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軍人頭戴的腦袋後面兩片布是什麼東西?

古今說史

之前有個朋友問薩沙,抗戰鬼子的帽子上有一種屁簾,像個簾子一樣拖在後腦上面。這是什麼玩意?幹什麼用的?看起來怎麼這麼難看?呵呵,這玩意還真有點用處,也是日軍制式裝備。聽薩沙說一說吧。

薩沙寫了幾本抗戰的書,很多朋友把我當專家。其實抗戰的知識淵博如海,我懂得真就是九牛一毛而已。不過,這個所謂的屁簾,薩沙還真知道是什麼東西。聽我來吹一吹。

早在三四百年日本戰國時期,就有類似的屁簾設計。當時的日本足輕(足輕是日本古代最低等的步兵,他們平常從事勞役,戰時成為步卒),一般裝備很爛。他們沒有武士的頭盔,帶著一種斗笠(日本叫做陣笠)。陣笠就是一種簡易頭盔,是竹子、木頭上塗上一層生漆製成的,基本沒有防禦能力。

這玩意的作用,就是防曬,防雨,也可以接水喝。陣笠的後面就有一種屁簾,和抗戰時候的屁簾大同小異。

屁簾的作用只有一個,就是防曬。

當年足輕的衣甲很爛,日本夏季陽光往往挺熾熱。足輕不但要打仗,還要從事重體力的搬運等勞力,經常頂著大太陽工作。他們的帽子遮不住脖子和後腦,防止曬傷就只能用屁簾。

客觀來說,這個設計還是挺有用的。屁簾並不妨礙士兵的行動,就是難看了一些。

日本明治維新以後,採用新軍服,廢除了舊式所有軍服的設計,也包括屁簾。

不過,沒有多久日本就恢復了這種屁簾。

當時日本陸軍是學習歐洲最強大的法國陸軍(法國被德國擊敗以後才改學德國),很多裝備都是原封不動的山寨或者購買。

而法國的殖民地軍隊制服帽子,就有類似的屁簾設計。法國佬設計目的和日本古代一樣,也是防曬。法國人在非洲有不少殖民地,軍服的防曬是必須的。同時,在非洲很多熱帶叢林中,這種屁簾還有防止蚊蟲的能力。

在1899年,日本軍方正式規定駐紮臺灣的軍人必須使用屁簾(日本叫做帽垂布)。為什麼從臺灣開始?還不是因為臺灣殖民地是日本軍隊最靠近南方的地方,最為炎熱。

到了1938年,日本陸軍重新規定了軍服的制式,強調軍服必須使用屁簾。

從此時開始,所有屁簾由日本軍工廠正式生產,採用最好的布料。後期因為日本國內資源困難,開始使用各種下腳料,包括毛巾。

在1942年之前,日本陸軍主力全部在中國作戰,尤其在中國南方作戰。日本的氣候和中國有一定區別,其一就是日本人受不了中國的炎熱。

對於日本人來說,夏季氣溫30度就是難以想象的高溫了。但在武漢會戰的湖北、長沙會戰的湖南、廣東戰役的廣州、廣西會戰的南寧,夏季平均氣溫都要比日本高出至少5度以上,很多時候還有40度的高溫。日本人對於這種溫度是極其不適應的,經常出現中暑死亡或者大面積疫病情況。

在這種天氣,日軍的屁簾就發揮了自己的作用。有這個簾子遮擋,在暴曬下行軍就要好很多。

就是實用,這個屁簾在侵華日軍廣泛的裝備。

於是,我們看到的所有抗戰電影(除了冬季的戰爭),日軍的帽子基本都有這種設計。

屁簾也不是完美無缺,主要問題就是導致軍容較差。

在中國,一般老百姓是不會用這種東西的,只有在城市打工的苦力才會用毛巾搞出類似的玩意。

日本兵的屁簾往往成為中國老百姓嘲笑的東西,就軍人的形象來說也是很不好看的。

不過,日軍總體來說還是不顧什麼形象,先顧實用的部隊。直到日軍投降,屁簾始終是日軍的制式裝備。

因為這個屁簾看起來很滑稽,所有橫店抗日神劇中也必備。


薩沙



就以小日本的智商,他們也發明不出這麼高明的東西 ,雖然看起來奇醜無比。

最早用於法國的北非兵團,因為北非,你懂的。大片的沙漠,炎熱的天氣,到處是蚊蟲,在那樣的天氣下,呆不了多久,在臉上和脖子上就會被曬成黑紅色,然後可能潰爛。如果有蚊蟲叮咬,那就更可怕,可能沾染疾病,甚至瘟疫。

To be or not to be,到底怎麼辦?

作為盛產思想家和藝術家的浪漫之國,法國人最終想出了,在帽子的邊緣封一塊長布條,除了正前方有帽沿的地方外,全部包裹起來。




日本明治維新後,開始學習歐洲的先進文明,包括服裝。

在當時法軍號稱天下第一陸軍,牛逼的不行,就成為日本學習的對象。

只是日本人做了一些改革,把法國人的一塊布改成了二塊布、三塊布,甚至有的時候是四塊布。


有人會問,你這麼說有根據嗎?當然有。

根據《日本服制史》中的記載,明治時期引進法式陸軍服制的垂布時,也說明了是借參考和借鑑了法軍的北非軍團之裝備,考慮到烈日酷熱下長途行軍士兵的實際狀況而引進的配有垂布的軍帽,但做了一些本土化的改進。



這個東西,在日本軍隊中,俗稱“遮陽布”或“護頸布”,也就是說為了防嗮護頸而設計的。

從目前的資料中來看,日本曾要求駐紮在臺灣的軍隊必須裝備這個東西,後來在抗戰爆發後,日軍基本上都裝備了這個東西,尤其在進入中國南方作戰開始,更是不可減少的防曬利器。

當日本人進入廣東後,被當地人民稱為蘿蔔帽子,因為看上去蘿蔔葉子一樣。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說法,我還沒有辦法證明,說有布的是日本陸軍中的野戰部隊,日本憲兵的帽子上就沒有布。



從更多的資料來看,作用還是比較多的。

當日本人在本土作戰或在中國北方作戰時,在鋼盔的下邊裝上這個布,可以防止汗水變冷後,導致士兵生凍瘡;當受到炮擊時,漫天的塵土不會鑽進脖子裡。

最重要的功能還是防曬,當日軍進入中國南方江西湖南廣西雲南時,不得不頂著40多度的高溫前進。在這個溫度下,很容易被曬傷。當進入山林時,又要面臨蚊蠅的叮咬,有了這塊布,就減少了很多麻煩。儘管如此,日軍在進入中國南方後,還是出現了大量的非戰鬥性減員。


日本天皇為了激勵士兵的作戰勇氣,把常規的兩塊布命名為:八宏一宇,四海一體。也就是在日本的神話體系中,可以保證參戰的日本士兵刀槍不入,但全是扯淡,到了戰場上還是一點用都沒有。當然日本天皇說了,被打死的人都是對天皇心不誠的。


新知傳習閣

要說侵華時日本軍人帽子後面的布,得先說說這頂帽子。戰時,日本人一般稱它為“戰鬥帽”,而在軍隊內部則稱其為“略帽”,那是因為與部隊正裝的強調裝飾性的軍帽不同,這種帽子因是為適應野戰、行軍而制,更多的強調的是機動性、實用性,至於裝飾性是能免則免,故而才有了“略帽”之稱。
至於戰鬥帽後面的那幾塊布,日本人稱它為“帽垂”或“垂布”,我們好像戲稱其為“屁簾兒”,有的說是因為日軍戴的那幾塊“垂布”與當時我國北方兒童的屁簾兒相似而得名,也有的說是因這種戰鬥帽“帽遮”的日語名為“目庇”而來。


那麼,這幾塊布究竟由何而來?又起著什麼作用呢?普遍的說法是,“垂布”最初是模仿法國軍隊的。因為日本在明治時期創建現代陸軍時
,就是以法國陸軍為模仿象的,而且非但軍帽,包括軍裝和軍制,也都明顯繼承了法軍的特色。所以,當時日本陸軍的服裝與法國19世
60年代的軍隊服飾非常相似相似。


其實,如果追溯歷史,這種戰鬥帽還能在日本古代歷史中找到其影子,從平安時代直到近代,先是始於公家人,後來普及到神職人員,直到最後形成平民男性的和服正裝之必不可少的行頭的“烏帽子”,可以說就是戰鬥帽的最初原型,因為它們都是屬於這種圓形無簷尖頂構造的。有趣的是,咋看上去,烏帽子”莫名的就會讓我們想起文革時被遊街示眾的人戴的“高帽子”。





這種帽子被古代日本軍隊採用後,漸漸就發展成了“足輕”(步兵)們的“陣笠”(出陣時戴的斗笠),根據流傳下來的資料圖,我們可以看到,那時的陣笠後面就已經有了這種“屁簾兒”。而至於侵華日軍戴的附有“屁簾兒”的戰鬥帽,其實早在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就開始在日本軍隊中使用了。當年的77日天皇布敕令,臺灣的日
帽垂布以用於遮陽防暑。侵華時日軍所戴的垂布戰鬥帽,只不過是明治時期的進化版而已。




總的來說,可以說被我們戲稱為“屁簾兒”的日本垂布戰鬥帽,應該是日本傳統的烏帽子、陣笠和19世紀的法軍軍帽的有機合成品,這也正符合了日本人善於取長補短,善於改造、精加工外物為已用並形成具有明顯自己和式風格物品的國民特性。





說到戰鬥帽的垂布的作用,這從日本古時軍隊對“足輕”(步兵)們戴的陣笠的名字就可略窺端倪,那時候日本人稱陣笠後面的幾塊布為“遮陽布”或“護頸布”,也就是說,陣笠的布是為了防嗮護頸的。根據《日本服制史》的記載,明治時期引進法式陸軍服制的垂布時,也說明了是借鑑了法軍的北非軍團之裝備,考慮到酷日下長途行軍士兵的實際狀況而引進的配有垂布的軍帽。


二戰時,日本是在1938年侵華日軍中最先配備的這種垂布戰鬥帽,當時正值抗戰初期,日軍為擴大戰果,自1937年底,開始瘋狂進攻上海、南京、徐州、武漢等地,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和後來歷時四個半月的武漢會戰都是在這一背景下打響的。日軍當時因戰線拉的過長,步兵每天急行軍四、五十公里乃屬家常便飯,也是為了防嗮、防蟲咬,日本大本營才決定給侵華日軍的戰鬥帽裝上“屁簾兒”的。除了防嗮防蟲這些功用外,日軍在戰鬥中還發現、總結出了“屁簾兒”的其他延伸功能,比如日軍在冬季戴著鋼盔急行軍時,驟冷驟熱下,鋼盔與出的汗凍在一起使得許多日軍生了凍瘡,而把配上屁簾兒的戰鬥帽戴在鋼盔裡,就不僅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在承受炮火襲擊時,屁簾兒還能有效的阻止落下的的泥土灌進脖子從而避免影響士兵的精神集中。據戰時資料介紹,由於戴上了屁簾兒等於半捂起了耳朵,這還有利於在瞄準時能夠集中精神。順便說一句,日軍的這種戰鬥略帽之所以把“目庇”(帽舌)做的很短也是為了利於瞄準,不想確歪打正著,正因為帽舌短,倒是使得整個戰鬥帽倒正好能夠裝進鋼盔了。




至於“屁簾兒”究竟由幾塊布組成, 因為是“略帽”,所以並無嚴格規定,因此,日軍這種戰鬥略帽的“屁簾兒”實際是沒有準確的規定的,因人而異,有兩塊布的,也有三塊布的,最多的日軍腦後居然飄著四塊“屁簾兒”,腦補一下,估計倒是迎風也不一定能招展起來。





萬景路聊日本

日本人是一個學習能力很強的民族,在他們的歷史中有過兩次非常重要的大轉變學習。

第一次大改變就是在白江口被大唐騎兵擊敗後的全面唐化,從這一次失敗後,他們開始沒有絲毫保留節制地全面學習起了唐朝文化,雖然說是學習,但更多時候是全面照搬,這種照搬在一千多年後的今天,也留存了很多影子在日本的文化中。
第二次重要的轉變是日本近代史中的黑船事件,在黑船事件之後日本打破了死氣沉沉的封建社會,開始全面照搬起了歐美先進的科技文化,在他們一開始的填鴨式學習後,他們很快從落後的東方封建國家躋身到了先進的西方陣營中,和西方列強們展開了對中國這個古老富裕國家的侵佔掠奪。

大家在看關於日本侵略戰爭的影視作品時,應該都注意到了他們軍帽上看起來非常滑稽的布條了吧?這種布條在日本的軍隊中被稱為“帽簾”,但因為看起來非常滑稽的原因,所以這種布條在中國民間被稱為了“屁簾”。



這種帽簾的出現實際上與日本歷史中的兩次重大改變學習有關。

唐朝軍隊頭盔中的鐵簾以及日本人的學習

在唐朝的盔甲中也是有類似於帽簾這種配備的,在唐軍頭盔中有著用鐵片或者木片製成的鐵簾子。

這種鐵簾子能為士兵們在戰場上保護脖子不受對方的斬首,又不影響到脖子轉動的靈活度,而且又能防曬,實用感十足,所以在唐朝時期被大量運用在軍隊中。



在日本學習唐朝文化時,他們不僅學習走了唐刀的樣式,還學習了盔甲的樣式,所以日本的大名們也開始裝備上了模仿唐朝的盔甲,這個時候日本才開始出現了這種懸掛在盔甲上的簾子。

不過日本的物資非常貧瘠,他們的鐵料實際上是很少的,所以很多時候能用得起鐵盔甲鐵簾的一般只有“領主級”的大名才能享用得起,一般的武士們用的則是木甲、木簾。


日本的農夫士兵以及頭上的布簾

而在大名和武士之下,日本的軍隊中還有一個階級,那就是由農夫們充場的普通士兵。

在日本尋常打仗是武士們的工作,平常一場戰鬥是十幾名、幾十名、上百名武士互相用刀砍殺。

然後在他們的身後有著幾百號、上千號的農夫穿著藤甲、拿著魚叉農具在後面為他們助威,這些農夫基本上是起不了什麼作用的,如果哪一方的武士贏了,那就意味著這場戰鬥是哪一方贏了。


因為農夫士兵們的低下性,這個時候出現在他們頭上的簾子材質就變成了最廉價的布條,在很多時候這種簾子是起不到防護作用的,更多時候作用還是防曬,後來隨著日本歷史的變遷,大名、武士們頭盔上的簾子消失了,但是農夫士兵們頭上的簾子卻保留了下來。

一直到近代,因為要學習先進的西方文化、淘汰掉絕大多數傳統的東西,所以布簾才開始從日本的軍隊中消失滅跡。


日本因為學習西方文化,將帽簾經歷了淘汰到重新使用

其實在很多時候,這種簾子是敗也明治維新,成也明治維新的。

當時日本人的學習能力雖然給他們帶來了很多進步,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是有些盲目的,在當時他們的觀念中是有這種看法的:

西方有的必然是先進的,而西方沒有的就必然是落後的。

(明治維新後西化的日本人)

所以他們在發現西方沒有這種簾子的時候,就淘汰了這種簾子。

後來他們又無意間知道歐洲駐紮在非洲地區的士兵也有著這樣的簾子,這種簾子在非洲非常的實用,既能防曬又能防蚊,所以日本人就又重新將這種簾子普及到了自己的軍隊中。

首先出現在的地方就是當時他們的殖民地臺灣,因為臺灣相較於日本本土陽光比較猛烈以及蚊蟲眾多,所以這種簾子在臺灣的日本軍隊中開始擁有了用武之地,重新出現在了日本的軍隊中。


因為侵華戰爭的原因,帽簾全面普及在日本軍隊中

在民國時期,張作霖因為想要藉助日本人制衡俄國人,所以將一部分的日本軍隊放入了中國境內。

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將整個東北丟給了關東軍,然後日本的軍隊才開始介入東北比較北方的黑龍江地區。


在日本關東軍駐紮在黑龍江的時候,他們遭遇到了嚴寒,他們發現在戴頭盔的時候,經常會因為結冰而導致脖部皮膚和頭盔粘在一起,一不小心就可能會扯掉一塊皮膚,最後沒辦法的他們又將在臺灣的帽簾普及到了嚴寒的東北,有著帽簾的阻隔,日本軍隊中才避免在嚴寒地區頭盔十粘住皮膚的尷尬。

在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後,帽簾開始普及到了所有日本軍隊中,在他們燒殺搶掠的過程中,中國的太陽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折磨,所以在這個時候帽簾實際上是起到了阻擋太陽的作用。


所以說日本軍人頭上掛的布條實際上起源於日本人在歷史中的兩次跟風,日本人開始時所學習的東西雖然大多數是實用的,但很多時候卻還是單純為了跟風而跟風,就比如歐洲人留八字鬍的時候,他們就開始留八字鬍,但是當德國人因為使用生化武器的原因只留下了一小撮鬍子,他們也開始將鬍子剃成了一小撮,所以這就是他們的跟風習慣,這個布簾也是同樣的道理。


孤客生



在電影《舉起手來》當中,潘長江扮演的日本鬼子形象深入人心,特別是帽子上的那兩塊布,更讓他顯得非常的滑稽和搞笑。翻看二戰時期的老照片就會發現,當時的日本士兵普遍是這個裝扮。



這是日本的制式軍服裝備,一開始發明的不是日本,但是卻是通過日本而被人們所熟知。這兩塊布,看起來非常難看,但是他的作用卻比你想象的還要大。




這種兩塊布的設計被人們叫做屁簾,其實屁簾在日本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不過當時只有步兵才會使用。因為步兵在日本軍隊中是最低等的,沒有人願意在他們身上多花錢,連頭盔都帶不起,使用的是斗笠,斗笠後面就有屁簾。




一直到了二戰,日本來到亞洲作戰,又開始重新使用了這種設計。中國地域廣闊,氣候也各種各樣,東北太過嚴寒,而臺灣那邊又太熱。日本部隊甚至規定他們必須使用這種帽子。




在東北可以護著耳朵不被凍傷,在臺灣又可以讓自己的脖子不被曬傷,還能防止蚊蟲叮咬。不僅如此,在戰場上還能夠防止亂飛的彈片擦傷臉部,可以說救了數萬日本士兵的性命。當時日本甚至用最好的布料來生產它。

記得點點右上角的關注哦!

小飯的私家花園


打開車窗看景色

這種兩片破布的做法其實是受到法國軍團風格影響的,最早時候法國軍團就是這樣設計的帽子造型

不要小看這兩塊破布,在某種情況下,這兩塊布起到的作用是相當大的

一種說法大概就是防止蚊蟲叮咬和防止太陽暴曬

還有一種原因就是為了防止步炮兵或專業炮兵戰鬥時耳朵被炮火發射的聲響震聾,同時也為了減弱對方炮聲。

還可以有效防護在戰場上的時候保護頸部,不被流片,飛濺的石塊劃傷,是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的。

不管是掩體也好,或者巷戰也好,被子彈和彈片撞擊飛崩的碎石,或者硬物非常容易劃傷皮膚,這兩片破布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它起到的作用就是能很好的保護頸部

還有就是在近身肉搏時,這兩片破布也能起到阻止作用,刺刀或者砍刀砍刀了脖頸上,這兩片破布起碼能防止出現致命傷!

說不定就能逃過一劫!

所以這兩片布並不像我們平時國內看到的那個抗日劇裡被醜化了的那麼搞笑,人家設計這東西是從實用性出來認真考慮過的!

寫於2018.1.1


谷樸說

在那些艱難的抗日戰爭歲月裡,日本軍人給我們的形象基本上是黃色軍裝,頭戴一頂滑稽的軍帽了。然而這種後面帶著帽布的軍帽雖然看起來滑稽,卻也有很大的作用。所謂存在即合理吧。

歷史淵源

早在日本幾百年前的武士時代,那時候作戰的戰士就經常頭戴有帽垂的“斗笠”作戰。這一設計也影響到了日軍後來的軍帽設計。再到後來,日本模仿法國陸軍在沙漠作戰的士兵軍帽,設計出來帶有帽垂的軍帽,從此這一樣式就一直存在於二戰中了。

作用

軍工往往代表著一個國家前沿的科技水平,如果這種帽垂僅僅是為了裝飾的話,那麼日軍早就取消掉它了。日軍早些時期侵入的是臺灣列島。臨近熱帶的臺灣自然是天氣炎熱,為了使日軍更好的適應炎熱的天氣,帽垂的設計特點之一就是能夠很好的遮陽防曬,還能用於擦汗,提高士兵在炎熱天氣裡的適應度。還有一種說法在東北作戰的日軍們,由於天氣較冷,出汗後頭盔容易與汗水粘合在皮膚上面,導致士兵們摘下頭盔的時候非常的痛苦。因此頭盔內部往往先戴一頂軍帽防止汗水使頭盔和頭皮粘在一起。不僅如此,在日軍侵華的過程中,陸軍作戰部隊深入大陸,戰線往往拉的很長,部隊的行軍往往較為侷促。為了更好的適應野外快速行軍,這種帽子就體現出優勢了。不僅翻曬遮陽,還消除了頭盔的沉重感。

這種軍帽在二戰期間一直沿用著。有時候對於前線作戰的將士們,為了更好的保護頭部,往往還會多戴一頂頭盔。滑稽歸滑稽,論實用性是完全能上的了檯面。


品讀武器裝備

我是白馬說

先看看圖,是不是感覺很可笑。但是你接著看下面的圖,古代的頭盔,這個也是有設計的,因為他是保護頸部的一個重要措施。

雖然不防子彈,但因為是厚厚的帆布,對戰場上的一些意外流彈擦傷、飛石等等都與很好的防護。

為什麼現代軍隊看著都沒有了呢?有的,但是從他的目的來講,這種厚厚的帆布重,不透氣,和現代的頭盔就不太合拍了。

現代主要是這種,圍巾,基本要求能達到,還透氣,沙城暴來了還可以做簡易口罩。


白馬說

日本軍人的軍帽腦袋後面兩片布叫帽垂布,主要是為腦後脖子防曬之用。這個裝束起源於3O0年後的日本戰國時期,國家命名的武士發有專有頭盔,而低級士兵則戴一種由竹條編制的帽子塗上柒,類似於中國民間斗笠,日本稱為陣笠。帽後垂兩塊布主要用於防曬。日本明治維新後,實行軍人統一軍制服,廢除了腦後的兩塊布,後來發現在臺灣與朝鮮殖民期間,中暑導致瘟疫發生,士兵帽後恢復了帽垂布的裝束,因為中國南方高溫達40度,日本最高也就3O度左右,有了腦後垂布以致腦後與脖子防曬,中國的民眾稱為屁簾,現在日本正式軍制服實行美製式,完全廢除了帽垂布的軍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