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拓荒者”到“海归潮”:深圳如何吸引各路人才?

从“拓荒者”到“海归潮”:深圳如何吸引各路人才?

从“拓荒者”到“海归潮”:深圳如何吸引各路人才?

多年以后,每当王潮梁身处蛇口改革开放博物馆时,他仍会想起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

作为全国第一个招聘干部,王潮梁1982年从武汉南下深圳,成为千千万万名“拓荒者”中的一员。

数据显示,在改革开放发轫的1979年,深圳市人口33万,GDP仅为1.97亿元,最高楼不过3层,与一河之隔的香港有天壤之别。39年后的今天,在这个95%以上人口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只有32.5岁的年轻移民城市,各类人才总量超过51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2.9%,10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近1000栋,2017年GDP仅次于香港。

一座几乎从“零”开始建设起来的城市,如何奇迹般崛起成为“影响最大、建设最好的经济特区”?其背后正是40年来深圳对于人才的高度重视,人才是深圳从一个小渔村成长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基础。

“开山炮”引来

南下“拓荒者”

1979年7月,随着蛇口炸响了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炮”的填海建港开山炮,深圳的命运由此改变。

然而,就在深圳到处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时,蛇口工业区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据蛇口改革开放博物馆顾问林小静介绍,一些早期由上级部门调派来的干部与外商打交道时闹了不少笑话,如一位干部在接待剑桥大学教授代表团时,竟问到:你们剑桥大学能建多大的桥?

问题很快反映到时任招商局集团常务副董事长袁庚耳中,“我们的干部连基本常识都不懂,如何对外改革开放?”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求,招商局参照国外经验,向全国公开招聘干部。当时的要求是:应聘者一要符合本科学历,二要拿到工程师执照,三要年龄在40岁左右。

1981年,还是长江航运管理局科研所一名技术人员的王潮梁,在得到香港招商局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干部的消息后,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按照当时的改革思路,蛇口工业区先是把招聘干部的档案存档,然后取消所有干部级别,按照工作能力安排岗位。这让王潮梁兴奋极了,“看到了一个施展所长的大舞台”。

深圳率先打破了由上级部门调派干部的做法,首开新中国人事制度改革的先河。一批又一批“拓荒者”打破人事制度的坚冰,怀揣着干一番事业的梦想来到深圳。据深圳市人才研究会统计,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1992年,深圳从内地引进技术干部约25万人,接收应届院校毕业生8万多人。

城市新移民

蛇口工业区成立不久,袁庚就成立了干部培训中心,“培养和世界打交道的人”,被外界称为改革开放的“黄埔军校”。王潮梁便是这所干部培训中心首期48名学员之一。

在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胡刚看来,人才与改革相辅相成,正是南下的大量人才,为深圳的改革试验带来了动力。

1979-1984年间,除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外,蛇口工业区先后推出了包括工程招投标、劳动用工制度、劳动分配制度、城市居民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24项全国第一的改革。

“当时其他地方成立企业要走几个月的流程,而在蛇口,企业从申报到拿批文只需10天。一时间,外资涌入,两年间蛇口的企业已超过百家。”林小静说。

其中包括中国第一家由企业创办的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中国第一家由企业创办的商业保险机构——平安保险,全球最大的集装箱制造企业——中集集团等创新型企业,全部脱胎于蛇口。

特区建立之初,蛇口工业区的外资企业从全国各地招募了上千名外来工,其中大部分是女工。从1984年到1988年,深圳的户籍人口从初期的30万增加到60万,而打工者数量猛增至80万,女工至少达到50万人。她们工作在流水线上,成为特区建设的第一代“外来妹”。上世纪90年代初一时万人空巷的电视剧《外来妹》就记录和反映了那个时代。以外来妹为典型代表的制造业工人,为深圳初期加工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顺应时代浪潮,深圳本地人也纷纷“洗脚上田”,弃渔从商,试水市场,创办集体经济,开办多种经营,走出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个体户”和企业家。

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国掀起“下海潮”,开启了“草根创业”的黄金时代。在深圳,复员转业的任正非创办了华为,马化腾的腾讯帝国开始起步,王石在这里开创了万科……

据当时媒体报道,深圳于1991年成立了全国首家常设型人才智力市场,1996年建立现代化深圳市人才大市场。据统计,1997-1999年,人才大市场接待了350万来自全国各地的求职者和5万余家用人单位的求职和应聘活动。

“面向全球招才引智”

“南下”深圳36年后,王潮梁越来越察觉到,深圳对于人才的渴望升级了,“不再满足于从全国选人,而是将目光放在了全球”。

事实正是如此——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加工贸易成为深圳的支柱产业,在2000年前海步入起飞时代,并成长为深圳经济的第一增长点。

而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最直接的改变就是人才结构的变化,如在2010年后,深圳迎来史上最大“海归潮”。

2013年,“千人计划”学者黄源浩回到深圳创办了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其公司逐渐成长为全球第四家、我国唯一一家能量产消费级3D传感摄像头的全自主知识产权厂商。

2014年,“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陈宁在深圳创办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成为国内实现规模产业化落地的人工智能企业。

2017年,“青年千人计划”学者邓巍巍辞去了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终身教授教职后,带着全家回到深圳,入职南方科技大学。

在深圳,像黄源浩、陈宁、邓巍巍这样的海归高层次人才不在少数。深圳市政府深知人才对于城市发展的关键作用,陆续推出了“英鹏计划”、“孔雀计划”等吸引海内外各类高端人才的计划,特别是推出针对国际人才的系列政策,面向全球70亿人招才引智。

据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深圳市共有全职院士29名,累计认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0547人,发放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18亿元,引进归国留学人员超过10万人。

但他也坦言,除了尊重市场外,政府的主动作为也必不可缺,深圳打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吸引人才、科技创新的环境。

2015年4月27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前海蛇口片区正式挂牌成立,更是证明了改革的潜力。2017年,前海创造了“三天一制度”的前海创新模式,提前实现了每平方公里产值超百亿的目标。

退休多年的王潮梁,一边惊叹于深圳从“三天一层楼”到“三天一制度”的跨越,一边思考:到底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