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為何不在領土最窄的地方開鑿一條運河來取代馬六甲海峽?

大熊130192161

克垃地峽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一個狹長地帶,如果泰國在這裡修建運河,所有原本要通過馬六甲海峽的船就可以縮減約1200公里的航程,節約航行時間3~5天。據調查,去年馬六甲通行船隻達到了驚人的8.4萬艘,接近最高容量。

1、泰國南部分裂勢力猖獗,建造運河或造成分裂

目前,泰國政局複雜,軍政府和民選政府輪番上臺,政策不確定性太大,而且在南部存在著分裂勢力,如果開鑿大運河,可能會導致當地居民產生心理分界,最終給了分裂主義興風作浪的機會。

再者說,泰國軍方對南部反對派的還沒有實現有效控制,從這個角度來看,泰國南部社會穩定是泰國政府修築運河的政治前提。據民調顯示,反對和支持開鑿運河的民眾比例基本各佔一半,當局政府不敢冒國家分裂的風險也是能理解的。

2、泰國沒能力承擔運河修建,國外勢力強烈反對該計劃

泰國本身經濟實力不強、不具備實施該計劃的能力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據一家香港機構的評估預算,這項計劃僅開鑿一項就需要280億美元之巨,工程量基本和我國的三峽工程相當,還要修建大量配套的設施,這涉及倒融資安全性和成本問題,對此泰國政府無能為力。

顯然,泰國是可以引進中國、日本、韓國以及其他國際社會的投資和技術,畢竟該運河對於這些國家都具有重大意義。不過這樣一來,馬六甲海峽沿岸國家的利益就會遭到侵蝕,它們自然會反對,特別是控制著馬六甲海峽的美國。

3、美國:有種你就建,泰國官方被迫放棄

馬六甲海峽已經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運通道,被國際社會稱作“生命線”。正因為如此,新加坡以一個彈丸之地一躍成為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東南亞最大的船舶修造基地、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世界第四大港口、第五大航空港、第一大燃油供應基地。

除了財路被斷掉外,作為國際航運通道,馬六甲海峽附近分佈著美國海軍基地,一旦發生戰事,美國就可以快速掐住這個咽喉要道,佔據戰略主動。如果修建了該運河,美國的軍事戰略夢豈不是泡湯!

因此,泰國政府不敢得罪美國,要不然恐怕還沒建好,美國的經濟和貿易大棒就砸下來了,到時候真是欲哭無淚。值得一提的是,泰國軍方和美國關係密切,泰國王和泰政府也不敢得罪軍方。照此看來,想要開鑿這條運河無異於紙上談兵。

2018年再度連任的普京能否挽救俄羅斯經濟?幾百萬印度女犯人為何與男子關在一起?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答!

金十數據

我想題主說的應該是克拉地峽運河吧,據我所知,泰國不是不想開鑿,而是狠想狠想!


克拉地峽位於泰國南部馬來半島上,兩頭連著太平洋與印度洋,地峽最窄的地方不足50千米,最寬處150千米,如果在此開鑿一條海運通道,那麼,過往的船舶可由中國南海經泰國灣,再穿運河,入安達曼海,出印度洋,也就不必繞行馬六甲海峽,航程至少縮短1100公里,可節省2-5天航行時間,節省的費用也相當可觀。



據不完全統計,馬六甲海峽每年大約有十萬艘船舶、全世界一半的油輪打此通過,這裡成為了世界上最繁忙的海運通道,日本人把這裡稱作“生命線”。也正因為如此,新加坡以一個彈丸之地一躍成為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東南亞最大的船舶修造基地、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世界第四大港口、第五大航空港、第一大燃油供應基地。可以說,馬六甲海峽裡每天流動的那不是海水,而是黃燦燦的金子!這怎麼能不讓泰國垂涎三尺?

在國際貿易迅猛發展的今天,尤其隨著中國的快速崛起,世界經濟中心向亞太轉移,克拉地峽運河計劃又被人們熱議起來。目前,關於克拉地峽運河有兩個方案。一個是中國方案,一個是日本方案。


克拉地峽雖然很窄,但是卻有山脈阻隔,而且最低
的山口也在海拔100米左右,其他200米以上;但南部與馬來西亞交界處地勢平坦,最高海拔70米左右,開鑿船閘運河成本較低。如果開鑿成無船閘運河,建設成本會增加不少。中國的方案就是北線計劃,在拉廊和春蓬的地峽處,西側就是緬甸;日本方案是南線計劃,在宋卡和沙敦間,南面是馬來西亞。



至於這兩個方案都遲遲未實施的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是泰國國內因素。一方面泰國國內政治複雜,紅衫軍、黃衫軍兩大勢力鬥爭激烈,導致政局不穩,軍政府和民選政府輪番上臺,政策多邊。他信、阿披實、英拉等都屬於“短命”政府,政策連貫性不強,像“大米換高鐵”等對泰國有益的計劃都很難推進。另外一方面泰國的經濟實力不強,沒有能力單獨實施該計劃。據一家香港機構的評估預算,這項該計劃僅開鑿一項就需要250億美元之巨,這是泰國自己無力承擔的,需要藉助中國、日本以及其他國際社會的共同投資。還有就是泰國國民本身對此興趣不高,據民意調查,支持度還不到百分之三十。此外,泰國對南部分離主義勢力的擔心,以及投資方對泰國內部貪腐問題、工作效率問題也不無擔憂。



二是國際及地區因素。該工程牽一髮而動全身,不僅對地區國家,對世界地緣政治因素也會產生巨大影響。首先第一個反對的就是新加坡,原因你懂得,動了它的奶酪,甚至斷了它的財路,相關參與國不能不考慮與新加坡的雙邊關係和感受問題。其次是東盟各國,馬六甲海峽不僅僅是新加坡受益,還有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他們跟新加坡持有相同的反對立場也就不奇怪了。第三是美國的反對,目前馬六甲海峽雖然是國際航運通道,但美國在新加坡樟宜有軍事部署,美國的最先進的瀕海戰鬥艦就部署在新加坡,一旦有戰事,美國就可以快速掐住這個咽喉要道,佔據戰略主動,想想過去圍繞巴拿馬運河的戰爭就會明白箇中原因了。



三是工程本身因素。
像克拉地峽這樣的工程難度並不大,尤其對中國這樣的基礎設施建設強國來說根本不成問題。但是,一條成熟的海運通道還需要大量的其他附屬設施,如來往船舶的加油、修理以及生活等輔助設施,還有完善的陸路交通設施,還有金融、海關、倉儲等配套設施等等,如果這些基礎輔助設施建設不到位,僅僅開鑿一條水路通道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而這些設施的建設,更牽扯到方方面面,牽扯到巨大的投融資安全性和成本問題,這是各方所不能也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也正因為如此,近年來,開鑿克拉地峽運河的呼聲此起彼伏,雖然一度傳出中國民營企業有意參與投資建設該項目,事後兩國官方均予以否認,甚至泰國官員還聲稱,不會蠢到要修一條克拉運河。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可以想見克拉地峽運河計劃雖然未來前景看好,但道路會曲折而又坎坷。


無坡居士

每當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估計所有國人都有想替國家慷慨一回的感受,只要泰國同意開鑿,我們中國可以跟他合作,錢不是問題等等的想法。

如今的中國南海與印度洋之間僅有馬六甲海峽唯一一條通道,這條漫長的通道為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三國的經濟繁榮和世界地位,帶來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ae8a7a23b8021d4e5c5efe671999f7dc\

象棋銀川府迷弟

在泰國克拉地峽修築運河聯通中國南海與印度洋,從經濟上是可行的,之所以許多年來一直未有行動,主要是政治原因。



最早泰國是想修運河的,但他們自己沒錢沒技術,只好作罷。

後來有人要投錢,泰國又猶豫了。因為首先美國基於它的全球利益,必定會控制世界上所有海運咽喉,沒有克拉運河泰國平安無事,一旦修了運河美國勢必插手,泰國也必然變成大國角力爭奪的戰場,到時候泰國的主權將受到威脅。巴拿馬的命運就是前車之鑑。

之前美軍在泰國是有軍事基地的,美軍曾經在泰國的烏塔堡擁有一個亞洲最長跑道的機場,它可以起降B52等戰略轟炸機。在希拉里提出重返亞太后,美國人一直積極與泰國溝通,試圖重新獲得這個基地,並謀求在泰國建設一個大規模的海軍基地。



其次,泰南部一直都有分離主義勢力在活動,泰國政府擔憂如果開闢運河造成地理分割將助長分離力量,影響政局穩定。

之前只要一提起克拉運河,就有人聯想起“馬六甲之困”,似乎這條運河一開通南邊的航運通道就豁然開朗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克拉地峽如果要修運河,它只會在帶來經濟上好處的同時夾帶著政治上的麻煩,正如我上面所說,霸權國家不可能容忍如此一條重要的通道失去控制。更何況它的東邊是越南西邊就是印度。如果我們一味宣傳泛亞鐵路和克拉運河將來給中國帶來的種種好處而忽略它能為泰國經濟的騰飛插上一對有力的翅膀,這條運河最終的結局就是修不成。

克拉運河不會取代馬六甲,它會分流一部分船舶,並且給泰國帶來不小的經濟利益。當然它需要中國的投資與合作。

我想,隨著我們經濟的迅猛發展和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也許數年之後,泰國應該會找我們談運河的開發計劃吧。


周志宏glee

您說的是開鑿克拉克地峽呀,綜合考慮的要素很多,包括資金、技術、管理、民意、維護等等,現在時機不成熟,謝謝。






風雪吹野

您說的顯然是克拉地峽。實際上這個“克拉運河”早就是一碗炒了一百多年的冷飯。

最早把克拉地峽開鑿運河當一回事去想的,泰國方面說是卻克里王朝第一代國王拉瑪一世,但真正能找到確切記載的,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泰國改革之父”拉瑪五世國王首先提出。但當時泰國國力虛弱,不僅沒有資金、技術實施這項宏偉計劃,且克拉地峽本身的主權也受到英、法威脅,在其在位最後一年(1909年),克拉地峽上原屬泰國的吉蘭丹、玻璃、吉打、登嘉樓被英國人割去,同樣以某教徒和馬來人為主要居民的“南四府”(宋卡、也拉、北大年、那拉提瓦)也風聲鶴唳,運河自然也只能說說而已。

二戰前夕,泰國成為日本的“小夥伴”,為避開英國控制的馬六甲海峽,打通通向印度洋的通道,日本提出出資修建克拉運河,但當時的日本深陷中國抗日戰場不能自拔,既無財力、也無人力展開這樣一個大項目。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先是日本佔領整個馬來半島並控制新加坡,馬六甲海峽暢通無阻,克拉運河變得毫無必要,繼而戰局逆轉,日本連連敗退,自更無暇考慮什麼運河了。

上世紀70年代,克拉地峽運河方案再度被提及,其背後的推手,則是當時經濟實力蒸蒸日上的日本,目的則是縮短對日本而言至關重要的海灣-東亞石油運輸航線。但這一項目最終不了了之。

之所以如此,首先是美國和新加坡不以為然。對於美國而言,控扼馬六甲海峽、屯兵新加坡,本可以佔據太平洋-印度洋間通道形勝之地,一旦克拉地峽運河開通,就勢必要兩頭兼顧,難免顧頭不顧尾;對新加坡而言,一旦克拉地峽運河開通,馬六甲海峽的航道壟斷將不復存在,這等於斷了“吃海峽飯”的新加坡生計。其次,如前所述,克拉地峽運河不論走哪條線,都必須面對 “南四府”問題,如果走普吉島以北的“北線”,“南四府”將被人為與泰國本土分隔開,這很可能令當地分離主義運動火上加油,而倘走南線則勢必全程穿過“南四府”,按照當時泰國觀察家的說法“等於把造價高昂的運河修在火山口”。正因如此,當時主導泰國政治生活的軍方對此持保留態度,項目雖時有提及,但始終不冷不熱。

2004年前後,他信提出5年內讓泰國成為亞洲石油中心,並把修通克拉運河當成重點,目的是拉抬偏低的南四府支持率。2004年泰國和日本組建了聯合論證小組,綜合論證了4條可能的線路,並認為最理想的是南線方案,即在普吉島以南的宋卡府沙廷帕縣動工,運河全長102公里,寬400米,深25米,雙向航道,總造價280億美元,工期為10年。但最終不了了之。

2006年中國-東盟南寧雙峰會,泰國和中國一些非政府機構合力炒熱了克拉地峽運河中泰合作話題,此後隔三差五就會被炒熱一次,但無一例外沒有下文。炒作中的中方始終是看上去很像“政府機構”實際上是香港註冊皮包公司的“中國國際基金會”(去搜一下“王靖、徐京華、中基公司、安哥拉、杭蕭鋼構事件”就知道這是夥什麼人了),而泰方合作者的身份也撲朔迷離。最近一次是2015年炒作“中泰簽署克拉運河項目合作備忘錄”,並哄傳“泰國前總理差瓦立參與簽約”,此事不久因差瓦立公開否認參與而緊急冷卻。

克拉運河項目每次炒作的前臺抄收都是外號“王運河”的王靖,他和搭檔徐京華在全球到處拋頭露面,且總是喜歡和運河、鐵路沾邊,比如利比里亞運河及鐵路意向(徐京華和其安哥拉合作方聯合參與,一度被外媒誤以為“中國官方項目”,後不了了之),俄佔克里米亞半島運河工程意向(王靖參與,被俄方炒作為“中國政府支持俄在克里米亞立場的政局”、“中國企業成為克里米亞‘迴歸’後首個外國投資者”,後冷卻),尼加拉瓜運河項目(王靖參與,如今已冷卻)——這些項目有一個共同特點:虎頭蛇尾,無一完成。

克拉運河項目如果始終和這樣幾個人捆綁在一起,大家就看著玩玩好了。至於泰國方面,南四府和本土民風、宗教、歷史淵源都格格不入,治安比較混亂,這讓國內外大資金不願在當地進行大規模投資,也讓不少泰國官方人士不願修一條運河把南四府和本土隔開——這樣弄不好會更麻煩。


陶短房

這條計劃中的運河名叫克拉運河,泰國也早就有了雄心勃勃的開鑿克拉運河的計劃。為什麼可執行性不高?政治不可行。

開鑿了以後可能導致國家分裂乃至內戰,誰挖?

我們從圖上可以看到,雖然克拉運河的總投資大概在280億美元,航程可以減少700英里,大型遊輪一趟航程可以節約30萬美元,從經濟的賬上,自然是非常划算的;經濟上可行的話,自然會有投資者願意投資。

但是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如果克拉運河如果真的挖通了,那麼泰南和泰北就該分裂了,然後就該民族區域自治,進而公投獨立了。這才是泰國的核心利益,遠高過280億美元的克拉運河開鑿工程以及後續收取的通行費。

還記得2014年,泰國總理英拉•西那瓦,還有她的哥哥他信•西那瓦麼?泰國反對派領導者素貼的支持者就是是南部地區的居民及城市中產階級,而英拉的支持者是國家北部農民及中產,也就是我們所知的著名佔領主要街道和機場的“紅衫軍”。

在泰國這樣一個軍方多次發動政變推翻現行政府的國家,以前在泰國國王普密蓬在世的時候,老國王還可以靠威信來壓制泰國的各方勢力,包括執政黨、反對派、軍方、各族國民等等,但在普密蓬過世之後,花邊新聞滿身的大王子哇集拉隆功即位,這種缺乏威信和權力的國王本身就沒有能力去整合國內錯綜複雜的各股勢力,更不用說應對克拉運河周邊的中國、美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等的各國利益。

在泰國這種外有境外勢力爭鬥,內有執政黨和反對派對峙,加上多次發動軍事政變的泰國軍方、少數分裂勢力存在的情況下,開鑿克拉運河,本身就是個春秋大夢!在政局不穩的情況下貿然啟動克拉運河工程,第一步遇到的可能是各方勢力歡天喜地去賺這280億美元的工程費用,第二步遇到的就是分贓不均導致的利益糾纏,第三步遇到的就是地理隔絕造成的分裂勢力抬頭,第四步就會走到泰國分裂乃至內戰的死局。

到那個時候,那艘船願意走內戰不休的泰國?當年紅衫軍的戰鬥力,難道大家都忘了?真當泰國人民都是信奉佛教等待來世的國民?想什麼呢?

泰國什麼時候才有能力開鑿克拉運河呢?只有當泰國皇族出了一位天賦卓絕的政治家,他首先需要具有皇族的血脈以便整合民眾的崇拜;然後需要具有軍方的成長經歷以便得到軍方的內線和支持;然後需要在泰國南部執掌一省並取得經濟發展以便收攏泰國南部的民心;最後還需要取得類似「高鐵換大米」這樣對泰國有價值的政績以便接納政黨;只有泰國有這樣一位「天命之領袖」出現,將泰國所有勢力整合在自己麾下,才有可能完成克拉運河的開鑿。

在那之前,泰國是絕對沒有能力開鑿這條足以滅國的克拉運河的。就以哇集拉隆功國王的威望和能力,這事兒絕對沒戲。

開玩笑的說,泰國維持不分裂,已經用盡所有力氣了,哪還有能力開鑿一條分裂泰國的克拉運河?


任易

在克拉地峽開鑿運河問題其實並不大,最大的問題其實主要還是因為美國不允許,並從中作梗,導致了這個工程始終不能順利進行

海洋運輸線是國家經濟發展的生命線。

我們都很清楚,世界上成本最低、運載量最大的運輸方式就是海洋運輸,其運輸噸位一般都是以萬噸起步,十萬噸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這種運輸能力遠超空中運輸以及鐵路、公路運輸,而這種運輸往往對運輸線路上的節點港口有很高的要求。

因此在國際上,誰只要在海洋運輸的關鍵節點上掌握住了控制權,往往就能很輕鬆的控制整個一片區域內的海洋運輸能力,那麼在東南亞地區,海洋運輸的重要節點在那裡呢?就是被美國人緊緊抓在手裡的馬六甲海峽和新加坡港口。

美軍為了戰略需要,必須要牢牢保住馬六甲海峽在航運地位上的唯一性。

我們從上圖的海洋運輸線就可以看到,往來於歐亞之間的所有輪船,幾乎都無疑例外的要經過馬六甲海峽,這意味著美國主要扼守住這個海峽,就可以輕易的切斷歐亞之間的航海線。

而且從歐亞過往的船隻,一般都會在新加坡港口停泊,補充物資,裝卸貨物,這就使得控制這裡的美國財團日進斗金,大發橫財。

駐紮在新加坡的美軍濱海戰鬥艦

所以美國一直都在新加坡建有軍事基地,並駐紮著大量的軍事人員和武器裝備,其主要目的就是要牢牢的控制住這個戰略要點,以防止這裡脫離美國掌握,造成其他對美國不利的影響,同時保住這個金飯碗。

克拉運河的修建雖然有利於的經濟發展,但是對美國不利,這就是為什麼美國一直阻撓運河開間的原因。

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出來,如果克拉海峽修建成功,對於亞洲各國來講是十分有利的,因為這會大大縮短歐洲到亞洲的航行距離。

根據估算,如果克拉運河開通,歐亞之間的航線距離就可以縮短接近1000公里,東盟各國、東亞各國都會因此受益,這對於具有低成本優勢的海洋航運來說,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

但是這個好消息對於美國人來說,就等於是噩夢了。因為一旦克拉運河開通,那麼可以預見的就是幾乎所有的海運船隻都不會再從馬六甲海峽經過。這樣的話不僅馬六甲海峽的戰略地位消失,那些美國財團參與經營的港口也會瞬間荒蕪,這對於美國財團來說是絕對不可以接受的。

所以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泰國以及世界其他國家都有開鑿克拉地峽運河的想法, 但是都由於種種原因被擱置。等到2015年由中國牽頭準備再一次推動克拉地峽運河的工作,同樣也因為種種原因再一次被擱置。


落下m

這個問題是老問題了,就是所謂開建克拉運河的問題。

純粹從泰國經濟的角度來說,總體而言是划算的。克拉地峽運河若是開通,預計能比從繞道馬六甲海峽節省1200公里,總投資預計280億美元,能分流馬六甲海峽目前已經幾乎超負荷的運量的一部分的話,就還是划算的。

投資雖然不小,但一來是容易找到外部投資,二來是成本是可望收回的,三來能極大提高泰國的國際政治經濟地位,所以明智來看,泰國政府有魄力的話應當下決心。

新加坡就是一個最好的現成的例子,想想新加坡港靠著在馬六甲海峽建設運營新加坡港是怎麼崛起的。如果克拉地峽運河鑿通建設的話,這兩者絕對不會有太過不同的故事。對泰國大有利是顯然的,其地緣政治上的重要性更會陡然急遽上升。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這條克拉地峽運河的建設,恐怕就不是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所喜聞樂見了,尤其是新加坡。雖然即便克拉地峽運河開通之後,事實上大型船舶依然還是得繞道馬六甲海峽,克拉地峽運河不可能完全取代馬六甲海峽的作用,但是這是搶生意,有威脅還是顯然的。

所以,在東盟國家裡,泰國恐怕會引發一些矛盾。

此外,由於若是克拉地峽運河開通之後,馬六甲海峽的地緣重要性將會下降,這就不那麼方便美國、印度等國在安達曼海即緬甸海(印度在此有個安達曼-尼科巴群島飛地,有軍事設施)等處進行鎖脖子的動作了。

試想想,第一是距離縮近了1200公里,第二過了從安達曼海直接過了克拉地峽運河之後,立刻就到了泰國灣了。所以,這條克拉地峽運河,不僅具有經濟價值,還是有很大的軍事戰略價值。想一想軍艦過馬六甲海峽與過克拉地峽相比,兩者的風險相差有多少倍?

在這種情況下,各國之間特別是大國之間,明裡暗裡會產生多少政治博弈呢?而國際上的博弈,其實也都會顯現到泰國自身的政局上。

只要泰國自身內部政局不穩,像克拉地峽運河建設這麼大一個動作,怎麼可能穩定決策並實施下來呢?連建個高鐵都要喘個半天,更別說這種牽涉到印太地區國際戰略格局的大動作。

然而不管怎樣,其實克拉地峽運河從立足於泰國本身的實際來看,利益極大,如果泰國政治家是有足夠魄力的,應該勇於排除干擾,擔當起來。


建章看世界

泰國為何不開鑿克拉運河?

原因有三:1,投資回報不成比例。

如果我們仔細看地圖就會發現,開鑿克拉運河所帶來的縮短航線,相比馬六甲其實並沒有縮短多少,這樣一來其航運費其實並不適宜設置過高,否則體現不出其價格優勢。

但這樣一來,其想收回成本將會極為緩慢,而開挖的費用多到,可以直接建設覆蓋泰國全境的標軌鐵路幹線網絡。而且據業界人士估計就算開挖後,也只有三成左右的船隻會經過,剩下的依然走馬六甲,因為其有更完善的管理機制,基礎設施和後勤補給,這些都是泰國克拉運河所不具備的。



2,防止和巴拿馬一樣獨立

巴拿馬歷史上是屬於哥倫比亞的一部分,因為巴拿馬運河而將哥倫比亞一分為二,其運河北邊的巴拿馬於1903宣佈獨立。

而我們觀察泰國克拉運河南北就能發現,運河南邊的主體是馬來族,且與馬來西亞接壤,容易產生離心力。



3,泰國不具備開挖的經濟實力和基建實力

有人會說,與中國合作一起挖,但不知有沒有考慮過,如果中國單獨與泰國合作挖運河,那將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放於何處?何況這種就是在挖新加坡等國的根,不利於維護周邊國家的關係。

同時,我們應該考慮到,克拉運河的開通,日本才是最大的贏家,我國周邊有著眾多的接壤國,如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都有豐富的資源可以通過陸路輸送過來,再加之我國自身也有許多的資源。

相反,日本資源貧乏,且四面臨海,幾乎全靠海運,所以對於日本分散石油資源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這也是為何日本相比我國,反而更加上心,並一直在國際上鼓吹的原因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