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先烈|今天,讓我們一起向這些義烏英烈致敬!

缅怀先烈|今天,让我们一起向这些义乌英烈致敬!

一段歲月,波瀾壯闊,刻骨銘心;一種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

又是一年清明時,祭掃陵墓,緬懷故人的傳統習俗在義烏大地莊重而肅穆地進行著。而除了逝去的至親摯友,此間最值得祭奠且不容忘卻的,就是那些為了革命成功拋頭顱、灑熱血的義烏先烈們——— 青春換得江山壯,碧血染將天地紅。他們於風雨如磐時,以七尺血肉之軀築起愛國防線,以捨生取義之魂擎起民族大旗;他們慷慨赴死、不怕犧牲、不屈不撓,為後人留下了最珍貴的精神財富,在歷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恆。值此清明節,小布特整理4名義烏先烈的英勇事蹟進行刊發,以緬懷和紀念那些為義烏革命事業獻出寶貴生命的英雄們。

缅怀先烈|今天,让我们一起向这些义乌英烈致敬!
缅怀先烈|今天,让我们一起向这些义乌英烈致敬!

朱鴻儒

“我為革命死而無憾”

後宅馬踏石村是中共義烏縣委第一任書記朱鴻儒的家鄉。當年偏僻落後的小山村,如今已是一個綠樹成蔭、鮮花盛開的如畫般的村莊。而坐落於此的朱鴻儒烈士陵園經過歲月的洗禮沉澱、後人的祭典瞻仰,顯得更加莊嚴和厚重。

朱鴻儒的父親名叫朱景福,家裡只有祖輩留下的幾間破房,生活貧苦,靠租種地主的田地過活。1907年出生的朱鴻儒從小就很喜歡讀書,但因家裡無法供其正常讀書,只能偷偷到村校的窗外看別人讀書。幸運的是,後來在好心人的資助下,朱鴻儒終於圓了上學夢,並以優異成績考上建德省立第九師範。

求學期間,朱鴻儒和同學們一起積極參加揭露“五卅”慘案真相、聲援各地工人罷工等多項鬥爭,經過幾次鬥爭的鍛鍊,更堅定了革命的信心,於1926年11月被吸收為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員。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蔣介石在上海公開叛變革命,向共產黨和革命人民開刀。朱鴻儒等一批激進學生被學校當局開除,離畢業還差一個學期。

暑假後,朱鴻儒轉入東陽中學學習,很快被吸收為“齊社”成員,經過“齊社”組織的活動與考驗,1927年下半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初,東陽中學畢業後,他回到家鄉義烏同吳溶品、楊友應、楊可秋等黨員取得聯繫,決定在農村做黨的工作,積極發展黨的組織。他在蘇溪職業中心學校任教期間,先後在馬踏石、蘇界等地,發展朱德仁等一批同志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立了黨的支部。

同年10月,中共義烏縣委籌建,民主選舉產生首屆中共義烏縣委,朱鴻儒為縣委書記。縣委成立以後,在朱鴻儒的領導下,黨組織繼續發展,先後建立中共西區、西北區、北區等區委組織,加強了基層支部的建設。

朱鴻儒任義烏縣委書記只有兩三個月,1928年底,他受省委的委派,到永康做黨團分化工作,任永康團的負責人。1929年夏,中共永康縣委為了加強對紅軍武裝呂思堂隊伍的領導,派縣委常委胡斗南、金丁亥、應明哲和團的負責人朱鴻儒到呂思堂部工作。同年8月,東陽縣委負責人王立柯外撤,中共中央巡視員卓蘭芳派朱鴻儒為中共東陽縣委負責人。

在東陽任職期間,朱鴻儒積極發動群眾,領導東陽縣人民進行年關賴債鬥爭和反高利貸剝削的群眾運動,在東陽全縣城鄉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引起反動當局的極大不安,遂遭敵人的通緝追捕。他被迫於1930年初外撤至杭州,通過朋友介紹,在杭州以農工子弟小學執教為掩護,繼續做一些黨的工作。

1930年冬,朱鴻儒由於叛徒出賣而被捕,關押於浙江陸軍監獄。在關押期間,屢遭酷刑折磨,他從不向敵人低頭,堅不吐實。敵人多次利誘威脅、軟硬兼施,均遭朱鴻儒的嚴詞叱罵。敵人無奈,只得命叛徒姚鶴庭當場作證。朱鴻儒此時知道真相已暴露,再難以隱瞞,即從容對敵,視死如歸。他箭步衝向案桌,抓起石硯,猛擊叛徒,嚇得敵人慌忙把他押回監獄。這種英勇壯烈的鬥爭場面,許多革命老前輩至今記憶猶新。

1931年6月18日,敵人下毒手了。臨刑前,劊子手問他有無留言?他說:“我為革命死而無憾!通知我父母,傳言請雙親保重身體,勿以兒為念!”言畢,高唱國際歌,昂首闊步走向刑場,正氣凜然,慷慨就義,年僅25歲。

缅怀先烈|今天,让我们一起向这些义乌英烈致敬!

吳溶品

“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

在前洪村,問起吳溶品,村民大都知道他是義烏早期農民運動的領袖,曾經當過縣委書記,是義烏的革命先烈,可是關於吳溶品的事蹟卻知之甚少。

據有關資料記載,1901年吳溶品生於義烏前洪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兄妹五個,他為老大,全靠父親挑貨賺點腳錢過日子。

幼年時,吳溶品曾在本村蒙館(現前洪小學前身)就讀一年半。後因與同學遊戲時被竹箭射傷一隻眼晴而休學,隨父親在田間勞動,幫母親料理家務。雖然失學,但他並沒有放棄學習,通過自學以及村校教師的幫助,能讀報寫信,極具口才。

1927年初,前洪村成立農民協會,吳溶品當選為會長。這位傳說中安有一隻義眼的農民領袖,建農會,鬥惡霸,領導農民進行“二五減租”和抗租抗債鬥爭,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曾發動千餘名農民進縣城遊行示威,威振四方。同年11月,前洪村黨支部成立,吳溶品任支部書記。

中共義烏縣委成立後,吳溶品成為繼朱鴻儒之後的第二任縣委書記。1930年7月下旬,中共中央巡視員卓蘭芳在領導建德暴動失敗後來到義烏,親自主持召開全縣黨員活動分子大會,要義烏縣委立即組織暴動。隨後吳溶品被派到金東的塔江山、大路沈一帶做黨的基層工作。他在金東埋頭做黨的工作,與當地群眾親密相處,教育培養了一大批黨員和群眾。當地的老人一提起他,至今仍嘖嘖稱道。

後來由於叛徒的出賣和破壞,使義烏的暴動計劃流產,也使黨組織遭受嚴重破壞,反動派加緊捕人,許多黨員避往外地。而吳溶品是義烏赫赫有名的共產黨首領,國民黨縣政府早已懸賞大洋三百元明令通緝。當時有的同志勸他暫時離開這個地區到外面去躲一躲,他卻以“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而婉言謝絕,繼續堅持黨的工作。

為了挽回由於暴動計劃流產,黨組織遭受破壞這一危局,義烏縣委認為,當務之急,必須馬上把縣委和各級黨的組織機構恢復回去,大家一致同意立即派人去把吳溶品叫回來。1930年10月初,吳溶品回義烏參加縣委會議,路過東河村時,他去理髮店理髮,不幸被東河反動民團(“保衛局”)頭子何子聯的手下團丁抓住。

吳溶品被捕入獄後,反動政府滿以為這次可以全部破獲義烏、東陽、浦江等縣的地下黨組織,把希望寄託在他身上。但儘管敵人嚴刑拷打,威逼利誘,軟硬兼施,吳溶品始終堅貞不屈,保持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崇高革命氣節。審訊沒有結果,反動當局遂向省府報告,指示“就地處決”。

1930年10月14日,陰沉沉的天籠罩著整個義烏縣城。軍警押解下的吳溶品神色坦然地走向湖清門縣文化館前廣場,沿途高呼“打倒土豪劣紳!打倒貪官汙吏!工農革命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他堅拒下跪,昂首挺立,中彈仆地,英勇就義,時年僅30歲。

吳溶品同志倒下了,但他那“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的精神卻激勵著後人踏著先烈的血跡前進、前進。

缅怀先烈|今天,让我们一起向这些义乌英烈致敬!

吳璋

青山何處埋忠魂?

1940年夏季的一天清晨,一位身穿長衫、教師模樣的中年漢子,急急地走在義烏通往蘭溪的路上。他是原中共義烏縣委委員、統戰部長吳璋,此番正準備經蘭溪、淳安,到皖南新四軍裡工作。

這一去竟杳無音訊。家鄉的親人、生死與共的戰友在呼喊、在尋找,特別是吳山民和吳堅毅(蘭碧)同志,到處尋找線索打聽他的下落。後終於找到了曾與吳璋一起戰鬥過的陸學斌和沈青之同志,才得知他於1941年2月中旬皖南事變後犧牲了。

1950年家鄉領導曾派人去他犧牲的地方尋找烈士遺骨,結果未能找到。1951年,家鄉的黨組織為烈士召開追悼會,並在吳店建墓立碑以志。70多年過去了,吳璋的忠骨葬於何處,無人能知,無處可尋。

吳璋(原名壁璋,又名吳子昂)1900年出生於義烏吳店一個農民家裡。1920年夏畢業於金華省立第七中學後,曾在溪口小學、讓河街小學和吳店村校任教。其間,他懷著一腔為人民做一番事業的熱情,深入民間活動,成為西區有名的“左傾分子”。

1928年初,在白色恐怖嚴重的情況下,他由中共黨員方城順介紹,毅然參加中國共產黨。同年10月,被選為首次成立的中共義烏縣委委員,不久,兼任中共義烏西區區委書記。他利用椒峰小學為陣地,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啟蒙教育,發動群眾成立農民協會,以國民黨“二五減租”的口號開展合法鬥爭。

1930年8月,因叛徒姚鶴庭出賣,他被捕判刑3年,先後關押在省陸軍監獄、反省院。在獄中,他經受住了嚴刑的考驗,好不容易活著出獄。回到家鄉吳店,失去組織的吳璋,找來一批昔日的中共黨員,在群眾中傳播火種,堅持信念。

全國抗戰開始,國統區黨的組織得以恢復,吳璋重回黨的懷抱,任義烏黨組織負責人。他和時任義烏縣長的吳山民先生聯手,藉助政工隊這一平臺,把義烏的抗日救亡宣傳動員,搞得個風生水起,抗日模範縣的名聲,傳遍浙江。

後來政工隊被解散,吳璋受命告別妻兒,去皖南開展工作。1941年1月,冬日炸雷,同室操戈,皖南慘劇爆發。帶著一支十餘人小隊伍突圍的吳璋,拖著一條被打斷的腿,只要再翻過一座山,就到新四軍第四師控制的區域。但是,隊伍暴露了。

蒼蠅般盯著的頑固派,見吳璋是領頭的,就百般威逼引誘,但他始終不為所動。個性剛烈的吳璋,還強忍著腿上劇烈的傷痛,挺身站立起來,面對圍上來的敵人,厲聲痛斥。可不等罵完,幾把罪惡的刺刀直向吳璋身軀一陣亂捅。在飛濺的血雨中,一個堅貞的生命倒下了。衝出重圍的僅陸學斌、沈青之兩同志。於是,吳璋光輝的形象得以完整地展現在後人的面前。

劉禮生

文弱書生經受住6年非人折磨

清明節前後,漫山遍野,萬紫千紅的映山紅迎春怒放。一叢映山紅,就是一個先烈的英靈。山花搖曳處,我們彷彿看到一個文弱的書生從血泊中走出,他就是義烏縣立第一小學教員、義烏早期中共黨員劉禮生。

出生於1907年的劉禮生是義烏畈田朱車路村人。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時,他正在金華省立第七中學讀書。帝國主義的暴行,激起學生們的極大憤怒,反帝浪潮席捲了金華七中。暑假,劉禮生與杭州、金華、嚴州等地回鄉的進步青年學生一起,組織“旅行宣傳隊”,有組織有計劃地到稠城、佛堂、蘇溪、廿三里、上溪等大小集鎮,向群眾進行廣泛宣傳,揭露英、日帝國主義屠殺中國人民的罪行,揭露“五卅”慘案的真相,播下反帝的革命鬥爭種子。

“五卅”運動後,劉禮生與劉家澤、朱良佐等青年學生,在畈田朱、車路一帶組織“新村社”,以“聯絡感情,改良社會”為口號,目的是進行反封建、反土豪劣紳的壓迫統治。

1926年7月,義烏開始有共產黨的活動,至10月,在香山、畈田朱等地先後建立起以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為骨幹的國民黨區分部,劉禮生是畈田朱區分部成員。1928年春,劉禮生加入中國共產黨,受聘任教於縣立第一小學,與馮雪峰、蔣山等同在一個城區黨支部,在籠罩著白色恐怖的義烏縣城開展革命活動。其間,曾組織和領導師生掀起一場驅逐代表保守勢力的校長王勉臣的風潮,採取向縣政府告發、罷課罷教,直至面對面的鬥爭,最後趕走了校長,而自己也被反動勢力視為“危險”人物而解職。

“一小風潮”後,同志們勸他離開縣城以擺脫危險。但他在繼任校長何國涯等的掩護下仍留居於一小,褲袋裡藏顆手榴彈,來去匆匆,奔波於鄉村、城鎮,向農民、士兵、學生進行革命宣傳,並把一些革命讀物帶給進步師生閱讀。

1928年冬天,劉禮生到駐守在城隍廟的省防軍士兵中進行策反工作。一個晴朗的禮拜六,士兵們正在閒散無聊之際,他來到他們中間大聲說:朋友們,你們都是走投無路才被迫來當兵吃糧的。天下窮人是一家,窮人決不能打窮人,應該窮人幫窮人,掉轉槍口去對付壓迫窮人的人……他的話像一把明亮的火,多少照亮了這些士兵的視野,許多士兵都希望他下次再去。

後因事洩,策反沒有成功,劉禮生被抓捕。受審時,他以凜然正氣,慷慨陳詞,申述革命大義,並不隱諱自己是共產黨人。當夜,他趁敵人看管不嚴之機,利用夜色掩護,撬開房頂的椽條越獄逃跑。由於房高天黑,不幸在跳下時小腿骨折裂,不能舉步,於是重新被捕。敵人施以“老虎凳”、燻辣椒、鼻孔灌醋等酷刑逼他供出“同黨”。他咬緊牙關,下定決心,矢口不招認任何一人。酷刑將他折磨得奄奄一息,還常被釘上兩副鐵鐐。最後被判處無期徒刑,押送金華監獄。

文字 | 陳金花

缅怀先烈|今天,让我们一起向这些义乌英烈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