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股已見頂?可笑

本該是一次大勝,奈何卻半道還債。

這句話用在今日A、H醫藥板塊身上再合適不過。智通財經APP觀察到,5月28日,兩市醫藥板塊還在一個勁的向上衝高,讓多隻票市值創新高,可僅17個小時後,A股市場醫藥股集體殺跌,海辰藥業、正海生物、片仔癀跌停,愛爾眼科、通策醫療、雲南白藥均跌超7個點。

醫藥股已見頂?可笑

而作為價值投資主戰場的港股醫藥板塊也未能倖免。其中,東陽光藥(01558)領跌,剛完全轉板的同仁堂國藥(03613)跌5.87%,而石四藥(02005)、中國中藥(00570)、聯邦制藥(03933)等普遍跌幅超過4個點。

醫藥股已見頂?可笑

鑑於“雙殺”,業界也拋出觀點,“醫藥股此前漲太多,目前的閃崩不排除屬獲利盤的集體出逃行為。”但智通財經APP始終認為,支撐醫藥股漲上漲的邏輯主要有三點:一是創新藥加速;二是仿製藥評價工作;三是健康消費升級。從當前節點來看,這三點沒有如何一項是趨於飽和狀態的,相反,是近5年內都會長期存在的。所以,此時的回調絕非見頂後的出逃,畢竟這些藥企的基本面經得起檢驗。

行業邏輯不用在敘述,就以港股胰島素龍頭聯邦制藥為影子來一次“以偏概全”:從財務數據、現有產品、研發等三個維度來看,都預示其將在2018年進入收穫期,並不像是會在半道丟盔棄甲。

扭虧為盈皆向好

“不見兔子不撒鷹”,這是港股投資者最真實的寫照,因此,凡事都得以業績為數。

智通財經APP觀察到,2017年,聯邦制藥實現收入約人民幣68.27億元(單位下同),同比增長12.3%;公司擁有人應占本年度溢利8175.8萬元,扣非後核心淨利潤為2.62億元。

醫藥股已見頂?可笑

別看該公司近150億港元市值,淨利潤剛過8100萬元,但橫向對比,這期的業績較前兩年是有了明顯改善。比如2016年淨利潤虧損高達2.72億元;2015年淨利潤虧損1348萬元。

業績扭虧為盈同時,聯邦制藥的財務結構也得到了優化。期內,該公司流動資產淨值約9.67億元,有抵押銀行存款及銀行結餘及現金約20.81億元(2016年約27.52億元)。而借款方面在下降,2017年有五年內到期的計息銀行借貸約34.17億元,2016年則為42.43億元,環比是下降了24%。到2019年底,管理層預計淨負債率將從49%下降到30%多。

並且,其2017年流動比率約為1.20,2016年比較數約為0.86;資本負債比率(以總借貸、融資租賃承擔及可換股債券減對融資租賃承擔之抵押按金、已抵押銀行存款、銀行結餘及現金比較總權益計算)約為49.2%。

從資本負債比率下降百分比可以看出,其維持在一個較好的水平。因為一般認為,資產負債率的適宜水平在40-60%時,財務風險是最好控制的。

中間體、原料藥還會提價

而細探助推聯邦制藥業績向好的第一功臣,其還得從中間體及原料藥產品的銷售價格上升說起。

期內,中間體分部的銷售額為26.56億元,較2016年增長16.8%,中間體分部業績轉虧為盈,由去年虧損約2.01億元,改善為本年溢利約3440萬元;原料藥分部本年度銷售額約為32.45億元,增長19.5%,分部溢利約1.03億元。

醫藥股已見頂?可笑

反彈明顯,據智通財經APP觀察,主要得益於幾大原因,1、環保核查和環評標準不斷提升,並且未來行業供給短缺還將會進一步延續;2、部分原材料實現了自給,解決了原材料短缺問題,提升產能利用率,這也是有望在2018年繼續保持的;3、全國原料價格得到了上漲,而聯邦制藥也順勢減少了長單比重,讓價格和市場價能保持一致。

就拿6-APA來說,目前國內6-APA 價格由4 月初的230 元上升至260元,漲幅超過13%。2017 年6-APA 報價提升31%,該公司6-APA 中間體平均銷售價格僅提升9.4%,顯然新的訂單價格將在2018年得到體現。一句話,新合同絕對是要提價的,而進一步帶來業績的向好。

醫藥股已見頂?可笑

至於胰島素等製劑,期內的銷售額約為24.99億元,增長5.4%,分部溢利約6.2億元。其中,甘精胰島素注射液“聯邦優樂靈”年內五月產品正式上市啟動銷售,已於福建、重慶、黑龍江、河南、河北、廣東、山西和西藏中標或掛網,8個月獲得銷售收入2190萬元。

創新藥蓄勢待發

胰島素製劑開始發力,聯邦制藥的研發投入也比較大。2017年,其投放於研發費用約1.62億元,比去年增加118.8%。並且,管理層也透露,2018年研發費用為2-2.5億元,主要用於5個仿製藥一致性評價,以及其他仿製藥和創新藥進入臨床後的費用。

當然,巨大的投入也得到了較好回報。期內,開發中的新產品達39種,共有26項專利註冊已獲批准,另有15項正在申請審批當中。包括門冬胰島素注射液、門冬胰島素等30種注射液已於2017年11月申報生產。

醫藥股已見頂?可笑

胰島素的市場不用在過多強調,2016年門冬胰島素全球銷售額為29.6億美元,在糖尿病藥物中的銷售額僅次於甘精胰島素。

而目前,門冬胰島素相關產品並未實現國產化,僅有諾和諾德的地產化門冬胰島素注射液與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以及進口的門冬胰島素注射、門冬胰島素30注射與門冬胰島素50注射液,其中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與門冬胰島素50注射液分別是指30%/70%與50%/50%的門冬胰島素/精蛋白胰島素組成的預混(雙相)胰島素。

並且其中標價都是比較高的,比如2017年7月26日重慶市藥品招標信息,3mL:300單位的門冬胰島素注射液、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與門冬胰島素50注射液最低中標價分別為為73.86元/支、73.69元/支與73.19元/支。

因此,若聯邦制藥能將第三代冬胰島素注射液、門冬胰島素順利推出,無疑能瞬間增厚自己的業績。

綜上所述,衝著聯邦制藥紮實的基本面,以及行業發展邏輯,你還擔心今日的回調是整個醫藥股災難的開始麼?(田宇軒/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