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3 月 26 日中國推出原油期貨的意義是什麼?

2018 年 3 月 26 日中國推出原油期貨的意義是什麼?

從兩個問題看待2018年中國將推出原油期貨:

一、人民幣計價原油期貨的推出對美國會造成何種程度的影響?

二、 美國採取商業性應對和政治化應對的觸發條件是什麼?

問題一:人民幣計價原油期貨的推出對美國會造成何種程度的影響?

1、 衝擊“石油美元”體系

“石油美元”是指石油生產國出口石油所獲得的美元,有時候也指代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體系下的一套複雜的制度安排。這個體系圍繞兩個核心展開:

(1)國際石油貿易採用美元作為計價和結算貨幣

(2)石油生產國出口石油所獲得的收入扣除進口開支之外主要用來購買美元計價金融資產

在這兩點核心下,石油產出國和美元之間形成了一個“美元-石油-美國國債”的循環體系。美元與石油這一最重要的能源和基礎化工資源聯繫起來,成為了主導世界經濟金融體系的國際貨幣。

2018 年 3 月 26 日中國推出原油期貨的意義是什麼?

“石油美元”制度可以追溯至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1970年,美國遭遇“特里芬困境”,無法維持美元與黃金之間的固定比價關係。為緩解對美元的負面衝擊,保障能源和財政安全,美國政府轉向國際石油貿易尋求方案。

經過與沙特阿拉伯王室的一系列談判,1974年雙方達成協議,沙特阿拉伯所有的石油出口必須全部將美元作為計價和結算貨幣,在向外國出口石油時,只接受美元。1975年,幾乎所有的OPEC成員國都開始成為“石油-美元循環”的主體:以美元計價和結算賣出石油,同時將美元所得用於購買美國國債等投資渠道。

協議的達成影響了整個國際貨幣金融秩序的演進。由於石油美元的限制,在國際貿易中,更多交易者選擇用美元而非其他貨幣結算。對美國而言,不僅增加了國際社會對美元的需求,而且重塑了美元信譽及其在國際貨幣金融體系中的地位。“石油美元體系”成功替代了“黃金美元體系”,隨著石油這類基礎能源成為美元的信用背書,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核心地位得到進一步穩固

然而現在,在單一美元體系下,石油貿易國經濟金融安全穩定受到挑戰,美元波動衝擊經濟穩定,因此構建多元化的石油計價結算體系,已成為大勢所趨。這也為“石油人民幣”的建立創造了空間和機會。

2018 年 3 月 26 日中國推出原油期貨的意義是什麼?

參照石油美元體系的建立過程,中國原油期貨的上市,將為各國投資者提供大宗商品的投資機會,增加中國資本市場的廣度和深度。原油期貨有望推動

“石油-人民幣”在亞洲範圍內的循環,促進人民幣在原油甚至商品交易領域的流通。通過推出以人民幣計價的交易品種,國際社會對人民幣的使用率和信任感也將大大增強。

如果“石油人民幣”能夠發展壯大,無疑會對原本的“石油美元”體系造成衝擊。

2、 亞太地區原油定價權易手

原油價格在2016年階段性探底後逐步回升,一直處於買方市場。但是現有的兩大基準油價WTI和Brent反映的是美國和歐洲的市場情況,且交易標的均為輕質低硫原油。亞太地區等新興市場缺乏一個成熟的原油期貨市場為原油貿易提供定價基準和規避風險的工具,國際市場缺乏一個權威的中質含硫原油價格基準。

儘管自2000年以來,日本東京工業品交易所推出了原油期貨,新加坡、印度孟買、俄羅斯等也都推出了原油期貨合約,但由於自身條件不完備,都沒有成功獲取所在地區的原油定價權。

近二十年來,由於亞太地區國家無定價權,在不考慮運費差別的情況下,亞洲主要的石油消費國對中東石油生產國支付的價格比從同地區進口原油的歐美國家的價格每桶要高出1—1.5美元。我國進口原油每年要多支出約20億美元的溢價。

2018 年 3 月 26 日中國推出原油期貨的意義是什麼?

現階段中國原油期貨的應運而生,既能滿足增量市場完善定價機制的需求,更好的反映亞洲地區的原油供需格局,又能為原油投資者提供

套期保值等便利。同時,通過選擇佔全球油產約44%的中質含硫原油作為交割標的,中國原油期貨填補了中質油期貨市場的空白。

原油期貨上市也是建立中國在世界原油市場定價話語權的關鍵一步,具有國家戰略意義。

然而對於美國而言,如果無法再利用WTI期貨價格去牽引亞太地區的原油價格,將會對其正在大力發展的原油出口業造成深遠的不利影響。

2018 年 3 月 26 日中國推出原油期貨的意義是什麼?

問題二:美國採取商業性應對和政治化應對的觸發條件是什麼?

截至目前美國並沒有過於擔心。

是因為從日本、新加坡等國的原油期貨案例來看,並沒有取得成功,目前國際油價仍由Brent和WTI主導。而對於外匯管制嚴重的中國來說,採用人民幣結算意味著現階段最主要的期貨投資者都會來自國內,很難對全球的原油定價體系造成衝擊;

是中國目前採取的原油期貨合約交易品種是中質含硫原油,這一品種主要在亞洲地區使用,在歐美的需求量並不大,因此不會撼動目前的投資者交易場所的偏好。

目前無論是美國的洲際交易所(ICE)還是倫敦商品交易所(LME,已被香港交易所收購),都沒有針對中國的原油期貨發佈任何的comments。美國政府也沒有針對這一事件發表意見,這也映證了現階段影響不大的論點。

但長遠來看,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出現交易量活躍,參與投資者眾多,甚至開始出現引領WTI和Brent原油價格的跡象,那麼美國很可能更加會重視這一問題。

因此應該長期跟蹤人民幣計價原油期貨的交易量增長情況,以及參與的投資者結構變化。

2018 年 3 月 26 日中國推出原油期貨的意義是什麼?

2018 年 3 月 26 日中國推出原油期貨的意義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