热使温度超过酒精沸点而不到水的沸点,酒精蒸汽逸出,再经冷凝可得到80%—90%以上浓度的乙醇溶液,经勾兑可制造高浓度的烈性酒。所以烈酒也叫蒸馏酒,由于蒸馏过程中提取的馏分不同,有时分为“头曲”、“二曲”或“二锅头”等。


蒸馏酒的发展

虽然中国人考古发现蒸馏技术在唐宋就有发现,但用作大规模做酒,还是在元代游牧民族的进入。直至清代才壮大流行的烧酒,也就是蒸馏酒:现代的白酒。所以像水浒中描述喝十八碗,李逵用坛子喝的都可能只是8度以下的酿造酒。

艺术加工和演绎

评书中常有样的描述:

这条铁矛比茶杯口还粗,枪头子足有二尺多长,没八十斤也差不了哪去;

双手一举千斤的力气;

刘备双耳垂肩,双手过膝,难道他是大耳朵猩猩么。

这些无非是一种演绎加工夸大过的描述。

一般男性最大可达2400毫升胃容量,真喝十八碗,用坛子喝,别说酒,就是水也喝不下啊。


老司机说酒

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古人动辄一句“在下先干为敬”,然后一个大酒坛就剩下个空的了,而且一般都还要再喝几大碗,难道古人的酒量比现代人高很多吗?

其实不然,我只看到了古人喝很多酒,没注意古人喝的酒的度数,其实古代的酒和我们现在的啤酒度数差不多。

古代的酒大都是酿造酒、发酵酒,一般最多十几度或者为10度以下的米酒,直到宋代,酒的度数才提升了一点,但也没有达到现代白酒的度数。

古代酒的浓度大幅提高是在北宋以后,辽、金、元等政权时期出现了蒸馏酒,因为他们世代居住在北方草原,气候寒冷,必须喝高浓度的酒才能保暖,自此中国酒的度数得到了提高,因此在元、明、清的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就没有像水浒那样一口酒喝十几碗的场景了。



当初武松喝的十八碗,现在酒量大一点的人几乎都能喝下,武松喝的酒,度数应该在15度左右,最高不超过20度。


掘史官

古代的酒的度数在不断变化,可以说分两个阶段,一个就是所谓的啤酒或者说米酒的阶段,那时候古人喝酒就是喝啤酒,随便对瓶吹,另一个就是真正的高度数的白酒阶段,跟我们现在相差无几,只能小口抿。这两个阶段的划分,就是因为一个技术的引进所导致的。

第一个阶段就是啤酒时代,那时候的酒大约在10度到20度之间。中国的酿酒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期古人就是用粮食和水果酿酒,因为没有蒸馏技术,酿出来的就是米酒和果酒,度数非常低,即使随着酿酒技术的发展,古代的酒的度数一直维持在在10度到20度,跟现在的啤酒差不多,于是就出现了古人动不动就喝好几坛酒的场景,实际上他们喝的就是米酒,度数低,当场不容易醉,但是后劲大,醉的慢,因此出现了武松景阳冈连喝十八碗不醉,但当他进山后,休息一会,反而醉了,最后趁着酒劲,醉打老虎的场景。

第二阶段,少数民族带了蒸馏技术,进入白酒时代,酒的度数和现在相差无几。古代北方天气严寒,少数民族发明了蒸馏技术,喝高浓度的白酒,后来随着民族融合,蒸馏技术进入了中原地区,因此古代的酒引来了大变革,酒的度数和现在酒的度数相差无几,于是古人再也不敢大口喝酒了,开始了抿一口的时代。

总之,在蒸馏技术引进来之前,你也可以像古代的大侠一样拿着酒坛,非常潇洒得喝它几坛子。美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呦!


密探零零发


中国古代的酒,从夏禹的时候就有了明确的记载,通过发酵酿酒度数3到5度吧,到了宋代,酿酒工艺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通过蒸馏,酒的度数可以达到20度左右。
古人能喝酒,一个原因是酒的度数低,另外一个就是古代体力劳动多,强度大,人的身体更加强壮,特别是习武之人,尤为突出。


70蜀黍

每当看影视作品中的大侠们拎起酒坛子豪饮的场面,心理面还真是有点佩服,感慨大侠就是非同一般啊。

有很多小说、影视作品中都大量的充斥着这样“海量”的英雄豪杰,其实这些人的酒量差不多也就一箱啤酒的量,虽然也算是能喝了,不过也没多神奇。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酒精度数了,度数非常低的情况下,喝再多进去上几次厕所就都没了。

我国虽然酒文化源远流长,可是在南宋之前基本上都是酒曲酿造的发酵酒。最传统的曲酿法是几乎不可能得到14度以上的酒的,因为14度已经是酵母的生命临界点了,超过了这个度数酒化就会停止。所以基本上直到蒸馏技术开始运用之前,怎么折腾都难弄出20度以上的酒。所以李白才可以千杯不醉成诗百篇;武松才可以连饮18碗而醉打猛虎;杨志一伙人要劫生辰纲之前觉得天气太热,才能买酒来解渴,这已经跟夏天来个冰啤酒的意思一样了啊。

南宋之后北方游牧民族带来了蒸馏酒的技术,因为北方高寒,所以他们平时需要更高度数的烈酒御寒,久而久之就发现了这样的酿造方法。不过从那个时期之后的影视作品或者小说中,只要编剧不是太无厘头,基本就很少出现提坛豪饮的场面了。

酒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文化,但是还是不要酗酒、饮酒过量哦,对身体健康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美酒虽好,不可贪杯,感谢阅读。


哑巴美食家

其实说起古代的酒水,很多人会问:“古代的酒多少度?”

《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中,杨志一伙人在大热天买酒解渴,你想酒都到了解渴的程度,可想当时酒的度数是非常低的,而李太白的千杯不醉,虽然有酒杯小的缘故,但是酒精的因素也是主要的。


在元代以前的酒都是发酵酒,度数不会超过20℃,大多是10几度的米酒,发酵后过滤而得,像武松喝的18碗酒,都是二十度以下的 甚至10几度左右。

在元朝统治中土后,将
蒸馏酒放在所有酒类之上,目的是突出蒙古的自身的文化,到了明朝时又兴起了发酵酒,使华夏酒文化得以发扬,但是到了清朝,由于他们生活在雪国,所以对高度酒和极度抗寒的蒸馏酒独有情钟,以此蒸馏酒又成了主流。


用情太深2000

提到武松在景阳岗喝了十八碗酒,还上山打了老虎。我就不得不怀疑古代的酒浓度得是有多低?

说起如今我们喝的这些高浓度酒,跟古代的游牧名族有着莫大的关系。因为在元朝以前中国民间流传着两类酒,一类是以汉人为主的中原人通过五谷或是水果蕴酿发酵而来的米酒,通过过滤和添加特殊的配济制作而成。这类酒浓度不会超过20度,口感香醇与现在的醪糟差不多,古人将酒视作解渴的饮料足见这种酒的浓度之低。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像李白、杜甫…这类大诗人整天以酒为伴还要写出了如此多的诗篇,换个高浓度的酒试试,酒精中毒都算是轻松的了!


第二类酒便是从北边的游牧民族传至中原的,北方地区天气严寒这些游牧人为了喝酒以达到保暖的目的,将制酒工艺发展到了蒸馏的层次,通过多次蒸馏获得了高浓度酒。同如今北面的俄罗斯人一样他们喝的酒比我们这里的浓度高多了。这种酒传到中原后并没有得到欢迎,因为实在太难喝了,人们更愿意去喝传统的米酒。然而到了元朝统治中原,为了彰显名族文化,蒸馏酒被列为百酒之首,高浓度酒逐渐取代米酒,米酒衰退。元灭亡以后明朝米酒得以复兴但短暂兴盛后清军又来了,他们虽然不是游牧民族然而生于东北方严寒的气候让他们格外热爱高浓度酒,米酒再次被漠视。直至今日米酒的地位也没能超越白酒!


但在中国古代元以前,米酒是被视作优质酒的,而从北面传来的高浓度酒由于太过难喝,被视作劣质酒价格低廉只流传于贫穷百姓之间!如今的白酒文化被我们传承了下来,而真正属于自己的米酒文化却遭到遗弃。


荒野历史

要弄清这个问题,有必要先梳理一下酒的种类和酒的制作历史,搞清楚古代的酒和今天的酒有什么异同。

就酒的制作技术来说,世界上的酒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酿造酒,另一个是蒸馏酒。就酿造酒的原料来说,大致分为果酒和谷物酿造的酒。果酒就是葡萄酒、苹果酒、柑橘酒等等以水果为原料的酒,在中国不占主流,虽然葡萄酒等自汉代前后已从西域传入,但一直没有成为主流,中国人的饮酒,一般还是以谷物酿造的酒为主。那么,什么是蒸馏酒呢?蒸馏酒就是在谷物酿造的酒的基础上,对酿造酒再通过蒸馏器和蒸馏技术进行再次制作,可以进行一次或两次、三次蒸馏,最后的酒精度可以达到70度左右。

就全世界范围而言,蒸馏酒技术的出现以及成熟要晚于酿造酒。历史上最早出现蒸馏技术的应该是在现位于阿拉伯半岛的美索布达米亚地区,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千年左右,以后沿东南传入印度北部地区,但是蒸馏酒的制作一直没有广泛的传开,可以说在13

世纪下半期之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地区并未掌握蒸馏酒的制作技术。中国虽然在4~5千年前就出现了比较成熟的谷物酿酒技术,但蒸馏酒的出现是比较晚近的事。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甄,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甄蒸好,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现在有不少学者主张蒸馏酒的出现在中国可能更早,根据是唐代的文献中已有“烧酒”和“白酒”一词出现,比如《全唐诗》卷四四一白居易《荔枝楼对诗》中的“烧酒初开琥珀香”,卷五一八雍陶《到蜀后记途中经历》中的“自到成都烧酒熟”,《全唐诗》卷五八九李频《游四明山刘樊二真人祠题山下孙氏店》中的“起看青山足,还倾白酒眠”,卷五九六司马扎《山中晚兴寄裴侍卿》中的“白酒一樽满,坐歌天地清”等的歌咏中,都出现了“烧酒”或“白酒”的词语。但这里所说的“烧酒”或“白酒”恐怕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烧酒和白酒,王赛时在《唐代饮食》中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唐代文献中常见的‘白酒’一词,此非白色酒,也不同于现代概念中的白酒。这种白酒就是浊酒。唐人常以酿酒原料为酒名,凡用白米酿制的米酒,唐人称之为白酒,或称为白醪。”而唐人笔下的烧酒,应该是一种经过低温烧法进行灭菌处理(以使保值期延长)过的酒,“唐人称经过加热处理的酒为烧酒。”
我觉得虽然还不能贸然断定唐代时的“白酒”和“烧酒”就一定不是今天的白酒或烧酒,但比照同时期的其他文献和当时中国的酿造技术,蒸馏酒似乎还没有出现。但是否在元代才由外域传入,似乎还可商榷,北宋的田锡在《曲本草》中说:“暹罗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贵异香。”可知宋人已经知晓暹罗酒在制造工艺上的独特性,“复烧二次”是否可理解为将酿造的初级酒再通过蒸馏的方式重新制作,尚需进一步的论证。中国的蒸馏酒技术的传入,有一支可能来自南方的暹罗(现泰国)和云南一带,元在消灭了南宋之后,长驱直入,一直攻打到云南,并在1287年占领了暹罗,暹罗此时已经有蒸馏的烧酒生产,来源可能是印度北部和阿拉伯一带,之后从南方带入了蒸馏酒的制作技术。另有一支是直接来自阿拉伯地区,元代的蒙古人曾出兵西域,在西亚及阿拉伯一带建立过“”,这一时期东亚和西亚乃至东欧的交通被武力打开,蒙古人的马队驰骋在广阔的欧亚大陆上,蒸馏酒的技术也有可能在这时期被带入中国。不过,蒸馏酒在元代中国的普遍传开,似乎是在
13世纪末或14世纪以后,马可波罗在其《东方见闻录》(或译作《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述了中国用米和麦酿造的酒,但未提及蒸馏酒一类的烈性酒,马可波罗在中国的逗留期间是在1274~1290年间,即便这时已有蒸馏酒出现,大概还未达到普及的程度。在1330年元代宫廷的饮膳太医忽思慧撰献给文宗皇帝的《饮膳正要》一书中,记述了一种从南方传入的称之为“阿拉吉”的烧酒,在同时代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出现了一种传自南蛮的烧酒“阿里乞”,“阿拉吉”和“阿里乞”应该来自于阿拉伯语araq
,意谓“蒸发、发散”。此后,蒸馏酒的制作在中国蓬勃展开了,各地出现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白酒。

从这一历史考察来看,古人喝的酒,至少元代中期以前的中国人所喝的酒,应该都是谷物的酿造酒,酒精度大概在10-15度左右,甚至更低。这样看来,水浒传中的好汉(都是宋代人)动辄可以和好几碗(其实那种碗都是浅浅的,也不大,绝不是深底大碗),也不算什么太了不起的,也就是像今天的人一连喝了1-2瓶绍兴黄酒而已。绍兴黄酒的酒精度一般在15度左右,红葡萄酒一般在13-15度左右,白葡萄酒更低,大概在8度左右。我想,今人和古人,中国人和外国人,在饮酒的酒量方面,其实差异不大,千万不要被历史小说中的有些描述吓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