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到底能不能無限分割?

物原愛牛毛1

這個問題如果究極結果,就會成為哲學問題,也就是世界觀。

世界觀一:假設物質能無限可分,那麼怎麼細分都存在物質,整個宇宙也就是實的。

世界觀二:假設物質不能無限可分,分到一定程度就不是物質了,否則那個最小物質一定還能分,整個宇宙就是虛的,我們感覺到的實物,只不過是無數個虛的能量體產生的場。

普朗克尺度應該是當今科技能分到的最小尺度,不能保證一萬年後的科技還能不能分,所以普朗克尺度不能回答物質能不能無限可分。

要回答物質能不能無限可分,首先要回答空間有沒有最小尺度,比如恆星能不能無限塌縮,如果黑洞不能繼續塌縮,如果空間有最小尺度,這就很詭異,最小的物質一定不會比最小的空間還小,否則最小的物質豈不是擠出了最小空間。

如果空間不存在最小尺度,那問題又來了,大爆炸理論站不住腳,宇宙無限塌縮到基點,如果空間無限小,那麼物質就可以無限塌縮,基點也就不存在,大爆炸也就無從談起。


空間沉降力

宇宙中的物質從大到小來分,看上去可以無限分割,比如宇宙中的可見物質最大的是宇宙網,這些宇宙網上的小結實際上都是超星系團,超星系團之下有星系團,星系團中包含有星系,星系之中都有上億個恆星系統,每個恆星系統又有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像我們地球這樣的行星在銀河系中約有上萬億個,而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又有知道身邊的所有物體都是由分子和原子組成的,每個分子都包含有多個原子,而原子又可以分成電子,質子和中子,每個中子和質子又可以分成三個夸克和膠子,如今科學家們認為夸克也可以再分割,如此類推貌似可以無限分割下去。


但事實上自從量子力學創建以來,量子學家普朗克告訴我們,宇宙也是有它的基礎單位的,他也創建了很多量子力學的基本單位,比如普朗克時間,普朗克單位,普朗克長度等等,將物質時間和能量都進行了最小定義,所以在量子力學看來,物質並非可以無限分割,剛到了,普朗克單位的尺度上時,就不可以再分割了。


一個光子在一個普朗克時間行進的距離就是一個普朗克長度,量子力學認為宇宙中不會有比這個尺度更小的尺度了,而普朗克單位是所有已知體積單位中最小的體積單位,數值為10^-99(10的-99次方)立方厘米,它也被稱為宇宙一像素,也就是說不能再被分割的最小體積了。

現今並沒有什麼理論可以推翻量子力學,而且量子力學的許多定義都是在被科學實驗相繼證實的,我們認為物質可以無限分解的觀念也得改一改了。不過凡事無絕對,當將來的人們對量子力學的觀念進行提升的時候,或許會發現,每一個普朗克單位裡面都有一個宇宙呢。



科普大世界

對於物質是否可以無限分割的討論,古代的先哲們討論了很多,《莊子-天下篇》中有“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的記述。意思就是,一根一尺長的木棒,每天截取一半,永遠都可以這樣截斷下去。這就是物質可以無限分割的觀點。古希臘的哲學家們對此也進行了討論,有一派哲學家認為,物質不斷分割下去,會分割成不能再分的基本單位,這就是“原子”,這個原子的概念和現代原子的概念是不同的。“原子”(atom)一詞源自希臘語,意思就是“不可分割”。

在19世紀末的經典物理學大廈上空,飄蕩著兩朵烏雲。其中之一就是黑體輻射的紫外災難,經典物理學根本解釋不了這個問題。這時候量子力學創始人之一的普朗克發現,如果能量是一份份輻射出去的,就能夠解決這個難題,這樣就誕生了《量子力學》。量子力學用實驗發現,這個世界的物質是不能無限分割的,甚至連空間、時間都不能無限分割,它們的最小值分別被命名為:普朗克長度、普朗克時間。在數學上是可以小於這些值的,但小於這些值在物理學中是無意義的。

圖:弦理論


所以,科學實驗告訴我們,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不能無限分割的,這也包括了物質。目前的實驗觀測到的,組成物質的最小單位是夸克。但弦理論認為,組成這個世界的是一條條震動的一維弦。這個理論還不能通過實驗證實,只能寄希望於科學的進步了。


講科學堂

本題很難。關鍵是界定問題的範疇。顯然,物質的分級問題,研究的是物質,當然物理範疇,研究測量的最小尺度。既不是數學問題,更不是哲學問題。


為什麼要界定物質的最小單位呢?當然是為了研究物質結構的最低層次。不同的物質結構層次,對應不同尺度的測量單位。

物質的分級,不取決於數學上的可能性,也不取決於哲學上的辯證邏輯,而只取決於人類對微觀層面的測量需求。



測量類星體的距離,最小單位是光年(ly),即1.5e15m。測量銀河系天體的距離,最小單位是天文單位(AU),即1.5e11m。



測量海岸線的距離,最小單位是千米(km),太精密了就很荒唐。測量人體尺寸,最小單位是釐米(cm)。


測量細菌,最小單位微米(μm, 1e-6m)。測量病毒,最小單位到納米(nm, 1e-9m)。

測量原子或分子的半徑,最小單位是0.01納米(0.01nm, 1e-11m),測量電子質子的尺度,最小測量單位是0.1費米(0.1fm, 1e-16m)。

測量引力子的半徑,涉及暗物質與暗能量,涉及真空介質,這大概是人類的終極需求。


我的研究估計,引力子是漩渦真空場量子,是真空小漣漪,像鐵餅狀的陀螺,最小質量單位是0.1納費費千克(1e-39kg),半徑從略。


原道童子

這個問題的答案要視物質的定義而定。物質的本質就是存在,而存在的形式是由觀察者的意識決定的。所以物質的可分性,也是由觀察者對物質的定義決定的。

如果按人類的能力要分割物質,那麼物質的最小單位可能就是所謂的物質最基本單元,夸克。因為人類的觀察能力即是光,和距離,還有時間。並且在人類的物質層面存在的最基本形式就是能量和時間。所以沒有能量或者時間的物質人類就不能觀察。

但是“道生於有和無。”“無”也是物質存在的形式。如何分割人類的“無”就是物質可分性的進一步演繹。



雖然人類對“無”現在還無能為力。但是邏輯上“無”也是物質的組成部分。在數學上就有空集的概念和微分的理論可以推演數學可分性的必須性。那麼如果物質的本質是數學的延伸,那麼物質的可分性就可以用數學邏輯推出。所以物質是無限可分的。這也是辯證唯物主義的精髓。


科學無止境

物質的分割能否無限,從科技方面講,取決於技術能力、技術手段;從思想意識即形而上來講,取決於意識本能。科技能力始終有限,意識能力無限。

物質的分割大概分為兩種:一種是幾何學的分割,即線、面、體、多維的分割,比如切菜,這種分割基本不會破壞物質的原子結構、分子結構、大分子結構,目前似乎還不能切割原子,除非核裂變,而夸克結構只是觀察結果,並非獨立切割出來而具有單獨存在能力;一種是功能性的分割,就如將汽車分割成幾萬個零部件,每個零部件都有特定的功能,而這種特定功能只能對特定對象起特定的作用,而特定功能只是意識的定義,可以說任何東西都可以是萬能的,沒有所謂的特定功能,特定功能只存在於特定結構,結構本身也只取決於認知與思維的能力。

分割只能針對有形的物質,即行而下的東西,而不能分割無形無相的虛空。有形的物質只是作用於人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身體、意識等六根產生的見聞覺知,即色、聲、香、味、觸、法。物質本身是看不到自己的形狀的,也可以說物質本身就是虛空,人類給各種物質定義各種性能,這是將物質個性化與人格化。

能不能無限分割物質,這不重要,而分割物質後有什麼作用,對人類有什麼好處,這才是最重要的。


般若究竟涅槃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人類的認識能力永遠是有限的,而物質世界的範圍是無限的,人類的認識永遠不會窮盡世界的所有。所以永遠不要說什麼研究到底了,到頭了的話。曾幾何時,人們認為原子就是最基本的粒子,不了再分。後來人們發現了電子質子中子,就又以為那是基本粒子了。後來又知道質子中子由夸克構成,夸克又有什麼弦構成。這當然還是假說,將來也許會證實,也可能被證偽。不論哪種情況,都不能說是最小粒子。因為誰也無法保證,今後會不會又發現更小的結構。

就像我們研究宇宙,由太陽系到銀河系,再到諸多河外星系,據說現在可以觀測的宇宙範圍已經達到九百多億光年,到頭了嗎?誰也不能保證今後隨著研究手段深入,不會在這個範圍之外發現更多的空間星系。也許今後某個很長時間內,發現現有空間星系之外幾千億光年空曠無物,那也不能說明整個宇宙就這麼一千多億光年有星系,此外所有空間都沒有任何物體。也許有小的不發光物體我們觀測不到,也許幾萬億光年之外又有許多巨大的星系群呢。

我們的古人說過,宇宙是無限空間和無限時間的統稱,這個無限包括無限大和無限小。宇宙‘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宇宙大到沒有邊界,小到沒有極限。

所謂普朗克時間和普朗克空間都只是一種假說,為了解釋量子力學中的某些現象而假定的度量單位。這只是目前的認識,以後應該會有更科學的解釋。當我們的認識僅限於原子時,原子理論足以解釋當時的物理化學現象。誰能保證今後不會有更小的時間空間呢?


多維觀世界

我們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先要去認清什麼是物質和什麼是能量?(一)物質和物質間的關係叫做能量。例如原子與原子組成分子或者說分子分解成原子與原子。物質間關係發生了變化,也就需要釋放或吸收能量。(二)物質每次分割都伴隨能量變化。能量以什麼形式變化?當然是以能量子,包括光子和暗物質。光子和暗物質的共性是什麼?擁有質量且不帶電。(三)物質能否無限分割?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想想物質能否被消滅。為什麼?如果物質能無限分割,它終會無限接近於零,也即是說它會被消滅。但這是不對的,物質是不會被消滅的。如果它會被消滅,一切終會不存在。由於時間存在了足夠久,我們也就早已不存在。但是,我們是存在的,所以物質不會被消滅。(四)物質和能量來自於哪裡?物質是一直存在的。能量是超自然存在施加的。例如:電視,電話,電腦等等,它們就像宇宙物質。接通電源,它們就像超自然施加的能量。電器設備工作,就像宇宙萬物的運動。


雲水映飛鳥

從數學理論上來講,物質應能無限分割。

但從物理上將物質能分割到哪一步,還受到一個時代理論和實際水平的制約。

在現代物理曾說分子是最小單位,不可分割了;

但經過物理研究和實驗設備水平的提高,發現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是物質的最小單位,不可再分了;

便現在又提出了夸克理論,將原子可以再分成夸克;

也許有一天,還可以將夸克再分下去。

但有一點,任何東西都到不了理論上的極點:溫度到不了-273度;速度達不到光速。因為那時候物質已不是物質,質量已變成能量而消失。


發現平凡生活

從物理學看是沒有答案的。這實際是一個哲學問題。

關鍵看我們假設物質是由什麼構成的,如果物質只能由物質構成,那麼物質將永遠可分,可分不可分關鍵看分的技術手段如何?


如果物質不是由物質構成的,比如由“無”構成,又反物質構成。那麼用物質的手段分物質,分到物質構成物的基底,物將不可分。

那麼請問,物質是由物質構成,還是物質是由其他東西構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