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起源于伏牛山地域平顶山、南阳等地的诗篇之《关睢》

在“诗三百”的时代,伏牛山地域的歌唱格外惹人注目。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在“周南”、“召南”、“王风”、“郑风”、“桧风”中,百姓们歌颂美好的爱情,描写愉快的生活、劳作,也反映社会的不平等,讽刺统治者的无道。

《诗经》中起源于伏牛山地域平顶山、南阳等地的诗篇之《关睢》

伏牛山间的歌谣,与其它十国国风共同构成了《诗经》中的经典,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其中,《周南 关睢》、《郑风 溱洧》、《周南 关睢》描写了对爱情的大胆追求,折磨人而又幸福的思念以及相爱的欢乐。表达了一种真挚、坦诚、淳朴、热切、健康的情感。

《诗经》中起源于伏牛山地域平顶山、南阳等地的诗篇之《关睢》

今天,我们一起分享这首《周南 关睢》

原文

关睢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中起源于伏牛山地域平顶山、南阳等地的诗篇之《关睢》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诗经》中起源于伏牛山地域平顶山、南阳等地的诗篇之《关睢》

解读

这首诗可以被当作表现夫妇之德的典范。主要是由于有这些特点:首先,它所写的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最终又归结于婚姻的美满,不是青年男女之问短暂的邂逅、一时的激情。这种明确指向婚姻、表示负责任的爱情,更为社会所赞同。

《诗经》中起源于伏牛山地域平顶山、南阳等地的诗篇之《关睢》

其次,它所写的男女双方,乃是“君子”和“淑女”,表明这是一种与美德相联系的结合。“君子”是兼有地位和德行双重意义的,而“窈窕淑女”,也是兼说体貌之美和德行之善。这里“君子”与“淑女”的结合,代表了一种婚姻理想。

《诗经》中起源于伏牛山地域平顶山、南阳等地的诗篇之《关睢》

再次,是诗歌所写恋爱行为的节制性。这诗虽是写男方对女方的追求,但丝毫没有涉及双方的直接接触。“君子”的相思,也只是独自在那里“辗转反侧”,爱得很守规矩。这样一种恋爱,既有真实的颇为深厚的感情,又表露得平和而有分寸。

《诗经》中起源于伏牛山地域平顶山、南阳等地的诗篇之《关睢》

综合以上种种特点,分析此诗可能是与贵族婚礼上的歌曲有关,那种场合,要求有一种与主人的身份地位相称的有节制的欢乐气氛。

《诗经》中起源于伏牛山地域平顶山、南阳等地的诗篇之《关睢》

注:欢迎各位留言、转发、关注、互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