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军殊死一战,朝廷为何拒绝救援,眼睁睁看着全军覆没?

在明朝的天启年间,在东北发生了一场自萨尔浒战役之后最为有名的战役-浑河战役.而这场战役的明军主力就是西南的少数民族女爱国将领秦良玉创办的白杆兵和最后的三千戚家军。

戚家军殊死一战,朝廷为何拒绝救援,眼睁睁看着全军覆没?

可以这么说,在戚继光镇守北方的时候,大明朝已经完全找到了打败北方游牧民族的方法,那就是各种兵力相互配合作战,野战部队中有步兵,骑兵,有战车,更有大小不等的火器装备.可以这么说在大小不等,射程不等的火器覆盖中,可以大范围的有效攻击游牧民族的骑兵冲击在持续的火器攻击下,游牧民族的骑兵消耗殆尽,接下来就是骑兵去扫荡后续的残兵,最后步兵跟上,把一些垂死挣扎的顽固分子补上最后一刀,打扫战场,完美。

戚家军殊死一战,朝廷为何拒绝救援,眼睁睁看着全军覆没?

可是随后张居正被万历清算,朝廷中再也没有重视军事人才培和军力建设的人了.大明朝开始进入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时代,就是太子之争.于是围绕这个焦点,党争,土地兼并,各种事情就来了,但有一点就是不做,就是不做正事。

特别到了天启年间,能打仗的也只有西南的白杆兵和三千的戚家军还保持着较强的战斗力,在明史的记载和朝鲜的记载中,这场战斗打的异常惨烈。白杆兵和戚家军在这场战役中从将军到士兵全部战死,无一生还。

戚家军殊死一战,朝廷为何拒绝救援,眼睁睁看着全军覆没?

而且特别有趣的事情是在浙江和四川兵和八旗苦苦缠斗时,请求巡抚袁应泰发病求援,可是这个家伙已经被这犹如地狱的战场吓破了胆,拒绝了派兵救援。这个家伙最后也算有气节,在八旗打入沈阳的时候自杀殉国了。这个家伙也是个可怜的人,就算自杀也不敢为之一战,不知道究竟是懦弱还是勇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