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樹皮廣泛使用數千年,造船日行數百里,姑娘出嫁它是精美陪嫁

樺樹皮文化是北半球特有的一種文化形態。從中國東北地區、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歐洲波羅的海沿岸一直到北美洲,均有樺樹皮文化的分佈。從地理分佈上,樺樹皮文化集中於從北緯40°到70°之間這一廣闊的範圍內,大致包括了整個北寒溫帶和部分北寒帶地區。

這種樹皮廣泛使用數千年,造船日行數百里,姑娘出嫁它是精美陪嫁

中國東北地區的赫哲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和達斡爾族,日本北海道的阿伊努人、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雅庫特人、那乃人、奧羅奇人、埃文基人、哈卡斯人、圖瓦人、涅涅茨人、紹爾人等二十多個民族,波羅的海沿岸的拉托維亞人,北美印第安人中的奧吉布瓦人、米克馬克人、休倫人、米斯坦西亞人、瓦巴納基人、蒙塔格奈人、特特德布人等二十多個部落和群體,都有樺樹皮文化的歷史。

這種樹皮廣泛使用數千年,造船日行數百里,姑娘出嫁它是精美陪嫁

中國的東北地區盛產樺樹,因而樺樹皮文化相當發達。《黑龍江外記》記載:“山谷間多樺木—皮以貼車為蓋,為彎廬(帳幕),為扎哈(樺皮船)。縱縫之,如拷佬,大擔水,小盛米麵,謂之樺皮鬥。”

在中國東北地區,樺樹皮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鄂溫克族民間傳說曾講道,鄂溫克人在很久以前就已經開始使用樺樹皮製品。一位鄂溫克族老人在山林中看到白樺樹的樹皮自然裂變成卷狀,感到十分好奇,於是他就仔細觀察和琢磨樺樹皮。結果他發現,樺樹皮使用起來非常方便,不僅結實耐用,而且便於攜帶。從此以後,鄂溫克人開始用薄石片剝削和切割樺樹皮,用落葉松枝製成木針縫製衣服和樺樹皮製品。這則傳說把東北古代民族使用樺樹皮製品的歷史追溯到石器時代。

這種樹皮廣泛使用數千年,造船日行數百里,姑娘出嫁它是精美陪嫁

考古發現同樣表明,東北少數民族使用樺樹皮製品的歷史也是很悠久的。在黑龍江省肇源縣白金寶遺址中,出土了一件仿樺樹皮陶罐。陶罐的器表分別用橫豎劃紋、圓錐刺紋模仿樺樹皮製品的對合直線和縫合針眼,器底邊向外凸起,上面有短短的刻紋,是仿樺樹皮製品縫合器底的線痕。根據考古鑑定,這一件仿樺樹皮陶罐距今已有3000年的歷史。仿樺樹皮陶罐的出土表明,該地在陶器產生之前必定有一個長期使用樺樹皮器皿的歷史。由此推斷,樺樹皮文化是一種先於陶器而產生的物質文化,在黑龍江地區,樺樹皮文化的產生遠在3000年以上。

這種樹皮廣泛使用數千年,造船日行數百里,姑娘出嫁它是精美陪嫁

1963年,在黑龍江省鏡泊湖南端“鶯歌嶺”原始遺址上層1號房址中,出土了一件樺樹皮製品,經測定,其年代距今為2985±100年。也就是說,直接的樺樹皮文化遺存也有3000年的歷史。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扎賚諾爾地區木圖那雅河沿岸和額爾古納市拉布達林福興磚窯等地的鮮卑族文化遺址中,出土了幾十件用樺樹皮製成的生產和生活用品,包括弓袋、箭囊、罐形器、壺形器、盒形器、器物的底和蓋等。呼倫貝爾盟伊敏煤礦出土的樺樹皮箭囊、興安盟右中旗巴扎嘎墓和呼倫貝爾盟白辛墓出土的樺樹皮器皿殘件都表明,契丹人的樺樹皮文化也很發達。中國北方民族的樺樹皮文化在金代開始走向成熟,由單純地注重使用價值向使用價值和審美價值並重的方向發展。

這種樹皮廣泛使用數千年,造船日行數百里,姑娘出嫁它是精美陪嫁

在黑龍江省綏濱縣中興鄉金代遺址中出土的樺樹皮桶,使用剪花紋和壓印紋做裝飾,就是證明。樺樹皮製品具有輕便耐用、防潮性能好、不易變形、不開裂等特點,非常適合於居無定所、經常遷徙的漁獵生活的需要。同時,樺樹皮製品還具有取材方便、造價低廉、容易加工等特點,這也為樺樹皮製品的廣泛使用提供了條件。

這種樹皮廣泛使用數千年,造船日行數百里,姑娘出嫁它是精美陪嫁

在東北的少數民族當中,有很多漁獵生產工具是用樺樹皮製成的,包括弓箭、鹿笛、狍哨、刮果器和樺皮船。鄂倫春族、鄂溫克族和赫哲族的弓箭,弓弦是用皮條或皮筋製作的,箭桿是用樺木製成的。《契丹國志》上記載的“弓以皮為弦,箭削樺為杆”,正反映了東北少數民族在弓箭製作方面的共同特點。他們除用樺木作箭桿外,還用樺樹皮製作弓袋、箭囊。

這種樹皮廣泛使用數千年,造船日行數百里,姑娘出嫁它是精美陪嫁

《金史》中記載的鹿笛、狍哨是用樺木或樺樹皮製作的一種狩獵工具,當時的女真人在狩獵時使用鹿笛、狍哨等擬聲工具,吹作呦呦之聲,模擬狍、鹿的叫聲而將野獸吸引到近處,然後用弓箭或槍支射之。其哨長二尺餘,狀如牛角而中空,女真語謂之“穆喇庫”。直到清代和民國時期,鹿笛和狍哨在赫哲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和達斡爾族等民族的狩獵中仍然普遍使用。

這種樹皮廣泛使用數千年,造船日行數百里,姑娘出嫁它是精美陪嫁

樺樹皮船是東北少數民族傳統的水上運輸工具和漁獵生產工具。在製作時先用幾十根長短粗細各不相同的樟松木條或樺木條做好船的骨架,然後將樺樹皮用馬鬃線和獸皮線縫起來,包裹在船的骨架上用木釘釘上,有縫隙的地方和用木釘釘過的地方用樺樹油和松樹油塗抹封閉。樺皮船呈流線型造型,兩端尖細並且微微上翹,沒有船頭和船尾之分,可進可退,靈活輕便。大的樺皮船長約7至10米,寬約80釐米;小的樺皮船長2至3米。每條樺皮船隻能裝載兩三人,陸行時載於馬上,遇水用之以渡,一日可行數百里。

這種樹皮廣泛使用數千年,造船日行數百里,姑娘出嫁它是精美陪嫁

樺皮船造型美觀別緻,製作工藝精湛,使用起來方便耐用。傳統的樺皮船完全採用純天然的材料製成,整個船體竟然找不出一件金屬材料,因而比其他船隻輕便。即使是大型的樺皮船,在搬運時一個人就能扛走。由於樺皮船具有船體輕、速度快的特點,除用於載人運物外,還是捕魚和狩獵時的重要交通工具。由於樺皮船在行駛時聲音很小,獵人經常乘坐樺皮船狩獵。在夏季,野獸常到河邊或水泡去飲水、覓食,獵人划著樺皮船尋覓野獸並伺機射殺。在張網捕魚和臨水叉魚時,人們也經常以樺皮船為交通工具。

這種樹皮廣泛使用數千年,造船日行數百里,姑娘出嫁它是精美陪嫁

東北少數民族用樺樹皮蓋屋的習俗具有悠久的歷史。《北史.室韋傳》和(隋書·室韋傳》分別記載了室韋人以樺樹皮為材料建造房屋的習俗。赫哲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和達斡爾族的“撮羅子”也是用樺樹皮覆蓋的一種臨時性的小木屋。人們將一張一張的樺樹皮放在鍋裡煮,然後用皮線縫合拼接起來,製成柔軟的樺樹皮圍子,覆蓋在“撮羅子”的骨架上。可以說,樺樹皮圍子是建造“撮羅子”的最基本的材料之一。

這種樹皮廣泛使用數千年,造船日行數百里,姑娘出嫁它是精美陪嫁

在東北少數民族當中,樺樹皮製品使用得最為廣泛的領域,當數日常生活方面。他們用樺樹皮製作出樺皮箱、樺皮桶、樺皮簍、挎包、刀鞘、針線盒、帽盒、煙盒、火柴盒、鍋、碗、瓢、盆、勺等幾十種日常生活器皿。在各種樺樹皮製品中,最能體現樺樹皮裝飾藝術的是樺皮箱。樺皮箱是裝衣服用的,呈長方形,表面有古樸精美的花紋,看上去頗像現代的手提皮箱。在姑娘出嫁時,做工考究的樺皮箱是必不可少的陪嫁品。

這種樹皮廣泛使用數千年,造船日行數百里,姑娘出嫁它是精美陪嫁

婦女們用它來裝貴重的首飾、衣服和心愛物品。鄂倫春人在陪嫁的樺皮箱上刻上“南綽羅”或“珠勒都很”花紋,用以象徵夫妻永遠相伴、美滿團圓,這不僅顯示出姑娘的心靈手巧,也表達了孃家對女兒女婿的祝福。鄂溫克族的樺樹皮箱刻畫著各種各樣的花紋,有象徵夫妻偕老、永不變心的花紋,也有象徵女子新婚之喜的紅色花紋和象徵男子新婚之喜的黑色花紋。如果樺樹皮箱上塗有藍色或白色,則意味著這家的女主人遇到了不幸或守寡。樺樹皮箱不僅是普通的生活用品,而且也是做工考究、裝飾精美的藝術品。

這種樹皮廣泛使用數千年,造船日行數百里,姑娘出嫁它是精美陪嫁

更為奇特的是,東北的少數民族還用樺樹皮做衣服。鄂倫春族民間傳說《五姓的由來》曾講道,在古代的一次大洪水之後,人們由於沒有衣服穿,就用樺樹皮圍在腰間。直到20世紀初,赫哲族還戴用樺樹皮製作的帽子。赫哲人的樺皮帽用一大塊樺樹皮捲成傘形,然後用線縫起來。這種帽子既可遮陽,又可避雨。無論是在從事漁獵生產之時,還是在日常生活之中,人們都離不開樺樹皮帽。

這種樹皮廣泛使用數千年,造船日行數百里,姑娘出嫁它是精美陪嫁

鄂溫克族婦女戴的樺樹皮帽子頗像禮帽,其帽簷有大圓邊、小圓邊和雲卷邊等多種樣式。在上山採集野菜、野果和外出趕集時,她們常戴大圓邊的樺樹皮帽子。這種帽子就像雨傘,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能夠避免強烈陽光的照射,在陰雨天氣裡能夠遮風擋雨。在日常生活中,鄂溫克族婦女戴小圓邊的樺樹皮帽子。有云卷邊的樺樹皮帽子通常繡著各種各樣美麗的花紋,在佩戴時還可以插上五顏六色的鮮花,這種樺樹皮帽最漂亮,是鄂溫克族婦女在喜慶節日和走親訪友時戴的禮帽。

樺樹皮製品圖案為主,文字、建築、人物故事等紋樣較為少見。其裝飾風格以寫實為主,給人以自然古樸、渾然天成、簡潔明快的藝術享受。特別是那些用動植物紋裝飾的樺樹皮製品,體現了漁獵生產方式對生活用品和裝飾藝術的深刻影響,表現了人們對大自然的迷戀,給人以迴歸自然的特殊感受。

這種樹皮廣泛使用數千年,造船日行數百里,姑娘出嫁它是精美陪嫁

經過建國以後幾十年的發展,東北地區的漁獵民族全部實現了定居,其單一的漁獵生產方式已經被以現代農業為主體的多元經濟模式所取代,但是,古老的樺樹皮文化並未因此而消亡。他們製作的樺樹皮製品成為國內外博物館的收藏品,赫哲族的樺樹皮製品還被送到很多國家展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