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开阳县有一位伟大的建筑学家,北京市“开阳路”就是为纪念他

朱启钤(1871-1964)幼名启纶,字挂辛,晚年自号蠖公,贵阳府开州永兴场(今贵阳市开阳县双流镇)人。中国近代政治家、实业家、古建筑学家。清光绪年间举人,曾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监督、北京外城警察厅厅长、内城警察总监、蒙古事务督办。

贵州开阳县有一位伟大的建筑学家,北京市“开阳路”就是为纪念他

1903年,时任直隶总督袁世凯察看京师大学堂翻译学馆,与该馆监督朱启钤、管学大臣张百熙合影。

辛亥革命后,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内务总长、代理国务总理,因拥护袁世凯称帝而被通缉,于是退出政界。朱启钤退出政界后,经办中兴煤矿公司,营建北戴河避暑地,其兴趣逐渐转向实业。1919年任南北议和的北方总代表,谈判破裂后,遂辞职潜心著述。

贵州开阳县有一位伟大的建筑学家,北京市“开阳路”就是为纪念他

1921年法巴黎大学授予朱启钤文学博士学位。1925年朱创立“中国营造学”,并著有中国古建筑重要文献《哲匠录》,出版了30多种有关古建筑专著(其中有《贵阳甲秀楼建筑调查纪略》)1930年组织中国营造学社,为我国第一个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术机构,是中国古代建筑学的奠基人。

贵州开阳县有一位伟大的建筑学家,北京市“开阳路”就是为纪念他

1924年朱启钤同张学良、黎元洪等在北戴河疗养时的合影。图中右四为张学良、右三为朱启钤、右一为黎元洪。 朱启钤与张学良是姻亲(张学良之弟张学铭娶朱启钤之六女朱洛筠,而张学良的副官朱光沐又与朱启钤之五女朱媚筠谈恋爱)。

贵州开阳县有一位伟大的建筑学家,北京市“开阳路”就是为纪念他

解放后,周恩来总理派启钤先生的外孙章文晋(曾任外交部副部长、驻美大使)到上海将78岁高龄的朱启钤接回北京,参加新北京市政改造并担任顾问。朱老先生提出,天安门是华夏中国的象征性建筑,扩建天安门,修建东西长街,周围建筑的高度顶好不超过天安门。总理同意了他的提议。

贵州开阳县有一位伟大的建筑学家,北京市“开阳路”就是为纪念他

朱启钤与周总理在一起讨论北京城的建设

朱启钤先生到北京后住章士钊家后院时,周恩来总理曾专程到先生家作客,先生特地做了贵州菜招待。朱启钤年长周恩来近三十岁,他们二人在不同的时代都担任过政府总理,周总理风趣地说:你当过总理,我也是总理,我们这是“两个总理的交往”。1961年10月12日,朱老九十寿辰,全国政协为朱老举行祝寿宴会,周恩来总理特送一只大花篮表示祝贺。

贵州开阳县有一位伟大的建筑学家,北京市“开阳路”就是为纪念他

周恩来总理为朱启钤90岁诞辰祝寿

1964年2月26日,朱启钤先生逝世后,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其遗体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北京市为纪念他对建设北京城所做贡献,将北京南站西边一条连接二环与三环的大道命名为“开阳路”以示纪念。

贵州开阳县有一位伟大的建筑学家,北京市“开阳路”就是为纪念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