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保家衛國,結果衛到哪兒去了

好多80後90後都有一個家國夢,夢想著為國殺敵捍衛中華民族的和平,究其來源,可能和我們小時候看過的電視劇《楊家將》有關。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楊家將。楊業,楊延昭成了很多年輕人心中的英雄。

楊家將保家衛國,結果衛到哪兒去了

在談楊家將之前,我們要先聊聊他的來由。唐朝末年眾多節度使發動叛亂。楊業之父楊信曾任後漢麟州刺史雖未發動戰亂為禍時局,但是也歸附過後漢、後周。在五代十國的紛亂背景下,楊信不得不將自己的兒子交給漢河東節度使劉崇來表示自己的忠誠,楊信將楊業派到劉崇身邊效力。在這之後,楊業留在了太原。

楊家將保家衛國,結果衛到哪兒去了

楊業作為北漢的最重要的將領之一,可謂是扛鼎之臣。即使是在與宋朝對峙多年之後,北漢亡國,楊業也不肯投降。最終是由北漢皇帝親自去說服楊業,才使得楊業投降北宋。

由於太祖皇帝的重用,楊業即使是作為一個降將也為北宋抵禦遼國的侵略做出了巨大貢獻。為邊防事業做出重大貢獻。

楊家將保家衛國,結果衛到哪兒去了

宋太宗剛剛繼位不久就企圖做出一番事業,兵分三路企圖收復幽雲十六州。無奈準備不足,戰敗退兵。這時候的楊業和潘美被安排轉移四州的百姓,但是畢竟敵我雙方人數差距懸殊 ,再加上主帥潘美、護軍王冼和劉文裕爭功,導致此次行動大敗。楊家將主力,楊業長子的楊延玉,以及部將王貴、賀懷浦全部戰死沙場作為楊家將之首的楊業也被俘。三日之後,悲憤中的楊業絕食而死。

此後楊家三代英雄的故事流傳甚廣。很多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都曾向我問過,為什麼在北宋被滅亡的時候,楊家將似乎是一點作用都沒有起到呢?究其原因,其實非常的清楚。我們所知曉的楊家將的故事是出自演義小說《楊家將》,並且有很多劇情都被民間流傳的過程中進行了各種形式的加工,使得楊家將更加神乎其神。但是真正的歷史上,作為私家軍的形式的軍隊知道明朝才出現,也就是我們知道的戚家軍。也就是楊家將根本就不存在!

重文輕武的風氣下的宋朝亡國,即使是有楊家將的存在,也會被文科出身的官僚們打壓的不成樣子,這也是兩宋在經濟規模到達了當時世界最高水平的時候也走向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一個國家如果只發展經濟,不重視國防建設,終有一天當你的敵人出現在你的國土上的時候,你只能乖乖的割地投降賠款,毫無大國尊嚴。這也提示我們今天的國家建設,在發展經濟的時候一定不要忽略了國防投入。這樣我們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