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1A即将耗尽寿命逐渐退役,曾0:4大败给泰国空军“鹰狮”战机

歼-11A不敌瑞典“鹰狮”战斗机

歼-11A即将耗尽寿命逐渐退役,曾0:4大败给泰国空军“鹰狮”战机

相信年轻一点的军迷现在听说的和看到的都是我国空军最新装备的新闻了,像最近频繁曝光的轰-6K、运-20、苏-35、苏-30、歼-11B、歼-16、歼-10C等等,甚至不少人已经觉得我国空军实力依靠着这几年装备的新式装备就已经可以吊打“脚盆”和“鹰酱”了!其实如果稍微往前翻翻中国空军在装备这些新型军机之前的历史的话,就会不禁发出“惨不忍睹”的惊呼了吧!其实即便是中国引进苏-27SK之后沈飞国产的歼-11系列开山之作——歼-11A,也在前两年与瑞典JAS-39C/D“鹰狮”战斗机较量之中败下阵来。

歼-11A即将耗尽寿命逐渐退役,曾0:4大败给泰国空军“鹰狮”战机

为了这一次演习,中国空军派出了6架歼-11A和2架伊尔-76运输机,而对阵的泰国空军则派出了5架鹰狮战斗机。而由瑞典研制的经典JAS-39 C/D型“鹰狮”战斗机,则是目前世界上公认三代半战机中的佼佼者,与中国派出的歼-11A这种标准版三代机相比,无疑已经占据了先机。但在中、泰达成的协议中,泰方已经试飞过我国歼-10战机,而我国也试飞了泰空军的“鹰狮”战斗机,可以说双方都摸清了一些对方的底牌。

歼-11A即将耗尽寿命逐渐退役,曾0:4大败给泰国空军“鹰狮”战机

最后结果其实是“互有胜负”,至于网上盛传的中国歼-11A最后以4:0大比分负于泰国“鹰狮”战斗机的说法,其实有失偏颇。当时双方演习科目包括基础飞行机动、超视距作战等项目,其实用脚指头想想都知道,歼-11A继承了苏-27超机动的特性,在演习中自然不会在这方面丢分。而由于歼-11A当时的航电设备还比较老旧,远不如已经领先其“半代”的“鹰狮”,最有可能丢分的项目极有可能出现在“超视距空战”中!而后来泰国飞行员也从侧面证实:歼-11A确实在航电和其他传感器方面落后“鹰狮”不少,虽然中国飞行员已经把歼-11A的性能发挥到了极致,但在空战发射导弹时,往往需要“心算”,而这个环节就会使歼-11A在超视距导弹发射时失去准头。

歼-11A即将耗尽寿命逐渐退役,曾0:4大败给泰国空军“鹰狮”战机

由于这一次参加演习的歼-11A属于我国沈飞生产的第一批国产化歼-11,但因为使用的还是有俄罗斯提供的用于苏-27SK的原始组件组装而成,本质上与苏-27SK性能一致。而这一批我国组装的歼-11A服役到今天已经20年了,在这20年中,我国空军接连列装了歼-11B、歼-10A、歼-10B、歼-11B、歼-10C、歼-20、歼-16等等新锐战机,歼-11A与之相比恐怕连歼-10B都打不过。可以说其落后的航电系统是其输给“鹰狮”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这也是歼-11A在近几年绝少在空军行动和训练中露面的重要原因。

歼-11A还能升级继续服役吗?

歼-11A即将耗尽寿命逐渐退役,曾0:4大败给泰国空军“鹰狮”战机

其实除了航电系统老旧,雷达性能落后也是一个重大“顽疾”。但其实歼-11A这几年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飞行年限已经到了极限!而照理说像苏-27这一类型的重型战斗机的机体寿命应该是比较长的,像美国的F-15自上世纪80年代升级为C/D型后,目前甚至决定要对其机体进行延寿,要使用到2025年。但是我国组装的歼-11A因为使用的是俄罗斯提供的组件,机体寿命与原始苏-27类似,自然就继承了其“软肋”——机体寿命偏少。而这个“胎里带”的毛病,沈飞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引进组装苏-27SK时就已经发现了,并在之后组装国产歼-11A时加深了对其机体寿命偏少的了解。传说当年苏-27还处于样机地面静力试验时,因为苏联设计人员未能及时发现主承力结构上的裂纹,而导致了实验失败。但是,就是在这个失败的地面静力试验结果前,苏霍伊设计局仍将苏-27的飞行小时数定为2000小时,虽然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小的数据了,同期美国F-15高达8000小时,F-16早期A/B型也有4000小时。

歼-11A即将耗尽寿命逐渐退役,曾0:4大败给泰国空军“鹰狮”战机

虽然苏-27机体飞行小时数这个寿命值,与飞行员驾驶飞行时机体结构受力大小有关。一般不剧烈飞行的话,机体寿命自然损耗较小,但是中国空军在接收苏-27SK和歼-11A后,因为当时国际形势紧张,我国周边不安宁,所以要求空军尽快形成战斗力。于是中国空军就加大了训练强度,当时中国空军在苏-27SK和歼-11A这些三代机的训练年飞行小时数,甚至达到了北约每年200小时的标准强度,但这也令机体寿命偏低的缺陷被迅速暴露了出来。虽然在21世纪初,我国就对这批苏-27SK进行了延寿,使得机体寿命提升到了3000小时左右,但这也只能支撑这批苏-27SK服役到2005年就开始陆续退役了。

歼-11A即将耗尽寿命逐渐退役,曾0:4大败给泰国空军“鹰狮”战机

而第一架交付空军的歼-11A服役于2000年,换算来的话,在2015年也就进入了淘汰期,这也就是为何这几年不见歼-11A报道的原因了——该机型已经全部迈入暮年,正在陆续退出现役!自然,对这样一款“老年机”再进行现代化改造,已经得不偿失,而用新材料、新技术对其进行“延寿”的话,也是一样的行不通。但歼-11A这名“老兵”也可以放心的安度晚年了,毕竟它的后辈都已经成长起来了,不仅质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数量上也成为了世界前三!中国空军已经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来保护祖国的蓝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