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颈肩肌痛

“颈肩疼痛”是现代人的通病,尤其一些需要长时间埋首伏案工作的上班族或学生,经常会感到肩颈酸麻、乏力及疼痛。中医一向来强调治未病。虽然颈肩痛已是发生的症状,但在形成严重且不能逆转的情况之前,是有办法阻止其恶化下去的。

造成颈肩问题的一共有3个关卡。第1关是肩肌,第2关是脊椎,第3关是神经纤维。换句话说,若在最初阶段的肩肌方面调治得好,颈肩问题就不会发展到颈椎及脊椎,更不会严重到危害神经纤维的阶段。因此,在第一关卡上把守着,防止肩肌问题恶化,也算是一种治未病。颈肩问题一般都是长期的活动劳损所致。脊椎与神经线纤维问题若排除意外车祸或跌倒等巨大外力的直接影响,大多是从肌肉开始的。

中医治疗颈肩肌痛

透过病史诊断病患

易劳损的肩肌

肩背的肌肉有斜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等等。虽然斜方肌是上背部最大的肌肉,且很多动作都和它有牵连,但由于斜方肌的自我康复能力强,比较不容易发生劳损现象。肩胛提肌和菱形肌方面是现代生活方式下活动得最频密的部位,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问题所在。

肩胛提肌起点于第1节颈椎至第4颈椎横突后侧。止于肩胛骨内上角。其功能是单侧肌肉收缩,头部旋转至同侧;上提肩胛骨并使之转向内上方,维持肩膀姿势。双侧肌肉收缩,限制头部过度向前倾。容易出现的症状是颈肩交界处表现疼痛,有僵硬感,甚至转头不顺。该疼痛常会放射至肩胛内侧缘。

菱形肌有分大及小两处。大菱形肌起点于第2胸椎至第5胸椎棘突;小菱形肌起点于第7颈椎至第1胸椎棘突。两者同止于肩胛骨内侧缘。其功能是肌肉收缩,将肩胛骨内收;向上拉或内转。稳定肩胛骨,防止其翼突。容易出现的症状是肩胛骨内侧缘区域表现酸或疼痛感,甚至放射至冈上肌区。

造成肩胛提肌受伤因素有两点。一是姿势因素,头颈长时间转向单侧;二是运动因素,即在运动时用力过猛导致损伤。如注视一侧的荧幕或在电脑打字时,头颈不时扭向单侧看资料副本;习惯性把手机夹在颈肩上谈话;桌子和椅子的距离过高或过低,坐下工作长时间维持不良姿势;拐杖或椅子太高,使肌肉过度收缩;一些人喜欢使用单肩包、斜背包,因经常抬肩以防包包滑落,久之肌肉因过劳而受损;趴在床上看书或看电脑,肩胛提肌会由于防止头部过度前倾而长时间收缩,因过劳而受伤。此外,没有合适的枕头和不良睡姿,也会导致肌肉过劳受伤。例如睡觉时,肩颈没有获得支撐,睡醒就会落枕。落枕很大程度上只是肩胛提肌痉挛而非关节错位。

致使菱形肌受伤的原因也有两点。一是姿势因素。从事需要肩胛骨长时间外旋的动作姿势,例如弹琴、写字、敲键盘,长时间切菜及煮炒,等。这些动作会使肩胛骨展开,同时也使菱形肌收缩。菱形肌因长时间被牵拉或过劳就会受伤。另一因素即是急促且暴发力强的上肢活动,例如肩扛重、手持重物向前拋出、搬运重物、打高球等。肩胛骨向外旋转,且肌肉用力过度而导致肌肉纤维损伤。

中医治疗颈肩肌痛

肩肌疼痛的中医矫治

2.理疗:透过针刺、艾灸或拔罐以助舒缓疼痛及松筋。

3.外敷药物:损伤初、中期宜以祛瘀消肿、理气止痛为原则。常用药物有乳香、没药。后期严重的则以活血止痛为主。常用药有三七、伸筋草、土鳖虫。

外敷药必须关注患处是否会出现红、肿或痒等过敏症状,若有应立即去掉药物;若购买内服成药,也要注意是否获得药准字批号。

4.预防措施: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严格规定体育锻炼,加强肌肉的暴发力和耐力、关节的柔软性与稳定性。最好以柔软式的运动为主,如游泳、拉筋、瑜珈或皮拉提斯等。在做任何体育活动前,都要坚持完成热身和拉伸动作。

洗澡时可用温水透过花洒来刺激肩胛骨部位以助放松。也可采用热敷舒缓紧张的肩肌。

最重要的是日常的生活习惯,尤其要时刻注意在工作时,自身的姿势是否正确,连续工作的时间是否过长。因为无论怎样保健,如果不良姿势没有改进,肩肌问题还是会复发的。

中医治疗颈肩肌痛

正确姿势

1.电脑族:眼睛视线水平要和电脑屏幕同等。坐时背部枕以小枕头。手尽量放低。敲键盘时要放松肩膀。不要一边操作一边斜向一侧去观看资料。

2.学生:看书时头颈不要往前倾,保持平直。若桌面太低,与头颈距离太远,尽量把书垫高。手臂和肩部不要经常往上耸起。

3.家庭主妇:做家务也要注意各种动作,如切菜时砧板不要置太高,尽量用肘部的力量。炒菜时锅的策划位置不宜过高。打扫卫生时注意肩肌不宜长时间维持在较高处活动。

保健DIY

面对肩肌疼痛,若没时间外出运动,也可自行做一些简单的拉伸动作来获得舒缓。

针对肩胛提肌要拉伸右侧肌肉。坐在椅子上,右手握住椅子下缘以稳定肩关节。左手将头部往左前方拉,直到出现紧绷感。慢慢数至10后放松。重覆做10次。对侧亦然。

针对菱形肌可先把双肘弯起向后挺,扩胸。然后把双肘提高向前。双手握拳置在腋下,拳背相向。再把双肘尽量往胸前靠拢,使两肩胛骨外移。慢慢数至10后放松。重覆10次。

无论是针对肩胛提肌或菱形肌,皆可使用钢球按压以助松懈。躺在床上,拿一个钢球放置在痛处枕着睡,让钢球按压患处。大概两分钟就可取走,不能压太久,以免产生肌肉痉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