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公里後,日系和美,法,德系之間有哪些區別?

dj19370185


我開租車公司的,超過10年了,德系日系美系法系國產,我都有!有超過9年的40萬公里的凱美瑞。

1,如果從保值耐用角度比較,日系車當之無愧!其次德系美系……

2,從操控舒適性噪音等方面比較,德系綜合實力第一,其次沒有哪個系的更強,看自己感受了,日產座椅舒服,別克隔音做的最好,方向盤也輕……

3,總體評價,我認為日系還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我那些邁騰和帕薩特奧迪小毛病大毛病也不少,比起凱美瑞雅閣差太多,可能是租車公司吧,車輛造的比較厲害,公里數一年少說也有3到5萬公里,別克車質量最近幾年有了很大的進步,所有車輛使用時間最長的都是日系的,故障率低也是日系,保值也是日系。

換句話,如果你在乎的操控感受就選擇德系;你想省心耐用保值,從經濟上考慮就選擇日系。


Mr張哥666


我有過五輛車,第一部韓國車起亞普萊特,由於同事借去出了車禍,修的不好,開了7萬多公里就不行了,後來就一直給員工開,1,2年就四不像了,廉價車質量確實不行。最後5000元賣掉。自己第二輛車是福特蒙迪歐2.5v6,開了9年,23萬公里,總的來說安靜舒適,動力還行,行駛平穩,高速穩定好,缺點小毛病沒斷過,主要集中在門,玻璃升降,油箱,進氣喉管,不影響行駛,卻老讓你惦記修車,操的心不少。媳婦以前開的是尼桑陽光,9年15萬公里,8年內沒有任何毛病,過了8年後,方向機停車啟動就不好用了,底盤很鬆垮了,於是賣掉2.8萬,14年給媳婦買的奔馳c用用還不錯,沒啥毛病,她開的少,目前才6萬多公里。我最近換了凱迪拉克xt5 ,動力好,安靜,音響好,省油,平均8.8,可能高速高架比較多,一年開了5萬多公里,最省開到6.2,一般高架7.幾,高速8.幾。高速的感覺比蒙迪歐要從容太多了,給油就躥。不過毛病還是在混動上,混動模塊換過,混動皮帶換過,不知20萬以後如何?總體感覺日本車也未必好,美國車毛病多到都不致命,德國車似乎好些,韓國車真一般。


剋剋凱


從我個人的經歷來說,這是我目前的第三輛車,第一輛二手捷達是為了練手,第二個別克君越2.4L開了 18w公里,現在開的是斯巴魯森林人已經12萬了,朋友開的是邁騰,簡單說一下感受吧。

買第一輛車的時候是為了練手,捷達二手夥伴,皮實耐用,里程數不詳,維修省錢,就是各處都異響,空調不錯,就是因為車況不明,這臺車到我手裡經常出故障,倒不是什麼大故障,有的時候就是一點兒小問題,維修費也不貴,幾十塊上百塊,後來果斷地出售了。


買的第二輛車是別克的君越,2010年買的,本來當時是奔著邁騰去的,朋友剛買的邁騰2.0T,極力慫恿我買邁騰,可是當時邁騰的雙離合正在鬧召回,於是買了君越2.4L匹配的是6AT變速箱。哎,君越也是個坑啊。可過來說君越車體重,動力也不怎麼突出,起步和邁騰是沒法比的,朋友因為這個取笑過我很多次,但是君越的方向盤轉向阻尼真的很舒服,此外就是隔音,這些都是它的優點,內飾的豪華感,我認為甩邁騰N條街。當時不買邁騰是因為變速箱的問題,可這臺君越也不爭氣,7萬公里的時候變速箱出了問題,更換的變速箱閥體,好在在保修期以內,在135000km的時候,變速箱又出了問題,4s報價兩萬,後來沒捨得在4s店修,找了一個修理店花了5800修的。於是以後開這臺君越就十分緊張,後來在18萬公里的時候賣了。


順便說一下,我朋友的邁騰2.0t,這臺e888發動機在跑了3萬公里的時候開始發現大量的燒機油,朋友受到4s店的蠱惑,說適當燒機油是保護髮動機,於是後備箱帶來一桶機油,跟我說燒燒更健康,你丫就是嘴硬,在行駛到17萬公里的時候,1000公里耗一升,到4s店不解釋免費更換油氣分離器,可是還是燒啊。倒是他那臺變速箱還是很堅挺,沒出什麼大毛病。

買的第三輛車是斯巴魯的森林人,之所以買這臺車是因為轎車開膩了,同時我認為美系。也靠不住,德系靠不住,於是換日系吧,當時二三十萬整車進口的全時四驅城市SUV,就是隻有森林人了,2.5排量匹配CVT變速箱,說實話,加速感受很一般,就是四個字“各種溫柔”。隔音方面也不怎麼好,高速舒適性也不怎麼樣,買到手之後,當時感覺各種後悔,後來在東北經歷了幾次冰雪路,感覺立馬就改變了,這貨在冰雪路上以時速80km的速度可以很穩定的行駛,這是任何其他適時四驅城市SUV所不可能做到的。目前行駛了12萬公里,基本上也沒出過什麼毛病,換過兩個剎車燈泡。


總的來說,車無完車,抱著一顆包容心去選車,擁有一顆平常心去開車,無論德系美系,日系都有其優點和缺點,這就是我目前所能感受到的一些心得吧。

感謝大家看到這裡!


眾口說車


我說相關連的吧就說我最近處理的三部車,第一部車國產吉利EC718開了六年多不到七年21萬多公里,除了正常保養,然後就換了一組前大燈總成花了三千不到以及兩個前軸軸承!(因為拿它當貨車天天重載,經常上馬路牙子)知道2018年年底出手就花過這麼多的錢💰

年底新進來的分別是一部斯柯達柯米克一部卡迪拉克XT4斯柯達起步肉,剎車前半程反應偏軟,要想跑得快得捨得給油,不過適合新手練手,老婆練手開的,具體油耗沒問過她,我偶爾來過幾次,就是上面的映像,XT4我開了一萬公里了都是長途高速(市區開了不到三百公里)油耗目前平均是8.5(數據顯示)加油,提速反應夠快,遲滯感相對日系的尼桑好很多比豐田凱美瑞略微好點,剎車很好不軟不硬剛好!

其實當今的車無論是國產還是合資質量都沒有大的問題了,不想我剛開車那會經常還要用大搖把下車去搖車了,所以根據自己喜歡買自己喜歡的車就行,不要被別人的思想所左右了!


勤走天涯


很難回答,,我開過一臺樓蘭,3.5的那款,經典,國內沒有。在11萬英里時候,已經不行了。更換了許多小部件,花了將近兩千刀,換成人民幣可不少錢啊。。然後就是氧傳感器壞了,無法車檢,,還有就是一個似乎是位置傳感器壞了,動不動無法正常拐彎,挺嚇人的,,有時候拐彎方向盤鎖死,幸虧車速慢,共發生過三次。。發動機倒是沒壞,,不過在修車時候聽師傅說,發動機不怎麼樣,,後來就減價賣掉了。。接著買了一個金牛座,挺便宜的不到六萬英里,才三千多刀,,開了兩年多,基本上沒有問題。。。其實,汽車技術都不錯,但是里程多了都不行了。我覺得開車就是享受,一個奢侈品,,不要考慮保值率,能開到十年,就是賺到了。日本車,德國車,美國車,只要喜歡就可以不要再考慮20萬公里,,老思想了。。記得過去老太君做衣服總是做大一點,想著冬天夏天或者長大了都可以穿😄,,現在衣服多得穿不完了😱,,呵呵,汽車馬上就如同舊衣服一樣。。。


seahow


20萬公里的歐美車型基本上不敢跑長途了,但是20萬公里後的日系車完全沒問題。我單位是的一臺君越20萬公里後已經只敢在市區開了。但是我的森林人已經20+萬公里了依然每年帶我到處自駕遊,同樣是單位的普拉多已經30+萬公里了,更是各種路面放心行駛,現在依然用來長途下工地出差用。


咆哮


老爸是開汽修廠的,所以我接觸的車也挺多的,給大家講講我的感受。老一輩特別信任的是日系車,特別是豐田,真的是開不壞容易修。而且老一輩的講究經濟耐用。老家的老款日系車保有量確實大,特別是那些進口的,還是特別好開。德系車保有量少而且不好修,可能以前銷量少於日系也是一個原因。老家有09款三菱帕傑羅,04款豐田佳美,0*款(忘了)帕薩特,都是20萬公里以上,帕薩特基本走不出本市,帕傑羅和佳美還是高速照樣跑。本人以前用過日產軒逸11款開了13萬公里還是很好開基本沒壞,就是高速全程靠飄沒有底氣。 總結一下,日系開不壞好開不保命,德系趁老前要賣(老款德系)。現在的德系不知道怎麼樣還得以後看。


Im好男人


李老貓說車為你非專業解答各種選車用車問題

20萬公里後日系車,德系車,美系車,法系車,有哪些區別。20萬公里是汽車的一個大限,平常家用車一年開個2萬公里就算多的了,20萬公里基本上就是10年以上車齡了,這個年頭的車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問題產生。

以我個人經驗來說,日系車是眾多車系中穩定性最好,因為我也有一臺11年車齡的老皇冠,它如今的狀態還保持的非常不錯,發動機雜音小,換擋依舊平順,只是底盤方面略顯鬆散了一些,這也是日系車的通病,不管是銳志,凱美瑞,還是卡羅拉,多開幾年底盤總有一種稀里嘩啦的感覺,不夠緊緻,當然這個可以後期通過加裝一套加強筋的方式改善,單從故障率和保值率的角度說日系特別是豐田都更能讓人滿意。

再說德系,德系車其實小毛病不算少,當然桑塔納捷達之類的緊湊級車就另說了,稍微高檔一點的帕薩特,邁騰,或者更有逼格的3系,5系,A6等,7年就是一個大限,德系車還是更強調性能,操控,底盤質感這些東西。它們的發動機,變速箱的損耗程度要比日系高很多,基本上老的5系,A6不是燒就是漏,十臺裡邊至少有8臺都是如此。後期用車成本會陡然增加,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開個7,8年就賣車的原因,三天兩頭的修確實很麻煩。從保值率的角度看,8年車齡的凱美瑞能比邁騰多賣兩三萬甚至更多,這就是穩定性的差距。當然德繫好的一方面就是開起來底盤更整,質感比日系更好。

美系車開的不太多,不過具我的觀察,路面上幾乎沒有多少10年以上的老美系車,從側面可以看出美系的穩定性也相當一般。接觸比較多的美系車就是君越,車身厚實,隔音水平高是它的優點,缺點就是不保值,不耐用,曾經幫朋友處理過一臺老款2.4的君越,發動機變速箱漏油很嚴重,而且換擋平順性一般,油耗保養費用較高,最後8年車齡只賣了7萬多,血虧一筆。

法系車是所有車系中最小眾的一個,市場保有量很低,消費者不認可,保值率更是無從談起,可能是因為不保值的原因,老的法系車車在路上倒是不難見到,像老世嘉,老c5,老307等。法系向來以底盤調教著稱,開起來確實是比較穩健,但也並沒有傳說中的神乎其神,開久了也會鬆散,不過比日系車還是好不少的。從穩定性上說,諸如世嘉,307這類的車還是能開的住的,三大件都很皮實,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老法系車在路上跑了。不過法系車也有一個致命傷,動力太弱,開的時間越長動力越弱,本來低扭就差,再有點積碳基本上就很難讓人滿意了,再者就是油耗較高,經濟性很差。

以上基本就是各個車系老車的主要特點了,可供參考。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發表你對此問題的觀點【李老貓說車】


李老貓說車


這個問題給我量身定做的!我們公司有別克GL8一臺。跑了38萬公里變速箱咔咔響不燒機油。最後賣了7萬。一臺福特蒙迪歐2.5V6的,跑了28萬多,不燒機油動力強勁用了11年買了2.3萬。一輛桑塔納3000跑了10年32萬公里不燒機油減震什麼的都換過了,賣了1.8萬。一輛現代進口進口聖達菲目前10年了28萬公里無大問題沒賣還在用7座的。一輛雅閣2008年2.4頂配目前33萬公里28萬公里開始燒機油目前一個月一桶機油。一輛捷達目前20萬公里沒有問題提速快抗造還在用。一輛奧德賽目前10萬多還沒有問題還在用。一輛奧迪Q5目前20萬公里多領導開的不怎麼輪,車況良好省油10升以內。一輛RAV4目前跑了34萬公里開始燒的機油。一輛奔馳商務目前二十多萬公里沒有任何問題。總體來說就這樣


漂泊50037


20萬公里對於大多數家用汽車來說,最起碼有10年的車齡,對於大多數的汽車來說是個很大的考驗。

下面說說日系車和美,法,德系之間有哪些區別,先說說小眾的法系車吧,法系車的底盤特別穩定,其次是美系車,寶馬能拿自己的發動機技術來和標誌雪鐵龍換底盤技術那肯定是有道理的,開過法系車的人都知道法系車的底盤到底有多穩,高速上,盤山路確實好開,對比法系車,油耗真的高,但並不嚇人,法系車不是發動機變速箱喜歡用老舊的,而是因為它經歷了時間的考驗是可靠的,所以才會選擇現在這套系統。畢竟標緻雪鐵龍是賽場上一流的主。只是更注重安全,穩定,可靠,耐用。本人也有輛老款307,08年的車,目前11年了,18萬公里,我感覺還能開到20萬公里,平時正常代步是沒問題,但是畢竟時間長了,1.6L的手動擋,跑高速7點多油耗,市區9點多,跑高速棒棒的,長時間疲勞感也不是太嚴重,150照跑,車也不是很抖,我曾開過長安悅翔,跑高速120超大車兩車道,車身特別抖,還飄。怕怕的。發動機,變速箱到現在基本上沒有修過,就換過發動機油封,兩個140元,內飾損壞程度和車內電子產品損壞程度太慘,畢竟時間長了。



對於美系車,市面上20萬公里,10年左右的可能就看到,老凱悅,老君威,君越吧,還有凱迪拉克一些車型,老凱悅大家應該都知道,車輛在以前特別多的,當時外觀也好看,底盤穩,操控感也不錯,就是油耗的問題,不是不能接受,簡直就是不是在加油,就是在去加油站的路上。這可能是一大部分凱悅被這方面淘汰的。我之前老闆開的是07年的君威,是他爸傳給他的,老一輩領導就比較喜歡君威,君越,他爸在政府工作,比較低調,這個車開了十幾年了,20萬公里也能開到,內飾保養的不錯,真皮座椅也挺好,好多功能也全,座椅加熱通風,自動巡航,電動座椅,但是這次功能現在都不太好用了,發動機和變速箱也是,大問題沒有,小問題一大堆,油耗也大。最後他換了A7,還說這輩子應該不會碰美系了。



在說說德系,20萬公里,桑塔納,志俊,捷達,寶來之類的車到現在銷量都不錯,而是都換了新款,市場口碑也很好,保值率也不錯,當時也很受大家的歡迎,修理也方便。這種車只要是保養得當,沒出過大事故,沒泡過水,大修過,跑20萬公里沒問題的,30萬公里都沒問題。中介車帕薩特,邁騰呢,大問題沒有,小問題一大堆,尤其是老邁騰,7.8年之後,經常跑修理廠,而異響,特別多,而是寶馬3系,5系也是有這種問題,8年之後的,個人建議車可以處理了。



最後說一下,日系車,由於日系大部分車造價較低,所以在材料選擇也比較低廉。所以在外觀上看起來就並沒有高檔感。皮比較薄,漆低太薄了,20萬公里10年左右的老車,基本上都重新做過漆了,不然車身褪色,發黃,而是全是小劃痕,日系車的車身普遍較輕,大部分都採用了較薄的鋼板,一旦發生碰撞,車內司機以及乘客的人身安全很難得到保障,所以安全也是讓人望而卻步的原因之一。除了老款凱美瑞和老皇冠,老銳志稍微好點。日系車保值高,內飾精美,發動機就是黑科技,甚至有些日系車除了正常保養,其餘都沒有打開過前車蓋。而且燃油經濟性,和舒適性,都是不錯的。20萬公里的同等排量車的燃油經濟性,甚至比新款一些美系車的還高。


謝謝大家閱讀,有什麼觀點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