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裡「暑」和「署」有什麼區別?

嚴師說字

「暑、署」二字都是形聲字,看《說文》的解釋:


《說文》:暑,熱也。從日,者聲。
《說文》:署,部署,有所網屬。從網,者聲。


所以,「暑、署」同為以「者」表聲的魚部字(書、禪旁紐),區別就是在表意符號上。


「暑」以偏旁「日」表意。


《說文》解為「熱也」,所以從「日」,這種表意是個人都能明白,就不浪費筆墨多講了。

引自:李學勤編《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頁606

《釋名》:「熱如煮物也」,所以,段玉裁《說文》注認為「溼熱」叫「暑」,「乾燥」叫「熱」。

至少在《易經》這種古老文獻中「暑」就表示夏天。

《周易·繫辭上傳》:日月運行,一寒一暑。

中醫中的「六淫」之一也稱之為「暑」

《漢語大字典》:頁1626



「署」以偏旁「網」表意。


《說文》解釋為「佈置」,《漢書·高帝紀》:「部署諸將」,「署」的戰國睡虎地秦簡文字從「網」,訛變為「罒」:


引自:李學勤編《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頁685



「網」做為偏旁在很多漢字中都訛變為「罒」,如:


除「部署」以外,「署」還有三種引申義:

《漢語大字典》:頁3114

---------------------------------------------------------------------


以「者」為聲符的漢字大約都是「舌頭音」和「舌上音」,「古無舌上音」,那麼以「者」為聲的漢字,上古音都是舌頭音。


那麼,「暑、署」和「都、賭、堵」的上古讀音是一樣的。


「獨」的聲符是「蜀」,「督」的聲符是「叔」,但是都讀若「du」,就是這個道理。今音無法表音,古音可以表音。


說簡單一點,漢語中的舌上音(翹舌)是從舌頭音中分化出來的。這是天才學者錢大昕發現的。懂漢語音韻學的都知道,這是一個不得了的大發現:

分化時間大約在魏晉以後大分裂時期,大分裂必定有民族大融合。漢代漢語與各蠻族語言融合,到隋唐第二帝國就形成了中古音。


現在知道為什麼福建人讀「陳」如「田」,讀「茶」如「tia」,就是英文的tea。福建方言保留了一些上古音的舌頭音。

--------------------------------

綜上所述,「暑署」區別從「形、音、義」三方面講:

形:「暑」從「日」,「署」從「網」。

音:聲符同為「者」,讀音相同,中古音稍微有點細微的區別。

義:「暑」一個表示「暑熱、夏天」之意。,「署」表示「佈置、官署、簽署」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