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與死囚室》——沒有答案的問題

今天花了點時間把手機上的照片轉存到電腦上,發現過去這一個月真的是去了很多地方,做了很多事,應該用回憶的方式把它們記錄下來,以免時間一久就淡忘了。

《生命與死囚室》——沒有答案的問題​想起從三十歲到四十歲這十年間,用獨自揹包或是與人自駕的形式走遍了全國各地,那時正處在創作的旺盛期,常常邊走邊寫,最多的一次在20天內就寫完了十萬字,完成了整整一本書的文字量。那時候在路上最多的畫面就是隨時拿出本子和筆飛快地寫,連在顛簸的長途車上也不例外。而如今,我卻是懶到坐在家裡都不願寫字的地步了。

《生命與死囚室》——沒有答案的問題​有時也會忍不住感慨,到底是什麼讓我在不知不覺中彷彿變成了另一個人呢?好像是從第一次去臺灣開始吧,我漸漸遺忘了年輕時周遊世界的夢想,改為一次次去往同一個熱愛的地方,從最害怕重複到愛上了重複,從行色匆匆的過客到生活在別處的人,這也許不只是因為年齡的增長,更多的是由於心態的轉變。我終於從熱愛漂泊變成了開始尋找安定的感覺,當我遇到了自己心中的最愛之後。

《生命與死囚室》——沒有答案的問題​原來真正能改變人的力量,還是愛啊!

原本就淡泊的性情,在步入中年之後,越發地朝著去偽存真的路上走去。只看重那些我喜歡的,對我來說重要的人與事,其他的,統統可以人為屏蔽。一生已經過去了半生,可執著的事情本就不多,值得用心去追求的事物也越來越少了。

《生命與死囚室》——沒有答案的問題​不過在回顧之前,我想先來寫寫最近兩天無意中看到的一部紀錄片,叫做《生命與死囚室》(Death And Life Raw)。看的時候感覺非常震撼。我覺得真正好的紀錄片就該是這樣的,用不同人物的視角去反映真實的事件,不做任何評判,讓片子裡的人自己去說(而且一定要收集來自各方的觀點),然後讓觀眾自己得出結論,又或者,引發思考,沒有結論。

《生命與死囚室》——沒有答案的問題​這是關於死刑的爭論,發生在美國仍未廢除死刑的州。犯下死罪的多數都是二十幾歲甚至還未成年的青少年罪犯。他們犯罪的目的各有不同,但衝動往往是主因,一念之差,就犯下了不可彌補的大錯,人生就此中止或終結,12個人組成的陪審團,就是決定他們生死命運的人。

《生命與死囚室》——沒有答案的問題​如果單就事件本身來說,你會覺得他們一個個都是窮兇極惡罪不可赦的人,有的用錘子殘忍地打死了女友的父母,有的為了謀財害死了童年好友,有的甚至用血腥手段殺死了自己的家人(這是個有爭議的案子,雖然陪審團一致判定被告有罪,然而卻沒有確鑿的物證能證實他就是犯罪者),但是假如你透過事件本身去看它們背後的起因,就會發現,這些年輕的罪犯多數都是有著悲慘的童年經歷的人,有的父母離異,有的家境貧寒,有的是被收養的,有的從小被虐待甚至性侵。原來從很早以前,他們的生命裡就埋下了罪的種子。

《生命與死囚室》——沒有答案的問題​是害人者,同樣也是受害者,對於這樣的人,死刑是否能使他們悔改向善?還是另一種形式的殺人呢?這也是一個沒有明確答案的問題。每一次在某個罪犯被處決時,外面都有好事者在抗議死刑,而受害者和死刑犯家屬都將在死刑室裡目睹那最後一刻的到來。這樣觸目驚心的場景讓人忍不住想到,罪的動念毀掉的何止是被害人的家庭,同樣也是害人者的家庭。被殺的是別人的父母、子女、妻子丈夫,殺人的難道不是嗎?

《生命與死囚室》——沒有答案的問題​究竟是什麼引發了那一瞬間的動念?使一個平時看上去再正常不過的人突然間化身為魔鬼,做出冷血殘酷,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來?陪審團成員的糾結,在於他們將決定一個人的生死;被害者家屬的糾結,是因為他們要親眼目睹一個人的死去,哪怕是曾奪去他們親愛者生命的人;罪犯家屬的糾結,是因為他們無法接受自己深愛的人殺了人併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這些人的餘生,也許都將留有永遠無法抹去的印記了。

《生命與死囚室》——沒有答案的問題​就在我這樣寫著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竟然也和片子裡的人們一樣糾結了起來,對於這最為深刻而複雜的人性的命題。也許只要這世界上還有一個人存在,就不能逃避罪的陰影,也無法尋找到關於生死的終極答案吧。

《生命與死囚室》——沒有答案的問題​你為什麼生下來,又為什麼要死去?你為什麼要奪去他人生存的權利,又為什麼要用你的生命相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