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脆弱性凸顯五大因素擾動

新興市場脆弱性凸顯五大因素擾動

新興市場脆弱性凸顯

今年以來,多數其他新興市場貨幣走軟的程度遠大於人民幣。數據顯示,在美元走強的背景下,新興市場貨幣整體偏弱,但也存在結構性分化:俄羅斯盧布、哈薩克斯坦堅戈受到強勁油價的支撐,阿根廷、巴西、土耳其等國資本外流壓力加劇,貨幣快速貶值,亞洲貨幣貶值幅度處於中游,人民幣貶值0.9%,匯率指數小幅回落。

就在5月7-20日的兩週內,對美元而言,人民幣貶值0.9%,馬來西亞林吉特貶0.8%,菲律賓比索貶1.2%,印尼盾貶1.5%,印度盧比貶1.7%,墨西哥比索貶3.5%,巴西雷亞爾貶5.5%,土耳其里拉貶值幅度更是高達6%。

新興市場脆弱性凸顯五大因素擾動

土耳其央行在5月23日召開緊急會議並在會上決定加息,將尾盤流動性窗口利率上調300個基點至16.5%。當日,土耳其里拉對美元曾一度暴跌5.5%,再創歷史新低。

眼下,新興市場正遭遇“雙重打擊”。在羅伯遜看來,其一就是美元現金利率的激增已經成為非美元資產面臨的最大威脅,“之所以這次新興市場遭遇‘錢荒’,資金在風險消退、估值誘人後仍不願迴流,問題主要是出在利率上。”其二就是新興市場央行已開始進退兩難,即油價上漲的同時,新興市場貨幣近期的疲弱或進一步加劇通脹,這樣意味著其不再有可以用來抵制油價上漲的緩衝。

同時,新興市場貨幣的脆弱性也在不斷暴露,尤其是那些外債規模大、經常賬戶赤字較大的國家。穆迪表示,近月來亞太區貨幣貶值對新興市場和前沿市場。Anushka Shah稱:“印尼和菲律賓的貨幣壓力將導致本已疲弱的債務負擔能力指標繼續惡化。如果同時發生資本外流,則趨緊的融資環境將會加大對國際收支的影響。”

新興市場脆弱性凸顯五大因素擾動

不過,今年貨幣貶值的幅度不及2013年美國縮減量化寬鬆(QE)措施時顯著。此外,在近期金融市場波動之前,亞太區多數大型新興市場已積累了龐大的外匯儲備,具有一定的政策緩衝空間。

隨著新興市場的內涵在不斷變化發展,依然有一些因素在深刻影響著新興市場。斯蒂芬表示,首先,改變新興市場乃至全球經濟發展的一大因素就是亞洲的崛起。這一局面的轉折點出現在2008年9月金融危機發生時,當時發達經濟體自顧不暇,新興市場需要在金融危機中自救。僅僅4年之後,亞洲的經濟總量就取得飛躍發展,而發達經濟體的表現僅僅是走平甚至萎縮。目前,亞洲以每3年增長一個德國GDP的速度在高速增長,相比較,按照德國每年1.5%的GDP增速,需要50年才能將其GDP翻番。目前,亞洲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龍頭,不再僅僅是全球工廠,而是成為全球的消費中心,在消費總量方面,亞洲也已經超過了美國。

第二個改變因素就是地緣政治風險擴大化。目前,粘合許多國家和經濟體的政治、社會、宗教等因素正在發生改變,日趨個性化的社會也導致個體對社會組織的信任度降低,尤其是政治結構的變化讓許多人感到自己被遺棄。特朗普在美國大選中勝出,就和美國上一代覺得在社會中不再獲得重視有關。目前從美國到東歐、西歐到美國,民粹主義正在抬頭,加劇了社會的不穩定。對於歐美國家而言,GDP增速的遲緩是導致民粹主義抬頭的一個重要原因,而這又和人口構成有關係。長期來看,GDP增長和(88.40 -1.17%)人口構成有著高度的相關性。將之置於新興市場,隨著人口老化,人口結構的改變對中國的挑戰越來越大,而對印度、越南、泰國等新興市場則會出現更多機會。

第三個因素是貨幣政策的變化及其後續影響。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許多國家都出臺了貨幣刺激政策,大量資金流入股市、房市,導致通貨膨脹。在金融危機後,許多持有這些資產的投資者都收益頗豐,這也造成了社會貧富分化的加劇,對現有的社會經濟結構造成擾動。目前,我們進入了所謂的金髮女孩經濟(Goldilocks E-conomy),指的是經濟溫和復甦,但通脹又不過熱的好時光,這也是全球經濟增長中很久以來首次出現的情況。但在這樣的童話中,代表溫和經濟發展的金髮女孩最終被熊吃掉了,好景不再,經濟惡化仍然會是潛在威脅。

第四個改變因素就是科技發展給新興經濟體帶來的機會。科技發展產生的新公司會侵蝕原有的一些高利潤企業。以優步為例,技術的進步使得之前不可能出現的商業模式成為現實。以前,出租車行業毛利非常高,是由地方政府控制的低效市場。但技術的進入提高了市場效率,改變了原有的商業模式。同時,一些技術也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發展模式,如人工智能和電動汽車。在新技術的影響下,將有兩類公司從中受益,一類是有資金投入、以新技術提高生產效率的公司;另一類是不需要大量資本投入也能發展的輕型科技公司。

第五個擾動因素是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成本。30年來,新興市場貧窮率大大降低,但許多新興經濟體高速發展的代價是對資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破壞,而這又需要後續的修補來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