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中的日本鬼子,為什麼都在鼻子下留一撮方形小鬍子?

抗日神劇中的日本鬼子通常有一個標配,那就是在鼻子下會蓄一撮方形的小鬍子,非常滑稽可笑。但這並非是醜化日寇的憑空杜撰,而是與史實相符的藝術形象。

影視劇中的日本鬼子,為什麼都在鼻子下留一撮方形小鬍子?

這種形狀的鬍子學名叫衛生胡,曾流行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衛生胡最早起源於西方,而日本只是跟風效仿者。

影視劇中的日本鬼子,為什麼都在鼻子下留一撮方形小鬍子?

中國古代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史上有諸如關羽、朱仝等“美髯公”,男人留長鬍子被視為“美”與“雅”的象徵,沒有鬍子的那是太監。

影視劇中的日本鬼子,為什麼都在鼻子下留一撮方形小鬍子?

而西方的情況也大同小異,自古男子以留長鬍子為正統、為陽剛。但是西方人與東方人不同,他們的毛髮非常茂盛,這一點從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照片中就不難看出。所以,西方人的大鬍子帶來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吃東西容易弄髒鬍子,非常不衛生,非常不方便。所以隨著近代化發展,講究效率的德國人率先蓄起了衛生胡,只留一點點鬍子在鼻下,既保留了蓄鬍的傳統,又解決了衛生問題,可謂一舉兩得。但是,這個美觀度,實在不敢恭維。

影視劇中的日本鬼子,為什麼都在鼻子下留一撮方形小鬍子?

明治維新後,日本開始全盤西化,主要學習的國家就是德國。西化後的日本不僅開始穿西裝,打領帶,而後也蓄起了衛生胡。日本的情況與中國與西方相似,傳統觀念認為男人該留鬍子,而現實需求要求男人剪掉鬍子,畢竟西裝皮鞋與長長的大鬍鬚確實不怎麼般配,所以衛生胡成了一個折中的選擇。

影視劇中的日本鬼子,為什麼都在鼻子下留一撮方形小鬍子?

綜上,侵華時期的日本男人確實大多都是留著衛生胡的,與影視劇中的形象並無太多出入。不過,讓衛生胡風靡全球的卻不是日本人,而是喜劇大師卓別林。

影視劇中的日本鬼子,為什麼都在鼻子下留一撮方形小鬍子?

衛生胡的首席代言人當屬法西斯頭子希特勒,而卓別林(英國人)是一位反法西斯藝術家,1940年,他的第一部有聲電影上映,名字就叫《大獨裁者》。影片刻畫了一個殘酷壓迫猶太人,企圖統治世界的大獨裁者,卓別林在人物造型上非常明顯地效仿了希特勒,其中就包括最經典的衛生胡。

影視劇中的日本鬼子,為什麼都在鼻子下留一撮方形小鬍子?

隨著影片的熱映以及反法西斯熱潮的來襲,衛生胡成了侵略與兇殘的代名詞。而二戰結束後,由於德國與日本的戰敗,衛生胡也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但它作為法西斯的經典形象,成了永恆的歷史印記。

注:

文/常舞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