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150金句(上),句句精闢

致良知150金句(上),句句精闢

1、 地靈則人傑,人之無良,亦足以為山川之羞!——摘自《祭浰頭山神文》

2、汝以不得第為恥,吾以不得第動心為恥。

3、東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銜其頭。西家小兒不識虎,執杆驅虎如驅牛。——摘自《陽明先生年譜》

4、聖人儘性至命,何物不具,何待兼取?二氏之學皆我之學,即吾儘性至命中,完美此身謂之仙,不染世累謂之佛。後世儒者不見聖學之全,故與二氏成二見耳。闢之廳堂三間,共為一室,儒者見佛氏則割左邊一間與之,見老氏則割右邊一間與之,而己則自處於中間,皆舉一而廢百也。——摘自《陽明先生年譜》

5、召積入,開目視曰:“吾去矣”。積泣下,問何遺言。先生微哂曰:“此心光光地,更有何言?”有頃,瞑目而逝。——摘自《陽明先生年譜》

6、譬之治家,學聖賢者,其產業、第宅、服食、器物,皆所自置。欲請客,出所有以享之。客去,其物具在,還以自享,終身用之無窮也。學舉業者,專以假貸為功。與請客,自廳事以至供具百物,莫不遍借。客來,雖一時豐裕可觀,客去,則盡以還人,一物非所有也。若請客不至,則時時氣衰,借貸亦不備,終身奔勞,作一窶人而已。是求無益於得,求在外也。——摘自《陽明先生年譜》

7、此心無私慾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面添一分。以此純乎天理之心,發之事父便是孝,發之事君便是忠,發之交友治民便是信與仁。只在此心去人慾、存天理上用功便是。——摘自《傳習錄-徐愛錄》

8、譬之樹木,這誠孝的心便是根,許多條件便是枝葉,須先有根然後有枝葉,不是先尋了枝葉然後去種根。《禮記》言:‘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摘自《傳習錄-徐愛錄》

9、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聖賢教人知行,正是要復那本體,不是著你只恁的便罷。故《大學》指個真知行與人看,說‘如好好色,如惡惡臭’。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後又立個心去好。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只聞那惡臭時已目惡了,不是聞了後別立個心去惡。如鼻塞人雖見惡臭在前,鼻中不曾聞得,便亦不甚惡,亦只是不曾知臭。——摘自《傳習錄-徐愛錄》

10、某嘗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說一個知又說一個行者,只為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維省察,也只是個冥行妄作,所以必說個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種人,茫茫蕩蕩懸空去思索,全不肯著實躬行,也只是個揣摸影響,所以必說一個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補偏救弊的說話,若見得這個意時,即一言而足。——摘自《傳習錄-徐愛錄》

11、盡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養性、事天,是學知利行事;夭壽不貳,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摘自《傳習錄-徐愛錄》

12、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發,更無私意障礙,即所謂“充其惻隱之心,而仁不可勝用矣”。然在常人,不能無私意障礙,所以須用致知格物之功勝私復理。即心之良知更無障礙,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摘自《傳習錄-徐愛錄》

13、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實衰,人出己見,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譽,徒以亂天下之聰明,塗天下之耳目,使天下靡然爭務修飾文詞,以求知於世,而不復知有敦本尚實,反樸還淳之行。——摘自《傳習錄-徐愛錄》

14、處朋友,務相下則得益,相上則損。——摘自《傳習錄-陸澄錄》

15、孟源有自是好名之病......:“此是汝一生大病根。譬如方丈地內,種此一大樹。雨露之滋,土脈之力,只滋養得這個大根;四傍縱要種些嘉穀,上面被此樹葉遮覆,下面被此樹根盤結,如何生長得成?須用伐去此樹,纖根勿留,力可種植嘉種。不然,任汝耕耘培壅,只是滋養得此根”。——摘自《傳習錄-陸澄錄》

16、問:“聖人應變不窮,莫亦是預先講求否”?先生曰:“如何講求得許多?聖人之心如明鏡。只是一個明,則隨感而應,無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若後世所講,卻是如此。是以與聖人之學大背。周公制禮作樂以示天下,皆聖人所能為。堯、舜何不盡為之而待於周公?孔子刪述《六經》以詔萬世,亦聖人所能為,周公何不先為之而有待於孔子?是知聖人遇此時,方有此事。只怕鏡不明。不怕物來不能照。講求事變,亦是照時事。然學者卻須先有個明的工夫。學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變之不能盡”。——摘自《傳習錄-陸澄錄》

17、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聖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摘自《傳習錄-陸澄錄》

18、只要去人慾、存天理,方是功夫。靜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動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不管寧靜不寧靜。若靠那寧靜,不惟漸有喜靜厭動之弊,中間許多病痛只是潛伏在,終不能絕去,遇事依舊滋長。——摘自《傳習錄-陸澄錄》

19、立志用功,如種樹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幹;及其有幹,尚未有枝;枝而後葉,葉而後花實。初種根時,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葉想,勿作花想,勿作實想。懸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沒有枝葉花實?——摘自《傳習錄-陸澄錄》

20、省察克治之功,則無時而可間,如去盜賊,須有個掃除廓清之意。無事時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尋出來,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復起,方始為快。常如貓之捕鼠,一眼看著,一耳聽著,才有一念萌動,即與克去,斬釘截鐵。不可姑容與他方便,不可窩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實用功,方能掃除廓清。——摘自《傳習錄-陸澄錄》

21、澄在鴻臚寺倉居,忽家信至,言兒病危。澄心甚憂悶不能堪。先生曰:“此時正宜用功。若此時放過,閒時講學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時磨鍊。父之愛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個中和處,過即是私意。人於此處多認做天理當憂,則一向憂苦,不知己是有所憂患,不得其正。——摘自《傳習錄-陸澄錄》

22、精神、道德、言動,大率收斂為主,發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摘自《傳習錄-陸澄錄》

23、曰仁雲:“心猶鏡也。聖人心如明鏡,常人心如昏鏡。近世格物之說,如以鏡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鏡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鏡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瞭後亦未嘗廢照”。——摘自《傳習錄-陸澄錄》

24、道無精粗,人之所見有精粗。如這一間房,人初進來,只貝一個大規模如此;處久便柱壁之類,一一看得明白;再久,如柱上有些文藻,細細都看出來。然只是一間房。——摘自《傳習錄-陸澄錄》

25、與其為數頃無源之塘水,不若為數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窮。——摘自《傳習錄-陸澄錄》

26、譬之病瘧之人,雖有時不發,而病根原不曾除,則亦不得謂之無病之人矣。須是平日好色、好利、好名等項一應私心掃除盪滌,無復纖毫留滯,而此心全體廓然,純是天理,方可謂之喜怒哀樂未發之中。方是天下之大本。——摘自《傳習錄-陸澄錄》

27、問格物。先生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也”。——摘自《傳習錄-陸澄錄》

28、問:“格物於動處用功否”?先生曰:“格物無間動靜。靜亦物也。孟子謂‘必有事焉’。是動靜皆有事”。——摘自《傳習錄-陸澄錄》

29、至善者性也。性元無一毫之惡,故曰至善。止之,是復其本然而已。——摘自《傳習錄-陸澄錄》

30、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雖瀰漫周遍,無處不是,然其流行發生,亦只有個漸,所以生生不息。如冬至一陽生,必自一陽生,而後漸漸至於六陽,若無一陽之生,豈有六陽?陰亦然。惟其漸,所以便有個發端處;惟其有個發端處,所以生;惟其生,所以不息。——摘自《傳習錄-陸澄錄》

31、吾輩今日用功,只是要為善之心真切。此心真切,見善即遷,有過即改,方是真切工夫。如此則人慾日消,天理日明。若只管求光景,說效驗,卻是助長外馳病痛,不是工夫。——摘自《傳習錄-薛侃錄》

32、聖人之所以為聖,只是其心純乎天理,而無人慾之雜。猶精金之所以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無銅鉛之雜也。人到純乎天理方是聖,金到足色方是精。然聖人之才力,亦是大小不同,猶金之分兩有輕重。堯、舜猶萬鎰,文王、孔子猶九千鎰,禹、湯、武王猶七八千鎰,伯夷、伊尹猶四五千鎰。才力不同而純乎天理則同,皆可謂之聖人。猶分兩雖不同,而足色則同,皆可謂之精金。以五千鎰者而入於萬鎰之中,其足色同也;以夷、尹而廁之堯、孔之間,其純乎天理同也。蓋所以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兩;所以為聖者,在純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雖凡人而肯為學,使此心純乎天理,則亦可為聖人。猶一兩之金比之萬鎰,分兩雖懸絕,而其到足色處可以無愧,故曰:“人皆可以為堯、舜”者以此。學者學聖人,不過是去人慾而存天理耳,猶鍊金而求其足色。——摘自《傳習錄-薛侃錄》

33、正如見人有萬鎰精金,不務鍛鍊成色,求無愧於彼之精純,而乃妄希分兩,務同彼之萬鎰,錫鉛銅鐵雜然而投,分兩愈增而成色愈下,既其梢末,無復有金矣。——摘自《傳習錄-薛侃錄》

34、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灑脫!何等簡易!——摘自《傳習錄-薛侃錄》

35、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惡之分?子欲觀花,則以花為善,以草為惡;如欲用草時,復以草為善矣。此等善惡,皆由汝心好惡所生,故知是錯。——摘自《傳習錄-薛侃錄》

36、草有妨礙,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若著了一分意思,即心體便有貽累,便有許多動氣處。——摘自《傳習錄-薛侃錄》

37、天地氣機,元無一息之停,然有個主宰,故不先不後,不急不緩,雖千變萬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時,與天運一般不息,雖酬酢萬變,常是從容自在,所謂‘天君泰然,百體從令’,若無主宰,便只是這氣奔放,如何不忙?”——摘自《傳習錄-薛侃錄》

38、名與實對。務實之心重一分,則務名之心輕一分;全是務實之心,即全無務名之心;若務實之心如飢之求食,渴之求飲,安得更有工會好名?——摘自《傳習錄-薛侃錄》

39、所以謂之聖,只論精一,不論多寡。只要此心純乎天理處同,便同謂之聖。若是力量氣魄,如何盡同得?後儒只在分兩上較量,所以流入功利。——摘自《傳習錄-薛侃錄》

40、後儒不明聖學,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體認擴充, 卻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紂心地,動輒要做堯、舜事業,如何做得!——摘自《傳習錄-薛侃錄》

41、“美色令人目盲,美聲令人耳聾,美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發狂”,這都是害汝耳目口鼻四肢的,豈得是為汝耳目口鼻四肢?若為著耳目口鼻四肢時,便須思量耳如何聽,目如何視,口如何言,四肢如何動。必須非禮勿視聽言動,方才成得個耳目口鼻四肢,這個才是為著耳目口鼻四肢。——摘自《傳習錄-薛侃錄》

42、九川問:“近年因厭氾濫之學,每要靜坐,求屏息念慮。非惟不能,愈覺擾擾,如何?”先生曰:“念如何可息?只是要正。” ——摘自《傳習錄-陳九川錄》

43、爾那一點良知,是爾自家的準則。爾意念著處,它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瞞他一些不得。爾只不要欺他,實實落落依著他做去,善便存、惡便去。他這裡何等穩當快樂。此便是格物的真訣,致知的實功。若不靠著這些真機,如何去格物?——摘自《傳習錄-陳九川錄》

44、人若知這良知訣竅,隨他多少邪思枉念,這裡一覺,都自消融。真個是靈丹一粒,點鐵成金。——摘自《傳習錄-陳九川錄》

45、此“致知”二字,真是個千古聖傳之秘。見到這裡,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摘自《傳習錄-陳九川錄》

46、先生曰:“大凡朋友,須箴規指摘處少,誘掖獎勸意多,方是。”後又戒九川雲:“與朋友論學,須委曲謙下,寬以居之。” ——摘自《傳習錄-陳九川錄》

47、如問一詞訟,不可因其應對無狀,起個怒心;不可因他言語圓轉,生個喜心;不可惡其囑託,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請求,屈意從之;不可因自己事務煩冗,隨意苟且斷之;不可因旁人譖毀羅織,隨人意思處之。這許多意思皆私,只爾自知,須精細省察克治,惟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枉人是非,這便是格物致知。簿書訟獄之間,無非實學。若離了事物為學,卻是著空。——摘自《傳習錄-陳九川錄》

48、人心是天淵。心之本體無所不該,原是一個。只為私慾障礙,則天之本體失了。心之理無窮盡,原是一個淵。只為私慾窒塞,則淵之本體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將此障礙窒塞一齊去盡,則本體已復,便是天淵了。——摘自《傳習錄-黃直錄》

49、今人學問,只因知行分作兩件,故有一念發動,雖是不善,然卻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個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摘自《傳習錄-黃直錄》

50、聖人無所不知,只是知個天理;無所不能,只是能個天理。聖人本體明白,故事事知個天理所在,便去盡個天理。——摘自《傳習錄-黃直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