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借款時代背後,銀行的高利潤,持卡人的“血”

全民借款時代背後,銀行的高利潤,持卡人的“血”

最近騷擾電話越來越多了,昨天貓姐接了30多個,大多數還真不是騙子,都是大銀行,主要就是推他們的信用卡。

查查數據就明白了:截止2017年末,中國約2.8億人擁有信用卡,但其中2017 年一年的新增髮卡量高達 1.23 億張!佔比44%。與此同時,去年越來越多的人不還信用卡了,2016年信用卡逾期額不到400億,2017年,逾期711億。

銀行為什麼這麼激進?幾乎人人都有的信用卡究竟有什麼風險?如果你不注意信用卡的使用,未來可能會給你造成極大的麻煩,具體怎樣?今天貓姐就跟大家拆吧拆吧。

01 悶聲發大財

信用卡在2015年時被擠壓得相當嚴重,那時候互聯網金融野蠻生長,各類貸款平臺搶客洶洶而來,螞蟻花唄、京東白條問世。然而到了2016年底,風向大變,信用卡市場開始一路高歌猛進。

▌增長有多快呢?

根據央行《2018年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信用卡與信貸合一發卡量進一步擴大,達到6.12億張,銀行卡卡均授信額度2.15萬元,授信使用率44.17%。

▌哪些銀行信用卡髮卡量最多呢?貓姐給大家梳理一下:

數據顯示,2017年,工行信用卡累計髮卡1.43億張,成為國內信最大發卡行;建行信用卡累計髮卡首次突破1億張;招行信用卡累計髮卡量已過億。

全民借款時代背後,銀行的高利潤,持卡人的“血”

工行、建行與招行的信用卡髮卡量均躋身“1億”梯隊,在這個龐大的市場規模中,三家銀行佔據大半江山。有些股份行規模不及國有大行,但業務增速來勢兇猛,比如民生銀行,2017年的髮卡增長率接近120%。

當然,信用卡業務在大幅增長,銀行也在悶聲發財。以招行為例, 2017年招行信用卡收入高達544.51億元,信用卡業務收入佔到整體營業收入的25%,撐起了招行2017年業績的1/4片天啊!

中信銀行信用卡收入390.65億元,同比飆漲53.17%。民生銀行和光大銀行信用卡收入也穩步上升,增速均保持在34%左右。

02 銀行鉚足了勁拉客

信用卡給銀行帶來了這麼高的收入,銀行無疑卯足勁拉客。總的來說,各家銀行爭奪客源有幾個套路:

套路一:額度殺

——“最高5萬元信用卡,可取現!”,貓姐想到自己的信用卡額度才1萬,真的有點心動。

套路二:優惠殺——“辦理信用卡金卡,送新秀麗行李箱,快捷支付計積分,積分抵現”。

套路三:速度殺——“信用卡審批快,1分鐘開卡,一週內送達”,這個辦卡效率,節省了不少時間呢。

不少銀行在年報中透露了自身獨門利器:網絡獲客、年輕人、金融科技成關鍵詞。

網絡獲客已經成為銀行利器。比如平安銀行稱,在審批環節,利用人臉識別等新流程和技術,平臺自動化比例達80%。民生銀行網申渠道獲客也已是主要途徑,藉助智能平臺,網申首卡自動審批率近90%。交通銀行則在業內首推“手機信用卡”,實現從髮卡到使用的“秒批秒用”服務,全年髮卡量近300萬張。

各家銀行尤其喜歡年輕人,拼了老命搶佔年輕人客群。比如,在這個看臉的時代,銀行開始發行各類“有顏值”的卡,甚至直接卡面可定製;再比如,與當紅互聯網公司合作,在各大消費、娛樂、商旅垂直領域佔地盤各式聯名卡產品層出不窮,涵蓋了各種網紅產品應用。

2017年,監管層對互聯網金融進入校園的監管日趨嚴厲,而作為信貸產品的正規軍,隨著校園貸平臺的退出,銀行信用卡也在高校中“補位”,作為大學生消費信貸需求的替代產品,搶佔到了一塊重要市場,大學生信用卡髮卡潮重現江湖。

03 銀行的利潤,持卡人的“血”

高速增長的業務,帶來的是更為豐厚的利潤,當然,這些利潤來自於持卡人。

貓哥在《信用卡你真的會刷嗎?躲開5個大坑才不會被坑!》中講過銀行的賺錢思路,年費、利息等常規方式不在話下,而現在銀行也有了新的“法寶”。

全民借款時代背後,銀行的高利潤,持卡人的“血”

▌① 現金分期

從2017年開始,貓姐陸陸續續接到銀行短信,內容是極具誘惑,比如“申請貸款,無需抵押,實時審核,最高30萬額度”…

這就是銀行在力推的現金分期業務,當然說白了就是銀行基於信用卡用戶的“現金貸”業務。

銀行給信用卡持卡人授信額度之外的一筆小額貸款,僅限用於旅遊、裝修等,這筆貸款以現金形式發放至用戶的借記卡,

以分期形式償還,銀行按期數和費率收取手續費。典型如招商銀行“e招貸”、浦發銀行“萬用金”、廣發銀行“財智金”等,貸款額度在5萬元至30萬元不等。

貓哥以前在《滴滴要靠貸款盈利?這些APP都成了韭菜收割機,你的手機裝沒裝?》中帶大家算過賬,現金分期是一門暴利生意,銀行自然發力猛推,銀行信用卡分期業務自然大幅增長。

業務大幅增長背後,資金違規使用問題突出。一些資金通過各種通道進入樓市和股市。在一個房地產論壇,一些炒房客透露,通過銀行的消費貸套取資金買房。近期,因部分現金分期資金用於炒股,浦發銀行信用卡中心就吃到一張175萬元的罰單。

▌② 賬單分期

信用卡使用有一定的免息期,但如果選擇信用卡的賬單分期服務,各種費用就來了,每家銀行的信用卡分期業務都需要持卡人承擔手續費,

不同銀行收費標準不一樣,選擇的期數不同,費率也不一樣,不過,不管選擇哪家銀行,分幾期,折算成實際年利率可是高得嚇人。

例如,刷信用卡支付12000元買空調,選擇分12期還清,那麼本金是每月還1000,每期手續費如果按0.6%計算,年利率是7.2%,除了本金,還要多還12000*0.6%=72元的手續費,12個月的手續費就是864元。

這樣算看似沒問題,但仔細算一下,既然每個月都還款,但分期還款的手續費是不會重新按剩下的欠款計算的,也就是說不管是第一個月還是最後一個月,手續費都是72元,哪怕最後一月只剩1000元沒還,手續費也不會變,如此算下來,年化率就不是7.2%了,而是15%。

▌③ 交易分期

不僅賬單可以分期,每筆交易還可以分期。很多信用卡都有自己的網上商城,信用卡商城的商品品種多,信用卡商城的價格基本上和市場價持平,但是,它有一個優勢就是可以免息分期購買商品,最長可以分24期。融360專家算了一下,如果分期12期, 交易分期年化費率可以達到17%!

04 信用卡一些風險出頭

隨著信用卡市場的日趨龐大,髮卡量和使用人群“雙升”,一些風險開始露頭。

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銀行卡應償信貸餘額為5.80萬億元,環比增長4.46%,而同時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711.48億元,環比增長7.29%,佔信用卡應償信貸餘額的1.23%。

711多億的逾期,這個數據還是蠻高的,要知道在2010年的時候,這個數字還不足百億,8年之間翻了8倍。究竟這8年發生了什麼,是愛佔便宜的人更多了還是借錢過日子越來越容易了呢?

為爭得市場,以量換質就成為必然,髮卡門檻的降低,必然會有不合格的人進入,而對於銀行來講,這也是必然要承受的高增長帶來的陣痛,不過顯然銀行並不擔心,因為即便是如此高的逾期,依然還是能有利潤,尤其是高息的信用卡現金貸,貌似足夠覆蓋這個成本。

一些低收入者通過降低的門檻,獲取了信用卡,但是超前消費或者不合理消費導致的“債務負擔”就不可避免了,而且是利息複利息。

在2017年,另一項業務悄然興起——“信用卡代償”。據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臺監測顯示,“信用卡代還”共計140餘家。

這是不得已才使用的方法。信用卡代償是一種緩解還款壓力的方式。當持卡人的信用卡還款日到期時,而本人無法全額還款,委託他人代還,之後再以刷卡消費的形式,將還款金額刷出,把資金返還給幫還款人。

這是暫時為了是自己的信用不出現問題才這樣操作的。但是,拆東牆補西牆,窟窿是還在的,而在拆補的過程中,除了人工、精力成本,還有大量的“水泥”。

而這“水泥”,就是這樣的金融操作背後的手續費、利息,還有就是個人資金鍊斷裂的風險。我們來看個真實的案例,雖然這些都屬個案,但還是要控制好自己借錢過日子的慾望啊:

全民借款時代背後,銀行的高利潤,持卡人的“血”

概括地說就是:

因為收入還行(月薪8k),所以用信用卡透支,辦了多張信用卡循環還,不過花的越來越多,終於開始逾期,為了還款,借了網貸,工資全用來還錢還不夠,借了7萬,最後發現還欠40多萬,整個世界都黑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